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Google Profiles可使用自定义地址

  据TechCrunch报道,Google开始向社会化网络迈出重要的一步,现在Google个人档案服务(Google Profiles)允许用户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地址,而不是先前的一长串数字。

  Google多款互联网产品都具有社交网络的特征,例如YouTube、Picasa和Google地图等。然而,Google缺乏一个类似Facebook个人页面的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将各个互联网服务聚合起来,方便的查看相关信息。

  实际上,Google个人档案服务提供了这种功能,但是该服务并未引起业内关注。这主要是由于该服务很难使用,并且在Google网站中处于不显眼的位置。

  Google近日对该服务进行了改进。以往,该服务链接地址均为“http://www.google.com/s2/profiles/3223lkn23lkn”的形式,链接最后的字符串没有实际含义,这给分享带来不便。Google近日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允许Gmail和Picasa的用户用现有帐号名替代这一字符串。

Google Profiles可使用自定义地址

  这一改进使Google个人档案服务变得更加友好,并使来自该服务的信息更多的出现在Google搜索结果中。该服务对于Google来说非常重要。去年11月,Google向该服务中加入了搜索功能,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Google十分希望用户能通过Google个人档案去查找某人的社会信息。该服务不仅支持Google的产品,也支持Flickr等其他互联网公司的产品。

  有消息称,Facebook近日也在考虑在网站中引入实名地址。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Facebook专页的用户才能使用这种地址。(翻译:搜狐IT

  经过我的实际测试,使用Gmail帐号登录后,只能使用Gmail的用户名做为地址,而使用非Gmail的Google帐号登录,则可以选择还没有占用的地址。当然我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这个地址真的被非Gmail用户占用了,那么以后注册的同名Gmail用户将使用哪个地址呢?这恐怕会带来很多麻烦。

  如果你想修改你的Google个人档案地址,请点这里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通过HelloTXT同步Twitter到饭否

  Twitter和饭否都是用户很多的微博客,很多人都同时有这两个系统的帐号,如果两个分开更新,要花很多时间,也很麻烦,因此需要从一个系统自动同步到另外一个系统,先前我曾经介绍了通过嘀咕来同步Twitter到其他国内微博客系统,但后来饭否屏蔽了嘀咕的IP后,这个方法就失效了,之后我也介绍过使用feedlr也可以同步Twitter的RSS Feed到饭否,但feedlr目前无法使用,这个方法暂时也不行了。

  今天我介绍一个新的方法,同样能实现同步Twitter到饭否和其他第三方服务,就是通过 TwitterFeed + HelloTXT 的方法来实现。

  TwitterFeed可以实现提供把RSS Feed内容自动更新到Twitter、Ping.FM和HelloTXT的免费网站。通过OpenID登录TwiiterFeed后,设置一个Feed,发布到自己的HelloTXT帐号。

  HelloTXT是一个微博客的分发平台,用户通过将自己的不同的微博客账号绑定在HelloTXT账号上,便可以在这个平台同步发布信息到各类微博客上。目前HelloTXT支持Twitter、FriendFeed、identi.ca、plurk、Jaiku和饭否等微博客系统,登录HelloTXT后将饭否绑定,之后,随着TwiiterFeed发布信息过来,HelloTXT就会把信息同步到饭否,也就实现了从Twitter同步到饭否的功能。

  feedlr原本也是个不错的同步Twitter到饭否、叽歪、做啥的工具,不过最近feedlr出现了在饭否重复播发消息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饭否的问题,因为我测试在做啥没有出现重发的情况),feedlr作者决定暂时停止目前版本的feedlr服务,花一些时间把feedlr移植到Google App Engine上,以解决可扩展性的问题。如果将来feedlr正常了,大家也可以继续使用feedlr进行同步,方法是,登录feedlr,录入自己在Twitter的rss地址,然后加入饭否的bot即可。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微软将自动更新IE8浏览器

  据微软的IE博客报道,微软将从4月的第三个星期左右开始向IE6或IE7用户提供是否自动更新至IE8的通知,开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用户收到该通知,不过最终所有用户都会收到该通知。

  在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自动更新至IE8被定为“高优先级”;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中,该更新被定为“重要”。

  微软表示,IE8不会自动安装到用户的电脑上,用户看到的欢迎界面提供三个选择:稍后询问、立即安装和暂不安装。选择暂不安装的用户,还可以从微软官方网站或者Windows Update下载该更新。

  用户可以使用微软提供的拦截工具包Blocker Toolkit来屏蔽IE8的自动更新。该拦截工具包是今年1月份发布的,并且没有到期日期。不希望安装IE8的用户需要在4月20日当周以前安装好拦截工具包。

  微软今年7月将向使用微软局域网更新服务(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WSUS)和系统管理服务器(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SMS)的用户发布IE8,这些用户可以用配置其他更新的方式配置IE8。

