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棱镜计划、大数据和别人的生活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级电子监听项目,该计划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外国用户进行广泛的窃听与监控,许可的监听对象包括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参与项目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国外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该计划日前被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曝光。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9岁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Edward Snowden在香港向世人揭密了美国政府的两大秘密监控项目:针对美国普通公民的电话监控项目和针对外国人的互联网监控项目。前者使得当局能够获取并存储美国电话用户的海量通讯信息:何时、何地与何人进行通讯,通讯频次与时间长度等等。尽管这些普通美国人与恐怖主义也许毫无联系,但有可能被长期、无差别地监控。这些监控是秘密进行的,用户不会收到任何提示,更不会见到法官签署的法律许可文件。而PRISM计划使得NSA有能力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海外用户进行窃听和监控,这些美国互联网公司括Microsoft(含Hotmail)、Google、Yahoo、Facebook、Skype和Apple。而根据根据华盛顿邮报提供的绝密级别的幻灯片,NSA能够获取用户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所有存储的信息,甚至可以扩展到用户的社交网络细节。

棱镜计划、大数据和别人的生活

  这两个秘密监控项目一被公开,就引起了关注者的激烈争辩。NSA的官员们认为这些监控避免了很多恐怖袭击,而Edward的将之公布于众给美国情报工作来带巨大损失,他必须受到审判;奥巴马也表示绝对的隐私与绝对的安全不可兼得,竭力为监控项目进行辩护。而笔者则站在Edward Snowden的一方。你可以说Edward 太年轻、太简单,甚至有些幼稚;但他通过呐喊唤醒世人,放弃了20万美元年薪、选择与美国政府为敌流亡到香港,只为了我们能够免于生活在电幕之下。他是一个英雄!

  笔者认为,PRISM计划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每个个体的行为也许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获取与分析海量数据,我们能够获得人们的行为习惯的有效信息,从而对个体行为习惯进行推测,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广告主和电商们通过分析海量客户的购买行为能够了解客户,进行有针对的营销以提升业务;洛杉矶的警方通过分析几十年的犯罪记录,预测犯罪行为模式与频率,从而有针对地安排警力。盯上大数据的显然不仅仅有这些企业和地方警察局,美国政府也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监控计划中的对普通民众电话和互联网的监控也许并不涉及具体某个电话、某封邮件的监听与解读,但是通过关键词筛选、用户联系频率与地点与恐怖袭击可能存在的联系、不正常现金流向的分析,美国政府也许能从中找出“恐怖袭击”的蛛丝马迹。尽管目前美国政府声称这些秘密监控措施仅用于反恐,但它们极容易被缺乏监管的当局滥用。预算不公开的秘密机构NSA能够获取你的地理位置、通讯记录、社交网络联系、视频、照片等等数据,并且能够未经法院许可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爱国者法案》,政府可以不需要法官监督和许可,即可在任何时间获取任何公民的个人资料、金融交易资料和医疗资料)美国记者华莱士曾经谈笑风生地说:“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叫声像鸭子,那么它可能就是只鸭子。”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这些秘密机构上,NSA看上去像进行互联网监控的机构,建立了大型数据存储与运算中心,也承认自己进行互联网审查。它唯一的挡箭牌就是“为了挫败恐怖袭击,为了你们的安全”。然而,反恐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谁能保证“反恐”不会成为美国式的维稳呢?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产生的海量数据会越来越多的存放在网上:邮件、个人档案、信用卡信息、地理位置、个人日程安排、电子书、照片等等。Apple公司的iCloud服务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同步音乐、邮件、照片和个人文档等等信息。过去,我们相信Google、Amazon和Apple公司能够为我们的隐私提供足够的保护,也乐于享受云技术的便利,并且期待着更加美好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今天,Edward为世人敲响了隐私权的警钟!如果将来的某一天,美国政府认为购买过高压锅、与外国人(尤其是穆斯林)经常联系和阅览过“如何在你祖母的厨房中制造炸弹”的人有进行恐怖袭击的倾向,可以对他们进行重点监控和钓鱼执法的话(笔者非常怀疑NSA有类似的数据挖掘方式),那么小说《1984》中描述的场景终于来临了。这是比菜刀实名制高明得多的方法:悄无声息、成本极低且十分精准。推动大数据发展的背后,也许不仅仅有那些互联网巨人们,更有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使得野心家们能够高效、精准地清除异己、控制思想。奥巴马政府就以“反恐”为名迈出了危险的第一步。

