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网易科技的五道口沙龙,讨论的是关于博客的话题:现场的状况是博客敬陪末座,微博客很火热,而轻博客则备受关注。把自己关于这三者的一些想法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首先,博客、微博客、轻博客解决的都是大家在互联网发声的需求,以前在WEB 1.0时代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媒体提供的内容,最大的互动也不过只是进行评论与评分,用户除了流量之外的价值是被轻视的。博客让普通网民有了可以发表言论的地方,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互联网的内容创造中,这创造了一种新的潮流甚至传统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多引用博客的内容。
微博客、轻博客与传统博客的最大区别就是融入了社交性,有了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用户信息流,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碎片时间利用的改善,提供给用户更高的内容宽容度。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他们是没有任何的主从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独立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只要我愿意还可以创造出重博客、重重博客,当然前提是产品能够获得用户的喜爱,微博客、轻博客借着博客这个名号更多是让普罗大众更容易理解,毕竟博客是一个已经完全普及的概念。
博客的优势是逻辑性与条理性,大多数的博客都是图文并茂文字居多,一篇日志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写作,与此相对应的每天还需要一个小时去做足够量的阅读,博客日志是一种经过反复整理过后的思想结晶。这与传统写作创作是一脉相承的,部分博客作者弄个记者证就是一个好记者,博客也仍然是现阶段唯一最具备自媒体属性的存在,轻博客与微博客在降低创作门槛的时候同时也相应降低了整个劳动过程的品质,博客作者拥有对特定领域持续有效的关注。
博客从未衰败,博客的疯狂时代是由资本、媒体共同完成的造神运动,吸引了大量本来不应该写博客的人加入,回过头来看博客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新反向,但是这个方向的潜力被一些因素无限放大了。现在的结果,只不过是泡沫破灭之后的合理情况,那些冲着热潮而来的BSP、通用博客程序都死了,不断有新的人开始写博客,也不断有人选择了放弃,整个生态里面都会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全民写博客本来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泡沫破灭之后把衰败的帽子戴在博客的头上是不合理的。
微博客和博客没有半毛钱关系,本身只是一个可以自定义的社会化消息收发器,服务商已经帮你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你可以在140字以内随意挥洒,而写传统的博客你可能140字根本没脸见人。这降低了用户制造内容的成本,你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互联网发声,或者与大家进行互动,微博的社交性质其实大过内容。国内微博客的危险之处在于,服务商使用太多的运营手段来干涉社交产品自身的内循环,例如推荐、认证、话题类似这样的东西屡见不鲜,甚至通过砸广告等方式短期内迅速炒红了微博客这个概念,但这就像是一个越垒越高的水坝,如果有一天水坝承受不住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需要一种更稳健的心态去运营产品:1、你需要什么样的内容;2、什么样的用户能创造需要的内容;3.怎么去找到需要的用户;4.怎样有效控制目标外用户对产品的影响。知乎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有钱想要砸钱,但也得考虑砸在对的位置。
轻博客大家的理解是宽容度更高、自定义更强的微博客,你可以发表任意字数的内容,你可以完全DIY自己的主页界面,页面会更强调个人价值而不是平台价值,你甚至可以绑定自己的独立域名。品牌化、内容化、生活化都是不错的方向,但是最终每一个轻博客平台的制胜之道,都取决于平台吸引到的主要用户的气质,用户决定内容,内容决定读者,如此反复生生不息。
大多数传统博客作者都具备对人文、公共事务的热情,他们拒绝拥抱任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拥有相对较好的逻辑性与价值观,这是一些特别珍贵的特质,所以很多年前博客火热的时候会有实名写博客的提议,据传实名发微博也在酝酿之中,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实名发轻博客,不过这得看轻博客能不能走到哪一步了。欢迎大家关注牛博网、一五一十、博客中国,前两者很多人都知道毋须赘述,博客中国是2008年从博客网分离出来的侧重深度内容,在这个娱乐时代我们尽量给思考者更多关注。
作为一个博客作者的感想,首先是由于巨头都把资源投入到新业务中,所以博客服务的改进基本陷入停滞,这部分主要特指一些比较大型的博客BSP,如果写博客的体验能跟轻博客一样的话,必然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其次是独立博客的成本太高,域名、空间、程序种种纷繁错杂需要考虑的东西,希望国内有靠谱的通用云计算服务早日出现,至少能够让我们不用担心博客数据安全,独立博客成本的降低有赖于整个行业的进步。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