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星期一

Instagram无法访问

  据路透社的报道,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从昨天开始无法在中国大陆访问,无论是通过WiFi网络还是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均无法刷新Instagram的最新动态,也无法获得搜索结果。

  早在6月份,Instagram就已从国内安卓商店下架,iOS用户仍然能从苹果商店下载到这款应用,但中国移动用户访问会出现故障,无法刷新动态,但当时仍有部分网络运营商的用户(例如联通)可以访问Instagram,直至昨天为止,所有中国用户的网络均无法刷新Instagram的最新动态。

  根据我做的一些简单测试,Instagram无法访问的原因是Instagram被关键字屏蔽了,被屏蔽的关键字是“.instagram.com”,因此导致该网站的所有子域名均无法访问,访问会得到“连接被重置”(ERR_CONNECTION_RESET)的提示。

  屏蔽的第一个关键字为“.”可以保证屏蔽所有Instagram的子域名,大家可以参考下图验证一下。验证的方法是:访问国外任何一个网站,在网站结尾添加Instagram的域名,就会出现“连接被重置”(ERR_CONNECTION_RESET)的信息。

Instagram无法访问

  我估计未来的几天,剩余那些可访问的国外即时通讯应用、照片分享应用也会一个接一个地被屏蔽。

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

提升网站转化率的四步优化方案

  优化一个网站最关键和棘手的是,如何提高整体的转化率,这是任何营销策略里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提升网站转化率是网站综合运营实力的结果。今天,我就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四步优化方案模型,可以用于建立一个成功的转化优化方案。

  何为转化率?转化率是指访问某一网站访客中,转化的访客占全部访客的比例。这里所说的“转化”,可以是从单纯的访问您网站转变成为您网站会员(即注册会员)的行为,可以是您网站的会员从零购买经历转变成为有购买经历的会员的行为,可以是从单纯的网站访客转变成为参加您网站活动的访客的行为,可以是您的潜在客户转变成为产品正式客户的行为。

  这个优化方案可以为各类企业实行个性化转??化优化,包括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中等规模的行业企业(如零售,旅游,保险,游戏,媒体等)。事实上,制作一个成功的转换优化方案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但是采用以下策略,通过有条不紊的步骤,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

提升网站转化率的四步优化方案

四步转化优化方法图

  这张图表提供了整个优化方法的鸟瞰图。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使用了一个独特的颜色。 X轴表示该过程的步骤之间经过的时间,每个圆圈代表的具体过程中工作方面所涉及的工作量。当然,在现实中,不同的人能力不同,工作量就可能变化,相对而言,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可能会是更复杂的任务。

  第1步:调查

  这一步有一个明确而直接的目标: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来获取高层的支持。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数据采集 - 通过数据说话找准症结所在,在Google Analytics里设置不同的渠道和标签,确保收集的用户数据是完整的,在这个步骤中,你应该能发现不少实际的错误、丢失的数据或者缺少标记的页面等。

  数据过滤 - 一旦你已经完成了最初的数据采集工作,为了使数据更具可读性,以及深度的分析,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过滤。从Google Analytics的数据里过滤掉噪音数据,有许多不同的实现方法,建议最先要过滤重复数据(例如在报告中重复的URL)、过滤内部IP地址,自动抓取或蜘蛛程序的访问,机器人和已知的蜘蛛,自动调用的网址等。

  第2步:研究

  现在,当你分析完真实的数据,并且明确了目标后,就到了下一步的时间,研究尽可能多的业务的线上活动情况。

  业务目标 - 最主要问题是,这个网站为什么要存在,它的目标是什么?

  网站目标 - 接下来,需要搞清楚网站的目标是什么,它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换句话说:找出我们所期望的业务目标。例如:某零售网站的目标是为了销售产品,那么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就是一个最终结果。因此这个网站的目标就是增加线上销售。

  网站的KPI - 一旦确定了目标义,就到了确认网站目标的成功或失败的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如果一个发布新闻信息的网站是以提高读者的忠诚度为目标,那么可能的关键绩效指标是:(1)降低跳出率。(2)提高每次访问的平均页面。(3)增加文章页内的互动。(4)增加平均网站停留时间。 (5)增加回访该网站的百分比。

