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Google Reader支持评论功能

  据Google Reader官方博客报道,Google Reader发布了一项新的功能,支持对好友分享的内容进行评论,这样,用户分享自己的文章给好友时,可以就文章在Google Reader内进行交流。

  这个新功能只在英文版的Google Reader中出现,并且用户只能评论好友分享的项目,不能评论所有的项目,Google Reader这么做是想确认用户的反馈,以便将来提供更多功能。

  查看别人的评论可以通过新增加的菜单项“评论视图”中查看,评论视图稍不同于Google Reader普通模式,仅仅是一个包含了最新评论内容的列表。当所分享内容下有新评论时,评论视图菜单链接就会以粗体显示。

Google Reader支持评论功能

  当好友分享内容下有新评论时,好友的头像上会显示一个小对话框。

Google Reader支持评论功能

  对于博客作者来说,这个功能可能会减少博客网站的浏览和评论,分散他人对文章的反馈的途径,不利于博客作者获取全部的反馈,这也就是这个功能目前只在好友分享里出现的一个原因。

Google Reader支持评论功能

  Google Reader去年推出好友分享功能并做出了多项改进,实现了Google Reader用户与好友分享自己的订阅内容,分享时添加备注,以及自定义只与哪些特定好友分享订阅内容等。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Google Admanager广告管理系统整合AdSense

  Google广告管理系统是一套在线广告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广大网站主全面提高网站广告收益。通过这个系统,网站可以很方便的管理和投放网站广告,包括广告资源管理、广告定位、广告排期、以及与AdSense广告无缝结合。目前,Google Admanager已经和AdSense广告进行了集成,拥有Google AdSense帐户的发布商即可免费申请一个Google广告管理系统帐户。

  Google广告管理系统直接由Google中国北京总部负责推广,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或者个人代为推广该产品。 如果有意使用该系统,请直接登录 www.google.com/admanager 申请。

  Google 广告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广告资源管理、广告定位、广告投放管理和其他功能,其中许多功能是独一无二的。下面是详细的功能列表:

广告资源管理

  • 广告资源分级:细致地规划广告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订单项创建和广告投放管理。使用“广告位置”为页面生成广告管理系统标记,使用“广告展示位置”对相关广告位置进行分组,使用“广告产品”来组合具有相同费用和定位标准的广告资源包并进行销售。
  • 广告资源可用性跟踪:轻松确定针对特定的日期、展示位置和定位标准,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广告展示次数。避免超量预订及低价出售的情况。
  • 简单的广告标记生成和管理:直接将标记复制并粘贴到 HTML 中。避免广告资源销售方式改变时对网站重新进行标记。

收益优化

  • AdSense 集成(可选):使用 AdSense 来销售未售出的广告资源或与其他广告网络竞价。

广告定位

  • 内置定位选项:根据网站访问者的地理位置、日期和时间、带宽、浏览器、浏览器语言、操作系统和域来定位广告。
  • 自定义定位标准:将自己定义的键值对传送给广告管理系统,以此对广告的展示位置进行定位。

广告投放管理、广告投放和下订单

  • 投放选项:选择五种投放类型(独占、优先、标准、补余或内部)之一,来自动确定广告的投放方式。
  • 频次上限:设定多个级别的频次上限,用于限制同一个访问者在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或一生内观看广告的次数。
  • 整包全部广告位:在同一网页上一次投放多个广告。(根据请求提供。)
  • 成熟可靠的 Google 基础架构:尽享快速可靠的广告投放和更短的加载时间所带来的便利。
  • 支持多种广告定价模式:每千次展示费用 (CPM)、每次点击费用 (CPC) 和每日费用 (CPD) 三种定价模式任选择。
  • AdSense 集成(可选):通过启用 AdSense 来持续投放付费最高的广告。
  • 广告网络管理:轻松使用网络订单管理第三方广告网络。

广告和富媒体管理

  • 富媒体支持:使用来自不同富媒体提供商的标记。自动检测宏。
  • 免费广告托管:节省带宽和费用。
  • 支持重定向的广告:轻松跟踪来自第三方网络、联属提供商或提供的其他网址的广告。

报告

  • 多种报告选项:生成有关订单交付、广告资源效果或总体销售情况的报告。
  • 详细报告:按日期、订单项、展示位置、广告客户和其他类别来细分报告。
  • 快速生成报告:创建报告只需几秒钟时间。
  • 互动视图:无需离开报告页面或生成新报告,即可排序数据、添加/删除列、查看不同的数据子集以及执行其他修改操作。
  • 媒体分级委员会 (MRC) 认证:Google 广告管理系统的广告展示衡量流程值得信赖。该流程获得了媒体分级委员会认证,完全符合互动广告局的标准。