  2006年的一部德国电影《别人的生活》中,有一个场景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阴暗的地下室里坐着无数的拆信员,他们用蒸汽熏信件的封口使得胶水失效,以便对信件内容进行神不知鬼不觉的审查。而现在,电影又变成了现实,NSA的巨型高性能计算机正在高效运行,情报专家们在大数据中正挖掘得不亦乐乎。An ever bigger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来源:投稿,作者:@夜深寂Eason, 原文链接

Google Shopping的转换率为什么下降?

  自从Google将购物搜索引擎由免费的Google Product Search升级为付费的Google Shopping以来表现非常强劲,流量此高速增长,不论是在流量还是成本方面都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但是其转化率的表现却并不突出,而且下降非常明显。

  2011年第四季度,Google Shopping(以前称为Google Product Search)的转化率为3.1%,但是到了去年第四季度转化率下降为2.4%,降幅高达22.5%。反观其竞争对手Amazon Product Ads的转化率却上升不少。2011年第四季度,Amazon Product Ads的转化率为1.8%,去年第四季度其转化率同比大涨57.5%,达到2.8%。Google Shopping在第四季度转化率的下降非常令人奇怪,因为这是传统的圣诞和新年购物季,通常情况下这一季度的转化率应该较全年平均水准要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与Google Shopping调整算法并全面升级为付费的广告平台有关。
 

转化率

  详细的说来,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对Google Shopping转化率的提升带来影响:

  1、亚马逊和其他一些零售商的商品并不在Google Shopping上显示。当消费者在Google Shopping上没有发现要找的商品时,就会直接跳转到亚马逊或者其他零售商的网站。同时,Google Shopping也不会显示一些限制性的商品,如武器等。

  2、Google 的购物搜索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产品,Google也在通过不断的尝试提升产品的体验,经常性的功能调试和算法调整无疑会影响转化率的提升。

  3、对于商家来说,Google的产品目录广告(Google Product Listing Ads)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尤其是这一广告的投放方式和AdWords并不完全相同,商家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且,商家并没有通过投放积累起足够多的数字来优化投放策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转化率的下降。

  4、Google Shopping 并不是一个已经完全成形的产品,他的搜索结果仍在被不断的优化,而且从去年Google Shopping开始收费以来这个产品还存在一些bug。例如,在去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搜索狗粮(dog food)并没有任何结果显示。

  5、当Google Shopping转型全面付费之后遭受了不少的诽谤和中伤。许多人对Google Shopping按照CPC收费表示不满,这些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也会对其转化率带来一些影响。

  来源:投稿,作者贞元,关注零售产业升级,关注电商格局演变,原文链接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在入华传言躁动两年之后,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Paperwhite和平板电脑Kindle Fire HD正式在国内市场开售,销售渠道为亚马逊官方网站、苏宁实体店及苏宁易购。和以往的那些科技产品相比,中国民众对于亚马逊Kindle的期待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对于这款首次进入中国的国际知名电子阅读器,也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最具优势的一款产品,月光博客为大家带来了它的详细评测。

  硬件参数和价格

  亚马逊中国这次上线的Kindle Paperwhite配置6英寸两点触控的E-ink触控屏,分辨率:1024x768,像素密度达212PPI,内置阅读灯,操作系统为Linux,CPU主频800MHz,存储容量2G(刨除系统外的实际可用空间是1.3G),重量213克,非常轻便,尺寸大小为169毫米 x 117毫米 x 9.1毫米,定价849元。

  根据亚马逊官方的说法,如果每天阅读半小时,在无线连接关闭的情况下,可持续工作八周,经过我测试,开着WiFi正常使用的话,连续工作一周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比iPhone和iPad工作时间长。

  除了系统的1.3G可用空间之外,亚马逊还为用户提供5G的免费云空间,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书免费放到这个空间。总的来说,这个容量对于电子书是足够了,但如果要看扫描版PDF或者漫画的话,还是有点少。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1:国行版Kindle Paperwhite

