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快播CEO王欣在央视认罪伏法

  今天晚上,快播CEO王欣现身央视《焦点访谈》认罪伏法,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数度哽咽,央视新闻联播及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快播案侦破过程,快播法人兼总经理王欣等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央视报道,快播涉黄案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CEO王欣在外逃110天后在韩国济州岛被抓获。在央视今晚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披露了一段快播CEO王欣的专访画面。他在接受�访时流泪表示,快播只提供平台、不提供内容,确实存在侥幸思想。他反思称:“如果一个产品,做到最后即便是做大了做强了,它今天失败了,然后走向灭亡了,它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我自己的总结,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的一个忠告。”

  央视《焦点访谈》视频节目地址:http://news.cntv.cn/2014/09/24/VIDE1411560716974628.shtml

  微评:这些年在CCAV认罪伏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干脆把法院关了,让CCAV来代替法院来审判嫌疑犯算了。

  背景新闻:快播案始末

  2014年4月,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及相关部门移交的深圳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线索后,全力开展侦查。

  4月22日,北京、广东等地公安机关统一行动,依法查扣了快播公司一批服务器、电脑等涉案工具,先后抓获吴某、牛某等10余名涉案人员。

  快播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该公司研发的快播软件,通过在全国多地布建服务器、远端维护管理、实现视频共享和绑定阅读等方式,集成多种功能,近年来用户直线上升,截止2014年3月,快播在互联网领域已拥有四到五亿的用户。一度被誉为“看片神器”,“宅男必备”,因为不少网友都知道,用快播能极为方便地搜索和播放大量淫秽视频及侵权盗版作品。关于涉黄这个问题,在快播公司内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据了解,早在2013年底,北京市公安和版权部门在执法检查中查扣了快播公司管理的4台服务器,仅部分服务器中就存储淫秽色情视频3000多部。今年3月,有关部门在对快播公司相关应用和栏目进行监测中也发现大量淫秽色情视频,对此快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逃避打击。

  案发后,深圳快播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王欣潜逃至境外。为尽快将其缉捕归案,公安部协调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红色通报。8月8日,王欣在韩国济州岛被抓获,并于当日被押解回国,羁押至北京市海淀看守所。

  快播公司涉嫌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淫秽视频及侵权盗版作品,并通过收取会员费和广告费等非法牟利,获利数额巨大。经审查,王欣等5名犯罪嫌疑人对以上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近日已由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谷歌不再强制用户注册Google+账户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瘾科技等媒体报道,日前行业人士发现,用户在注册Gmail帐户时,谷歌不再要求用户强制建立Google+个人资料,用户可以选择拒绝。

  美国科技媒体指出,Google+在谷歌内部的失宠,十分明显,谷歌正在取消Google+和其他产品的关联。就在上个月,在网页搜索结果中,谷歌已经不再显示来自Google+的网页作者信息。

  今年四月份,Google+项目的创始人VicGundotra从谷歌离职,随后就传出Google+在谷歌内部的战略地位全面下降的消息,Google+不再是核心产品,甚至有猜测称,Google+未来将会被关闭。?

  不过,Google+尚未被“一棒子打死”。目前,网民如果希望在使用其他谷歌产品时获得社交分享功能,仍然必须注册Google+帐号。

  媒体指出,逐渐取消Google+和谷歌其他的整合,对于谷歌来说是一个修正以往错误的明智之举。此前,谷歌强制整合了Google+和YouTube的用户评论功能,引发YouTube用户强烈反对。

  此外,为了推广Google+,谷歌还强制关闭了拥有大量用户的RSS订阅工具Reader,Reader成为推广Google+的“炮灰”。

  业内一般认为,佩奇一手推动Google+项目,目的是挑战Facebook在社交网络的主导地位。但是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Google+基本陷入失败,和Facebook的差距越来越大,Google+甚至被扣上了“社交鬼城”的帽子。

