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Google Chrome的云计算和SaaS

  Google Chrome浏览器和云计算以及SaaS,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其实是有关联的,Keso在理解Chrome中, Chrome意在云计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Google通过Chrome这个浏览器将原有服务器端的工作转移到客户端来实现,将用户的电脑加入到“云”中,实现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

  Google Chrome在实现这个方案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了更强大的JavaScript引擎V8和Gears技术。

  新的JavaScript引擎实现了客户端计算的多进程,V8可以直接根据源代码直接编译出CPU可执行的机器码,加快运行速度。

  在安全性上,沙盒模式可以使得,即使恶意程序在浏览器上运行,也不能在用户硬盘中写入任何数据。一个浏览页面的崩溃不会影响到其他浏览窗口。

  现在Google通过Chrome浏览器来部署云计算,将用户引向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模式,以此来挑战微软的传统桌面软件模式,通过SaaS让用户将数据全部存在互联网上,Google通过提供服务进行收费,这也是Google的一个重要的盈利模式。

  SaaS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Google的Gmail和Docs就是两个最典型的SaaS样例,用户将自己的邮件和文档远程保存在Google的服务器上,以摆脱微软的Outlook和Office.Gmail和Docs对于普通用户使免费的,而Google对于企业用户进行收费来盈利。

  因此,Google Chrome可能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流行的浏览器,而是Google在实施其“云计算”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将Google的所有用户纳入Google的“云计算”和SaaS之中,微软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了。

  我对Google Chrome的云计算所不理解的地方在于,云计算通过JavaScript和Gears将服务器的计算分配到客户端,那不是将耗费更多的用户资源(CPU和内存),Google如何来保证占用更多的客户资源的同时不影响浏览体验,让用户浏览速度更快、更稳定、更安全,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疑惑的悖论。

2008年9月5日星期五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的使用率分析

  根据我的Google Analytics(谷歌分析)的数据统计,九月二日,浏览月光博客的IE用户占88%,Firefox用户占10%,在谷歌浏览器发布之后的九月四日,IE用户减少到82%,Firefox减少到8%,Google Chrome用户占了6.57%,仅仅发布一天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TechCrunch的数据显示Chrome的用户也达到了6.23%,不过TechCrunch上的IE和Firefox用户数据挺令人吃惊的,其报告显示Firefox用户占据57%,而IE用户仅23%,Safari用户也达到8.81%,看来这就是西方用户和中国用户的区别了。

  以下是月光博客在谷歌浏览器发布前后的用户数据统计图表: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的使用率分析

  月光博客九月二日Google Analytics数据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的使用率分析

  月光博客九月四日Google Analytics数据

Google Picasa 3网络照片管理新功能

  根据Google官方博客报道,除了发布Google Chrome浏览器之外,Google最新还同时发布了新版图片管理软件Picasa 3英文版(中文版还依旧是2.7),经过一番试用,我发现Picasa 3有不少值得称赞的亮点。

  图片预览功能

  Windows XP自带了一个很简陋的图片预览功能,安装最新版本的Picasa 3,会替换默认的Windows图片预览,而使用Picasa的图片预览功能,从现实效果上看,Picasa图片浏览的启动速度非常快,界面很酷,使用鼠标滚轮缩放,还可以添加星标、上传网络相册等。用起来很方便实用。

Google Picasa 3网络照片管理新功能

  人物照片智能管理

  在新版本的Picasa 3中,Google使用了一种全新的脸部识别技术,对用户的数码照片进行归类,用户可以对不同人物的脸部进行“Name Tags”(名字标签),Google可以自动根据脸部特性查找出同一个人的照片,智能的对人物照片进行管理。

  网络相册同步功能

  本地对图片进行编辑修改后,无需重新手动上传,Picasa会自动实现图片的同步,为用户节省了不少时间。

  集成众多新功能

  以前我们对图片进行处理,需要找很多第三方软件,现在,Picasa 3自己就提供了不少常用的图片处理功能,包括为照片添加文字或水印、抓取并导入屏幕截图、把图片制作成视频短片等等实用的小功能,使得Picasa在图片管理的功能上更为完善了。

  目前Picasa 3还只有英文beta版本,相信不久之后中文版就会推出。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FeedBurner新地址被封

  前些天Google发布了AdSense for Feed,正式开始整合FeedBurner,让广大博客看到了通过RSS Feed盈利的希望,并且使得FeedBurner重新“起死回生”,以前通过FeedBurner发布RSS的用户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地址,类似http://feedproxy.google.com/williamlong这样的地址,并在其上显示AdSense广告,使得先前被封的FeedBurner又可以用另外一个网址“重见天日”,而现在,这个新的网址也被封了。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这个新的FeedBurner地址也无法访问了,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在线阅读器无法抓取这些Feed地址,好在就目前看来,使用Google Reader还是可以看得到Feed上的AdSense广告。

