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小三大战:小米应用商店屏蔽360产品

  9月27日上午消息,小米公司今日发声明称,因360手机助手在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情况下,建议用户卸载小米应用商店、百度地图等手机应用,严重侵害用户利益,小米公司决定对360全线产品下线。

  以下为小米公司声明全文:

  9月26日晚22点,大量网友举报360手机助手在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建议用户卸载小米应用商店、百度地图等手机应用。

  我们无法确定360公司是出于什么目的误导用户卸载小米应用超市,但360公司的这种流氓行径严重侵害了用户利益。

  小米应用商店决定对360全线产品下架整顿,进行安全检查。

  小米公司MIUI团队

  2013年9月27日

小三大战:小米应用商店屏蔽360产品

  针对小米应用商店全线下架360产品一事,360公司今日发布回应称,360手机助手只是标识出不必要的预装软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卸载哪些不需要的预装软件,不存在针对性推荐卸载的情况。一切卸载行为,均为用户主动选择实施。

  以下为360声明全文:

  360声明:360手机助手帮助用户卸载预装软件,去除牛皮癣

  今天,小米公司称360手机助手在无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建议用户卸载小米商店及其他预装软件。由此,小米公司在其应用商店里全线下架360产品。我们认为,小米公司应该先与360沟通,充分了解360手机助手“卸载预装软件”这个新功能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做决定。360从来不会针对任何一款正规软件应用产品进行强制卸载建议,我们始终尊重用户的选择,绝不会帮用户做判断;

  长期以来,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在手机里面预装大量软件,甚至达到几十款之多。这些预装软件不仅很少使用,而且占用了手机大量的宝贵资源,更可恶的是,这些软件频繁在通知栏里推送各种垃圾信息,严重打扰用户。更有甚者,有的预装应用甚至调用与自身功能不符的权限、偷窃隐私信息、偷跑流量。可以说,预装软件是手机里的“牛皮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氓软件”!大量用户不懂得Root手机,不知道如何卸载这些手机软件,强烈要求360提供一款清除这些“牛皮癣”的工具。

  360的使命是用户至上,为了用户利益,不怕得罪各种商业利益。360充分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360手机助手标识出不必要的预装软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卸载哪些不需要的预装软件。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用户的高度好评。360手机助手对所有预装软件一视同仁,360如果有预装软件,用户也可以卸载,不存在针对性推荐卸载的情况。一切卸载行为,均为用户主动选择实施。

  我们知道,360手机助手的卸载手机预装软件功能,推出后虽然会得到用户的欢迎,但肯定会得罪各种各样的商业利益,就像2006年360安全卫士查杀流氓软件、推出360免费杀毒,为用户争得了利益,但是却得罪了整个行业,成为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敌人。

  所以,我们希望小米公司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能够理解360手机助手的这项新功能,各个互联网公司只有约束自己的商业冲动,才能让用户的手机更干净,才能让移动互联网更健康。

  我们也迫切希望广大用户支持360卸载预装软件,清除手机“牛皮癣”。当年是广大用户的支持让360下定决心查杀流氓软件、推出360免费杀毒。我们也希望广大用户支持360,让360坚持把“卸载预装软件”的路走下去。

  谢谢!

  特此声明。

社区3.0,打开O2O大门的金钥匙

  谈了2、3年的O2O了,O2O也火了一年有余了。有多少在O2O挣钱了呢?很多都在烧钱。烧得热火朝天的。很多砸钱做运营、做推广、做投资的,结果都亏了。有人肯定会说:投资、创业成功都是万中取一的小概率事件。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创业成功率,是美国的5分之一。除去什么国情政策,我看更多的是创业者、投资者太容易热血沸腾,不够理性。都太从众了,一个人投了,其他投资人必定蜂涌而上。一个项目被投了,其他创业者也必定更疯狂…O2O如此,应用市场如此,手机打的应用如此,手机游戏更是如此….

