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公共自行车的发展

  公共自行车(Public Bicycle),亦有称之为“”自行车共享“(Bike Sharing) ,其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发展,智能化运营管理的、真正具备一定实用价值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始进入中国,并逐步向省会城市拓展,部分中小城市也进行尝试。

  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具有以下优势:

  ①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同时骑车还有助于强身健体,减少城市病的发生;

  ②为城市提供1-5公里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解决公交出行“最后1公里”难题;

  ③与公共汽车相比。自行车具有体量小、操作灵活、可达性好和投资少的特点。可作为轨道交通接驳的辅助性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不过,公共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一些问题,以深圳市为例,目前公共自行车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盈利较低、前期投入资金巨大、后期运营成本巨大,没有政府补贴根本做不起来,后期运营如果不进行人工调配,大型办公区域及住宅区就会出现上下班无法借车或无法还车的情况。而深圳南山的公共自行车租用一小时之内还是免费,简直和公益项目没什么区别。

  此外,个人素质也影响到了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比如有一些小孩因为顽皮,随意对公共自行车的设备进行破坏,还有不法分子偷窃公共自行车,这额外增加了公共自行车的维护成本。

  因此,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完善,还需要对市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多下些功夫,对于恶意破坏公共自行车或设施的进行严厉制裁,这样,这个利民项目才能正常良好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