用户界面

  • 搜索功能:从广告管理系统的任何页面中便捷地查找订单、广告资源或广告客户数据。
  • 直观的工作流程:轻松快速地创建订单、批准订单以及查看订单状态。减少培训时间和广告投放管理步骤。
  • AdSense 渠道集成:将现有的 AdSense 渠道导入广告管理系统(可选)。
  • 浏览器会话支持:可以使用浏览器的“后退”按钮和其他内置导航功能,不会出现丢失数据的情况。

管理

  • 访问控制:为团队成员设定各种查看和修改权限。
  • 联系人管理:存储并管理广告客户和代理公司的信息。
  • 支持多国语言和货币:以本地语言和货币使用 Google 广告管理系统。

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抓虾网可能快要倒闭了

  据网易科技报道,网易科技从可靠渠道获悉,国内RSS订阅的代表网站抓虾网已陷入经营危机,目前已有大量核心人员流失,并停止内容升级。

  据了解,抓虾网的核心程序人员已出现大量流失,并且网站已停止进行内容升级,仅有少量员工负责简单的技术维护工作。此前,曾有传闻称受金融海啸影响,抓虾网已倒闭,但据网易科技了解,这一传闻并不属实。目前抓虾网内有2至3名员工负责网站的日常运营,同时该网站的两名创始人徐易容与谌振宇仍在公司上班。有接近抓虾网的人士透露,是否关闭网站,主要取决于创始人是否打算放弃。对方称,尽管抓虾网的风险投资商联创策源已对该网站停止投入,但凭借两名联合创始人的资金实力,维持生存应该没有问题。

  “可能现在他们要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了。重点不是抓虾网是否要关闭,而是他们未来会如何突破,毕竟RSS订阅现在来看还是太小众了,我相信如果他们找到一个好的方向,这次就算失败也是很好的经验。”该人士认为,抓虾网两名创始人徐易容与谌振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秀创业者,即使进行再创业,仍会被投资者看好,并且通过抓虾网的运营,两人已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

  目前抓虾的用户其实并不少,可惜在线阅读器实在是缺少商业模式,免费的Google Reader又在大量蚕食这个市场,抓虾和Google Reader的这种直接竞争的确很吃力,现在外部环境也不好,金融危机已经逐渐开始蔓延,一直亏损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过,如果抓虾目前也有不少忠实用户,就这么放弃也挺可惜的,国内创业能发展到这么多的用户和影响力也很不容易啊,只留少数人员维护也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Google Docs无法访问

  中国电信这两天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昨天搞Google的DNS,今天又搞Google Docs,今天发现深圳地区的电信线路无法访问Google Docs,不过其他地区情况未知。

  经过Tracert的测试,最后一个可访问的IP是中国电信骨干网广州的一个路由器,因此确定Google Docs的一些IP可能被屏蔽了,不过用户可以通过添加镜像IP的方法继续访问Google Docs服务。

  方法是就是编辑HOSTS文件,请编辑你的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在文件结尾加上72.14.235.100 docs.google.com,保存退出,这时再打开一个浏览器,你就可以正常访问Google Docs服务了。

  要是我们真的不用Microsoft Office而全用Google Docs的话,那么我们的命运真的就全部掌握在中国电信这个流氓手里了。

Google Docs无法访问

中国Google服务访问故障

  据读者的反馈,今天下午五点四十分左右开始,Google.cn和Google.com都出现暂时无法访问的现象,绝大多数中国内地用户无法正常使用Google服务,这种现象持续了约四十分钟,到了下午六点二十分,Google.com和Google.cn访问恢复正常。

  这次故障的现象是Google的域名无法解析,通过Ping命令得到了如下的信息:Ping request could not find host www.google.cn . Please check the name and try again。因此怀疑是DNS解析出现了问题,也不一定是Google的DNS出问题,也可能是中国电信的DNS在解析上出现故障。

  晚上的时候Google回应此次事件说,Google自己的域名服务器没有问题,因此这次故障的原因应该是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问题,我怀疑,有可能是中国电信错误屏蔽了Google的DNS服务器的IP,导致国内的DNS服务器无法访问Google的DNS服务器,导致Google的域名无法解析,从而使得Google无法访问。

