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用户投诉苹果预装软件不能删除

  据广州日报报道,本月7日,深圳的姚小姐在公益法援平台的支持下,将苹果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苹果公司公开其在iphone上预装软件是否存在监控与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以及就不能自由卸载预装软件的问题在有全国影响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姚小姐在诉状中称,2013年1月30日,她在华强北花4600元买了一部iphone 5,但在使用此手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便,其中包括:

  首先,手机SIM卡必须剪切方能使用;其次,下载软件只能选择手机制造商设置的唯一途径苹果商店(Apple Store);最后,如果与电脑连接使用,还得进行专门的匹配安装。更重要的是,姚小姐觉得苹果手机制造商让用户一拿到手机就被预装了若干软件,且这些软件是所有用户无法自由卸载的,姚小姐认为对其造成困扰无法卸载的iPhone手机预装软件包括指南针、语音备忘录、地图、股市、邮件等。

  我觉得,这位状告苹果的姚小姐就是吃饱了撑的,估计是为了出名去状告苹果公司,苹果预装的应用容量又少又干净无广告,大多数都很实用,比起国内的那些安卓手机定制商预装的应用来说,称得上良心企业,这样的预装都会被告,那么国内已经没有适合她使用的手机了。要真的想要卸载,那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越狱之后就可以自由删除卸载,但越狱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会让恶意软件有可乘之机。而苹果应用必须通过官方AppStore安装,正是为了杜绝恶意应用的传播,所以现在苹果手机上的恶意应用比Android上的要少得多。对于大众来说,苹果提供了一个易用而安全的解决方案,给绝大多数用户提供了最佳的使用体验,对于姚小姐这样的用户来说,她需要的不是苹果手机,而是诺基亚1050这样的非智能手机。

强制网站在Chrome下HTTPS

  在使用Hosts访问某些网站的时候,通常必须使用HTTPS的方式才能正常打开,但某些时候这些网站内部还有HTTP的链接,需要手动修改,颇为麻烦,本文介绍一种在Chrome下自动转化HTTP为HTTPS方式的方法。

  在Chrom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chrome://net-internals/,打开HSTS标签,在Add domain里的Domain输入要添加的域名地址(不带http的地址),点Add即可。

  其中Include subdomains选项还可以添加子域名,保证所有子域名都使用HTTPS访问。

  使用举例:

  使用Google的https搜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搜索结果虽然可以显示,但是有时候结果网页快照却无法打开。这里的原因是网页快照结果链接往往使用的是http的方式打开,打开Chrome,在地址栏输入chrome://net-internals/之后,在HSTS选项卡下的Domain中输入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然后点击Add按钮,即可强制快照以HTTPS方式打开。

强制网站在Chrome下HTTPS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苹果回应央视质疑苹果搜集用户隐私

  7月11日,央视在《新闻直播间》节目里报道称,只要在苹果手机上使用软件(即使未经授权使用地理位置权限),用户使用软件的时间地点都会被记录下来。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与软件使用同步,并且比手机基站、WIFI等定位精度更高。专家表示,根据手机定位服务显示信息可完整分析个人行迹,用户动态会完全公开。而谷歌、苹果等公司也曾因擅自搜集用户信息屡次惹上官司。

  苹果软件获用户位置信息 比手机基站WIFI定位更准

  节目中,记者对包括社交软件、办公软件、炒股软件、娱乐软件等在内的十一款进行测试。其中有5款软件出现了位置权限的申请,但都已经关闭。剩下的六款软件则并未出现位置权限申请。通过操作发现,当使用软件时,对应位置文件夹中会出现软件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位置的经纬度等。该文件夹虽然显示加密,但并不需要任何解密措施就可以打开。这些定位信息完全与软件的使用同步,相对于手机基站、WIFI定位,该种定位方式精准度更高。

  据了解,央视新闻客户端也参与了该项测试,但该客户端并未提出位置权限申请。央视客户端的工作人员表示:“在苹果上线央视新闻客户端之前并没有向苹果公司申请获取用户位置的权限,而且新闻客户端也没有必要申请位置权限,但是对苹果公司后台如何操作获取用户信息并不太清楚。”