  数据分析和挖掘 - 在这一步,你已经熟悉的网站目的、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此外,你对数据结构也非常熟悉并过滤了有效数据。现在,是时候进行更深一层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细分受众群体,寻找用户痛点和机会,以提高关键绩效指标。下面是一些基本的例子:(1)设备类型:设置用户访问的设备类型 - 桌面和移动。(2)分类目录:设置分类目录页面来分析每个分类的流量。(3)访问来源:设置流量访问来源来分析不同网络营销活动的效果。(4)客户类型:设置按客户类别分析,以了解不同客户的互动对业务的影响。

  第3步:优化

  现在,就可以把你的分析结果付诸于实践了:

  整合测试 - 优化过程是从整合测试开始,某些对网站的修改可能会(希望)会导致积极的结果,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但有些可能不是。不要混淆这些测试数据的结果,这些测试只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它只是优化过程的一个起点。

  制定优化方案 - 根据你的设定,开始建立了优化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把原有的数据和设置进行备份,然后观察执行优化后具体的变化结果。

  执行 - 现在,在网站上把所有的想法都付诸于行动。整个步骤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会根据你的营销优化软件的易用性和可用性而定。当设置好了以后,记得对于网站不同的内容和目标要配置不同的变量,并且,如果网站使用了个性化软件,个性化内容也要进行配置。

  第4步:评估

  一旦有了足够的数据样本,就是时候来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报告分析 - 查看优化报告,找到里面明显的变化。确定区别变化的原因,以及方法是否有缺陷,看看是够优化成功。不要害怕看到失败的数据,这些数据也会帮你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的想法。

  优化调整 - 如果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目标来修改优化措施。务必仔细检查自己和优化结果,以避免任何错误。耐心地调整,根据持续一段时间的访问流量,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

  最后的思考

  转化的优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包括研究、测试和分析。一旦你将最后一步完成,那么最好再返回到第三步,指定一个新的优化方案,看看能否做的更好。

  这篇文章是网站转化优化模型的概述。希望你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你优化工作有价值的建议。

  英文原文:The 4-step Systematical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Chart

  中文翻译:William Long

腾讯QQ手机浏览器内核开放

  腾讯QQ手机浏览器X5内核面向移动App开放,为内置浏览服务的APP开发者提供加速和安全解决方案。据悉, 腾讯X5浏览服务由X5内核和相关云服务组成,基于Webkit优化和X5内核包含的web引擎技术,同时整合腾讯的云安全、云加速和大数据技术,形成优化APP的解决方案,提供基于黑名单的云网址监测能力,帮助APP减少卡顿、加载超时等问题。

  在阿里上市,锋菲复合,李娜退役等头条的当口,这条消息即使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内也似乎并不起眼。不过,在笔者看来,三方浏览器开始开放内核,是移动Web的平台化价值被行业充分认知的标志性事件,几乎所有App应用领域都可能从中受益,Web App将融入Native App体系,而移动Web和手机浏览器内核技术本身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分析:

  · 传统Web App面临的问题

  · 开放手机浏览器内核技术对App体系的意义

  · 移动Web的应用趋势

  一。传统移动Web App应用模式难以挑战Native App体系:

  行业中一直存在一个观点:在PC端大部分互联网业务都只能通过浏览器基于Web访问,所以移动端Web App也终将复制PC的成功——用户将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浏览器,而不是Native App的方式访问移动互联网业务。因为,移动Web App同样具备PC Web App的优势:

  · 对用户而言:通过Web访问业务,无需下载安装,手机上也就无需安装大量的Native App;

  · 对App开发商而言:手机浏览器跨操作系统,App开发商一次开发,就可以部署在Android, iOS, WinPhone等不同平台的手机浏览器上,开发效率远超Native App;·           基于Web访问业务,可以跨应用访问和调用,这一点Native App很难做到;——这些论点理论上都没有错,手机浏览器的安装量远超大部分垂直应用App,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佐证。

  但现实是,在绝大多数领域,就特定垂直应用而言,大量用户都更习惯通过垂直Native App,而不是以Web方式访问业务。这是为什么?让我们看看如下问题:

  1. 当下Web技术在手机端有天然局限,主要表现在:

  执行效率:在手机端,无论就JavaScript的执行效率,还是渲染性能,Web技术都无法与更直接调用OS功能的Native App技术匹配,这是天然的;

  内容呈现能力:在手机端,传统Web的UI控件与Native App的UI控件的的形态和表现能力有较大差距;

  功能覆盖:一些I/O功能调用如:拍照、音效、视频……基于HTML5的调用效果仍然不及Native API.