  在今年一月三十日的时候,Google搜索曾将全部索引网站标记为“恶意站点”。二月二十四日,Google的Gmail邮箱服务又宕机长达四小时,Google今年来可真是不走运啊,什么事情都能碰上。

  以下为谷歌官方对今天事件的回应:

  北京时间三月八日17:23至18:45之间,由于GOOGLE.CN和GOOGLE.COM等相关域名不能被正常解析,导致部分中国地区无法访问谷歌公司的域名服务器,使得部分中国地区用户在该时间内不能访问谷歌公司的相关网站。

  我们的工程师立刻行动,启用备用方案,目前服务已经全面恢复。

  经过调查,谷歌本身技术、运营在这期间一切正常,切实、具体原因,谷歌正在彻查之中。

  名词解释:DNS:DNS 服务,或者叫域名解析服务,就是提供域名与IP地址的相互转换。域名的正向解析是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的过程,域名的反向解析是将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的过程。

禁用Adobe Updater的自动升级

  Adobe Reader是个不错的PDF阅读器,也是“谷歌软件精选”的一个成员,也是一个常用软件,其本身体积较为庞大,我曾经推荐使用Foxit Reader来替换这个软件。

  不过安装了Foxit Reader再和Adobe Reader相比较,我们会发现,Adobe Reader对中文字体的渲染效果要好于Foxit Reader,因此在中文环境下,Adobe Reader还真难以替代。不过Adobe Reader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老是自动更新,即使在“首选项”中关闭了自动更新,但还是会启动Adobe Updater程序,这里是我手动禁用Adobe Updater的方法。

  找到Adobe Updater所在的目录,对于Adobe Reader 9来说是Updater6目录,通常其路径地址类似下面的地址: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AdobeUpdater6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AdobeUpdater6

  然后将这两个目录删除即可。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中国是网络木马病毒犯罪的天堂

  看到一条新闻《刑法修正后首例木马案公诉:3个月牟利3000万》,感慨万千,我以前就曾经提到过黑客产业链的问题,没想到现在竟然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

  据新闻报道,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无业青年,他发现QQ以及游戏的盗号木马病毒很好销售,如果能找个人根据不同的游戏制作不同的盗号木马,并且能根据杀毒软件不断升级的话,能赚很多钱,于是就以每月2000元的薪酬聘请了一个程序员其编写盗号木马程序。该程序员通过自学成为编程高手,但由于学历不过硬,因此在求职时屡屡碰壁,于是就开始专门编写盗号木马程序,盗取QQ和网络游戏的帐号。犯罪嫌疑人在被起诉后坦白,他制作的木马3个月挣来了3000万。

  这类案件给人的启示就是,在中国进行网络犯罪的成本太低了,收益却太高了。马克思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花几千块钱雇佣一个程序员做木马病毒,三个月就可以挣来了3000万,如果而这种网络犯罪行为没有得到官方的重视和重点打击,那这样的网络犯罪不猖狂不飞速发展才叫奇怪呢。所以导致的必然现象就是,这些年这种黑客事业在中国超高速发展,却没人管,现在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为网络木马病毒犯罪的天堂。

  木马病毒的飞速发展主要由中国的目前国情所导致:

  1、网民年轻化——中国的网民非常年轻,特别是QQ和网络游戏的用户都是年轻人,他们喜欢玩游戏,但电脑水平通常都较低,无法应付基本的网络木马病毒,很容易中招。

  2、极高的利润——由于中国的网民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和QQ的用户基数非常大,因此大量的盗号会带来极高的利润率,上面的案件中三个月的利润就达到3000万。

  3、法律上的缺陷——由于这一类案件受害人不确定,大多数人虚拟财产遭窃后,都会自认倒霉,大都不会选择报警,难以获取证据,在法律上也没有较好的适用刑法,因此导致罪犯即使被抓获,量刑和定罪都不重。

  4、官方打击不力——警员的数量是有限的,大部分网络警察的主要工作是控制网络低俗信息和有害信息,并通过备案这种形式来加强控制,根本无暇处理大量的网络犯罪行为,从客观上讲是放任网络犯罪的进一步泛滥。上例案件仅仅是抓了一个典型而已,大量的漏网之鱼都逃脱的法律的制裁。

  因此,上面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当前中国网络木马病毒的泛滥,这些黑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集团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上线专门负责盗取,有负责网络汇总,有下线负责网上销赃,还有专门负责培训入门黑客技术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我们的政府如果再听之任之,继续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该是某些行政机关做一些实际事情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