  分析人士指出,佩奇的社交网络战略已经成为谷歌的一个重大失误。在盲目追赶Facebook的同时,谷歌又错失了移动社交的发展良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WhatsApp、Snapchat、Instagram等移动社交工具深受手机用户的欢迎,而谷歌的移动聊天工具,虽然启动时间很早(甚至推出多个相互“打架”的同门产品),但现在基本上被网民遗忘。

  稿源:腾讯科技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内容营销内涵解读

  每当提到内容营销,很多人不一定明白它具体的含义是什么,但是一般都会觉得它好厉害的样子,因为关于内容营销的传说通常都带有“营销之王”的标签。

  是不是营销之王我就不知道了,我也只是觉得它好厉害的样子,是营销的底层基调。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一下内容营销的含义,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内容营销有新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内容营销最官方的定义,摘自contentmarketinginstitute,美国内容营销研究结构,是内容营销领域的权威:

  Content marketing is the marketing and business process for creating and distributing valuable and compelling content to attract,acquire,and engage a clearly defined and understood target audience-with the objective of driving profitable customer action.

  之所以要摘英文的定义,是因为英文界的内容营销起步早很多。以上这段话翻译成中文大概是:

  内容营销就是通过制作和发布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内容去吸引、获取和聚集匹配度高的目标人群,最终使这些人产生转化,带来收益。

  虽然翻译得很蹩脚,但是总算把基本意思翻译出来了。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定义,其实有很深的内涵。我们没必要把它背下来,而是要对它进行深入解读,得到启发,做出行动。

  第一层解读:去渠道化

  以上定义中,没有提到渠道的问题,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渠道限制,其实这也是内容营销的威力所在。

  这个去渠道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分线上线下,线上和线下可以表达同样的内容,只不过承载媒介不一样而已,起码最原始的文字和图片是线上线下通用的;二是线上或者线下的渠道之间也是相互打通的。比如一段采访的音频可以转化成一篇文章、一张信息图,但它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

  最初的内容营销是从线下开始的,我指的是有意识的内容营销。很多企业在这个概念还没有出来之前就已经做起来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世界知名农具企业John Deere。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它就开始发行一本名为Furrow的杂志,分发到广大的农民朋友(美国农民知识水平都不低)和农业企业手中。目前为止,这本杂志还在持续发行。

  通过阅读这本杂志,农民和农业企业都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当然也与John Deere这个企业成为老朋友了。John Deere想要做他们的生意,就不用费吹灰之力了。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为内容营销大大拓宽了渠道,不仅渠道种类多了,而且传播的广度也没什么限制了。一张信息图,可以从很容易从东半球传到西半球,而且若干年之后,这张图还可能被完好无缺地挖出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后,内容营销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内容营销关注的是内容本身,目的是营销。所以,渠道和载体都只是外衣而已,内容价值才是精髓。就像一个人,无论他穿什么衣服,内涵是基本不变的。

  N年后,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短信、电视、报纸杂志……这些渠道和载体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但是,我们对内容永远是有需求的,不能因为换了个餐具就不吃饭了。所以,不用担心内容营销会过时。

  第二层解读:内容相当于货币

  货币的俗称就是钱,就是用来交换(买)东西的媒介。内容营销的过程,其实就是用内容去买东西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东西不是指吃的喝的,也不是房子和车,而是流量、曝光度、交易、品牌形象等等。

  下面通过一个比喻来详细讲解这个“内容货币论”:

  非洲大陆中部有一个小村落,很穷,穷到一分钱都没有,所以他们买东西不要钱,而是直接以物易物。有一户人家是种花生的,他们把花生拿到交易集市去换粮食、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来维持生活。过了几年,小孩长大了,能帮忙了,花生产量增加了,于是能换到更多其它生活所需的东西,生活水平改善了。后来,大家都知道这户人家是专门种花生的,只要有人来问关于买花生的事,别人就会推荐这户人家。

  在这个故事里,花生就是内容,交易集市就是互联网,去市场交换其它东西的过程,就是营销。一如既往给大家提供花生,久而久之人们都习惯了,只要别人一问就会推荐他,这就是品牌。

  内容营销中,内容实际上充当了货币的角色,利用这些货币,你可以换回来很多东西,比如曝光度、商品交易、信任度、品牌印象。

  交换一方面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自己的不同需求(维持生活、改善生活)。所以,内容营销的出发点都是需求。行动之前,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的目标人群想要什么。

  第三层理解:什么样的货币能够获得认可?

