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棱镜无处不在

  令人毛骨悚然的棱镜门已经过去有一阵子了,此时再写这篇文章似乎反映了作者的反射弧足可以绕地球几周那么长,其实之所以现在旧事重提,就是让大家在退烧之后再去重温高烧时恐怖,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更重要的是警告大家,并不是只有美国在搞棱镜计划,其实棱镜无处不在,棱镜就在你身边。

  1、电脑仍是棱镜的主战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神秘的黑客群体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所以大家对电脑安全几乎关注度为零。而实质上黑客虽然淡出了,但是黑客行为却一直常伴你左右,一直以你的电脑为主战场,有序的进行着棱镜计划。记得那还是3.15期间,报出通过COOKIE技术进行精准广告投放的案例,相关公司也高调表明会加快处理,杜绝涉及网民隐私问题的出现。而事实上是,打死了一只兔子,又扑上来一群狼。无论你搜索了商品,名词,事件还是别的东西,只要你用过搜索引擎,那么无论你登陆什么网站,只要那网站有广告,一定就会围绕你的搜索内容进行广告展示。投放者管这叫精准营销,而普通网民却不得不管这叫跟踪行为,窃取隐私。而这种对隐私窥探后的广告应用仅仅是棱镜门中的冰山一角,只是这种行为看似对任何一方都没有伤害,且还能满足广告商与购买人不同的需求,所以一直没有得到网名大范围的反感。更多不为人知的应用都是在毫无征兆之下进行的,所以无论你怎么漠视它的存在,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它任劳任怨、默默辛勤的记录着你在电脑上的每个行为,注意是每个行为,那么你想你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只是你隐私的价值还没达到人家的基准线而已。

  2、手机,棱镜最亲密的小伙伴

  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的闺蜜,而手机却又是棱镜最亲密的小伙伴。前几日去医院,发现刚挂号手机就收到另外一个医院发过来的广告短信,开始以为是另外一个医院打广告恰好发到自己这里而已。后来一询问才发现,只要你一踏入这家医院的大门,另外一个医院的广告短信就会立刻向你投怀送抱。写到这里相信各位看官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一定是移动运营商搞的鬼。通过手机信号定位,进行“精准广告投放”,让广告从此不在成为垃圾短信。这种功能以前都是用在某个地区或者景点,当你飞入、车入、步入、游入、潜入对方警戒线时,立刻一条XX欢迎你的短信就会及时的发到你的手机上,只是现如今这种手机功能被拓展到不同领域而已。但是你你想想,自己去了某个地方,立刻就有人知道,并投放最精准的广告给你,毫无疑问,你的行踪一直就被一台神秘的设备跟踪着,只要需要那么就会随时定位,其准确程度绝不会比间谍片里面的绝色镜头逊色。怎么样小伙伴们,看了之后是不是都惊呆了。声明,这是本人亲身经历,相信一定有和我同样经历的你和TA.

  3、监控器,有形的棱镜网络

  小区有小区的监控器,我们认为这些监控器能够有效的监控到很多违法行为,值得拥有。马路有马路的监控器,我们认为可以很好的记录违反交通规则的错误行为、、、、、、同时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娱乐”视频也是出自这些监控器的缔造之下。各种车震,各种野战,各种�态瞬间,我们在“娱乐”的同时是否应该后怕一下,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双隐藏在狙点的眼睛盯着你,只要你稍有举动就把你公布于众。如果我们做了不堪入目的行为被公开了也人了,但是一旦做的是良家行为却被当做“娱乐”被“欣赏”了,那么又是如何一番场景呢?

  4、卫星,地表面的行动记录仪

  网络地图一度在不同国家引发争议的屏蔽,但事实上网络地图的技术与天上的卫星相比那简直是弱爆了。各个国家不惜重金纷纷发射各种卫星到太空去翱翔,你以为就是为了给你拍摄美丽的地表构造?你以为就是为了给你报一些不是很准确的天气预报?你以为就是为了更好的通信?实质上很多卫星的真正职责是监控监视一切“不合法”的人和行为。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靠什么来知彼啊?这卫星就是最好的先锋部队。总会看到曝光这个国家如何如何,那个军队如何如何,那么国家级的隐私能是说曝光就曝光的吗?估计即使你有间谍在场也不会让你拍照,各种间谍设备也会隔绝得与世隔绝。唯一依靠的就是卫星,这已经是各国不能说的公开秘密。所以大家都努力研究卫星的先进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更清晰透彻的看清想看和别国不想被看的东西。传说中N年前的卫星技术就可以看清你出门是否刮胡子,你想想看,这个大棱镜是不是超越了以往一切可怕的可怕。

  过去有句老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现如今看来为人莫作亏心事,身边四处有棱镜啊。不过大家也不要因为身处在被棱镜包围的世界而整日提心吊胆,事实上棱镜过滤的也都是有用的信息,例如明星的艳照总是会流出,为什么你的艳照就没有被世界知晓呢?不仅是明星主动让艳照流出,更主要的是人家明星的艳照有价值,你的艳照没有价值。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只要不做过格的事情出来,低调做人那么棱镜虽然每时每刻的跟踪你但TA不会主动的曝光你,因为你的信息对于棱镜发起者来说没有价值,人家辛辛苦苦搞棱镜也是有尊严的好不好。

  来源:李振杰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