  通过查阅还发现,在苹果手机位置文件夹所提供的数据中还显示了位置可信度分值,有部分数据达到80以上,说明定位信息较为准确。记者也根据数据表选取一组数据进行测试,发现数据表中提供的位置与实际使用软件的位置相距不到20米,定位较为准确。

  关闭定位功能仍被获取位置信息 90%用户不知情

  记者通过走访北京、青岛等城市,对60位苹果手机用户进行随机采访,被采访者中知道苹果手机有该功能的人仅5人,超过90%用户对苹果手机该功能并不知情。而采访苹果手机专卖店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也表示对该功能并不熟悉。“不了解苹果手机这项功能的正面作用,负面作用要大于正面作用。”该工作人员说道。

  那么位置权限所显示的用户信息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院长马丁就根据该苹果手机中的位置信息准确的分析出了手机用户的行为轨迹。马丁表示:“苹果手机中的定位功能可以显示手机用户经常活动的地点,活动的时间、活动的频率,会把一个人完整的行为轨迹进行比较详实的分析,是公开性的,没有任何秘密。”

  马丁介绍,过去常常将数据和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安全级别越高,防护措施越好。但在大数据时代,泄密的通常不是关键性的保密数据而是普通的日常性信息。那么是不是将苹果手机中定位功能关闭就可以避免位置信息被搜集,避免泄露呢?

  对此,马丁表示:“即使用户将定位功能关掉,也不会改变后台系统,该系统还是能将手机软件使用时所在地点、时间等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

  擅自搜集用户位置信息 苹果谷歌屡惹官司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发展,用户数据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少互联网公司如苹果、谷歌等也因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而惹上麻烦,甚至做出赔偿。

  2011年,近三万名韩国苹果手机用户起诉苹果公司,未经同意擅自搜集用户行踪信息,要求苹果公司赔偿271亿韩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数月后,一名用户胜诉,苹果公司向其支付约合6100元人民币的赔偿款。同时,苹果就手机定位事件,收到了来自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开出的全球第一张罚单,被指控违反了位置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并处以苹果300万韩元的行政罚金。2012年,苹果公司再次因搜集用户位置信息,在美国圣何塞被集体诉讼。

  另一互联网巨头—谷歌也曾因搜集用户信息而惹上官司。2011年5月,谷歌在韩国首尔的办公司被警方调查。警方表示,谷歌涉嫌擅自搜集用户位置信息。同年,美国安卓手机用户状告谷歌过分跟踪其地理位置信息,并向谷歌索赔5000万美元。2012年,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遭美国政府罚款2250万美元。

  苹果公司回应收集位置信息:用户隐私受保护

  苹果公司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苹果一直坚持保护所有用户隐私,并对质疑做出了解释。

  央视报道称iPhone会记录用户地理信息,包括三个问题:1、用户常去地点,iPhone上可以查看过去一段时间内这部手机到过的地点及次数;2、即使关掉常去地点选项,第三方应用依旧会记录用户位置信息;3、iPhone用户在路过Wi-Fi热点范围时,会记录该Wi-Fi热点地理信息。并且,这些位置信息都会被回传至苹果公司总部服务器。

  苹果公司在声明中称,苹果一直坚持保护所有用户隐私。1、"常去地点" 仅存储于每个用户个人的iOS设备上,并且进行了加密;苹果没有将其存储在服务器上,也不会泄露;2、用户能够自主控制定位数据的收集和使用;3、iPhone搜集附近Wi-Fi信息为了更快地定位用户位置;4、苹果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 "后门".

  以下是苹果公司官方声明原文:

  关于你定位信息的隐私

  一直以来,Apple 都非常坚定地承诺保护我们所有用户的隐私。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开始,隐私保护的理念就已植根于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之中。我们不懈努力,只为将安全性世界领先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带给我们的用户。与许多其他公司不同,我们的业务并不依赖于收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我们郑重地承诺,坚持给予用户清晰而透明的提示和选择,让用户得以控制自己的信息。而且我们坚信,自己的产品也简单而恰当地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非常感谢 CCTV 的努力,就这一我们也认为非常重要的议题来协助进行用户教育。在此,我们要确保所有的中国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在涉及隐私和个人数据信息时,我们的所为及所不为。