  既然内容就是货币,那么,什么样的货币能够获得认可呢?一般来说,货币都是由特定机构发行的,比如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自己决不能私自制造货币。

  但是对于内容营销来说自由得多,你可以私自印制货币,而且必须自己创造自己的货币。这些货币的制造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你的目标用户的认可。也就是说,你的内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而不是通用的,它们必须非常明确地锚向你的目标人群。

  因此,发行货币之前,必须确定你的目标人群的特征,研究他们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创造内容,才不会出现钱没处花的尴尬。

  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你经常使用百度,而且发现在百度很多东西都搜不出来,那么,你的机会来了。不是百度的技术不好,而是互联网上在闹内容饥荒。

  一方面是持续的数据大爆炸,另一方面是高质量内容的匮乏。前段时间百度出台的《百度网页质量白皮书》也提到过,高质量的网页比例在减少,低质量网页比例却在上升。所以,如果你找准了自己的利基市场,好好做内容还是比较容易树立权威的。

  由于渠道和载体的弱限制,同一种内容可以做成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渠道流通,就像货币在特定范围内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一样。所以,如果你的营销策略以内容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渠道为出发点就可以有更大的影响面。

  机会其实很多人也看得到,但是最后能够做成的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围观和吹水。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想大展拳脚但不会使劲,好像被绑住了手脚,说白了就是没找到方法和思路。如想挣脱这些束缚,可以持续关注本博提供的最新动态。

  来源:投稿,作者:张飒的博客,原文链接

iCloud艳照风波再起

  据美国八卦网站TMZ报道,iCloud艳照门再升级,本周六更多女性裸照在社交网络上疯传。除了奥斯卡影后劳伦斯再次曝出新的艳照,新的受害者还包括加大拿女歌手艾薇儿·拉维尼(Avril Lavigne)、美国女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歌舞青春》女主角凡妮莎·哈金斯(Vanessa Hudgens)和美国足球女将霍普·索罗(Hope Solo)等。

  受害者照片曾短暂出现在4chan上,随后被移除。这也是本次iCloud艳照门第二次大规模在网络上流传。

  这次大规模的“艳照门”事件很有可能是外国黑客利用苹果iCloud云端系统的漏洞,在破解了女艺人们所设的简单密码后侵入并非法盗取了女星照片,继而在网络论坛发布。在9月初的“艳照门”事件中,詹妮弗·劳伦斯、艾薇儿等均被曝照。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微信钱包增刷卡功能布局O2O

  扫描二维码支付,年初一直被讨论,由于央行政策原因,一直没有进展,9月14日,微信iOS 5.4.0.16版本钱包中上线刷卡功能。9月15日起微信用户可在9家连锁商店享受刷卡服务,它们为:DQ冰雪皇后、国大药房、天虹、壹加壹、卜蜂莲花(华南)、好邻居、爱婴室、民生百货、国大365.相信腾讯在政策方面,也尽了最大努力。

  微信钱包赠刷卡功能

  一、微信钱包刷卡使用流程:

  1、用户点开微信-我-钱包后,即可在顶栏中间看到“刷卡”。

  2、以iOS版本为例,开通步骤如下:进入“刷卡”页面,选择同意《用户协议》,然后选择“开始使用”,在弹出的新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后即可开通刷卡功能。

  3、在支持微信支付的以上9家商铺,商家通过扫码可完成支付。

  小贴士:

  1、为保障交易安全,条形码和二维码每分钟会自动更新一次,用户也可以通过下拉方式手动更新支付码。用户可通过微信钱包中的零钱付款,也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支付。

  2、根据微信用户协议,300元以下支付免除支付密码。

  3、为保障交易安全,条形码和二维码每分钟会自动更新一次,用户也可以通过下拉方式手动更新支付码。用户可通过微信钱包中的零钱付款,也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支付。

