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星期一

我看键政营销号的转型

  1月31日,微博170万粉丝的南方周末的前首席评论员李铁(微博账号:猩猩吸猩猩),发布了一篇文章,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宣布告别公知生涯,由恨国公知华丽转身为爱国五毛。

  公知还是伪公知?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缩略词,公知的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公知的定义原本是“公共知识分子”,属于这个群体的人起码要是知识分子才行,李铁做为杂志报纸的记者和编辑,在新闻行业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但是在学术上的研究还是令人质疑的。

  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需要比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以及专业素质,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普通的上班族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新闻行业和学术研究也八竿子打不着,自称为公知恐怕不妥,大不了算是“伪公知”。

  真正有时间的,是那些以盈利为目标的营销号。

  怎么做营销号?

  李铁是创业三年失败两次,他在文章中也提到,在创业的几年之后,已经逐渐会放下那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而创业失败所带来的困惑也让他倍感焦虑,他可以说是遇到了人们所常说的所谓“中年危机”。

  目前的中国社会,键政(键盘议政)自媒体的内容创业(也就是所谓的营销号)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伪公知”营销号在十年前或许有流量,但是在整个社会全面围剿的情况下,以“伪公知”的身份做营销号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恰“反公知”的饭,也就成为目前门槛最低的营销号模式。

  缺钱的、创业失败的“公知”都比较容易转变为爱国五毛,虽然这种180度的反转看起来挺难看,但这其实无可厚非,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了,谁有闲工夫干这行呢。

  挣钱并不可耻,只要守住底线就行。

  有一些五毛营销号是没底线的,他们吃的是“反公知”的饭,那么最来流量的就是针对某些“公知”或是“伪公知”进行人身攻击,这个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做五毛也应该有底线,和气生财,不能为了盈利目的去损害他人的人格权,无非就是恰饭恰流量而已,做生意赚到钱就行,没必要违反法律搞人身攻击。


自媒体

  营销号的另一条路

  在国内做五毛营销号的确门槛低,但实际上并不是键政自媒体的唯一出路,键政自媒体实际还有另一条路。

  缺钱的、创业失败的,键政(键盘议政)自媒体如果想通过内容创作获得收益,不一定非要做五毛,其实还有另外的出路:会翻墙的话,一个方法是在YouTube上做视频,通过AdSense获益,这个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袁腾飞目前就这么做,另一个方法是在国外做键政类的内容网站,通过AdSense获益,这个现在很少人做了,难度较大。

  总的来说,我认为做键政自媒体没什么前途,做时间长了,人也会废了,不如趁年轻多学一些专业科技知识,在科技领域多发展一些,会更有前途。

2021年1月31日星期日

埃隆·马斯克:做空是一场骗局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网站推特发表推文指出“做空是一场骗局”。马斯克推文称,“你不能卖不属于你的房子,你不能卖不属于你的车子,但是,你‘可以’卖不属于你的股票!?这太离谱了——做空就是一场骗局。”

  过去一周,科技龙头股FAAMNG集体下跌。而散户抱团的“WSB概念股”(WallStreetBets)走出了迥然不同的曲线。游戏驿站(GME)周涨幅达到400%,高斯电子大涨1816%,AMC院线全周涨277%,Express全周涨235%。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所担任CEO的特斯拉公司也曾一度遭到大规模做空,马斯克也因此对做空机构大为愤恨。

  据海外新闻网站Electreck报道,早在2018年,马斯克就向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大卫·爱因霍恩(David Einhorn)发送了一箱装满短裤的“空头”箱,在那之前大卫·爱因霍恩大量做空特斯拉股票。

  2020年7月5日,马斯克发布推文称,限量版做空短裤已在特斯拉商店里推出,每条售价69.420美元。

  如今,马斯克已是世界新首富。截至当地时间1月28日收盘,特斯拉股价报收835.43美元/股,降幅3.32%。该股三年内的涨幅已超过1192%。

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

中央网信办:将重点整治自媒体、热搜热榜等突出问题

  据中央网信办官网消息,中央网信办部署加强全平台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将重点整治“自媒体”、热搜热榜、PUSH弹窗、短视频平台等存在的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