  在购物,旅游,寻找就近餐馆或计算上班所花费时间等具体活动中,我们的用户想要并期望他们的移动设备能够快速并可靠地确定自己的当前位置。我们在设备端做到了这一点。但 Apple 不会追踪用户的定位:Apple 以前从未这样做过,以后也永远不会这样做。

  如果仅使用 GPS 卫星数据进行手机定位,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而通过预先储存的无线局域网热点位置和信号发射塔位置数据,并结合当前正在被 iPhone 接收的无线局域网热点和信号发射塔信息,iPhone 可以将这个时间缩至短短几秒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pple 运行着一个安全可靠的众包数据库,其中包含了 Apple 通过数百万 Apple 设备收集的已知信号发射塔和无线局域网热点位置信息。但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在这一收集过程中,Apple 设备并未发送或传输任何具体与某部设备或某位用户相关的数据。

  在我们所有的设备上,Apple 都让用户能够自主控制定位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用户必须自主选择启用 "定位服务",因为它不是一项默认设置。Apple 绝对不允许任何应用,在未曾预先弹出让用户一目了然的提示并得到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接收设备的定位信息。这样的提示是强制性的,并且不能被隐藏或覆盖。如果用户改变主意,仅需简单地切换 "开/关" 按钮,即可随时就个别应用或服务退出 "定位服务".当用户将某个应用或服务的定位数据切换成 "关" 时,它就会停止收集数据。而且,家长还可以使用 "访问限制" 功能,以防止孩子使用 "定位服务".

  当使用 iPhone 了解交通状况时,iOS 可搜集 "常去地点",在 "通知中心" 的 "今天" 视图中提供通勤信息,并在 CarPlay 中为你展示 iOS 自动规划的路线。但 "常去地点" 仅存储于每个用户个人的 iOS 设备上,并且进行了加密;它并不备份于 iTunes 或 iCloud 中。Apple 从不获取或了解某个用户的 "常去地点" 信息。而且,这一功能也可随时通过隐私设置切换为 "关".

  Apple 不会在任何时候通过任何用户的 iPhone 去获取其 "常去地点" 或其定位服务的缓存。我们通过用户密码对缓存进行了加密,并且谨防任何应用对其进行访问。为了让用户拥有更大透明度的权益,用户在成功输入其个人密码后,即可看到其设备上收集的数据。而当设备锁定后,在未输入密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查看这些信息。

  正如我们前文所述,Apple 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 "后门".我们也从未开放过我们的服务器,并且永远不会。对于我们而言,这些都是必须坚守、绝不妥协的。

  回应解读:

  苹果对于央视《新闻直播间》的这个回应,我觉得好像没回应问题的关键,央视称一个应用关闭了位置服务,iOS依旧会存储该应用的位置服务信息,苹果的回应应该表明这是不可能的,我的手机没有越狱,无法验证央视的报道是否属实。越狱的同学可以看看该系统目录下的文件是否有保存未授权应用的位置信息。

  当然,自动存储应用位置信息也可能是一个系统BUG,早先有国外程序员发现,iOS 4系统能跟踪并存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且这一行为还是再产品后台运行的,用户毫不知情,而苹果当时表示,iOS设备自动存储用户的位置信息实际上只是一个BUG而已,这一缺陷基本上可以归纳在consolidated.db上。consolidated.db这个文件应该是用于存储用户近期位置信息,以便iOS和iOS应用程序调用的,不过由于BUG原因,consolidated.db实际上并未删除旧数据,结果数据的累积自然就显示为了用户的持续行踪。

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谷歌关闭社交网络Orkut

  在未读邮件里看到一封邮件:“Orkut,再见”,内容是,Google宣布将于今年9月30日关闭社交平台Orkut.Orkut大多数使用者来自巴西及印度。

  Google在邮件里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YouTube、Blogger和Google+发展迅猛,与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通讯服务纷纷涌现。Orkut的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这些新的通讯服务,因此我们决定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完善上述这几个社交平台,以尽可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

  可见,Google将努力发展其认为有前途的社交网站服务,例如YouTube、Blogger和Google+,但我依然难以想象,Google居然到现在才关闭Orkut这个根本不可能有未来和发展的服务。至少有Google+存在的情况下,再去发展另一个社交网站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谷歌于2004年正式推出社交网络Orkut,这是谷歌在社交网络领域的首次尝试。Orkut我早先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其功能的确毫无新意,根本无法和Facebook等主流社交网站相竞争,这个服务我看早就应该关闭了。

  以下是Google的邮件全文:

  Orkut,再见!