  在美国亚马逊官方网站上,Kindle Paperwhite电子阅读器的售价为119美元(带广告版)、139美元(无广告版),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分别大约是730元、850元。

  了解Kindle电子书的朋友都知道,Kindle电子书分为广告版和无广告版,广告版的产品待机桌面为来自于亚马逊的随机广告,而无广告版待机桌面为系统壁纸,无广告版电子书的价格要贵一些。此次国行版Kindle Paperwhite是无广告版,锁屏和首页都没有广告,因此国行版Kindle Paperwhite的价格并不比美国的高。而且考虑到国内的增值税因素,实际上还比美版Kindle还要便宜。

  有人可能会拿日版Kindle说事,是的,现在日版Kindle价格为7980日元,换算为人民币是515元,即使加上邮费,价格也很低,这里面主要有日本同类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以及日元在半年来疯狂贬值的因素,但考虑到售后服务的保修问题,日版Kindle无法在国内维修,因此购买国行Kindle还是比较稳妥的方案。

  总的来说,Kindle Paperwhite的定价还算比较公道合理。

  电子墨水显示屏

  Kindle Paperwhite使用了高分辨率的电子墨水显示屏,采用了内置背光的设计带来了更好的阅读效果和更大的阅读便利,Kindle将光导层放在屏幕最前方,向内发光来照亮电子墨水屏幕,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对人眼的刺激,让读书的过程中不易出现疲劳,而且不易影响其他人。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2:Kindle Paperwhite电子墨水显示屏

  人眼会自动适应环境的光亮强度,所以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时需要偏弱的亮度,在明亮的日光下需要偏强的亮度。Kindle Paperwhite电子书阅读器有亮度调节功能——从微暗到强亮,让用户在任何光线环境下都能享受绝佳的阅读体验。

  Kindle Paperwhite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接近打印页面效果,并且在户外强光以及户内弱光都可以保持一致的阅读体验。相比之下,iPhone/iPad等设备使用的是明亮、背光式的液晶显示屏,不利于在明亮光线下阅读,在强烈阳光直射下甚至无法阅读,长期阅读容易引发眼睛疲劳,只适合在户内进行阅读。

  当然,iPhone/iPad液晶显示屏也有一些优点,例如明亮、彩色、全触摸,翻页刷新非常迅速,可以实现炫酷的3D翻页效果,而电子墨水显示屏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黑白显示,页面无法象液晶显示屏那样迅速刷新,相比iPhone屏幕来说,电子墨水显示屏更易碎,最好用皮套保护一下。

  综合来看,电子墨水显示屏相比液晶显示屏在阅读体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系统软件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的系统版本是5.3.5,使用亚马逊中文网站的帐号登录,在亚马逊官网购买会自动绑定Kindle帐号。

  主界面分为三部分,最上控制栏、中间是图书、最下是Kindle商店的推荐书籍,最下部的编辑推荐图书可在设置中关闭,这样首屏封面视图(图片模式)可以显示六本书。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3:主界面:封面视图

  在顶部菜单中可以选择切换至“列表视图”,列表视图通过文字列表的方式显示图书,一屏可以显示八本书,还可以显示数据的阅读进度。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4:主界面:列表视图

  点菜单里的“设置”可以进入设置界面,可以进行网络设置、用户设置、设备选项和阅读选项。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界面里再点击“菜单”按钮,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主界面的菜单,在这个菜单里,用户可以更新Kindle系统(如果有新补丁的话)、重启、重置设备、查看设备信息等功能。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5:设置界面

  在视图界面点击一本书,即可进入电子书阅读界面,在阅读界面里,点击右侧向后翻页,点击左侧向前翻页,点击顶部出现菜单栏。在菜单栏里,可以实现返回首屏、搜索文字、改变字体大小、跳转、同步、分享等功能。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6:阅读界面

  在字体修改界面中,系统提供了三种可选字体:宋体、黑体和楷体,八种字体大小设置,还可以选择行距和页边距。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7:字体修改