  1月29日,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全平台网络传播秩序工作。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就加强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工作作出批示,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庄荣文指出,加强网络传播秩序管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维护好网络传播秩序,确保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庄荣文强调,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重中之重在于抓好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要抓住导向这个根本,不论什么性质的平台,不论什么传播形式,都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放在首要位置,把激发向上向善精神力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要抓住稿源这个基础,坚决关“后门”,严管违规自采、违规转载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前门”,加快合规稿源的扩容提质,进一步丰富网上信息内容供给;要把“自媒体”的规范管理作为突出任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账号和所在平台的处置处罚力度,让监管长牙齿,让违规主体长记性;要抓住流量入口这个关键,紧盯重要平台、重点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发现新平台、新应用暴露出的风险隐患,确保规范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庄荣文指出,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需要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各地各网站要主动承担起网络传播秩序规范管理的责任,要把严的要求、严的举措贯穿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生产传播全过程,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网络传播秩序。

  牛一兵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全面做好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明确重点,强化监管,以传播秩序规范管理新作为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四是勇担当善作为,全力以赴确保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以网上传播正能量生态的有力打造、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的显著成效,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会上,北京网信办、上海网信办、广东网信办负责同志以及央视网、澎湃新闻、腾讯公司、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斗鱼直播负责人作了发言。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新媒体部门、地方新闻网站负责人,商业网站、应用程序、浏览器、微博客、音视频、网络直播、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信息分享、公众账号平台等各类商业网站平台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负责同志,中央网信办相关业务局(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新京报

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深圳南山法院判决: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用户隐私

  2021年1月22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用户起诉腾讯的侵权纠纷案作出判决,明确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个人隐私。

  2019年初,哈尔滨王先生发现,自己使用微信或QQ登录腾讯“微视”APP后,微视会获取其全部微信或QQ好友信息。王先生认为,腾讯公司未经其授权将他的微信、QQ好友关系提供给其他APP,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2019年4月,王先生向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腾讯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赔礼道歉并赔偿维权合理支出。

  哈尔滨香坊区法院受理该案后作出裁定,要求腾讯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停止在‘微视’APP中使用原告微信头像、昵称的行为,停止在‘微视’APP中将申请人推荐给其他用户以及获取申请人所在地区及好友关系等全部个人信息的行为。”

  腾讯公司提出了管辖异议,申请将该案移送至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审理。该申请被香坊法院驳回,腾讯公司随即上诉。2019年8月,哈尔滨中院作出终审裁定,将该案移送至深圳南山法院。2020年5月,该案在南山法院进行了开庭审理。

  针对王先生的起诉,腾讯公司辩称,其并未侵犯王先生的隐私,“隐私是指用户对其生活领域不愿公开的信息享有不被他人知悉的权利。原告主张的性别和地区属于公开信息,不构成隐私。”

  南山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先生所主张的性别、地区和微信好友关系三类信息均形成于其使用微信软件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已公开,即上述信息已被包含软件运营商在内的相关主体所知悉。“其中,原告所主张的性别、地区信息由原告注册微信账号时选择填写,该两类信息通常不具有私密性。”

  南山法院认为,王先生所主张的微信好友关系既未包含其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密关系,他人也无法通过其微信好友关系对其人格作出判断从而导致其遭受负面或不当评价,故认定王先生所主张的微信好友关系也不属于原告的隐私。据此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稿源:北京晚报

一副眼镜攻破多款Android手机人脸识别

  如今配备人脸识别的手机原来越多,确实在很多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围绕着人脸识别是否安全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近日,研究人员利用奇特眼镜轻松攻破19款安卓手机的人脸识别系统,而这幅眼镜就是通过机主的照片既可以轻松制作,破解成本极低。

  依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的团队瑞莱智慧RealAI研究团队选取了20款手机进行测试,除了一台iPhone 11外,其余安卓机型均在15分钟内破解。这19款手机覆盖排名前五的国产手机品牌的低端机到旗舰机型,其中一款是某品牌在去年12月发布的最新款旗舰机。

  至于破解办法,在拿到被攻击者的照片后,首先需要通过算法生成眼部区域的干扰图案。随后,将图案打印,裁剪出来贴到镜框上,测试人员戴上眼镜面对手机就能完成破解。更可怕的是,为了验证破解效果,这幅奇特眼镜居然可以骗过十余款金融和政务服务类App。

  根据视频透露,虽然这样的共计算法难度很大,想要实现成功的人脸识别攻击还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的。但是如果网络上一旦有了这样开源的算法,并且如果轻易搞到被攻击者的照片,那么整个过程将会变得十分简单,该团队对于人脸识别系统提出了更合理的完善建议。

  苹果在这么多年在Face ID上的持续大量研发投资,大量安卓旗舰手机被轻松识识别,唯独苹果的验证机制没有被最终攻破,苹果iPhone在安全性上确实更值得信赖,如今又一次被证实。

