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昨天发布的文章《可耻的汉芯和麒麟》有一条评论,说当前学府内的风气是,“走夜路遇见民工就躲, 搞研究提起语丝就寒”。所寒者《新语丝》,是以揭批“学术腐败”为专职的,号称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创建的打假网站,据称方舟子是中国大学教授们最害怕的人物。
方舟子是个学术打假的斗士,很早的时候,就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学术打假网站,名叫“新语丝”。然而,这个网站被封也是很早的时候,至今还没有解封。
方舟子打假这么多年了得罪了不少人,学术领域的教授几乎都得罪遍了,可惜的是,当今的学术领域存在大量包庇、行贿、后台等问题,有时还相当严重。最直接的后果是“方舟子”在国内遭到全面封杀,根据我的测试,“方舟子”、“新语丝”、“xys.org”都已经进入了过滤关键字黑名单,如果我们使用Google或者Yahoo搜索“方舟子”,都是直接返回“该页无法显示”。可见我们的学术领域对他的恐惧是多么地强烈,因为只要方舟子还存在,他们的造假、欺诈和骗取国家经费的行为就会受到威胁,他们的利益被方舟子触动了,因此,这个著名的学术打假人物也已经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但另我所不解的是,方舟子做的是事情符合我们的八荣八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结果自己被封;而那些背离人民,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做假者竟然能在国内大行其道,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方舟子坚持“对骗子厚道就是对老实人不厚道”,毕竟更多人是在老老实实做事做学问,少数人投机取巧,不但败坏了科学界的声誉,损坏了公共利益。
为了坚持科学精神,方舟子在学术打假栏目中特别强调: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
我们的网络如此恐惧学术打假的方舟子,真实在是一种讽刺,当然,今年的情况发生了一定的改观,上海交大的造假“汉芯”和国防科技大学“独立开发”的麒麟系统都被“揪出来”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如果我们能够建立普遍的科学、诚信、严谨的学术精神,那么中国大学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更新: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虽然主力域名被封,但是其还有另外4个镜像域名可以访问,分别是新语丝(一)、新语丝(二)、新语丝(三)、新语丝(四),这些信息来源于方舟子在新浪网的名人博客。
参考文章:科技打假与科技创新
作者:方舟子
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做出新发现、新发明,因此主张科研人员要勇于创新,似乎是多此一举的废话。但是当前在中国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却也有其现实意义。提倡什么大抵是因为现实中缺少什么,提倡科学创新的现实背景正是因为有许多科研人员似乎忘了其天职是什么,在科研方面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甚或干一些与创新背道而驰的事:宣扬伪科学,伪造研究成果,剽窃他人成果,低水平重复研究,等等。
这些科研不正当行为在发达国家中也难以避免,只不过属于个别现象,而且有正常渠道处理、打击这类行为,并没有泛滥到会让人称之为“学术腐败”的地步。中国学术腐败之盛行,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受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科研不正当行为缺乏监督,没有一个正常的渠道能够用以反映、调查、处理它们。有人对此感到忍无可忍,以个人的力量站出来打击学术腐败,虽然作用很有限,却也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舆论监督作用。这就好比社会上小偷横行,警察却不去抓,甚至还与小偷相互勾结,这时就需要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抓小偷了。
如果有人认为小偷不应该抓,甚至认为抓小偷还会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恐怕谁都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是的确有人不断地在媒体上声称学术打假迫使“有重大突破的自主科技创新项目流产”,“科学上的‘反伪打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大自主创新一大障碍”,而这种论调,并非全无市场。
提出这些主张的人,原是一些一贯宣扬、支持伪科学的人士,他们之所谓“有重大突破的自主科技创新项目”,无非是无需提供任何能源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的“永动机”、包治百病的“全息生物治疗仪”之类的假科技产品。他们当然害怕有人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使其骗局不能得逞,因此要大力反对“反伪打假”。
宣扬伪科学不是创新,制造科技骗局更不是创新。反对伪科学、打击科技骗局,不是在打击创新,而是在打击创假,并不会阻碍科技创新。恰恰相反,“反伪打假”防止伪科学来和真科学、弄虚作假者来和实事求是者争夺宝贵的资源,避免国家科研基金的浪费,实际上是在维护真正的、正直的科研工作者的利益,反而有利于科技创新。
真正的科技创新是建立在牢靠的科学事实、科学理论基础上,遵循学术规范做出的,必然能够经得起检验和批评,绝不会害怕、反而会欢迎“反伪打假”。面对学术腐败盛行的严酷事实,我们既要倡导创新,也要进行“反伪打假”,中国科技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005.11.8
参考新闻:中国正在形成防止科学造假的规则
英国《经济学家》2006年5月18日 (方舟子译)
在搭乘通往科技强盛的快速列车时,值得查查驾驶员是否够格,引擎是否在正常运转,轨道有无障碍。不幸的是,中国对科学成功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致会有些人铤而走险抄近路。一些独立的研究人员对此已有足够的警觉,开始对可能的欺诈行为进行非官方的调查。要求官方进行改革的压力与日俱增。