  此前,IE8份额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在全球浏览器市场,IE浏览器的份额已经从二月份的67.44%下滑到三月份的66.82%;Firefox的份额则从21.77%增长到22.05%。但自微软3月19日发布IE8最终版,IE8份额的增长速度便明显提升。例如,据Net Applications统计,3月23日,IE8份额为2.1%。一周后的3月30日,IE8份额已经攀升到3%。

  翻译:新浪科技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Twitter和开放API

  开放API(OpenAPI)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下常见的一种应用,网站的服务商将自己的网站服务封装成一系列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就叫做开放网站的API,所开放的API就被称作OpenAPI(开放API)。

  网站提供开放平台的API后,可以吸引一些第三方的开发人员在该平台上开发商业应用,平台提供商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与市场份额,第三方开发者不需要庞大的硬件与技术投资就可以轻松快捷的创业,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开放API是大平台发展、共享的途径,让开发者开发一个有价值应用,付出的成本更少,成功的机会更多。今天,OpenAPI作为互联网在线服务的发展基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

  Twitter的开放之路

  OpenAPI的典型成功范例是Google Maps API和Twitter,Google Maps有Google这样的大公司支持,成功当然并不奇怪,但是Twitter的成功就很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如果Twitter仅仅是一个网页形式的微博客的话,Jaiku就可以轻松的将其打败,Twitter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Twitter的活力就在于开放API,Twitter的成功和开放API密不可分。Twitter的开放API可以激发个人创作的积极性,引来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这些第三方应用同时又扩大了Twitter原有的功能,让Twitter更好用,从而极大丰富了Twitter平台自身的功用和乐趣,现在,Twitter超过一半的流量都是来自第三方API。

  随着Twitter的OpenAPI发布数量不断增加,运营过程中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OpenAPI的巨大的访问量引起了Twitter种种性能问题,使得Twitter的稳定性大为降低,为了支持大量的外部API,Twitter宕机频繁,这估计是几乎所有Twitter用户都遇到过的现象。但即使如此,Twitter也没有放弃对OpenAPI的支持。因为开放API是历史的潮流,是必然的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Twitter之所以击败众多各式各样的微博客网站,开放API功不可没。

  不怕屏蔽的Twitter

  开放的平台本身就是不害怕屏蔽的,我在《中国类Twitter微博客网站分析》一文中指出,没有中文界面是Twitter在中国没有走向大众的关键因素,如果Twitter支持中文,那在亚洲区域的用户肯定会飞速增长,很多读者就反馈说,这样Twitter被屏蔽的机率就大增了。

  很多人害怕Twitter被屏蔽,实际上,Twitter是最不怕屏蔽的了,因为Twitter最开放,支持大量的第三方应用,访问不了Twitter,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将信息发布过去。例如通过Friendfeed同步、通过ping.fm和HelloTXT发布、通过叽歪或嘀咕同步,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用户可以采取非常多的方法或途径来继续使用Twitter的服务。

  开放API——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国内的一些Twitter模仿者最初也尝试开放API,但一切好东西到了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腾讯为了发展腾讯滔滔,就曾经屏蔽过饭否的QQ机器人,饭否虽然吃过这种苦头,然后一旦发展成为国内微博客的领先者,就干起了同样的事情,远的是屏蔽叽歪的IP,使得叽歪用户无法同步信息到饭否,近的是前些天饭否屏蔽嘀咕的IP,使得嘀咕用户无法将信息同步到饭否。

  饭否的想法大概是,自己好不容易发展了这么多用户,忽然旁边跳出来一个新的竞争对手,通过OpenAPI实现了比自己更多的功能,因此为了阻止用户的流失,必须屏蔽掉竞争对手的API调用,否则,用户都跟别人跑了,自己不成了“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KESO曾经说过,网站不能靠限制用户离开来留住用户,越开放越让用户放心。服务商把心思花在套牢用户,而不是改善服务上,是一种很不上流的做法。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看起来很傻、很笨的做法,可能恰恰是最聪明的。同样是为了留住用户,两种做法的境界截然不同,效果当然也肯定不一样。你越自信,用户对你也就越有信心。

  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封闭意识仍然是国内网站的主流思想,生怕自己的用户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其实,每个用户都是有自己的头脑和思想的,你对用户好,用户自然会对你好,服务是死的,用户是活的,通过限制的方法来阻止用户的离去,最终会伤了忠实用户的心。

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谷歌图片搜索改版

  这些天,中国版的谷歌图片搜索进行了重大的改版,最终图片的显示页面抛弃了原有的框架设计界面,而采用类似百度图片搜索的直接显示图片的界面。

  与百度图片搜索的区别

  在具体显示图片的方法上,新版的谷歌图片搜索使用了一个小技巧来改善用户体验,因为在Google的服务器上缓存了目标图片的缩略图版本,在显示图片的时候,先调入缓存缩略图的图片,然后按照比例放大,接着再去远端服务器抓取实际的清晰图片,如果远端服务器的图片文件被删除,则缓存图片上回一直显示“正在载入……”信息,但显示的图片一直是模糊的图片。