  除了人脸识别存在安全漏洞之外,人脸识别被滥用的现象也备受关注。

  现在很多小区已经采用人脸识别取代传统的门禁出入刷卡系统,而人脸识别又和户主信息、身份信息做了绑定,不少户主担忧,一旦人脸信息泄露,那么别人可能很清楚自己何时不在家。

  此外,如今机场火车站进站、酒店入住、写字楼和商场,处处应用了摄像头与人脸识别技术,如果人们的人脸数据生物信息被随意收集,那么数据被泄露和滥用的可能性就会急剧上升。

  另外,近日有媒体对78款热门APP进行了测评。测评发现,有67款APP支持人脸识别,而这67款APP中,仅有2款APP对人脸生物信息有特殊保护。并且有46.27%的APP没有明确的人脸识别使用协议,在人脸识别功能中没有征得用户同意。

  在这些常用的APP中,“人脸识别”功能多被用于刷脸登录、身份认证;某些社交类APP在刷脸认证时,还能判断该使用者是否具有直播从业资格;而金融类APP则进一步提供刷脸支付、刷脸转账等功能。一旦信息泄露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

  为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人脸识别技术推广一定要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基础上完成,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探索出一条动态平衡路径,既能技术创新,又能保护用户隐私。

  来源:中关村在线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印度宣布永久禁止59款中国APP

  综合《印度时报》和路透社等外媒26日消息,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最新通知,将在今年6月永久禁止59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百度、Wechat(微信)和UC浏览器等。

  印度Livemint网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这一通知是上周发布的。根据《印度时报》的说法,此次永久禁令是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的官员“不满”这些中国公司回应印度政府提出的各种质疑后出台的,这些所谓的质疑包括它们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围绕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印度时报》在报道中也提到此事称,自去年6月起,印度政府已对267款应用程序(不同批次)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去年6月29日宣布,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7月28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称印度政府已决定开展第二轮禁用中国网络程序的决定,该禁令涉及47个中国公司开发的程序。同年9月2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又发布公告,宣布禁用百度搜索等118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之后的11月24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再次发布公告,宣布禁用全球速卖通、钉钉等43款中国背景手机应用程序。

  中国官员:印度禁用中国手机应用程序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时回应称,中方对印方有关声明表示严重关切。中国驻印度使馆也已就此发表谈话,6月以来,印方连续4次以所谓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对拥有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程序采取禁用措施。有关做法明显违背市场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嵇蓉称,中方坚决反对印方一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拥有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程序采取禁用措施。嵇蓉说,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在海外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合法合规经营、尊重公序良俗,希望印方能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市场主体在印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并纠正这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歧视性做法。嵇蓉表示,中印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双方应在对话协商基础上,使中印经贸关系重回惠及两国民众、互利共赢的正确道路。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嵇蓉发表一份声明说,印度方面多次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禁用有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程序,有关做法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性原则以及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来源:环球网

2021年1月26日星期二

湖南益阳老人被骗养老钱后轻生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益阳老年公寓爆雷调查近日,湖南益阳老人跳江事件引发关注。现场目击者称,1月19日下午,老人赤身跳入益阳资江后身亡,据知情者透露,死者为一名62岁男性,养老机构以预订养老床位并返利模式,募集老人资金后疑似跑路,死者疑被骗十余万元养老钱。知情者称,益阳当地多家养老机构以预订养老床位为由收取高额费用,该案涉及2000余名老人受骗,并有多名老人因此轻生。目前事件有待进一步调查。

  我觉得,这种就是典型的以老人为目标的诈骗。

  骗老人钱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但目前就有很多专门针对老人的诈骗公司,小的诈骗是推销保健品、保健器材,大的诈骗是理财产品、养老产品等,那些诈骗公司的销售员非常熟悉“话术”,有一套理论和知识体系,有专门的团队来分析老年人的性格、家庭以及收入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老人很容易中招。

  我家的老人就上当受骗过,就在我住的社区里,有一个专门搞老年人的公司,还自称老年协会,平时送鸡蛋、大米那些小玩意,日常不停打电话问候,嘴巴比蜜还甜,送着送那,有时候甚至还免费带老人团去特定城市旅游,旅游的参观指定的项目进行洗脑,要老人购买他们的保健品。

  买保健品还算是小钱,后来他们开始骗老人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利息说有15%,还说一年到期,老人禁不住迷惑就交钱了,实际上这公司半年就跑路消失,骗了社区一大票老人,报案也没用,案子至今未破,钱也追不回来。现在家里的老人都不敢接陌生人电话了。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养老钱,骗这种昧良心的钱,这些人的心不会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