  10年的活力对话,10年的亲密联系!现在是时候与Orkut告别了。在过去的10年里,YouTube、Blogger和Google+发展迅猛,与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通讯服务纷纷涌现。Orkut的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这些新的通讯服务,因此我们决定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完善上述这几个社交平台,以尽可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

  Orkut将在2014年9月30日关闭。在关闭之前,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您可以抓紧时间进行相应的迁移工作。您可以使用Google Takeout(在2016年9月之前有效)导出自己的个人资料数据、社区帖和照片。我们将保存一份涵盖所有公共社区的归档文件,此文件将从2014年9月30日开始提供在线访问。如果您不希望社区归档中包含您的帖子或名称,请从您的Google帐户中永久移除Orkut.如需其他进一步的详细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帮助中心。

  Orkut陪伴我们走过了快乐的10年,我们要向仍在频繁使用此服务的用户致歉。希望大家找到其他优秀的在线社区,在下一个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体验到更多对话和联系的乐趣。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中国内地个人投资美股指南

  中国内地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银行以低息吸存款,股市长年熊市,而因为中国有外汇管制,大部分中国大陆居民只能在国内这个单一市场进行投资,回报较低,风险较大,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个人如何进行境外投资是个比较有价值的话题。

  进行全球性的投资的风险比在中国的单一市场投资风险低,比如中国股市牛短熊长,连年下跌,但是美国市场完全没这个影响,美国股市从09年开始到达底部以后,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长达数年的牛市,牛长熊短,如果把资金投资在美国股市,不仅分散了风险,还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那么个人境外投资美股应该如何操作呢,不少证券服务商都在中国提供了网上交易服务,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中国内地个人投资美股指南

  前期准备

  个人对外投资,无论是实业投资还是购买海外房地产,资金如何出境一直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此类用汇属于资本项目用汇,目前还处在严格管控之下。如果直接汇款给美国的券商,一般可能会有失败的风险,因此,办理一张国外的银行卡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从实用性、方便性、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招行香港一卡通是个不错的选择。

  招行香港一卡通是一个香港本地银行卡,通过这个银行卡可以不受限制往国外公司汇款和接受国外公司的汇款,办理香港一卡通需要使用港澳通行证或护照到指定的招行网点开户,办理香港一卡通的时候,为了香港反洗钱要求,用户必须提供与开户证件(大陆身份证)同名的三个月内的住址证明,开通香港一卡通后,必须在2个月内使用大陆同名帐号往香港一卡通进行一笔转账,招行香港一卡通开通之后,每年必须有一笔转账,否则转账功能会被取消。

  招行香港一卡通的年费标准是,卡内资金低于等值10万港币的话,需要收钱管理费,用户选择电子账单的话,每月管理费是8港币。

  资金出境

  目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个人年度五万美元的结汇额度,这对于境外投资往往不够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父母妻子的银行卡进行购汇,这样总共就可以有每年15-20万美元左右的资金。购买美元现汇,不要购买现钞。

  国内银行卡往个人办理的香港招行一卡通转账是没有问题的(转账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写转账用途是投资理财),只是手续费有些高。我自己做过测试,通过中国银行往招行香港转账一笔钱,中行收取手续费104元,招行香港收取4美元手续费,中间行收取30美元手续费,这三比手续费中,去美国纽约的中间行手续费是大头。

  降低这种跨行转账手续费的方法是,国内银行都使用招行银行卡,同行转账就不走中间行,手续费会低一些。普卡转账的费用是:手续费汇款金额的0.1%,最低100元人民币(金卡手续费半折50元,金葵花卡免费),电汇费用150元,美元港币现钞的话汇出加收0.8%,最低50元。因此建议使用金葵花卡,购汇时候选择美元现汇,这样每次转账就只收150元电汇费。

  券商选择

  资金到了自己的香港一卡通上,就可以从那里将钱转账给美股的券商了。目前可开户炒美股的券商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内地券商在香港的分公司;一类是香港本地券商;一类是美国本土券商。