  笔者1年前也是做O2O的。对O2O的难做深有体会。需要同时解决用户推广、商家推广、平台建设的多方问题。如果有人吹嘘,直接做O2O是非常容易的。那么我必定不相信。说O2O容易做的,都是花着投资人的钱,来做创业的。

  花着投资人的钱创业的,然后砸市场、砸推广、砸营销,团队一扩再扩,运营成本一增再增。团购在2011火了一年,这两年很多都倒了。大部分投资都血本无归,现在混得好的公司,都不是拼命砸钱的,拼着命砸钱的都关门了。这里有个经典的血泪案例:24券。

  在中国创业,凡是一个概念火,必有血淋淋的案例构成。血淋淋是因为,花的都是投资人钱,然后做着低成本的创业工作,缺乏理性完全属于正常。有钱给你花,做着将军的事,谁管拼杀之后后血光滔天。目前互联网的创业太残忍,残忍在靠的是钱、背景、人脉拼杀出来的,不是高富帅,不要来创业。没有渠道、没有人脉,没有混吃混喝、胡吹海聊的能力,你也来创业?谁拿自己的钱来创业呢?��说的却是笔者,拿的是自己的钱创业,所以珍惜眼前的机会,好好做事,杜绝浪费!

  拨看迷雾看未来:创业做社区3.0,甭管你口袋里有多少钱。只要你肯干,想干,有点小想法,手机能上网,OK了!社区3.0就是打开O2O大门的金钥匙!

  社区3.0是什么呢?我得申张一下定义:以特定目的、属性、人群聚合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人参与、多人互动交流、群体表现、群体性联接(人-人、人-物、人-商家)的公众性手机应用软件。

  说的好拗口!简单来说,社区3.0,就是一群人交流互动的手机应用。社区有哪些案例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高、中专,这一群人连同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区。一村人是个社区,一个小区是个社区,一个城镇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更是一个大社区。还有更多:一个公司是一个社区,一个行业的人聚在一起也能称得上是个社区….

  中国人太多了,社区也太多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是以人群为主做的生意,永不停息。母婴做的什么人群的生意?怀孕有小孩子的人的生意。美丽说做的是什么生意?年轻爱美人士的生意。唱吧呢?喜欢表现喜欢扯嗓门唱歌的人的生意!

  社区3.0,做的就是人群的生意。O2O,做的也是人群的生意。如果你直接做O2O,你可能需要一大笔钱,砸商家,砸目标用户。两头都想讨好,两头都不能讨好!如果两头都不讨好,为什么不退而求其次,专心做好用户?

  社区3.0:让你忘记O2O,专注于人群!关注你的目标群体,他们想干嘛,他们心里真正需要什么?

  晚上拿着手机,睡觉前,你想不想知道,你们学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奇葩的事情发生。哪个花痴,又在唱情歌了。哪个文艺青年,又在写诗了。哪个毛燥的小伙,因为去旅游没安排好,分手了。哪个老师,又获得某某重要大奖了,是个校友都应该庆祝一下!其实:关注这些事情,并不会让你来得更愤青。手机社区看得多了,这才是真实生活!社区3.0,手机里的生活社区。关注的就是你身边的生活!

  换个场景:某年某月某日。家乡的朋友,让你下载一个软件。某某城镇的APP。虽然离家很远,远在广东打工,但心里永远惦记着家乡的朋友,说着同样的土话,谈着互相能理解的玩笑,轻声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家乡故事。不用上QQ,有它,一切都安好。朋友在这里相聚,不必刻意聊天,也能彼此记起。如果想念某人,留下个信息,呼唤一下。哪天他在哪头回应你。温暖在社区3.0间传递。某天,城镇里的不熟悉但时常会发些家乡新闻的朋友,发来了新闻《某某市开通高铁了》。即使远在天涯,我也能明白,我能更快的回家了….

  再换一个场景:某天中午,邻座的女同事,突然开怀爆笑!女汉子就是女汉子啊,能不能斯文一点,能不能斯文一点,能不能斯文一点。俺要睡午觉呢,俺要睡午觉呢。无奈中的你,只得看看奇葩的死党同事怎么回事!死党拿手机给瞅了下:原来,有位大帅哥,在一个名为“中关村某大厦”的手机社区应用里,向一位经常在电梯里遇见的“美女”表白,结果该“美女”即是个真正的汉子!那个汉子呢,恰好是我们邻近部门的某位帅哥同事!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整个大厦的的爆笑八卦了….这件事情,成为了第二天各大科技、娱乐媒体的新闻头条!

  社区3.0,让大家洗洗睡吧。明天咱们继续,好好生活!

  社区3.0,解决了人群的手机社区需求,聚起人气,玩起O2O、生活电商,简单不费力!