  对于大量电子书的管理,Kindle Paperwhite提供了“收藏夹”功能,这个功能类似目录标签,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书籍放入不同标签里,当然,在Kindle Paperwhite里管理收藏夹不太方便,建议先下载Kindle PC版,在电脑端新建和修改收藏夹,然后再从Kindle Paperwhite导入收藏夹,Kindle Paperwhite导入收藏夹的方法是,点击“云端”后,再点击菜单按钮,选择“导入收藏夹”,选择设备即可导入,如下图所示。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8:收藏夹同步

  Kindle Paperwhite实际可用空间是1.3G,看书还可以,看漫画的话就显得容量有点小了,漫画支持zip压缩包格式,使用USB连接kindle后,建立一个images目录,然后将zip漫画复制过去即可,漫画的浏览体验一般,只要是屏幕小,字多的漫画看不清楚,翻页刷屏也很令人不舒服。

  Kindle支持的格式有限,主要有:AZW,MOBI,TXT,PDF,HTML,DOC,DOCX,JPEG,GIF,PNG,BMP等。PDF的阅读体验不好,不支持EPUB格式。刷多看系统可以支持EPUB,但不建议这么做,Kindle Paperwhite的原生系统体验还是最好的,阅读EPUB文件可以使用工具软件将其转化为MOBI文件后再看。

  上网体验

  和国外上市的版本相比,Kindle Paperwhite 3G版缺席中国市场,国行版Kindle Paperwhite只能通过WiFi上网,点击菜单上的“体验版网页浏览器”就可以浏览互联网。

  上网体验非常糟糕,页面只能黑白显示,加载页面的过程中,整个屏幕不停的闪动刷新,页面滚动几乎不可用,浏览网页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体验非常差。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9:上网体验

  Kindle商店

  Kindle商店除了可以在亚马逊中文网站上使用之外,也可以在Kindle Paperwhite中使用,点击Kindle商店的图标即可进入。

  客户端版Kindle商店以文字信息为主,界面很简洁。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图10:Kindle商店

  打开一本书的介绍,点击“购买”按钮就可进入购买界面,后面的支付方式和网页版类似。有的书还具有样张功能,用户可以在购买前免费阅读书籍的样张。

中国版Kindle Paperwhite使用评测

  Kindle电子书的售后非常好,这也是我认为Kindle电子书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用户从Kindle商店购买Kindle电子书后7天内,无需联系客服,可自行在线办理退书退款。这点我觉得电子书比实体书要好的多,购买实体书退货就非常麻烦。

  不过,Kindle电子书的这种退货政策如果被用户滥用的话,亚马逊估计会有不少损失。被用户滥用的方法主要有:1、购买书后,七天内看完,然后退货;2、购买书后,使用工具破解电子书,破解完后退货。因此,我也希望Kindle用户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否则这些有利于消费者的服务有可能就会像Kindle的3G服务一样,在一些用户滥用后对部分用户关闭。

  常用小技巧

  1.点击右上角加书签

  2.同时点击左上和右下角,或右上和左下角截屏

  3.可在设置中关闭“编辑推荐”,释放封面视图中的下部空间

  4.可直接点击右下角页码跳转页

  总结

  总的来说,Kindle的优点是:便宜、省电、待机时间长、轻便、阅读体验好、保护眼睛、无辐射。Kindle的缺点:功能单一,所有功能都可由智能手机替代(其实这也算是优点)、屏幕易碎、翻页慢、闪屏、不支持EPUB格式、上网体验差。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谷歌发布声明撇清与棱镜项目的关系

  谷歌在官方博客发布公开信,要求美国司法与政府机构公开美国政府索要个人信息有关的细节,从而撇清自己同“棱镜”项目的关系。做出类似表态的还有微软、Facebook和Twitter在内的其它科技公司。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近日向媒体曝光的秘密文件显示,“棱镜”项目授权国家安全局从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美国互联网企业获取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内容、照片、文档、视频等外国用户以至本国公民上传于网络的私人数据,以供反恐情报分析。

  棱镜门事件

  搜索巨头谷歌希望借此平息日前媒体报道引发的不满。美国《华盛顿邮报》6日晚刊文报道,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通过代号“棱镜”(PRISM)的项目,直接接入微软、雅虎、谷歌和苹果等9家美国IT公司中心服务器,搜集情报。情报分析人员可直接接触用户数据,通过音频、视频、照片、电邮、文件和连接日志等信息,跟踪用户一举一动。该项目始于2007年,但在过去6年中以几何级数增长,但此前从未曝光。报道说,现在,国家安全局约七分之一的情报报告依靠“棱镜”提供原始数据。过去一年中,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共有1477个条目使用这一项目所获数据。