  开通支付功能后,用户也可以选择暂停使用刷卡功能,暂停后需要重新开通。

  二、微信上线刷卡功能浅析如下:

  1、抢占先机,布局线下移动支付,以9大商铺为试点,打破初期运营壁垒,推进传统行业线下支付,联合大众点评,加速o2o布局。

  2、狙击百度直达号,触痛百度广告联盟,试点期过后,在刷卡支付完成后,可能会新增推荐关注商家公众号的功能,或者对接广点通广告联盟系统(附近的联盟商家)。

  3、改变支付习惯,打造移动电商平台,当移动支付方式已经被广大用户所习惯,移动电商平台不在遥远。

  4、微信支付与阿里支付,有人说腾讯的刷卡,是先锋军,博取了用户,开拓了市场,阿里到时在挥军前来,岂不是坐享其成?任何一场争斗,归根结底都是用户体验,谁抓住了用户体验,谁才可能成为胜利者。

  来源:投稿,作者:花间酒。微信号:inhuajian,原文链接

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

  阿里巴巴北京时间今晚23:53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BABA”,发行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68美元,今晚开盘价报92.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超越Facebook的1968亿美元市值,仅次于谷歌400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持股比例34.4%,以开盘价计算价值将达到817.48亿美元;雅虎持股523,565,416股,持股比例22.6%,以开盘价XX美元计算价值将达到485.35亿美元。

  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8.9%,按照开盘计算价值超过212.12亿美元。

2014年9月18日星期四

用户起诉苹果公司无法卸载预装软件

  据新快报报道,因认为苹果iPhone手机存在无法卸载预装软件、窃取用户私密信息问题,深圳市民姚女士将苹果公司告上了法庭。昨日该案在福田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双方就苹果手机是否泄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记者了解到,姚女士起初提起诉讼,是因为iPhone手机中对自己造成困扰又无法卸载的预装软件,包括指南针、语音备忘录、GAME CENTER、地图、股市、邮件、SAFARI、PASSBOOK等。

  原告:要求公开是否窃取用户信息

  在昨日的庭审现场,记者了解到,姚女士起初提起诉讼,是因为iPhone手机中对自己造成困扰又无法卸载的预装软件,包括指南针、语音备忘录、GAME CENTER、地图、股市、邮件、SAFARI、PASSBOOK等。

  姚女士表示,苹果手机制造商让用户一拿到手机就被预装了若干软件且这些软件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用户无法自由卸载的。她怀疑这些软件是否具有特别功能,如监控、窃取用户私密信息,产生额外手机流量及费用等。

  为此,姚女士将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总经销商——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苹果北京公司)和深圳的两家零售商一并告上了法庭并提出6项诉求。当中包括判令苹果北京公司公开自己购买的苹果手机iPhone5中的预装软件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公开苹果手机iPhone5设置唯一的软件下载途径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公开用户不能自由卸载预装软件的理由及是否会产生流量和费用的相关情况;须为用户能自由卸载预装软件而重新设计手机系统功能;就用户不能自由卸载预装软件产生的不便,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要求法院判令零售商承担连带责任。

用户起诉苹果公司无法卸载预装软件

  被告:预装软件为提升用户体验

  苹果北京公司的代理人首先指出,苹果北京公司不应当成为本案的被告,原告的手机并非在苹果直营店或是授权零售商处购买,而且为港版手机,苹果北京公司并不是涉案手机的销售商、生产商,更不是售后服务提供商,因此针对苹果北京公司提起的诉讼请求,法院应当予以驳回。

  针对预装软件和只能从App Store下载应用程序的问题,其指出,据苹果北京公司了解,苹果手机预装若干软件以及苹果手机的应用程序只能从App Store下载的设计,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而非原告所称的具有特殊功能。苹果手机所预装的软件,是作为智能手机用户所普遍使用的一些最常用、最基本的软件,为了便于用户的使用,苹果手机出厂时才预装了这些软件。为了防止用户误删相关软件,才设置了预装软件不能删除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