  有人气了还不简单?直接对接周边商家,社区3.0增加个周边商家系统,一点都不难,比拍死个蚊子、踩死个蚂蚁,简单太多了。什么?你需要增加商城系统?你需要增加优惠券系统?你还需要…ok,ok都会有的。只要你有生意,就算是社区3.0电商商城系统不完善,人家阿里巴巴也不会放着社区3.0电商市场不做,屁巅巅的来对接社区3.0。

  如果阿里巴巴不来做,不来接手他们擅长的电商领域。那么,必定会有人补上。比如说国美、比如说苏宁,还比如说京东商城,比如说话说社区3.0服务提供商。

  天天逛的手机社区,成为了每天必用的手机应用。一天沉浸在里面3-5个小时。除了围观周边人周边事,随手向周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家,买点东西,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社区3.0,拥有的电商机会,比传统电商多太多

  中国地大物博不是,中国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市场。中国人口全球最多,中国的社区人群也是世界最多,社区3.0拥有的电商市场空间不是传统电商所能想像的。就像你出门,一眼就看到随处可见的小商家。社区3.0电商市场空间就是你眼前所看到的全国中小商家。这些中小商家,中国有5000多万家。

  当淘宝商家已经开始在抱怨:淘宝是不是在养猪啊,把淘宝店养肥了再杀。中国还有多少大中小商家,还没有淘宝店呢?淘宝的市场空间,虚拟互联网的市场空间,也就几百万的大小(网称是600万家)。也就是说,多于了6百万家这个数,虚拟互联网能承载的空间,因为大头效应(强者越强、弱者更弱,更没流量),将没有更多的流量可以分流。虚拟空间将变得萎缩,没有市场。所以,压在虚拟电商头上的流量利剑,已经慢慢压下来,淘宝养猪论当然会盛行。

  别再陪着巨头玩了!玩得再大,再长尾效应,撑死也就能撑个数百万店家的市场空间。但中国还有几千万的中小商家呢。

  好在中国地大物博,好在社区3.0必定也是基于地理位置相关的(手机社区嘛),好在中国社区人群世界第一。所以:中国地大人多,能承载多少的传统大中小商家,社区3.0电商,就能承载多大的市场空间。不需要再多的计算,你我也明白,大概是在5000万家左右。再加上较为虚拟的交叉型电商(如渠道电商),那么总量大概在6000万家左右。

  以上是“可计算学派”的又一定则。大家信也好,不信也罢,它就在那里。

  好了,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我说的社区3.0电商是什么?正是生活电商、正是O2O。大家不许再怀疑:社区3.0就是生活电商的入口,社区3.0就是打开O2O大门的金钥匙

  来源:投稿,作者简介:李敬球,周百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目前正运营话说社区

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

在社区3.0面前,BAT颤抖吧

  有人第一眼看到这话题,准认为作者疯了。而且疯得不轻,必定是癫狂了。BAT,只会让大中小创业公司,甚至是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颤抖,社区3.0算什么东西,也配让BAT颤抖。

  话说,BAT你不会不知道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巨无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分别控制着搜索领域、电商领域、即时通讯及社交领域。可以说,BAT很多情况下,是中小创业者不得不回避的巨人。“要么臣服,要么倒下”。

  那么,社区3.0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呢?我得先给社区3.0来个定义。社区3.0以特定目的、属性、人群聚合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人参与、多人互动交流、群体表现、群体性联接(人-人、人-物)的公众性手机应用软件。

  有人会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被各大山给占领(说的就是BAT!),哪还有什么创业者的机会。连雷军系都坦言:要想成功,不能靠腾讯失误!所以,米聊暂时的败了。社区3.0还有机会吗?

  我想问一下围观的诸位: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哪里呢?

  毋庸多言: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于本地化互联网,也称生活化互联网。O2O、生活电商算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那么:本地化互联网、o2o领域是否已经被BAT给占领了呢?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本地化互联网商机无限,不管是BAT的百度、还是阿里、亦或是腾讯,都没有完全的把握,占据这一个最为重要的市场!

  尽管我们知道:百度有数以亿计的百度地图激活用户。阿里通过收购,也布局了诸多的生活服务领域(如丁丁网)。腾讯更是通过微信,试图通过微支付染指生活电商市场。但,一切仅是开始,买不买帐,不是BAT们说了算的。一切都在用户,一切都在于属于未来级的产品把握!

  众所周知:微信顶多归根结底也就算个即时通讯。即使从10M升级为20M,升级为50M(通过升级包的变大,确实把创业者的市场空间挤压变小了),也不能否认,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即时通讯也是个过时货,不是所谓的强需求。事实证明:过时货的微信在普罗大众的小白用户那里,并没有取得非常突出的效果,手机QQ依然肩负着收取增值服务的重任!江湖有言: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不在于富二代、不在于白领、金领,而在于一个月只有2-3千的打工一族,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军!