  举个简单例子:所有的手机地图App包括百度、高德、搜狗……都提供了Web版本,但其Web版本的功能和体验对比Native App版本,只能说…hehehe.

  2. 通过传统意义上的Web平台访问业务,比通过Native App更便捷吗?

  2.1 用户需要安装大量Native App吗?

  虽然Android/iOS的App都数以百万计,但事实上,用户常用的业务类型只有10种左右(搜索,资讯,SNS,小说/阅读,地图,电商,O2O,视频,音乐,安全,娱乐/时尚……),除游戏外,用户只需要针对每种业务类型选择安装1~2种垂直领域的“超级App”(例如:手机百度,搜狐新闻,微信/QQ空间,塔读,高德,淘宝,大众点评,优酷,酷我,360…),就可以满足日常绝大部分移动互联网需求。行业内各种统计都显示,绝大部分用户日常使用的App,只有10~20个左右,并不存在用户为了日常需求而被迫频繁安装大量App的情况。

  2.2 访问路径

  用户使用Native App,只需要找到App图标在桌面上的位置;而若要通过手机浏览器或者其他移动Web平台,则需要首先找到浏览器图标,再在手机浏览器内部的找到相应的图标或链接。

  3.3 不用下载安装是否更方便?

  Native App会把大量的资源信息预先下载安装到本地;而基于传统移动Web的访问模式,则非常可能需要在访问内容时才同时下载所有资源信息,其访问效率和内容展示效果与Native App相比都存在劣势。

  3. 传统Web App的应用模式是在操作系统与应用之间插入一个自有的操作体系和业务体系;这在PC上可行,在手机端则面临挑战:

  3.1 操作的混淆:

  相对于PC上可以通过鼠标、键盘、菜单等丰富的操作方式,手机上的操作方式非常有限。用户在手机浏览器等Web平台中针对Web App的操作,一部分将会被平台本身截获,产生不符合用户预期的执行结果。典型的被截获操作是系统回退和左右滑屏——这使得Web App在传统应用模式下无法实现应用内回退或侧边栏等设计。

  3.2 自有的业务平台:

  传统手机浏览器、移动搜索等Web平台一直试图在其自身操作范畴内建设一个大而全的Web App Store体系,甚至,部分手机浏览器和移动搜索App将其Home页面设计为非常接近系统桌面的形态。这本身就可能混淆用户的认知,既然用户在系统桌面上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日常需求,为什么还要进入某个App去访问一个跟系统桌面非常类似的Web App体系呢?

  “轻应用”一度成为Web App切入系统桌面的探索,但各个巨头推出的“轻应用”仍然试图将Web App限定在其手机浏览器的操作范畴内。当用户从系统桌面打开“轻应用”快捷图标后,应用界面中往往会出现与该应用自身毫无关系的手机浏览器操作菜单。这样的设计,反而会给用户增加理解和操作的负担。

  3.3 PC浏览器的操作元素在智能手机上是否必要?

  所有的手机浏览器,基本操作元素都来自PC浏览器,包括:菜单栏、网址&搜索框、多窗口(Lable)等。不过,在寸土寸金的手机屏幕,这些元素都是必须的吗?

  事实上,当下主流的App,包括与手机浏览器类似同样支持Web访问的App例如:微信、QQ空间、资讯类App(今日头条、Zaker……)、移动搜索客户端(百度,搜狗,360……),都不提供(或刻意回避)单个App内多窗口、多任务的设计,而采用更为简单的单一内容访问模式。手机浏览器基于其历史原因,多窗口似乎不得不成为标配,但用户真的需要吗?在功能机时代,系统桌面不是多任务的,手机浏览器的多任务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智能手机系统本身就是多任务、多窗口的,单一App内的多窗口,给手机应用带来了多级多任务体系,是否仍然会让用户感到便利?

  4.  基于移动Web的“手机页游”能否复制PC页游的辉煌?

  当下,PC端游、PC页游、手游(“手机端游”)三大领域各领风骚,而手游的市场空间更是年年翻番。但是,基于Web App的“手机页游”的发展却远不能与之匹配,为什么?

