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

三思微博

  (文/郭鹏程)自微博模式引入国内以来,笔者就在不间断地关注其发展动向。也曾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撰写过两篇关于探讨微博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章。几年的关注,使得笔者对于微博略有一些认识。虽算不得入木三分,但也有些不落窠臼,另辟蹊径的认识。

  最近笔者对于微博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思考,遂而撰文于此,望见笑于大方之家。由于本文探讨问题时的背景需要,现将笔者先前两篇旧文的核心要点复述于下,以作为背景方便进而阐述本文之观点。

  背景核心要点:

  《思考微博客》:

  1.“微”——跟对了时代的节奏感。

  2.互动中会产生信息的分享。

  3.在形式上应追求简易化。

  4.微博应该进一步开放。

  《微博再思考》:

  1.连接意味着微博天然的社交属性。

  2.流动则代表着媒体属性的未来走向。

  3.低成本信息可以更好地应对终端设备多元化、移动化。

  4.微博模式尚不成熟,需进一步演化。

  依着上述背景中的若干观点,笔者接下来会从中引发出一些新的思维,并将它们之间的主次厘清,做一些思考:

  一。 社交属性VS媒体属性——谁将主导微博结构?

  事实上,笔者在旧文《微博再思考》中已然阐述了微博兼具两种属性:即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虽说这二者是并生并存,但它们之间还是可以厘清主次关系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国内两家互联网公司由于本身的基因问题,一家选择了以人际脉络为基础,社交属性为主导;另一家则是以热点话题为基调,媒体属性为核心。它们分别从内至外的架构了各自的微博体系,导致了其内部生态结构的根本不同,从而分别走向了上述的两个方向,渐行渐远。

  事实胜于雄辩。也许很多人都会发觉到:就当下境况来看,从表面上的用户活跃度可以得出:微博似乎是一种趋于以媒体属性为主要导向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其实,由于笔者上述提出的两大属性所引发的思维模式的不同,这两家微博形成了结构性的差异化。在下文中,我们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总结:有趣的是国内的两大微博分别从属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来主导其结构: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它们自内而外的决定了各自的微博生态体系。就目前来看,媒体属性起主导作用已然胜出。当然,这里强调的是媒体属性自内至外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不代表不需要辅助的混入社交属性。

  二。社交属性作为微博主导作用的弊端——其产生的媒体属性很弱。

  笔者在上文中提到过:连接代表着微博天然之社交属性。那么为什么以之为主导作用,即便是在用户基数与终端产品上占有优势的情形下,其间的信息交互却依旧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呢?

  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某互联网公司旗下微博的副标题:“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应”。

  很明显,这与该互联网公司想要利用其IM天然的社交连接所形成的粘性来构建整个庞大的微博体系有些缘木求鱼的意味。

  以IM为核心粘起来的微博,在根本上是以熟人圈子为基调做起来的。的确,它很符合所谓的“六度分隔理论”,并且形成了一个个的人际圈子,看起来非常的完美。但是,产品不仅仅是依据教条式的理论为指导做出来的。

  那么在哪里失误了?

  笔者答曰:缺乏系统性思维。

  我们再来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在以社交属性为根本源动力的支持下,作为一个很普通的个体的心声,是否可以引起广泛的回应,抑或说其传播力度是否可以遍及微博体系的各个角落?

  很显然,不可以。

  简单的来说,如果用户所产生的信息力度不够,是不可能突破小范围人脉圈子的束缚。也就是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信息没有足够的活力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一般意义上来讲,普通用户的信息也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起到作用。将信息抛掷到更远的地方,对于其他用户来讲,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既然如此,就凸显出了以社交属性为内核的天然弊端:的确是连接了,但是连接之外是一个个像栅栏般封闭的圈子,信息很难达到引爆点,只能在小范围内传递,意义不大。

  所以以社交属性建立起来的微博体系虽说是以连接为基础,但是实际上所形成的连接从而引发的信息流并非很是顺畅,每个节点上的传播力度很弱,这是因为信息本身的价值与力度不够。

  然后再来讲到由于微博是一种流媒体形式,就必然会产生信噪比。而社交属性所带来的信息是缺乏一定价值的,故而传播力度有限,扩散面很窄。这样的信息进一步很可能会被其他相关信息所淹没,抑或其本身很多时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噪声。

  总而言之,社交属性所产生的媒体属性在信息的流通与扩散上是很弱的,故而达不到真正的病毒式传播。

  总结:1.从整体上来讲,以社交属性为核心粘起来的微博体系是基于人脉关系所形成的一个个小的相对闭塞的圈子。2.在以社交属性为主导的前提下,由于个体信息的力度与价值不够,导致信息缺乏流通和扩散,只能在小圈子内传播,很难达到引爆点。3.由于缺乏传播力度,流媒体所引发的信噪比会进一步的淹没个体信息。