  指责了微信这种明星产品,那么本文非常可能仅是自娱自乐的文章了。有句话说了:龙生龙,凤生凤…过时就是过时!

  那么社区3.0何以肩负起拯救移动互联网创新的重任呢?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家的!社区3.0,可以解决家的问题。

  你所在的城市,我是希望有那么一个APP,来解决与自己所在社区(如小区、学校、公司、家)的关系问题。目前,这一块市场空白。我们为什么都会去关注虚无飘渺的网易新闻,而不去关注一下周边发生的事情呢?除了周边的事情,不是还有近在尺寸的朋友们、公司同事、邻居!是什么让世界变得冷漠,是人与人之间,拿着手机的距离。

  手机,是离用户最近的产品。手机,应该是人的新的肢体,或者甚至可以称为一种精神领域的眼睛。通过它,你可以关注周边的生活、邻里的常见但不相识的半熟人、购买你需要的送货上门的服务。手机,应该能满足你更多的本地化生活服务需要;手机,应该能重新唤起互联网的真实;手机,最核心的是与真实的世界连线,让虚幻存在于虚幻,让现实世界也近在眼前。

  社区3.0:融现实世界于移动端,让自己随心所欲地连线现实中的朋友、家人、同学、同事们。我们的朋友,是一个个圈子,也是一个个社区。我与家人们的联系,本来亦是一个社区。同学、同校的校友们,何不是一个社区?同事,同处一个大厦下,即使不认识,我们也有着一种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某一天,通过社区,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另一半在社区3.0里!

  社区3.0:让虚拟的终归虚拟,现实的依然是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天然的真实联系,注定了手机端的社区3.0,是最适合于整合所谓的地方性生活服务。社交、社区、电商、还是资讯、阅读、娱乐,融万物于手机,这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创新生活!

  社区3.0,必定会让BAT颤抖!

  一、通过地方性生活门户APP,蚕食移动互联网果实。

  与已相紧密相连的地方性生活社区,让人更有归属感。也能解决大部分的社交互动、资讯获取、生活服务获取的需求。屏蔽了许多外在的干扰,使得地方性生活门户,拥有虚拟社交网络、虚拟地图、虚拟电商无以伦比的优势。

  地方性服务,归根结底靠的是积累多年的品牌优势。积累了多年的地方性门户,拥有着品牌上的优势,拥有着可以近距离接触的真实性优势。在商户把控上、活动举办、资讯传递上,拥有着天然的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发展地方性门户的专属APP。将是极为重大的一个市场。用户接受度,市场容量不容低估。

  二、社区3.0面对学校、公司大楼、小区(聚居点),粘性高、服务性强

  此类APP有着天然的小社区适配性。能解决与自身紧密相连的生活资讯、社交、生活服务(如小区停水停电通知、学校放假通知、外卖、家电维修)。小社区市场空间巨大。需求的服务品类众多,与地方性服务结合度高。是BAT较长时间内难以涉足的领域。

  三、结合地方性传媒,将形成地域性媒体资讯垄断,打破互联网信息垄断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中国有多少城市呢?有多少城镇?有多少乡村?需要多少社区媒体型APP呢?如果媒体也参与社区3.0一脚,提供各式服务。那么,BAT该怎么打地头蛇?

  四、社区3.0以天然的用户优势,在移动互联网对决BAT

  面对社区3.0用户,BAT们还能剩什么?做IM不难。做地图也是有办法的(不是大把的开放地图吗)。做个商城?有用户,地方性生活服务、生活电商都好说!

  哪一天:建广州第一电器商城的,有可能不是国美,也不是阿里巴巴,更不是腾讯。可能是….地方性APP的运营者(社区3.0)。

  五、社区3.0,改变的用户的互联网行为习惯

  为什么互联网是一个个网页呢?为什么上网必定挂上QQ呢?为什么买东西一定要通过淘宝、京东商城呢?

  社区3.0,解决了用户习惯与使用产品的路径问题。所有的一切,随着习惯。人们看待互联网的方式也将改变。

  总结:社区3.0,解决的是群体性服务。BAT提供的是单个个体的服务为主。

  社区3.0,注定会成为让BAT颤抖的一个领域!也极可能是让垄断止步的领域!