  带宽的影响:

  高品质的手机游戏,需要大量的资源(动辄几十甚至数百M图片和音效)。如果完全基于传统Web App即时下载的运行模式,根本无法启动运行。(如果手机页游基于预下载等技术手段,则用户访问的体验其实就等同于Native App)

  而针对一些轻小的休闲游戏,微信、QQ空间、微博等平台基于其社交属性,很容易引起用户的交流和分享,给“打飞机”“神经猫”“2048”等看似简陋却极易传播的HTML5游戏带来了巨大的访问量,但这样的游戏又很难找到持久粘性。

  行业对移动HTML5游戏技术的认知存在信息不对称:

  HTML5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canvas元素,标准的设计者认为canvas就是2D HTML5游戏的技术基础;但在实际的开发中,绝大部分HTML5手游开发商却选择DOM作为运行基础。要知道,DOM是为网页的布局而不是根本不是为游戏定义的,这是为什么?事实上,canvas的API非常底层,如果基于canvas开发游戏,必须从最基础的元素开始构建帧画面,游戏程序必须自行构建和对象体系,其开发成本并不亚于基于Native;同时,canvas的API体系与智能手机的硬件渲染机制OpenGL并不匹配,很难有一种通用的模式能够提升基于canvas的手游游戏运行效率。所以,基于canvas开发高品质游戏,对研发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当然,行业中有大量的基于canvas的框架引擎,但其学习成本本身就是一种负担。

  而基于DOM开发游戏,虽然执行性能远远无法与Native游戏匹配,但由于DOM体系本身就基于对象化机制,实现页面元素的布局、操作事件的获取都极其方便,其开发成本大大低于基于canvas或Native App;对于实时性能要求不高的手游(典型如棋牌类游戏),DOM是极好的技术选择。

  要知道:DOM是HTML的基本组成部分,所有的前端开发人员都会;而拥有canvas商用开发经验的前端人员则凤毛菱角。

  所以,HTML5手游领域发生了一个并没有被行业普遍意识到的问题:若干技术平台开发商聚焦在提升canvas游戏的执行和渲染效率;而大量真正基于HTML5的手游开发商却不使用canvas.同时,大量的HTML5手游并不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Web App形态运行,而是打包为Native App形态,甚至从不宣传其基于HTML5.

  ——综上,传统意义上的Web App应用模式,面临诸多挑战。

  但是,传统Web App应用模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移动Web缺乏应用价值。恰恰相反,移动Web具备其他平台技术很难有的独特优势。基于开放的应用模式,移动Web可以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下,充分实现其平台化价值。

  在移动端,Web App与Native App最终将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Web App自身将融入操作系统的大平台中。

  二。Web App将融入Native App体系,开放手机浏览器内核将充分释放移动Web技术的平台化价值

  让我们看两页2014年iWeb大会某App开发商的PPT,它清楚地描述了App开发商面临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移动端,社交平台(微信、微博、QQ空间、QQ)内传播的内容形态,当前移动搜索可以访问的内容形态,当然还有手机浏览器,都是基于Web的。所以,在几乎所有的App应用领域(除手机游戏,系统类应用,以及有特殊技术需求的应用外),几乎所有的App开发商都必须提供基于移动Web的内容呈现形态,否则,将失去社交平台、手机浏览器、移动搜索等重要的流量入口——这就是移动Web技术的平台化价值。

  所以,对于移动App开发商而言,存在一个普遍的需求:只开发一套基于Web的应用,就可以同时部署在应用商店、社交平台、手机浏览器,可以被移动搜索访问,甚至还可以被其他应用直接调用。

  但是,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

  1. 当前应用App开发可用的内核平台运行效果差。

  2. 基于移动Web规范开发具有Native表现力的App,有大量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包括:App执行效率、Native UI控件、一些移动Web规范尚未支持的Native功能调用。

  ——解决问题并满足这些需求,就是三方手机浏览器开放其内核的意义所在。

  同时,Web App与浏览器内核打包为Native App,Web App在手机浏览器中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将得到自然解决,例如:

  功能缺陷可以通过Native API调用实现(Hybrid App技术);

  杜绝与业务本身无关的操作元素,不产生操作混淆;

  资源可以预先下载到本地,不需要运行时下载大量资源;

  ……

  QQ手机浏览器首先开放X5内核,在笔者看来,只是行业的第一步。

  当然,QQ手机浏览器X5内核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它本身已经成为微信、QQ、QQ空间的内核。对移动App开发商而言,只需要开发一次,就可以顺利适配微信、QQ、QQ空间并打包为Native App.对腾讯而言,借助这个内核,甚至可以直接打通包括应用宝、微信、QQ、QQ空间、QQ手机浏览器的完整的应用开发服务和应用分发产业链。

  三。移动Web技术的可能趋势,行业各个环节如何应对?