  通常情况下,在香港内地券商开设的帐号会收取较高的佣金,不太合算,因此大多数人选择美国本地券商。可以在网上开户,并且支持中文的美国本土券商有不少,中国人常用的美股券商有:Scottrade(史考特证券),Firstrade(第一理财),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证券)等。其中Scottrade的手续费较低,无论买卖多少股都是7美元一次交易手续费,没有账户维护费、账户不活跃费等其他费用,有中文的400电话。

  打开香港招行专业版,选择“转账汇款”—“香港本地转账”(因为Scottrade在香港有账户,因此是转账到香港本地),转账时候记得在附言中写上你的Scottrade账户号码和姓名,大约1-2个工作日到账,到账后就可以买卖股票了。

  股票选择

  美股的投资理念和国内A股完全不同,追捧垃圾股是中国股市所独有的现象,一些严重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市值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这在美股是不可想象的。美股市场上好公司非常多,是价值投资者的乐园,美国证券市场上可以买到全世界的好公司的股票,相对于中国A股市场,美国的股票估值更加合理,监管体系完善。

  对于互联网IT从业者来说,我们在互联网行业从事多年了,对这个行业和行业里公司都非常了解,因此占有信息资讯优势,选择购买哪家公司的股票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如果实在不会选择股票,那也可以选择购买美国三大指数基金:DIA(道琼斯工业指数), SPY(标准普尔500指数), QQQ(NASDAQ100指数),购买的方法和普通股票一样,投资指数基金好处是,可以追踪一揽子股票,能有效避免个股风险,还可以排除了基金经理的人为投资错误可能。对于正处于牛市的美股来说,5年来DIA上涨了106%,SPY上涨了124%,QQQ上涨了172%,相比之下,5年来国内A股上证指数则下跌34%。

  取回资金

  取回资金的流程跟汇款正好逆向,跟券商填个申请单,然后1、2个工作日就能到账了。美股是T+3结算,也就是如果你今天卖掉股票,那么要等3、4个工作日后才能回来。

  总结

  中国人目前比较靠谱的长期投资方法我看是,将存款兑换为美元,开通一个香港银行账户,把美元转账过去,然后找个券商开通一个美股账户,购买美国股票,中国最好的企业和美国最好的企业都在美国股市上市,美股集聚了一批中国顶尖的互联网公司,因此投资美股是目前内地居民的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乌云网遭到DDOS攻击

  今天访问乌云网的时候发现一片空白,上面留有乌云网官方的声明:WooYun今天中午受到不明DDOS攻击,目前正在处理中。

  如果理解不了白帽子,可能你很难理解方小顿创立的乌云漏洞报告平台,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漏洞很容易卖出好价钱的情况下,不以盈利为目的乌云已经坚持了4年,聚集了4000多位白帽子,发现和报告了近5万个漏洞,除了将白帽子提交的漏洞及时通知厂商进行修复,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外,乌云有着更大的愿景。

  “安全的问题,在于其封闭性,黑客本身是个很神秘的圈子。(而公众领域这边)每个人都担心出安全问题,但几乎每个人又都不知道安全问题到底是什么。” 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这个行业很难得到改善,掌握信息的人会利用信息进行牟利,而如果最终的使用者不关心安全问题,那么应用厂商就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如果企业本身不在乎安全问题,那么程序员写起代码来就更随意,同时大多数公司内部系统管理员与安全人员,他们没有来自行业与内部的竞争压力,为企业做安全都是“常规模式”,外加生搬硬套国外的标准做安全管理,日久天长会变得工作效率低下、不负责任。这样漏洞就越来越多,最终用户会为这些安全问题付出代价。

  乌云尝试以新的方式打破这个不对称:首先将白帽子和厂商联系起来,让厂商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不再像以往被人黑了还不知道为什么;然后平台上积累的数万个真实漏洞,可供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时参考,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最后乌云还会对一些新兴和频发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警,帮助最终用户增强安全意识,使其在向企业提供个人信息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承担的风险。

  而当用户把安全性作为选择企业产品的考量之一时,企业就加大投入,开发人员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和动力去处理安全问题,从而营造出越来越好的安全生态,促使这个生态形成,就是乌云要做的事情。