  让我们试目以待,看看地头蛇胜出,还是BAT艰难胜出。笔者坚信一个观点:千万别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否则即便是垄断公司,也将面临莫大危机。

  来源:投稿,作者:李敬球,作者系周百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目前运营移动社区:话说社区

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

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

  在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智能手机发展刚刚有点火苗的时候。无数的智者,喜欢预测的先知们,都喜欢讨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什么,谁将主导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APP?WEB?搜索引擎,IM?应用市场?浏览器?甚至是手机、操作系统本身?亦或是新出现的超级应用,例如微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社区!笔者不敢称先知,亦不敢称智者。但我也来凑个热闹,预测一下: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

  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社区?论坛BBS?贴吧?天涯论坛,猫扑?豆瓣、知乎?甚至是一些法律“边缘性”的“草榴社区”。严格来讲:这些是社区,但仅是社区1.0、社区2.0。移动互联网,将把我们带入社区3.0时代。

  我简单给社区3.0的定义:以特定目的、属性、人群聚合在一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人参与、多人互动交流、群体表现的公众性手机应用软件。在这里,信息是多向流动的,不仅你可以向社区人群对外广播你的信息,你也可以接收到来自社区的信息、甚至是把社区的精华内容,向外去推送。并且,社区是有一定明显的边界的。

  言归正传,为什么社区将引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

  一、社区的本质是人群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从PC互联网的突显个性的时代,进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时代。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是群体性动物。设计合理的人群性社区应用,将在移动互联网获得巨大的流行。围观个人心情、相册笔记,围观的力量、展示的个性是有限的。大伙们的互动与交流,群体个性与行为的展现,因众多成员的参与,变得更加丰富,而且更有持续力、更富影响力、更具传播性。

  二、社区的市场规模空前

  众所周知,在电脑互联网,社区是小众型产品。做得最厉害的百度贴吧、天涯论坛、豆瓣,并没有获得像facebook一样巨大的成功。也不如国内的QQ空间、QQ这样的产品用户来得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将有着根本性改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个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将面临用户增长红利枯竭,用户使用习惯变迁的根本性难题。举个例子:QQ群在移动端的模仿者“微信群”,成为了骚扰源。玩法单一,表现能力有限。

  像唱吧等社区型应用,他们表现的是人群的需求。以歌会友。每天变化不断。参与人数众多。带来的价值远高于“微信群”的水聊…

  按各种维度来分析,人群分类有多少,社区就有多少,社区应用的市场就有多大。这个增长红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得到很好的体现。

  潜在的市场空间:地域性社区(如小区、学校、乡村、中小型城镇,2-3线城市等、旅游景点、酒店等);兴趣型社区(如百度贴吧、豆瓣、唱吧等);地方性行业型社区(如创业者、各行各业从业者社区、商会、电脑维修、租房买房);地方性媒体社区(地方性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区、传媒公司、营销公司等);地方性组织(单位、公司、机构、团体,如恒大球迷);虚拟型社区(小说、诗歌、音乐、电影、游戏、90后00后家族)等等。

  最大的红利:地方性社区(有人断言:地方性社区将是O2O的最佳平台)

  三、去中心化社区,无视巨头竞争

  每一个社区人群,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氛围与人气,形成强大的社区人群关系链。这个关系链的稳定性,并不比QQ好友关系链差多少。做起一个社区,可以获得较为持久的稳定的人气关注。相比做个人型的博客、微博、自传媒、QQ空间,将来得更加容易。

  服务特殊人群的社区,成员间互助互利式的社区氛围,解决了个人英雄式的单点风险问题(如博客);由群体互动不断产生的有影响力社区内容(如豆瓣的小说点评、唱吧的K歌),将为社区带来持续的人气关注(内容自生产、自消费);有组织的对外宣传不断的扩大目标人群用户的吸纳。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能带来极高的附加价值的运营,必定是“社区运营”。

  “社区运营”是个精细活,是小而美的运营。这个领域,即便巨头有心介入,但最终胜利者也必将是运营者。

  无视巨头竞争的移动社区领域,将不断的涌现成功的运营者。这是社区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

  四、移动互联网,也是生活互联网,社区,更是生活社区

  江湖有传言,豆瓣将通过社区进入电商领域。江湖还有传言:豆瓣通过社区人群的精准把握,投放针对人群的精准广告,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移动互联网,远离了电脑互联网的喧嚣,个人随身携带,更多的贴近人自身,贴近人自身的生活(话说:手机比自己老婆、孩子、小三、知心朋友还亲,这是什么道理!)。如果说,有什么比手机更多的掌握人们的秘密的话,那只能是上帝了!