  《华盛顿邮报》报道,情报分析人员至少有51%的把握确信,“目标”是外国人。不过,项目“偶然”涉及美国公民信息在所难免。《华盛顿邮报》说,一名职业情报员给《华盛顿邮报》记者展示了有关“棱镜”的幻灯片,称这一项目是“对隐私的公然侵犯”。

  9日,藏匿香港的美国前中央情报局雇员,29岁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经由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自曝身份,承认他揭露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斯诺登说,政府可能会以叛国罪起诉他,不过,他不畏惧,不后悔。

  斯诺登称,他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十年。他知道,美国最大和最隐秘的监视组织国家安全局,一直在监视着整个星球。斯诺登透露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香港有很强的言论自由传统,而且有能力不受西方国家支配。

  谷歌的公开信

  谷歌公司首席法律顾问大为·德拉蒙德在致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司法部长办公室的公开信中说:“谷歌公司没有任何要隐藏的事情。谷歌公布的数据将清楚地表明我们服从的次数远少于我们实际收到的请求次数。谷歌在其《透明度报告》中公布收到的此类请求的总数。”

  谷歌在声明中否认允许美国国家安全部(NSA)“直接访问”它们的服务器,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没有直接访问谷歌每天日常通讯的海量个人信息。媒体断言谷歌配合这些用户数据提供请求给了美国政府不受约束访问用户数据的自由,这一说法是完全不真实的。当美国国家安全部想要某个人的信息时,他们就会向谷歌发出指令,谷歌通过网络向美国政府发送电子文档;或者谷歌将文件打印出来,然后邮寄给美国政府。

  谷歌在每年出版两期的《透明度报告》中发布依据《外国情报监视法》要求其提供用户数据的法庭密令的相关情况。在这一报告中,谷歌会列出它收到了多少要求其提交用户数据的请求。这些请求来自世界各国政府。

谷歌发布声明撇清与棱镜项目的关系

  从谷歌提供的《透明度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去年下半年共向谷歌提出了8438次数据要求,涉及账户14791个,88%的要求被执行了,无论是请求书和执行情况都占据第一的位置。而里面关于中国政府的数据为0,原因是当年谈判失败。

  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

  据美国官员透露,经外国情报监视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允许,其中一个监控项目允许国家安全局从主要电信运营商那里搜集用户呼叫的“元数据”记录。这些官员说,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拨出的每一通电话,美国国家安全局都能获悉主叫用户的位置、被叫号码、电话在何时拨出以及通话时长等信息。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法庭并未授权国安局窃听通话内容。奥巴马说,另一个项目监控的是外国人的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流量信息。

  批评者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这种做法相当于布下了“天罗地网”,侵犯了公民的隐私,相当于要求每一个美国人每天向政府提交一份报告,交待自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在电话上交谈过的每一个人,每通电话在何时拨出以及通话时长,违反了美国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以及“任何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得被无理搜查和查封”的权力。

  纵观美国这次的“棱镜门”事件,让我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全民公敌》(又名:国家公敌),影片里的前国安局探员曾经讲述过国安局监控个人信息的各种手段,政府也将侵犯个人隐私美其名曰“监视恐怖分子”,没想到电影里的故事在现实中真实地发生了,又是一个前国安局探员大胆地揭露了政府的种种监控手段,而美国政府的回答恰好也是“监视恐怖分子”,可是,正如电影里面结尾的提问:谁来定义恐怖分子呢?又有谁来监督哪些掌握着巨大权力的监控者呢?