  三。媒体属性何以起到主导作用——强媒体性带动社交性,媒体性是冲破网络节点的关键。

  以社交属性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微博体系看上去是很孱弱的,天然的优势造就基础性连接不错,但是信息的流通就是上不去。

  这是因为以社交属性为主导构建起来的微博体系是由一个个的小型人脉圈子构成,相邻的圈子之间虽说会有不同程度的内部连接,但是由于单纯的社交属性所产生的媒体信息的价值不够,导致传播力度上不去,往往在各个节点就停滞了,不能够突破狭小的社交圈子。

  而基于以媒体属性为主导的微博,是以媒体属性为依据,用力度很强的话题来打通各个节点的,从而形成引爆信息的作用。

  每个话题就可能是一个引爆点。

  这样的信息可以在各个圈子之间无节制的传播。

  这不是以人脉为基调传播的,而是以信息本身为基础扩散开来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流动性所引发的信噪问题。

  事实上,稍作思索,只有在以社交属性为主导的体系当中才会出现很严重的信噪问题。因为社交体系当中往往本来就是圈子内部的信息互流,加之本身意义不大,信息没有太大的价值,导致流动性所产生的信噪问题会很严重。同样,传播一些没有太大价值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其他信息淹没掉,不易发现。

  而以媒体属性为主导的微博体系则不是如此。它是以足够力度的信息本身作为主导从而传播开来的。其在一瞬间引爆了话题,引发了对于热点信息的多重讨论,从而产生了社交性。

  于是媒体属性中形成了社交属性,这样会无限的延展讨论圈子的范围,或者说在这里已然不存在圈子的问题了。社交性被无限制的扩大了,其只是借由信息为主导一瞬间形成了整个体系内部的广泛连接,而非天然的人脉圈子。

  同时,流动性所产生的相关信噪问题也由于信息力度太强而在不断地转发与讨论中放大了信息本身,减少了无价值的噪音。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与社交价值。

  总结:以媒体属性为基础架构出来的微博体系,是以话题为导向的。由于话题本身成为了引爆点,瞬间引爆,信息在不同圈子之间无限制的流动开来;且由于信息的力度足够,信噪比从而会增加,放大了信息本身。进一步来讲:界限消失,圈子不复存在。围绕话题所引发的若干讨论也不是基于圈子内部产生的,而是借由比特本身的流动所完成的,是基于整个微博体系的社交。

  四。社交属性所产生的媒体属性是盲目的,媒体属性所产生的社交属性是必然的。

  笔者在上文中曾表述过: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是并存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二者会体现出等值的传播力度与效果。

  总体上来讲,以小范围人脉建立起来的社交属性所产生的信息是趋于个体的,寻常的,对于他人缺乏足够价值的。所以这种信息所体现出来的媒体属性是盲目的,是没有足够力度扩散开来的。

  而依借媒体属性所产生的信息往往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传播力度,在信息迅速流通的同时,原本不在同一个圈子内部的人也会参与热议,这样的社交属性就会被泛化,从而被无限放大,直至整个微博生态体系。

  在这里面还要谈到信息的不对等性。同样是讨论一个类似的话题,普通用户所产生的信息价值与时下热点人物所产生的信息价值从来就没有相同的传播效果与等值的传播路径。

  其实可以说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维度上传播。

  名人发出一条信息,会迅速被转发评论甚至上千条,于是产生了很大的社交价值。媒体属性被充分的转化成了社交属性。

  而上千位普通用户各发出一条信息,最多会有十来个评论,同时也是基于各自小范围圈子内部的讨论,其实际社交价值并不大。换言之,当下所谓的不少公关公司其实利用大量僵尸粉来进行传播消息,影响很可能微乎其微,因为一条条消息总是被分散在各自为营的小范围内进行传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总结:1.天然的社交属性所形成的体系是没有格局的,看似形成了所谓的相关人脉关系网,从理论上信息也是可以经过多层面的传播从而扩散开来的,但是这样的思维实则是缺乏系统性考量的。从整体的角度来讲,搭建了关系网并不等于信息就可以在其内流动开来。由于普通个体的信息本身是没有什么力度和价值的,网络连接的再好,缺乏价值的信息也不会自然传播开来。所以说社交属性产生的媒体属性往往是盲目的。

  2.而媒体属性则是以单纯的信息为导向,引爆点是话题本身,信息超越了被无意中限制了的圈子,而是以最根本的比特为介质,在整个体系内部肆意流动开来,从而无节制的产生了很好的社交属性。

  五。媒体信息的多元化——信息开始“肤浅”——多元话题是微博保证鲜活度的关键。

  熟稔微博的用户就会知道,短时间内个别话题也许会有非常强的媒体性,于是其中的信息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微博体系的各个角落,并引发十分强烈的热议,最终导致不同节点间跨界式的社交网络形成。