  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IM(如QQ、微信、米聊),在电脑和或许能发挥极端的优势作用。移动互联网,通讯本来就是智能手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IM活跃度有相当的下降。

  社区可以解决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与自己亲密的圈子人群交流,解决生活困惑与问题(电影购票、去哪吃饭、什么食品安全),获取紧密相关的地方性社区新闻资讯,社区型小说阅读、K歌等内容型娱乐,扩展地区性社会人脉…..

  总结而言:社区应用匮乏的移动互联网,目前还是相当落后的。

  五、做社区的,更是做人群;人群的生意永不枯竭

  如果说,小米公司是一家手机公司,大家一定不会怀疑。如果说,小米公司是一家“社区电商”公司,大家必定会大吃一惊!

  小米的铁人三项,以MIUI(米柚)为根基。不断的扩展包含米聊、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智能周边设备。总的来说:MIUI是根基,是米粉的来源。小米最厉害的,其实不能算是营销,而是社区运营!

  通过MIUI聚高内聚的社区用户群,以免费、发烧友的ROOT打动社区用户。进而不断的扩展生产线。好的产品,不断提升的服务,必定会持续的影响到更多社区用户的加入。所以,小米的社区电商运营战略很成功,雷军在社区运营史上也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

  小米的社区运营,不局限于MIUI,目前扩展到了小米手机。更是扩展到了智能手机周边外设(如智能电视)。小米一路的扩充战绩,米粉的作用不言而喻,米粉是小米社区的最佳宣传推手,每个米粉,都成为了小米的义务宣传员!

  这就是雷军所说的:让用户参与其中(雷军仅说到了产品设计,其实远不止如此)。社区是天然属性是什么:人人参与其中,每个人都能获取所需。人人参与其中的社区电商,是大家的电商。这就是社区电商的终极魅力所在。

  人群的生意永不枯竭!让人万分期待:谁会是下一家重要的“社区电商”高手呢?

  六、移动互联网:社区应用是领先的产品应用

  有朋友跟我说,做社区,不就是做论坛吗?

  严格来说,论坛是社区1.0。豆瓣等社区算是社区2.0。话说社区、唱吧、啪啪算是社区3.0。社区3.0,更多为智能手机而设计,为未来的互联网形态而设计,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实话实说:社区应用是领先的,并不意味着表现形式一定是领先的。发展几千年的纸张,依然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纸张不先进,重要的是:纸张里面包含的思想与内容,是更为先进的!纸张不过是管道,只要这个是非常好的管道,那就是时新的!适合时代的好书依然畅销,不因是使用纸张而落后多少!

  移动互联网社区的兴起,不因是社区应用而落后,关键是:通过社区应用,是否能提供更多、更好、更丰富的服务?我有一个展望:有一天,做移动电商成功的,将不是淘宝集市、淘宝商城,而是运营着一个个目标人群的社区电商!还有一天,做移动社交、内容阅读、传媒、手机游戏的成功的,并不是寄托于IM平台,而是依托于一个个社区应用的!

  总结:不是社区产品多么先进,而是:恰当的产品、技术,将在移动互联网端将发挥重大的作用!社区应用将变革整个移动互联网形态,成为最重要的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这就是我所主张的: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

  来源:投稿,作者:李敬球,作者简介:李敬球,周百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85后,2012年4月份开始创业。刚开始直接进入O2O领域,实践发现通过直接粗暴的方式邀请商家进入O2O,不如通过软性手段:社区、媒体的方式引导商家进驻。最终有移动社区-电商解决方案:话说社区。随着对社区-电商领域的不断实践理解,总结出《移动互联网,社区为王》此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黑客称已绕过苹果iPhone 5s指纹识别系统

  据腾讯科技报道,苹果称其全新Touch ID指纹扫描安全系统可以“十分安全且非常方便地访问你的手机”,但是如果消息准确,那么这个系统或许并没有苹果所称的那样安全。

  据科技网站TheVerge报道,黑客组织混乱电脑俱乐部(Chaos Computer Club)的成员称他们已成功“利用简单的日常方法”绕过Touch ID。一位名为Starbug的黑客表示,“事实上,苹果的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比,只是分辨率较高。所以,我们只需要提升我们伪造的分辨率即可。”