  百度图片搜索则是直接抓取显示远端服务器的图片,当远端图片被删除的时候,用户体验不太好。

  对于非常大的图片,谷歌图片搜索不会按照实际显示图片,而是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在右下角的“查看原图”链接中查看原始的大图。在右边会显示图片来源网站地址、图片像素、大小、类型、更多图片等信息。

  另一点和百度不同的是,在新版谷歌图片搜索中,点击图片会显示下一张图片,而在百度图片搜索中,点击图片显示的是原始网站的页面。

谷歌图片搜索改版

  总而言之,新版的谷歌图片搜索在用户体验上比原先的版本要好,比较照顾浏览者的视觉效果。

  对图片网站的影响

  这次谷歌图片搜索的改版对于图片网站的影响非常大,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从谷歌图片搜索获得的搜索流量将大幅减少。

  原先的谷歌图片搜索中,查看图片会自动显示原始网站地址,从而带给原始网站流量,改版后直接跳过了原始网页抓图,几乎不可能带给原始网站流量了。

  根据我对月光博客的统计,改版之前,从images.google.cn带来的流量大概是每天700IP左右,改版之后流量迅速降到62IP,仅为原先的十分之一。然而,网站图片所消耗的流量却没有变化。

网站流量统计表

  因此我估计,对于谷歌图片搜索的这次改版可能会和以图片为主要流量来源的图片站点产生冲突,就如同先前迅雷和下载站的冲突一样,图片网站付出了巨大图片流量,却得不到实际网页浏览量,必然将想办法降低成本,减少外部的盗链,和对付迅雷不同的是,图片站只需要判断外部HTTP请求的Referer头信息就可以轻松禁止所有外部网站盗链的图片,以节省网站流量,除非对方使用伪造HTTP-Referer的方法。

  相比而言,美国的Google.COM图片搜索还是保持原有风格,对于国外用户来说,这个雷区Google不能触。

  我先前曾经不理解为什么美国的报纸和新闻媒体攻击Google是“寄生虫”,现在,我有点理解了。

Facebook个人动态RSS Feed输出方法

  Facebook用户最常见的操作大概就是更新自己的Facebook Status(个人动态),这时候用户可能需要将Facebook个人状态发布到其他应用的需求,例如Twitter等,这里我介绍一个通过RSS Feed的进行对外发布Facebook个人动态的方法。

  登录你的Facebook,然后点击这个链接地址

  在这个“您的个人动态”页面内,往下翻页,在右下角,你会看到一个RSS订阅图标和链接,就是它了,这就是你个人的Facebook个人状态的RSS Feed.你可以使用FeedBurner等工具将其地址重新烧制。

  如果你想将你的个人状态发布到Twitter上,登录TwitterFeed,将上述RSS Feed地址设置上去,就可以同步更新你的Twitter信息了。

  不过,我自己的FacebookTwitter不是这么同步的,我是通过一个Facebook实用工具从Twitter同步到Facebook,相当于以上操作的逆过程。

Facebook个人动态RSS Feed输出方法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Google是寄生虫吗——反思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争

  传统的新闻媒体似乎对于Google很不满意,美国媒体巨头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周四表示,Google通过整合美国各家报纸网站所提供原创内容方式,盗取了这些报纸网站的流量和相应利益,各大媒体公司应予以反击。接着,《华尔街日报》和美联社等传统媒体再次攻击Google和其他新闻聚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并威胁采取法律手段。

  我很奇怪美国的这些报纸和新闻社对Google怨气的由来,Google本身并不产生内容,只是索引这些新闻报纸网站的文章,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让用户更容易搜索到而已。至于Google News(谷歌资讯)这个产品,只是智能的对资讯来源的新闻资源进行排名,并将相似的报道组合在一起,Google News在新闻内容上只是摘要显示,不提供快照甚至读者评论等功能,用户想看新闻内容,都必须点击进入原始的新闻网站查看,这本来会带给这些报纸新闻网站带来额外的流量,对他们有好处啊,他们为什么还要反对和敌视Google呢?

  中国有句古话讲,叫做“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些美国人真是不知好歹啊,要是这些媒体和报纸都在中国发展,那估计就只有自杀这么一条路了,比起中国国内那些全文转载、全文聚合网站来说,Google News实在太仁慈了,即带来流量,又带来外部链接,欢迎都欢迎不及呢,还去抵制,真是不可思议。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很多传统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收入利润下降,即使我们这些中国的IT公司也一样不好过,但这并不是说随便找个冤大头就可以敲一笔钱的,那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应该从危机中发现商机,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商业机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低成本、受众范围广、传播效率高的优势,传统企业要想开拓自己的蓝海,进行低成本互联网营销是必经之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谁能把握网络营销的脉搏,谁就能取得致胜先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拒绝甚至敌视互联网,把精力放在排斥网络营销的行动上,必定走向自取灭亡之路。

  延伸阅读:

  KESO:Google VS. 新闻业

  KESO:生或死,不是个权利问题

  曹增辉:报纸可怎么混

  优比客: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优比客:关于传统媒体的非正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