科学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国家最近公布了其规划,到2020年时用于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经费将增加到9千亿元。到那时,它要求经济增长的60%来自科学技术。
对该国形象最近的一次打击发生在5月5日,在那一天交通大学公布了其微电子顶尖研究者陈进的欺诈行为。陈博士曾宣布已开发出该国首个国产芯片,能够一秒运行2亿次指令。它看来将会为中国省下数十亿美元的进口费用并促进该国自己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校的调查发现陈博士只是把摩托罗拉生产的芯片上的标记去掉,换上他的公司的标记。难怪在宣布开发成功之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开始商业销售。
这么干的并非陈博士一个人;其他人也被指控犯有科学造假。在4月14日,四川大学宣布它会调查其副校长在两篇免疫学论文中伪造数据的说法。然而,第二天该校就澄清了有关另一资深研究人员的指控,他也被指控伪造数据。
这些研究人员只是一份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名单中规格最高的新成员,他们遭到了中国非官方科学警察的质疑。在这些监督者中最富有成果的是方舟子,这位前生物化学学者主持新语丝网站,已公布了数百起学术造假的指控。虽然许多指控并未得到证实,但是方博士争辩说,在有一个官方体制用以报告、调查和惩处学术不端行为之前,这个网站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周有120名华人科学家,他们大部分来自美国大学,在一封送交包括中国科技部部长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在内的政府官员的公开信中呼吁建立这样一个体制。他们担心如果没有一个实行无罪推定的公正程序,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的名声有遭到损害的危险。
陈博士的堕落与韩国的黄禹锡相似,这位克隆研究人员在被发现其研究有假后,从民族英雄变成了贱民。和韩国一样,中国也给予了其科学明星很高的荣誉,不仅是为了他们所声称的实验成果,也是为了他们给民族自豪感带来的光彩。两个国家都需要学到,要防止快速列车出轨,科研规范和科研技巧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新闻:中国学术造假泛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5月16日
Robert Marquand报道
中国一项研究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博士侯选人承认剽窃和贿赂。
北京-中国研发业中心的欺诈伪造行为水落石出,令人震惊。这说明那些勇于揭露中国高校的造假腐败现象而正得到支持的学者们言之不虚。
就在几天前,权威机构透露,用来提高国产计算机技术的汉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所谓“中国的芯片”)并非原创。根据现有证据,“汉芯之父”陈进于2003年拿一国外公司的产品来赢得了一项金额巨大的招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因此成为被大力宣传的、制造中国超级微型芯片这一爱国目标的先锋。
对于中国的科研人员来说,陈进事件虽然令人尴尬,但也实在太平常了。还有其他造假事件正暴露出来。中国高校剽窃、伪造和腐败现象根深蒂固、司空见惯,虽广为人知,却普遍未得到监管和惩处。
这次事件发生在全世界对当地企业、出口商品、以及中国科技投入的本质特征的忧虑逐渐增强之时。盗版DVD曾经一度令人气愤、有时又滑稽可笑,现今已演变为一件遭到全方位指控的违反高技术知识产权的问题。星期二,美国商会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盗版侵权行为的措辞强硬的白皮书。
上星期,近120位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写了一份致科技部官员的表示关注的公开信。公开信指出,中国的科研标准已严重下滑,国家的声誉处于危险之中。可笑的是,提高科研声誉的渴望,以及科学家所受到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投机取巧行为。
科技部最近对180位博士侯选人的研究发现,百分之六十的人承认曾经剽窃,同样比例的人承认曾经施以贿赂来换取论文发表。
生物化学学者方舟子说:“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方舟子一部分时间在加利福尼亚,另一部分时间在北京。他开办的网站已经揭露了超过500起发生在中国的严重学术造假案例。
方先生是最勇猛的揭发者之一,在中国学术圈广为人知又令人敬畏。他真名方是民,象是一位《旧约》中针对说谎和欺骗的惩罚天使。他的作为已导致学术界很多高层次的欺诈行为的曝光和人员解职。
他的调查已经揭露了:
* 合肥工业大学杨敬安,在方舟子揭露其剽窃国外学术杂志论文后,被开除党籍。
* 刘辉,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在方舟子发现其冒充纽约大学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后被开除。
* 杨杰,上海同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在他承认伪造简历后(译者注:原文如此。有误)被解职。
汉芯事件是陈先生的一位助手揭露的。这位助手很明显害怕卷入曾被证明无效的行动,因此于1月17日把揭露信张贴到了新华社电子公告板上。
5月12日,陈进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表示,汉芯(即“中国的芯片”)是摩托罗拉的DSP 56800E。交大迅速开除了陈进。据透露,上海2003年有高层官员参加的推出芯片的展览会上所展示的,是一块喷过漆的金属(译者注:原文如此。应该是民工打磨的摩托罗拉芯片)。
然而,方舟子和其他打假者说,丑闻被如此公布出来是例外而非惯例。他们指出,学术剽窃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主要在于学术腐败蔓延到高等学校的上层人物、以及揭露这一现象的努力遭到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