  虽然黑客们称所使用的是简单的方法,但其实很复杂,大部分iPhone 5s用户的安全系统也不会每天都被小偷攻击,而且这个小偷还必须要获得用户指纹的高清图像并再去做一只假指,而且苹果的Touch ID也没有Android的面部解锁功能好糊弄。但是,这个避开方法相对简单,就是对留在表面的指纹进行拍照,然后利用粘合剂制造模型,而Touch ID的技术复杂性也因此遭到质疑。在Touch ID正式推出之前,计算机安全技术专家布鲁斯·施奈尔(Bruce Schneier)就曾指出,指纹阅读器一直都有软肋,一张效果比较好的复印件就可以骗过最简易的指纹阅读器。

  不过,伪造粘合指纹并不是Touch ID系统所面临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上周五,美国参议院阿尔·弗兰肯(Al Franken)表示,该系统“会引发使用者对隐私安全的疑虑”,并致信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询问该系统的更多细节信息。另外,批评人士也担忧黑客或者其他不法人士会借此获取用户的指纹,不过苹果表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Touch ID在本地存储的知识用户指纹的数字代码。

iOS 7省电技巧

  9月19日凌晨,iOS 7 已如期推送到全球苹果用户手中。iOS 7是数年来变化最大的苹果移动操作系统版本之一,能充分利用iPhone硬件的处理能力。苹果在iOS 7当中加入了不少的新功能,其中的一些可能会给设备的续航带来一些压力。那么在iOS 7当中该如何省电?Pocket-lint日前为我们带来了iOS 7的一些省电小窍门。

  关闭AirDrop

  如果你不打算使用iOS 7当中的AirDrop功能,那么最好将其关闭,因为它会一直寻找兼容设备。AirDrop可在控制中心关闭。

  后台应用程序刷新

  进入设置 > 通用 > 后台应用程序刷新,你就可以决定哪些应用能够在Wi-Fi或移动网络当中在后台刷新内容,或者是使用定位服务。除了对单独应用进行设置之外,你也可以索性完全关闭这项功能。

  减少动态效果

  iOS 7新增了有趣的视差效果,当你移动设备时,墙纸会略微偏移以制造出3D的效果。但这可能也会对续航造成影响,你可以在设置 > 通用 > 辅助功能 > 减少动态效果当中将其关闭。

  关闭邮件推送

  如果你不需要在收到邮件时立刻获得推送,可以进入设置 > 邮件、通讯录、日历 > 获取新数据当中关闭推送,然后在下面的“获取”一栏当中选择系统获取邮件信息的间隔,包括每15分钟、每30分钟,每小时,或者是手动(也就是从不自动获取)。这项设置会节约出不少的电量。

  亮度设置

  屏幕亮度对于续航的影响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你可以进入设置 > 墙纸与亮度当中将屏幕亮度调至中等,或者是打开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此外,你也可以在上拉控制中心菜单当中完成这些操作。

  关闭所有不必要应用的通知

  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都希望给你发出通知提醒,但其中有很多其实是没用的,只会让你觉得讨厌并且加剧耗电。所以你可以进入设置 > 通知中心当中关掉那些不需要的应用推动。

  关闭所有不必要应用的定位服务

  定位一直是耗电大户,所以你应该确保那些不须要的应用程序不会使用它。进入设置 > 隐私 > 定位服务,你就可以查看都有哪些应用会使用到该服务,并将不必要的应用关闭。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关闭掉定位服务。

  关闭系统功能的定位服务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你的设备总是会在后台进行大量的定位,来传递一些其实非常无用的功能。你可以进入设置 > 隐私 > 定位服务,然后选择最下方的“系统服务”,然后便可以选择哪些是你根本不需要的功能,我们建议关闭诊断与用量,基于位置的iAd广告,以及附近的热门应用程序。

  阻止iOS 7追踪你的位置

  iOS 7有一项名为地理围栏的功能,它总是会追踪你最常去的地点,从来缓存相关的附近数据。在设置 > 隐私 > 定位服务 > 系统服务当中,你就可以看到那些你最常去的地方。如果你有所担心,可以索性关闭这项功能。

  关闭不需要的应用

  苹果新的多任务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关闭应用也变得更加容易。苹果表示后台的应用不会有任何动作,但如果你不相信这种说法或是有强迫症,可以双击Home键通过向上滑动的方式来关闭后台的应用。