  移动Web技术仍然面临诸多需求,需要不断解决:

  1. 提供针对移动App应用(而不仅仅是手机网页)的功能支持:传统上,Web规范的使用对象是Web网页;但在今日,移动Web技术的用户已经远远不止是手机网页,而是大量的Native App.移动Web技术平台,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基于Web技术实现Native App的内容体现和运行效果。

  2. 提升JS运行性能:JS非常灵活的高级语言,其开发灵活的代价就是运行效率明显低于Native程序,因为JS在设计之初根本没有料想到将来会在手机这样的微型设备上运行。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改进不断提升JS运行性能,是需要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厂商、浏览器内核厂商持续解决的。

  3. 提升基于移动Web的渲染性能:笔者认为,操作系统、手机浏览器内核应用尽早实现和开放webGL.webGL的开放价值远不止于提供3D渲染,而是在于直接向Web应用开放硬件渲染能力。未来的渲染框架引擎,可以直接基于JS+webGL完成,而不需要依赖Native的渲染框架,这将帮助大量具备HTML5商用开发经验的团队灵活地实现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开发框架。甚至,DOM体系的解析、布局和渲染,未来也可能基于JS + webGL直接实现。

  综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现状和笔者的建议如下:

  1. w3c标准组织:

  移动Web规范的制定,不能只考虑基于手机浏览器的运行规范,不能局限在保持跨浏览器规范一致;而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移动App的实际商用需求。例如:移动Web UI控件的形态,应当与Native App的控件形态看齐,而不是与PC浏览器的Web形态保持规范上的一致。

  2. 芯片厂商和操作系统厂商:

  应当对移动Web的运行性能和运行效果提供持续的平台支撑和优化,若干厂商早已在为之投入,例如:

  intel: 支持基于CPU SIMD指令来加速JS代码的执行,xDK,crossWalk框架;

  ARM: 持续优化WebKit关键库、cocos2d-js,推出NEON;

  iOS: iOS8正式开放webGL;

  Android: Chrome Mobile支持WebGL;Android4.4开始,系统自带WebView基于Chromium(但还没有支持webGL)。

  ……

  3. 手机浏览器内核和其他类似技术的提供厂商:

  一旦开放内核给三方App,三方浏览器内核即可能面临巨大的需求压力,因为移动Web技术和规范本身还存在大量需求和优化空间。

  对QQ手机浏览器而言,应当充分利用作为微信内核的优势,争取给App开发商提供真正一站式的应用开发服务支撑。

  对其他手机浏览器内核厂商而言,如果面向移动App开放内核,同样可以获得广泛的需求空间;其他三方浏览器完全可以找到独特的差异化优势,也可以与AppCan、PhoneGap这些移动Web框架引擎巨头合作获得广泛的用户(应用开发商)资源。

  In one word:移动Web的平台价值将在更大更开放的应用场景中实现。

  来源:投稿,作者QQ:1396255225

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

微信“企业号”构建移动端的B2B平台

  近日,微信公众号已经对外公测,“万能的微信”扬言要做企业软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上周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露出真面目。企业号是微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应用入口。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 系统间的连接。利用企业号,企业或第三方合作伙伴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的实现高质量的移动轻应用,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

  至此,微信的“三驾马车”——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已全部归位,云山雾罩的微信也已变得越来越明朗。对于这“三驾马车”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微信“服务号”链接了企业和顾客,是企业服务窗口,微信“企业号”链接了企业和员工,是企业管理平台,微信“订阅号”是“服务号”和“企业号”的媒介,订阅号可以实现自由连接,是企业的宣传阵地!大胆猜想一下微信“企业号”的真正目的,微信有了京东,能实现B2C,有微信小店能实现C2C,有大众点评能实现O2O。现在唯独缺少的B2B这块!所以我的猜想是,微信“企业号”的目的开始是企业内部办公软件,最终还是要跳出去,实现企业和企业的信息流通,构建移动端的B2B平台!

  说了趋势,再来说说微信“企业号”真的适合企业移动办公吗?