SEO外链讲解

  小插曲:本文是为了《网站排名下降后的对策》这篇文章的一个游客的留言而写的文章,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那篇文章(网站排名下降后的对策)外链写的那么简单,因为那篇文章的核心是降权的对策,而不是专业讲解外链而写的,所以只说了一些网站下降后不要在去做什么样的外链,那今天就写一篇关于外链的文章吧。

  相信大家对外链不会陌生,但是却让80%的站长误解了它的意义,外链主要分为两种。

  1:外链就等于推荐,讲一段故事,为什么刘备会选择诸葛亮,又那么信任诸葛亮呢,就是由水镜先生,以及徐庶的推荐,刘备才会那么信任诸葛亮,这里面刘备等于百度,水镜先生和徐庶就等于你的外部链接去向百度推荐你的网站,但是不要忘本,你的网站一定要有诸葛亮的能力,才会让一些大型网站去推荐你,光靠买链接,说实话真的不是长久的,但是对于一些靠短期网站赚钱的站长来说,我这篇文章没太大作用。

  2:打造知名度,如果你的域名曝光率高,会让行业用户去认知你的域名,会熟悉你的域名,但是也是有前提的,配合你域名的一定要是高质量的内容,如果用户觉得你的内容很好,他很喜欢,就会直接进入你的网站找一些相同的内容,但是个人建议要去一些同行的网站,或者可以去一些适合你行业的人群网站,例如:你的产品或内容是面相30岁左右的女性用户,就去找一些有这样用户的平台去发布你的外链,但是一定要有根据的发。

  以上总结:以上第一点是属于百度所说的自然链接,但是我们不能只靠百度,只靠SEO,我们也要学会其他方式的营销手段,微信,移动,微博,都是未来趋势,只做SEO你将被淘汰。

  写到这绝对不能算完,因为我担心还会有人在留言里面说,怎么不说去哪发外链好啊,怎么这样怎么那样,所以还要介绍一下什么样的外链才是好外链,不讲这些怎么对得起我的标题。

  1:高质量外链的平台,这句话每天都要看到好几遍,但是有时候觉得真可笑,你认为权重高的就是高质量?其实真正的高质量外链,是可以给你带去用户的,不只是权重那么简单,这么讲吧,我在月光博客投稿,有很多会人会从月光博客光临我的网站,就是这样。

  2:还有哪些,比如CHINAZ,A5等有新闻源的网站,都可以去投稿,也是可以给你带来用户的,也可以去做百度文库,其实现在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内容一定要跟你的网站相关,这是我个人建议,GOV这个是真好,可是呢,呵呵,大家懂的。

  3:我们做外链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想吸引流量吗,所以笔者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做百度知道,但是别傻乎乎的去做,一定要去想好一个可以有人搜索的词,一个有用的词顶一百个无用的词,这个道理大家是懂的,一个好的知道词,可以给你增加100-200流量,如果你的网站内容够丰富,以此类推,想想都高兴吧,这个是笔者亲身体验。

  4:差点忘了,别总发首页外链,因为网站是一个整体,你一定要去分配好网站的权重,也要去做一些内页的外链,这个相信大家都懂,但是别想发成垃圾链接就成。例如:你是藏獒网站,你的目录有藏獒配种,藏獒养殖基地等,你可以发这些栏目页的外链,如果可以锚文本的话,藏獒(你首页),藏獒养殖基地(对应的栏目页)。

  5:当然还有被遗忘的SEO外部链接,例如:书签,目录网站,收藏等,当然不要忘记的就是友情链接了(这里不做太多介绍)。

  以上总结:我认为现在对于各位站长来说,外链还是发一发质量的(如果你是灰色的就当没看过这篇文章),而且不要太多了,因为外链讲究的是质量不是数量,垃圾外链我就不讲了(不和百度抢饭碗),可以去看一下百度LEE讲解的“谈外链判断”

  希望还会有看客给本人提意见,一定改进,至于黑帽的外链我就不讲了(这个就不要提了)

  来源:投稿,作者:林建辉,原文链接

2013年6月12日星期三

苹果201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召开

  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在旧金山举办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13),更新移动设备及桌面系统、并发布新款Macbook Air笔记本和Mac Pro工作站等设备。

  在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发布了音乐流媒体iTunes Radio、新款MacBook Air笔记本和Mac Pro台式机、新版操作系统OS X Mavericks及iOS 7等新产品。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大会上表示:“我们想创造最好用、用户最喜爱的产品。”

  iOS 7系统 完全颠覆

  用于iPad和iPhone等设备的iOS 7系统采用全新用户界面,这几乎完全颠覆以往用户对于iOS的印象。新版iOS 7系统由苹果公司设计主管乔尼·艾维主导设计。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iOS 7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变。”

  iOS 7完全抛弃了以前的风格,拨号、天气、日历、短信等几乎所有应用的交互界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体透露出简洁、动感、时尚之感。