  限制Siri

  进入设置 > 通用 > Siri当中可以关闭Siri的举起以讲话功能。

  关闭蓝牙

  如果你发现系统打开了蓝牙,你可以在通知中心当中快速将其关闭。

  电池百分比

  虽然这不能省电,但会避免你总是去担心电量的消耗。你可以在设置 > 通用 > 用量当中来关闭电池百分比的显示。

  飞行模式

  虽然开了飞行模式基本什么都干不成了,但是在该模式下,你的设备几乎都不会耗电。飞行模式也可以在通知中心中快速开启。

  稿源:搜狐数码

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搜狗360爆发口水战

  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2013年的中秋并无祥和之意。刚刚获得腾讯注资的搜狗,与此前险些联姻的360之间,爆发了一场口水战。

  搜狗宣称36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搜狗浏览器用户的默认设置被改为IE或者360浏览器,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360则认为搜狗以升级输入法和更新词库为借口,大规模进行浏览器的诱导捆绑行为,360对用户提示搜狗的诱导捆绑行为合理合法。一时间,类似3Q大战的阴云再次笼罩中秋夜,网民又一次面临选择。

  搜狗:360篡改用户浏览器的默认设置

  9月20日,搜狗CEO王小川转发网友微博称,“从昨天(19日)起已经接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用户对360的投诉,微博上也看到大量反馈。这个流氓行为超越法律底线,也是对用户的极大伤害。”王小川称搜狗已经对此进行取证。

  21日上午,搜狗发布官方声明称,从9月19日上午就开始收到大量用户投诉:搜狗浏览器用户的默认设置被改为IE或者360浏览器,且用户手动恢复无效。

  搜狗的调查统计显示,数量庞大的搜狗浏览器用户分批次、分时段、分地域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用户除了北京外,还包括广州,西安等城市和地区。

  搜狗直言,根据技术人员的初步判断,搜狗浏览器用户默认设置在用户不知情状况下的更改,与360安全软件有关。搜狗声明中还呼吁360公司立刻停止影响用户体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倡导良性的竞争环境。

  21日晚间,搜狗浏览器在其官方微博上贴出教程,指导用户如何恢复默认浏览器设置。

  360:搜狗输入法存在诱导捆绑行为

  面对搜狗的指责,360显得有些无辜。21日下午360也发布声明,对篡改用户浏览器的指责予以否认,称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指责搜狗输入存在诱导捆绑行为,违反工信部的相关规定。

  360声明称,在腾讯公司4.48亿美元入股投资搜狗之后,今年中秋期间,搜狗输入法的捆绑行为变本加厉,以升级输入法和更新词库为借口,大规模进行浏览器的诱导捆绑行为。作为安全软件,对搜狗的软件捆绑行为,360向用户进行风险提示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360认为,像其他安全软件一样,360安全软件同样提供浏览器修复功能。搜狗通过捆绑下载搜狗浏览器并修改用户的默认设置后,360的浏览器修复功能会向用户确认,在征得用户同意后,会将搜狗浏览器恢复为系统原默认的浏览器。360浏览器修复功能完全尊重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据称,早在2011年,工信部发布了第20号 令《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终端软件捆绑其他软件的,应当以显著的方式提示用户,由用户主动选择是否安装或者 使用,并提供独立的卸载或者关闭方式,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

  谁才是“流氓”?

  9月16日,腾讯宣布向其注资4.48亿美元,并把旗下搜索、输入法等业务整合入搜狗。腾讯、搜狗两家意外联姻,而此前传闻接盘搜狗可能性最大的360意外出局。此番接踵而来的浏览器之战,实在容易引人联想。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搜狗花落腾讯,搜索市场格局再添变数,而搜狗与360的此番交锋,或许是搜索领域新一轮大战的前奏。然而,从搜狗浏览器官方微博发布的重新恢复默认浏览器设置的方式来看,360此次是否是针对搜狗浏览器进行的有意“封杀”,实难定论。

  搜狗CEO王小川在微博上宣称360的行为是超越法律底线的“流氓行为”,并且已经取证。而360也搬出工信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指责搜狗通过捆绑诱导用户安装。如果事件持续发酵,双方或许还需诉诸公堂,才能辩清是非。

  但是无论是否诉诸法律程序,广大网民的利益已经受损,口水战的背后,是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为监管的诉求,谁是流氓不能总是由用户判断,加强监管,让流氓行为无藏身之处,才是中国互联网的当务之急。

  新闻来源: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