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从微博到招聘有多远?

  这是一个跟微博开放平台有关的话题。连续四篇都相关微博,不论观点对错,多少会令人令己审美疲劳,如无特别意外,这将会是越石最后一篇关于微博的文章。

  请先看三道笔试题:

  1.我是男人,我理想中嫖娼应该合法,有病吗?为什么

  2.依你看,养育之恩与生育之恩相比,孰重?为什么

  3.中华英才网邮件提醒你:“为了确保你早日找到工作,你应该平均每天至少投递20份简历。”请问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世界观差别,我坦率在此给出我个人的世界观(140字以内):

  1.支持嫖娼合法,无关道德,无关立场,尽管我过去未曾嫖娼,将来也不会嫖娼。

  2.五六年前有一则热点新闻:一个被收养的女孩考上了大学,开始苦苦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其煽情之深赚足了不少人的同情,我却没良心反思了这种舍近求远的追求,苦苦的寻找一个跟你二十年有血脉却不曾相连的陌生人,而无视养育你二十年对你仁至义尽的养父母的感受,那真的会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女儿吗?

  3.请见于下文中。

  言归正传,招聘对于微博有何意义可言?

  我们知道,微博是不对称的社交平台,不可否认在这个平台里,对话更多仍然集中在地位或者知识、兴趣这类相对差距不大的人群之间,而高层面的人有轻视情绪,通常并不太愿意跟低层面的人平等交流,这倒并不是什么道德层面的问题,尚需要用户心态上看淡。何为心态看淡?名人、成功人士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也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别人听,而无名氏自然会较少被人关注,也没有多少值得别人关注的理由,这是天道,符合自然规律。所以,玩微博的普通人最好首先抱着听的目的而去,其次是参与,最后才是自己写,这叫顺天应命,不逆天强求。但反过来站在平台的角度来看,这种居高临下的轻视会从心理上逐步伤及普通用户的热情,还真的有必要去审视这一问题,为这类交互提供契合用户心理的理由。而招聘就是一类很好的交互模式,招聘的本质便是不对等的相互需要,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招聘和求职的需求被激发,这对于平台的整体环境是有利的呢?

  当然,逻辑永远只适合于缺陷分析和宏观预测,如何把猜想进一步细化到具备可操行性,问题会更复杂难测。这里,针对可能的关键问题,给出个人的几点并不成熟的简单设想,抛砖引玉,以供参考,可能对于依托微博开放平台创业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基于问答驱动。

  至少输出几项数据:用户发布的所有笔试题;每道题的所有回答;用户的所有答题以及其他用户的评价(类似于QQ好友印象之类)及相关指数的排序,并且遵循微博基本规则,无论笔试题还是答题,都控制在140字以内。

  2.随机控制。

  为了避免只有问题没有答案的输入输出不平衡损伤系统的生机,必要在基本规则上采用条件控制,一个最简单的条件控制,只有在答题总数>发布笔试题总数时,发布新笔试题功能才能激活。但是,以上控制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名不见经传的我来发笔试题,跟李开复来发笔试题,收到的回应是绝对差距悬殊,问答必然会向少数人集中,规则仍然必要修正,或许可以将答题性质拆分,一个是主动回答,比如你想回答李开复的笔试还是其他人的笔试那是你的自由,另一个是贡献性质的随机回复,没当发布一道题,必须答一道由系统随机抽取的笔试题,这么拆分的理由是无论发布笔试题还是回答笔试题,都是享受权利性质的用户需要,而为了确保整体环境,需要付出相应的义务,由于回复限制在140字以内,这无论对于何等高贵的人来说,都不算多么难以接受的困难。并且随机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概念,其本质是为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变化,可以解决很多正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3.作为一个有明确定位的辅助性应用,隐私策略也应该考虑,这是一个关系公平性的基本问题,如果纯当微博对话完全开放,则不同的人在答同一题时会参照别人的答案,那么答案除发题者之外不应该是可以查看的(当然,如果考虑以这个做为增值服务,是否可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作为别人了解你的另一扇窗,用户所答的题是应该看得到的。从这点上说,实际上是要开辟一种全新的不完全开放的微博模式分支。