苹果201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召开

  苹果公司宣布,iOS 7今天将面向开发者发布,正式版将在今年秋季发布。iOS 7将支持iPhone 4以上设备,iPad 2以上设备,iPad mini以及iPod Touch 5以上的设备。

  新版Mac操作系统

  苹果发布的另外一款重要的软件产品是Mac OS X Mavericks(Mavericks中文意思是指“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为苹果公司旗下笔记本和台式电脑设计的桌面系统。新款Mac系统具备新的Finder便签页、支持多屏显示等。苹果公司将在今天发布开发者预览版,正式版将在今年秋季提供下载。

  Mac OS X是苹果公司Mac系列电脑采用的操作系统,苹果过去几年已经一共发行了9个版本,去年发售的Mac OS X“山狮”系统销量为2800万份。

  新版Mac OS X Mavericks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反应时间,并且非常节能。新系统还增加了名为“iCloud钥匙链”的新功能,用户可以把用户名、密码之类的东西存储在云端。

  此外,新系统中的通知中心将能够直接回复电子邮件、进行FaceTime视频聊天。同时,日程表应用也进行了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Mac OS系统中还首次支持了苹果地图、iBooks等应用。

  新款MacBook Air笔记本

  苹果公司今天推出的新款确保笔记本MacBook Air采用英特尔Haswell处理器,提供全天的续航时间。其中,11英寸产品续航时间是9个小时, 13英寸产品续航时间是12小时。

  续航时间是新款产品的最大买点。新款产品的续航时间较上一代大大提高,此前两款产品的续航时间是分别是7个小时和5个小时。

  新款笔记本还首次支持802.11ac WiFi标准,但是用户期待的Retina屏幕并没有出现。新款产品将在今天起上市销售,售价与此前版本的产品几乎没有变化。

  新款Mac Pro工作站

  全新Mac Pro工作站(专用于视频或影音处理的电脑)也在今天的大会上亮相,新款Mac Pro外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Mac Pro设计,体积只占老款Mac Pro的1/8。

  Mac Pro采用12核256位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搭配更强大的内存、显卡。显卡方面采用AMD平台解决方案,搭配两块AMD FirePro显卡,这是第一台搭载双GPU的Mac电脑。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电脑是完全的美国制造产品,在美国加州设计,在美国组装,而非中国组装。

  数字“苹果”

  与苹果公司此前的发布会一样,苹果公司今天照例公布了一些最新的经营数字,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向开发者支付分成达到100亿美元;售出6亿部iOS设备。

  苹果应用商店方面,累计下载次数达到500亿次;应用总数超过90万个,其中包括37.5万个iPad应用;93%的应用都被下载过。苹果公司CEO库克还自豪地表示,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收入是其他所有平台的3倍。

  库克还透露,公司去年新增了150万注册开发者;每天100万消费者去苹果零售店里购买或者浏览产品;截止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407家苹果零售店。

  此外,苹果公司还累计销售出7200万台Mac PC;去年售出2800份“山狮”Mac电脑操作系统。

iOS 生态系统发展之路――苹果辉煌不再了吗?

  明天凌晨,本年度的 WWDC 就会召开。本次大会举世瞩目,受到业界广泛关注。iOS 7、OS X 10.9 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即将问世。为了表示对创新的衷心感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 iOS 生态系统发展之路,最后透析未来发展。

  2009 年 6 月,苹果推出 iPhone 3GS 及新系统 iPhone OS 3.0,硬件性能大幅跃升、软件功能趋于完善。从那时起,iPhone 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市场份额逐渐提升,超越黑莓指日可待。作为行业的新晋者,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实属不易。

  iPhone OS 3 有着哪些新增功能?复制粘贴、全局搜索、推送通知、网络共享、横向键盘、彩信支持……对比其他智能手机,iPhone 终于补上基础功能,而不再是一部玩具。点触对焦、查找设备、语音控制和指南针,这些至今仍存在的常用功能,无一都是这段时期所新增的。