  微信企业号让“公事”和“私事”傻傻分不清楚!你想想看,一边是“企业号”的公事,一边是“朋友圈”的私事!一般的情况下水还会关系私事,恐怕早就沉寂在朋友圈的小世界之中!还有不断的各种消息不断来袭,通讯录里面的各种红点必要消灭赶紧才肯罢休,哪有心思去关系你企业信息?企业号看起来很酷,很炫,但是极易分散注意力,如何让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受干扰和通过企业号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企业号”还要解决的是行业垂直特点不同的问题。企业级市场与个人消费级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产品需求:在个人消费市场,产品设计追求的是一致性与统一性,而在企业级市场,围绕不同行业客户甚至不同规模企业需求的定制化产品才是王道,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所无法跨越的门槛。

  移动办公“小而美”才是王道!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移动办公不管是企业的OA还是ERP走“小而美”的路线才是比较可取的方式,下面就以某团队的一款“小而美”的移动OA办公APP分析一下!

  移动OA办公APP“小而美”的第一个方面是功能要少。在我看来,办公用的APP必须是专注于办公领域的,这里说的功能少是指的不要附加一下和办公无关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东西,而应该专注于办公领域的功能开发,让移动OA办公APP真正的能提升办公的效率,而不应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一款简单易用的协同办公手机APP,应专注于企业移动办公领域,为小团队式的企业外出办公而量身定制。可以建立任务,并分配任务,时刻了解任务进度,参与任务的人员还可以群聊沟通!这种沟通和交流只是建立在团队内部之上的,其他的和任务不相关的信息不会出现。

  移动OA办公APP“小而美”的第二个方面是行业要窄。上文中说到,企业办公软件要围绕不同行业客户甚至不同规模企业需求的定制化产品才是王道。怎么解决定制的问题呢?就是要专注于某些特定行业中有共性需求的人群,例如专注于会展、婚庆、演出等行业的外出办公人群,有了特定的需求才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后的产品完善才会更加的有针对性!网络营销要要宁做榴莲不做香蕉,不要想把你的产品卖给所有的人。做产品也是,不要想所有人都用你的产品!让不适应的人群用你的产品,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美誉度,影响口碑的传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小而美”的产品更能抓住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这也算“小而美”的产品的生存之道吧。

  来源:投稿,作者微信公众号:刘海政的大搜罗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三星微软B2B合作牵制苹果

  昨日,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与微软(MS)的最高领导人会面,讨论企业对企业商务B2B合作方案,讨论的内容将在明年初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得到具体化。

  纳德拉此次访韩,将借力三星电子的硬件技术支持。因为微软若想发展企业成长动力的服务器或企业用云计算事业,建立大规模服务器密集的大数据库,提供云计算服务,就必须要有储存半导体。

  三星于今年初的德国IFA上也在流通、教育、医疗、金融、酒店、物流等6大领域推出了50多个瞄准B2B顾客的解决方案。为此,三星计划充分利用微软的能分析大数据库的云计算服务和数据中心。

  两家公司将进行的B2B合作,或结盟以在手机生态圈牵制苹果-IBM联盟。

  微软与三星电子两家公司的关系曾因专利诉讼而疏远,通过此次纳德拉访韩会谈,两家公司的紧张关系预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日前三星7月发布的第二季财报显示其利润已连续三个月下跌,自从2012年三星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生厂商以来,这种状况还是第一次出现。且中国国产手机的强势崛起,使得三星在国内市场节节败退,9月上市的iPhone更是让三星在市场上难寻突破。受此影响,三星电子股价在周二下跌2.3%,达到2012年7月以来的历史新低。今年三星市值已缩水近300亿美元。

  与三星一样,微软目前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诺基亚收购后裁员风波,因涉嫌反垄断遭到工商总局的突袭调查。作为以移动为先的微软,其Windows Phone系统手机在国内的用户体验并不良好,尽管微软声称正在解决,并保证目前所有机型都可获得将来“Windows 9”的更新升级。

  笔者从Windows Phone知名社区微疯客发现,现在用户对Windows Phone系统升级、手机硬件发热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满。

  各种唱衰微软的声音层出不穷。

  微软CEO纳德拉于今年2月被任命为微软CEO,并发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声音。可云时代的展开必定依赖着移动端的强势,微软Windows Phone发力太晚,以至于目前势态并不明朗。时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曾说,纳德拉“有全球化视野,对中国尤其重视”。而如今张亚勤已跳槽至百度做总裁,而对中国重视的纳德拉此次访华是否会对WindowsPhone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及力度做出调整暂时未知。?