  之所以思维会突然被引导到招聘上,完全是受一位朋友的提问启发,他问:twitter 是否真的会如此强大,难道它不是天生缺乏一种凝聚性,必须依附于某种话题吗?而我所见也正是大家所见,微博对于低端用户来说,的确天生会缺乏点凝聚性。事实上,微博并不是每个人都敢用,就我个人的生活圈子,目前为止听说微博大名的同学很多,但试用过的,并且坚持的,很少,只有几个人,我自问至少在知识层面上不算低端,但是仍然会逐步对微博失去了最初的浓厚热情,“一直在关注,从未有粉丝”,何其郁闷!这其实并非用户的原因,得归咎于运营这个平台的设计师们的高傲所致,他们自己拥有名望,地位,却忘记了大多数无名之辈的感觉,关键是,真正成就微博的正是那些没几个人关注却依旧默默无闻在坚持的普通用户,他们的数量占绝大部分,是真正的主力军!

  一个伟大的设计者应该超越自己所站的位置逆向思考。你不能像唐骏之流的教育家们那么苦口婆心的教育:人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你,诸如此类。如果说可以把微博看成是虚拟社会的话,那么首先,不管他们知识层面如何,他们都是正常人,一个正常人却不能适应社会,这说明平台所塑造的社会性出了问题,而缺陷之所在,正应该是变革的机会之所在,而不该人云亦云野蛮反问:别人怎么能适应,就你不行?

  是的,缺陷之所在,即变革的机会之所在。

  进一步讨论以上提到的问题,既然说微博对于低端用户而言天生缺乏凝聚性,必须依附于某种话题,那么什么样的话题会增强这种凝聚性,从而有利于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呢?显然必须满足两种特点:其一是话题本身就契合了沟通的不对等性,对话题双方天生没什么平等性要求,其二,可能对低端用户有利。而招聘似乎恰恰符合这两种特点。

  一年前注册中华英才网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对方的善意提点,大意是,为了确保你早日找到工作,你应该平均每天至少投递20份简历,我愣住了,当时心里立刻跳出一个词汇:饮鸩止渴,这句台词的潜台词是这个网站的招聘效率一定极其低下,于是之后我也没有用中华英才投递过简历,其实在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的体验也一个鸟样,无论在招聘会还是网络招聘,细心的话你都会发现,你一年前去时,一个月前去时,一个星期前去时,那家企业都在,招聘同样的岗位,实际上从时间上对方已经告诉你了,一个星期后他们还会在那里招聘,那么说明了什么,这个招聘是无效的。

  这种模式导致了无数人去参加了无数次的无效招聘,你能想象一下你花几个小时辛辛苦苦跑到那里准备了N久,却发现对方是无所谓的海选,甚至是家保险公司骗你去的时候,那种感觉吗?你不爽吧,不爽你回去,这种无效招聘问题明显出在企业身上,却是由求职者来承担相应的成本,最后消磨掉了求职者的初衷,恶性循环之后,进一步也让企业在寻找合适人才时更加困难。

  这样一来,招聘企业本身也是受害者,我们知道,只有合适的人对应合适的工作,才是正确的结果,所以如何实质性提高招聘效率,提高匹配的精度,应该是招聘变革的方向,而效率的提升,匹配的精度,归根到底是信息的对称性问题和信用问题,一般而言,对对方信息的了解越多越全面做判断时系统误差就越小,同时信息越透明,欺骗的成本越高代价越大,这也是对双方的无形约束,所有的这些,都是招聘平台所决定的。

  人人都可以发笔试,随时可以发笔试,也许今天我不需要招聘别人,但你又怎知他日我没有这种机会呢?纵然我没有这种机会,也不代表我对这个世界没有理解,或许我的笔试题相比你所设计的笔试题更有趣味。所以,笔试题不但可以是严肃了解别人的途径,更可以是相对轻松而有趣的交流和分享,更重要的是,这本身是一种交互和个人精髓的沉淀,其意义超出了招聘本身的意义。当然,单就招聘本身而言,这种以问答驱动的模式更容易反映人与人之间世界观价值观的差距,却并不是招聘需要了解信息的全部,包括一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尤其是技能等等,这些数据都应该慢慢的推动用户去提交,作为一个尝试性的变革方向,这种基于笔试题的开放性交流或许不失为一个上佳的服务入口。

  最后的困惑是,新浪会自己做呢还是留给第三方平台呢?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