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

38岁“东方神童”魏永康去世

  11月17日,“东方神童”魏永康的妻子付碧在天涯论坛发布讣告,魏永康已于11月9日因病离世。

  付碧在讣告中写道:

  魏永康1983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2021年11月9日突发疾病与世长辞,我亲爱的丈夫生前得到过许多亲人、同学好友与网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我们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兹定于2021年11月18日上午于湖南隆回出殡下葬,爱妻付碧泣告。

  这位“神童”的故事早年已被大家熟知。

  魏永康的传奇经历有五个阶段。

  幼童时,4岁学完初中课程。

  学龄时,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

  少年时,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青年时,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

  至于第五个阶段,我们放在后话。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父亲魏炳南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曾学梅是一名百货公司工人。

  1岁3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写字。普通孩子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魏永康却天赋异禀。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小学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

  母亲曾雪梅有句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她包下家中所有家务,照顾魏永康的生活起居,直到儿子读湘潭大学时,她也一直跟在身边“陪读”。

  于是,魏永康的生活早早就被母亲一手包办。他的母亲曾学梅因为时代原因未能圆大学梦,于是将所有心思倾注于孩子身上,据报道,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母亲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为了让魏永康在吃饭时不耽误看书,直至读高中时,曾学梅还给他喂饭。魏永康的卧室门上和墙上写满了各种公式和单词,即使上厕所他也要做题。

  1996年9月,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湘潭大学。曾学梅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大学毕业,到了中科院,母亲无法照顾了,魏永康突然“失控”了。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

  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因为没写毕业论文,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2003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曾雪梅知道这个消息后,悲愤交加。气急之下,赶来北京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指着马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此后的魏永康经历了很长一段的灰暗时期,意志消沉,几度离家出走,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2005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邀请魏永康去上班。虽然由于生活的“不适应”,他最终辞去了工作,却在那段时间结识了妻子付碧。婚后两人育有一儿一女,也算过上了平稳幸福的生活。魏永康早已从木讷的“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变得开朗许多,妻子曾说“他从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

  上面的东方神童的故事让我颇有一些感慨。

  魏永康的经历让我想起一部电影《美丽心灵》,讲的是一个传奇而疯狂的故事:一个孤独、敏感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不善于交际,一个人埋头搞学术研究达到疯狂的地步,但在电影里,纳什虽然历尽风波,最终还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成功。而魏永康却被学校劝退,最终告别研究生涯,从事其普通的工作,最终英年早逝。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天才与疯子仅一步之遥。创造力较强的人确实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其实,在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带有疯狂的特征。”有人说,成功的又取得成就的叫天才,没成功也没取得成就的叫疯子。天才在未成功之前,大多被人们看为是疯子。

  魏永康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可以说,他曾经是天才,也曾经疯狂,最后却失败了,也变得“正常”了,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魏永康的命运变故的主要原因是不被人理解和赏识,并且没钱,如果他家庭有钱的话,上中科院的时候完全可以请个保姆和管家,帮他打理日常生活和日程,这样他就不会忘记考试、忘记写论文,学位不会丢。如果有个赏识他的上级,引导他在向更加深度的方向研究,或许也能在研究上实现突破,冲击诺贝尔奖。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但可以创造条件引导他往天才的道路上走,谁规定没有生活自理的人就不能得到诺贝尔奖?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