  此次乌云网遭到DDOS攻击应该来说是一件意料之中而又感觉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乌云平台本身的因素,黑客之间的事情;之所以又说事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是因为乌云网本身是一个黑客聚集平台,网站安全应该没什么问题。最后真心希望全民都应该关注一下我们的互联网安全,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也希望乌云网能够继续承载其应有的责任,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投稿,作者:极客志   原文链接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腾讯微信推出广告联盟

  7月7日,腾讯宣布微信正式开通公众平台推广功能,粉丝超过10万的流量主可以入驻,对广告主没有特别的门槛要求。在笔者看来腾讯此举意味着广告联盟战略的正式开启,借此机会腾讯有望通过微信广告联盟平台实现百亿级别的年收入。

  微信开通公众平台推广功能,主要作用就是建立起广告主和微信运营者的一道桥梁,帮助微信运营者赚钱,帮助企业做推广,这个市场规模看起来不大,但对比百度联盟的收入规模,我们会计算出一个毛骨悚然的数据:百度联盟发展部总经理马国林预计,2014年百度联盟分成将达70亿元,同比增长91%,而百度广告收入分成比例大约各占50%,也就是说百度联盟在2014年的流水会达到140亿人民币。

  长期以来,百度联盟遇到过很多的挑战者,包括谷歌广告联盟、阿里旗下的阿里妈妈、黑马广告联盟、九赢,乃至网易有道和腾讯搜搜等搜索引擎旗下的联盟,但无一可以威胁到百度的江湖地位。但今天入局的玩家乃是用户规模超过百度的微信,微信要玩广告联盟了,百度还能稳坐老大吗?

  百度联盟和百度竞价是百度公司最主要的两块收入来源,微信此举无疑在和百度的核心业务在抢饭碗。可以预见,如果微信真的想把自己的广告联盟体系建立完善,面对数百亿的市场,百度和腾讯因此将会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是激烈的斗争。

  在7月7日微信官方宣布上线推广功能后,引发了业界几大的讨论,很多人讨论观点在于“微信的广告联盟能否威胁到百度的广告联盟,百度如何来应对?”,在笔者看来,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足够巨大,完全能够同时容纳3---5家百亿级的广告联盟,微信的广告联盟会获取到巨大的收益,但百度的广告联盟也依然会一路高歌猛进,乃至流水突破200亿,300亿......

  互联网广告市场没有天花板

  只要中国国民经济在增长,互联网在发展,那么互联网的广告市场将会没有天花板,持续增长。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当时大家认为100亿往后的增长速度会滞缓。但很快,2009年就达到了150亿,2011年接近500亿,2013年超过1000亿...2014年的数据虽然还没有出来,笔者估计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应该在1400----1500亿左右。前面说过,百度联盟今年流水预估在140亿,只占据了不到10%的份额,哪怕微信入局依然能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另外,不出我所料的话,360、UC等公司旗下的广告联盟也会在着一两年迅速发力,进入第二梯队。

  百度联盟是百度的50% 而微信联盟只是微信的10%

  俗话说,百度是流量的入口 腾讯是用户的老家。百度擅长获取流量,腾讯擅长圈住用户。所以在同等用户规模的前提下,百度更擅长于用流量赚钱,而腾讯擅长经营用户获取非金钱以外的价值(比如数据和关系链)。百度联盟对于百度来说绝对不可缺少的,而微信联盟对微信来说重要性就不那么明显了,没有微信广告,微信靠游戏、靠电商等业务也能赚大钱,且比靠广告来钱更迅速。可见,双方对旗下的广告联盟投入精力和资源是远远不对等的,在百度公司广告联盟是核心战略部门,而在腾讯至少目前看来还没什么太大的地位,借助微信庞大的具备粘度的用户量,腾讯当前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在广告营收这块倒没必要如此的着急,而且微信是腾讯自己的平台,还处在打造用户体验的阶段,过分的商业化也不利于微信的发展。

  总结:无论如何,百度当老大的时间太久了,行业是应该有所改变额。微信推出广告计划,是一件对行业非常有利的好事,而且微信的发力也会从某种程度上倒逼百度去改变,由PC端的营销真正意义上往移动端转移。(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