Apple Newton MessagePad

  还记得 Newton MessagePad 吗?这款设备是最早的数字助理设备之一,那个时候(1993 年 8 月)这个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款产品价格昂贵($700)、形态笨重、续航短暂、手写识别表现糟糕,未能得到市场认可,最终沦为业界笑柄。

  后来微软大力鼓吹 Tablet PC,乔布斯却不以为然。价格昂贵、体验糟糕、续航短暂、应用匮乏……这绝不是革命性的移动设备。随着生态继续发展,应用程序增长迅猛。是时候向世人推出真正的平板电脑了。2010 年 1 月,革命性的 iPad 惊艳亮相,这是一部革命性的移动设备。

  iPad 价格低廉($499)、体态轻盈(只有 0.5 英寸厚和 1.5 磅重)、续航持久(长达 10 小时)、随时联网(提供 Wi-Fi + 3G 版本)、简单易用(多点触控、宽大屏幕)、体验优秀,重新定义平板电脑,能以空前亲密、直观和有趣的方式把用户与他们的应用程序和内容联系起来。

iPad

  iPad 搭载什么操作系统?事实令人无比惊讶:不是 Mac OS X,而是 iPhone OS!不要以为这仅仅是 手机界面的放大版,为让 iOS 迈向更大屏幕,苹果作出不少变动:分割视图、浮动窗体、拟物设计以及更多细节改进。当时最常见的批评,不是针对拟物设计(那是后话),而是针对不支持多任务。

  同时推出 iBooks 阅读应用。既能阅读海量书籍,也能轻松购买新书。可以自定阅读模式,还能使用阅读工具,无缝集成云端服务,甚至可以与电子书进行交互。其内置的 iBookstore 更是一颗重磅炸弹,结盟出版商、笼络写作家,书籍数量与日俱增,引领数字出版革命。与之相配的电子书制作应用 iBooks Author 更是开创自主出版的新纪元。

iOS 4 Multitasking

  2010 年 6 月,划时代的 iPhone 4 及新系统 iOS 4 惊艳亮相。全新设计、强劲性能、摄像改进和 Retina 显示屏……从那时起,苹果迎来黄金时代,逐渐接近市值巅峰。直至现在,虽有三星 Galaxy S与之竞争,iPhone 依然保持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转而开发 iOS 应用程序。

  iOS 4 有着哪些重要功能?多任务、文件夹、拼写检查、蓝牙键盘、FaceTime 视频聊天、Wi-Fi 网络共享、iAd 广告平台及生产力相关功能……基础功能得到完善。iOS 4 发布以后,创新脚步没有停止,相继推出多次升级。Game Center、AirPlay、AirPrint、个人热点等一系列特色功能,就是那时候的成果。与此同时,iPhone 4 恰逢其时地推出了 CDMA 版本,iOS 生态系统得到扩张。

iOS 5

  2011 年 6 月,苹果发布全新系统 iOS 5,新增功能围绕“后 PC 时代”而展开。iCloud 革新内容管理方式、Siri 革新智能语音助理,iMessage 革新移动社交服务,PC-free、Wi-Fi Sync、OTA 无线升级使其不再依赖电脑,通知中心、社交集成高度增进用户体验,iOS 生态系统得到巩固。iPhone 4S 延期到秋季发布,彰显出苹果的王者心态。

  2012 年 6 月,苹果发布全新系统 iOS 6。拟物设计步入巅峰,界面风格细微改变。地图功能变为自有,Siri 获得改进以及推广,Passbook 集中管理所有凭证,其余的大多是细节改进,总体来看缺乏亮点。新推出的 iPhone 5 创新不足,竞争对手虎视眈眈。iOS 生态系统面临挑战。

  经过七年多的发展,iOS 生态系统已经坐拥出色的硬件设备、丰富的内容资源、先进的云端服务,成为移动生态王者。然而危机逐渐显露,地位也非不可撼动。发展不息,进步不止。iOS 生态系统未来在哪?在此希望乔纳森的 iOS 7 能够加大创新力度,带领苹果力挽狂澜,转败为胜!

    来源:投稿,作者:EMLink,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