  来源:投稿,作者:末日姐,作者微博

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快播CEO王欣在央视认罪伏法

  今天晚上,快播CEO王欣现身央视《焦点访谈》认罪伏法,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数度哽咽,央视新闻联播及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快播案侦破过程,快播法人兼总经理王欣等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央视报道,快播涉黄案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CEO王欣在外逃110天后在韩国济州岛被抓获。在央视今晚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披露了一段快播CEO王欣的专访画面。他在接受�访时流泪表示,快播只提供平台、不提供内容,确实存在侥幸思想。他反思称:“如果一个产品,做到最后即便是做大了做强了,它今天失败了,然后走向灭亡了,它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我自己的总结,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的一个忠告。”

  央视《焦点访谈》视频节目地址:http://news.cntv.cn/2014/09/24/VIDE1411560716974628.shtml

  微评:这些年在CCAV认罪伏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干脆把法院关了,让CCAV来代替法院来审判嫌疑犯算了。

  背景新闻:快播案始末

  2014年4月,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及相关部门移交的深圳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线索后,全力开展侦查。

  4月22日,北京、广东等地公安机关统一行动,依法查扣了快播公司一批服务器、电脑等涉案工具,先后抓获吴某、牛某等10余名涉案人员。

  快播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该公司研发的快播软件,通过在全国多地布建服务器、远端维护管理、实现视频共享和绑定阅读等方式,集成多种功能,近年来用户直线上升,截止2014年3月,快播在互联网领域已拥有四到五亿的用户。一度被誉为“看片神器”,“宅男必备”,因为不少网友都知道,用快播能极为方便地搜索和播放大量淫秽视频及侵权盗版作品。关于涉黄这个问题,在快播公司内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据了解,早在2013年底,北京市公安和版权部门在执法检查中查扣了快播公司管理的4台服务器,仅部分服务器中就存储淫秽色情视频3000多部。今年3月,有关部门在对快播公司相关应用和栏目进行监测中也发现大量淫秽色情视频,对此快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逃避打击。

  案发后,深圳快播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王欣潜逃至境外。为尽快将其缉捕归案,公安部协调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红色通报。8月8日,王欣在韩国济州岛被抓获,并于当日被押解回国,羁押至北京市海淀看守所。

  快播公司涉嫌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淫秽视频及侵权盗版作品,并通过收取会员费和广告费等非法牟利,获利数额巨大。经审查,王欣等5名犯罪嫌疑人对以上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近日已由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谷歌不再强制用户注册Google+账户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瘾科技等媒体报道,日前行业人士发现,用户在注册Gmail帐户时,谷歌不再要求用户强制建立Google+个人资料,用户可以选择拒绝。

  美国科技媒体指出,Google+在谷歌内部的失宠,十分明显,谷歌正在取消Google+和其他产品的关联。就在上个月,在网页搜索结果中,谷歌已经不再显示来自Google+的网页作者信息。

  今年四月份,Google+项目的创始人VicGundotra从谷歌离职,随后就传出Google+在谷歌内部的战略地位全面下降的消息,Google+不再是核心产品,甚至有猜测称,Google+未来将会被关闭。?

  不过,Google+尚未被“一棒子打死”。目前,网民如果希望在使用其他谷歌产品时获得社交分享功能,仍然必须注册Google+帐号。

  媒体指出,逐渐取消Google+和谷歌其他的整合,对于谷歌来说是一个修正以往错误的明智之举。此前,谷歌强制整合了Google+和YouTube的用户评论功能,引发YouTube用户强烈反对。

  此外,为了推广Google+,谷歌还强制关闭了拥有大量用户的RSS订阅工具Reader,Reader成为推广Google+的“炮灰”。

  业内一般认为,佩奇一手推动Google+项目,目的是挑战Facebook在社交网络的主导地位。但是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Google+基本陷入失败,和Facebook的差距越来越大,Google+甚至被扣上了“社交鬼城”的帽子。

  分析人士指出,佩奇的社交网络战略已经成为谷歌的一个重大失误。在盲目追赶Facebook的同时,谷歌又错失了移动社交的发展良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WhatsApp、Snapchat、Instagram等移动社交工具深受手机用户的欢迎,而谷歌的移动聊天工具,虽然启动时间很早(甚至推出多个相互“打架”的同门产品),但现在基本上被网民遗忘。

  稿源: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