  FeedBurner真是可惜,新的地址还没开始推广,就在中国无法访问了。

  更新:2008年10月14日,Feedproxy从我这里又可以访问了,希望这种情况不会是暂时的。

FeedBurner新地址被封

FeedBurner新地址被封

Google Chrome浏览器试用评测

  昨天,Google发布了开源浏览器Google Chrome,试图以这个浏览器挑战IE和Firefox,我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下载和使用,经过一天的试用Google Chrome,我的感觉可以说是比较失望,这个浏览器的功能还过于薄弱,还无法替代现有的Firefox3或者是IE7,估计只能玩玩而已。我对于Google Chrome的失望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不支持Google工具栏

  Google自己的浏览器竟然不支持Google工具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得不令我怀疑是否这个工具是仓促推出的。对于那些习惯在工具栏上搜索Google,点击工具栏上的Gmail和Google Reader的用户来说,Google Chrome没有带来访问Google更好的便利性。

  2、中文字体有问题

  Google Chrome对于中文字体显示有点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访问Gmail,上面的三个按钮中的中文字体就比较难看,这其实和Firefox有点类似,不过在Firefox下可以设置“最小字体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Google Chrome下就没有看到。

  3、地址栏的下拉地址

  在IE和Firefox中,点击地址栏最右侧,可以下拉出最近访问的一些网址,这么简单实用的增强浏览器可用性的功能,居然在Google Chrome中找不到。

  4、插件和扩展

  找不到在哪里安装插件和扩展,没有扩展的浏览器,功能和可用性就大为降低。不可否认的是,用户从IE转到Firefox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Firefox拥有大量的扩展。

  5、工具栏不可定制

  Firefox和IE的工具栏都是可以定制的,用户可以选择放哪些东西到工具栏上,Google Chrome则无法定制。

  6、只有导入没有导出

  Google Chrome可以导入IE和Firefox的收藏夹和浏览记录,却无法导出收藏夹。不知道这招只能导入不能导出是跟谁学的,对于Cookies来说,没有发现Google Chrome导入导出Cookies的功能。

  7、新标签页的功能

  新建一个标签页,显示的是用户“最常访问的网站”,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最常访问的网站,这对于多人使用一台电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更糟糕的是现在还找不到关闭这项功能的方法。

  8、功能大量缺失

  Google Chrome目前还缺少很多浏览器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打印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全屏显示、脱机工作、状态栏、菜单等等,可能Google Chrome的开发者认为这些功能无关紧要,但要想成为一个流行的浏览器,很多看似“简单”的功能是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就省略掉的。

Google Chrome浏览器

  总而言之,通过短短一天的试用,我感觉Google Chrome的功能还无法取代现有的IE和Firefox浏览器,试用着玩玩还可以,真的要用其进行工作、学习和阅读,Google Chrome浏览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希望真和Google所说的一样,Google Chrome尚处在测试版阶段,真正的功能还没有开发好。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Google浏览器Chrome正式发布

  如昨天的预告一样,Google今天正式发布了开源浏览器Google Chrome,现在已经可以进行下载了,目前的版本还只支持Windows,不过Mac和Linux版本的Google Chrome之后也会推出。

  点击下载Google Chrome浏览器: http://www.google.com/chrome

  Google Chrome是由Google开发的一款设计简单、高效的Web浏览工具。

  Google Chrome的特点是简洁、快速。Google Chrome支持多标签浏览,每个标签页面都在独立的“沙箱”内运行,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一个标签页面的崩溃也不会导致其他标签页面被关闭。此外,Google Chrome基于更强大的JavaScript V8引擎,这是当前Web浏览器所无法实现的。

  Google Chrome借鉴了苹果的WebKit(Safari使用的引擎)、Mozilla的Firefox及其他相关应用。Google官方声称将开放Google Chrome的全部源代码。

 Google Chrome浏览器

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Google明日推出Chrome浏览器挑战微软IE

  据Google官方博客报道,针对Google将推“Google Chrome”浏览器挑战微软的报道,Google日前在官方博客中给予证实,称周二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推出该款产品。

  Google强调,Google Chrome尚处在测试版阶段,即将推出的版本也只适于Windows系统,但Mac和Linux版本将随即推出。

  消息人士称,Google之所以计划推出自己的浏览器,是因为担心微软IE8的新特性可能不利于其搜索业务,其中包括隐私权和更加以微软为中心的搜索栏等特性,前者可能令Google无法收集其广告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同时Google此举将令两者之间战争更加白热化。

Google明日推出Chrome浏览器

  在此以前,Google与微软之间的斗争更象是“冷战”,大多局限于Google开发小型的、基于网络的软件,与微软占主导地位的Word、PowerPoint及其他产品展开竞争;而微软则一直试图打破Google在搜索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但至今未能成功。Google此举将令两者之间的战争更加白热化。各种调查显示,微软在浏览器市场上所占份额约为3/4,而Google试图从中攫取相当大的一部分。在Google内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流传着有关推出浏览器的传言,但何时发布则无人知晓。

  点击下载Google Chrome浏览器:http://www.google.com/chrome

  消息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