  但是,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微博字数的限制与其本质上的各种“微”属性。

  其中引发出来的若干讨论其实是很肤浅的。大部分议点只会围绕着非黑即白来做以判断。

  笔者认为:由于微博本身的机制在于“微”,在于低成本信息,在于便捷,在于快速的信息流。所以,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杠杆效应:快速的传播会使得信息本身的深度与内涵被大幅度减弱。因此微博内部流通的信息其实用“肤浅”二字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那么“肤浅”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信息覆盖面广却深度有限,传播迅速却时间很短。

  由此可知,基于媒体属性所造就的微博体系,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持其鲜活度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释放热议话题,来引导用户,从而间接地转移议点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微博体系的活跃度。

  总结:1.微博热议的话题往往是趋于“肤浅”的。其覆盖面很广,但观点分散,缺乏深度;信息流速度很快,但保持时间很短。有意识的给用户导向一些热点话题,可以保证微博体系内在机制的鲜活程度。

  2.信息的“肤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由于流动的信息及以人为主的收听方式所造成的。

  六。频率说:信息正在不断地寻找信息——你正在成为你想要成为的。

  在这里,我们回归本源,从信息本质的角度来讨论整个微博体系。

  以社交属性连接起来的用户只不过是依借人脉关系从而汇聚到了一起,这并不代表双方可以有大量信息之间的相互融合。

  也就是说,在以社交属性为主导的微博体系当中,圈子内部产生信息不一定是你彼时彼刻想要了解的信息。同样,你个人的信息,对于他人来讲也不一定是有即时价值的。

  而在以媒体属性为主导的微博体系中,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被自我有意识的过滤掉,取而代之的则是你所想要的信息。

  因此,媒体属性是基于信息寻找信息的过程,而社交属性则是建立在一个人查看另一个人所产生的大量消息中有价值的那一部分信息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于社交属性的微博体系,其中关于信息的衰减会进一步增加,且选择范围有限。

  而基于媒体属性的微博体系,则是建立在热议话题之上的,所以会更好的达到信息之间的融合。

  总结:社交属性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构建起来的。媒体属性则是以纯粹信息寻找信息的方式从而形成的。

  其实,从根本来看,媒体属性是一个资源池,而社交属性则是一个人脉池。就信息的流通与鲜活度而言,很显然以前者为主导会更有价值。

  七。以媒体属性为主导,二者兼具也许会更好。

  上述的文章中笔者似乎一直在强调媒体属性的种种优点,但这其实只是在说明以之为主导作用会更有意义,并非是在强调普通用户之间不需要存在相互的沟通与连接。

  因为就普通用户本身而言,也需要有自己的人脉圈子,同时分享与传播一些个人信息。这也是web2.0的灵魂所在。

  与此同时,在用户形成了关于自己的人际脉络网之后,也会逐步的增加与其他用户之间的粘性。

  同样,各种信息所引发的话题,则要求微博本身来做一些刻意的主导与倾向。以媒体属性为主导,二者兼具,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结:社交属性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完成的,媒体属性则是基于信息之间而互相融合而成的。故而最好以媒体属性为主导,并且辅之以社交属性。

  八。关于搭建良性微博生态系统的几点建议:

  以笔者之观点,最好在微博生态体系的结构上优化以下这几个要点即可:

  1. 微博是以媒体属性为主导,依据很强的媒体信息作为引爆点,来形成各个不同范围之内时空不连续的社交体系。所以,首先要确立媒体属性为主导的重要性。

  2.由于微博本身的特点,其产生的信息大都是浅薄的,迅速的,面广而缺乏深度的,所以不断地引导更多的话题与信息是很关键的一步。

  3.由于微博本质很“微”,传播速度很快,保留人与人之间的这一层圈子,同时加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融合性,才会最大力度的展现出其传播效率。与此同时,体系中各个圈子内部的不同节点间的社交属性也会全面被打通。总而言之,良好的机制会使得信息主动地寻找信息,而非停滞不前。故而在人与信息间建立好平衡机制,对于微博生态体系的未来未尝不是一种全面化的革新。

  总结:1.以媒体属性为主导,辅之以社交属性。2.良性引导信息流。3.微博之进化旨在进一步破除信息节点屏障,充分加强信息间的融合程度;逐步把微博机制导向信息本身,才是关键。

  文末结语:

  纵观笔者在上述各个维度上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微博之未来,在宏观需要上打通奇经八脉,放远视野来让信息流渗透到整个体系的各个脉络,盘活整个生态系统;在微观上,需要进一步发展用户关系,使得用户间可以做一些小范围的信息流通。这样的微博既秉承了媒体之格局,也吸纳了社交之意义,可谓是蔚为大观。

  来源:投稿,作者:郭鹏程,邮箱:catkin.g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