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中国DNS解析出现大规模故障

  今日下午15:10左右,网友发现国内众多网站出现无法访问的现象。据分析看,网站无法访问的原因是网站域名解析错误,大量网站的域名被解析到一个无法访问的美国IP地址(65.49.2.178)上,导致众多网站无法访问,目前国内三分之二DNS处于瘫痪状态。

  我通过一些测试工具来从全国各地测试月光博客网站地址,发现有不少地区都解析出错误的IP地址,测试了一下其他网站,也有很多都解析到同一个IP地址。

  从现象看,这次的DNS解析错误很像DNS劫持,也像针对全部域名的DNS污染,通常在中国大陆,对于所有域名查询都是在UDP的53端口上进行的,防火墙通常会在这里进行IDS入侵检测,一经发现与黑名单关键词相匹配的域名查询请求,就会立刻给查询者返回一个虚假的IP地址,由于DNS查询通常没有任何认证机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阻止用户访问某些特定网站。

中国DNS解析出现大规模故障

  此次断网现象范围非常广,这让我怀疑是国内负责DNS污染的那个设备出了什么故障,其实,DNS污染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争议的行为,你要屏蔽一个网站,直接屏蔽其IP就可以了,搞这种DNS污染,名不正言不顺,还很有可能让其他无辜网站都受到影响,破坏中国网民的上网环境,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不好,至今全球有13台根服务器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其中10台设置在美国,另外各有一台设置于英国、瑞典和日本,没有一台在中国,因此这种DNS污染的行为实际上降低了中国在国际互联网市场上的地位。

  针对目前的DNS问题,网民可以采取更换DNS为谷歌的8.8.8.8和8.8.4.4来解决,更改之后需要运行一下这个命令:ipconfig /flushdns 刷新下本地的DNS缓存。

  今天,所有中国网民都会记住这样一个IP:65.49.2.178,对于这次大规模网络故障事件,我相信我们的网络运营商们一定能给广大网民一个合理的解释。

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全栈工程师就是一棵歪脖子树

  老张有一个林场,专门种植树木,待树木成材后销到城里做家具。林场里有不少杉树,长得都非常挺拔,偏偏不知怎的长了一棵歪脖子树,长得倒是郁郁葱 葱,偏偏造型奇特,别的树都力争上油,可这棵歪脖子树不仅横着长,还长得颇为怪异。老张几次都想挖掉它当柴火烧,看它那怪异的造型又忍住了,心想等这批杉 树成材,一起砍掉吧。

  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林场里就炸开了锅,杉树们极力取笑歪脖子树。“你知道作为一棵树,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有用之材吗,你看旁边那个,可以做梁柱,小歪脖子,你丫能干啥啊?”;"这个臭歪脖子树,抢了我们的养分和阳光,长成这样,完全是丢我们的脸,我呸!".

  歪脖子树有自己的梦想,它要长成它喜欢的造型,如此日复一日,林场里的杉树渐渐长大了,老张决定逐步卖掉这些杉树。随着一批批杉树被运出去,奚落与 嘲笑更多了。“瞧睢人家,你左边的那棵,现在在被打造成前台,在知名大企业,右边的那棵更牛逼了,它被做成了老板桌,你知道天天用的老板是谁吗,说出来吓 死你。你个臭傻逼,作为一棵树,你居然不向上长?”

  林场里的树越来越少了,歪脖子树也有些失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怀疑,当初为什么不和他们一样长呢。

  有一天,一个老板和他弟弟过来买树,他弟弟是个园艺家。园艺家正在筹划一个大型的园林,一切都弄好了,唯独还差一棵造型奇特的树作为点睛之用,他找了很多地方,不是造型不满意就是人为痕迹太过于严重。终于,他看到了这棵歪脖子树,立马柏板重金购买。

  老张觉得不可思议,林场里的杉树们更是炸开了锅,“凭什么啊,我们长这么高,它就那么点高,还长得这么怪,凭啥卖了这么高的价钱”。原来,随着经济条件的的变好,人们有闲钱了,也愿意花钱去欣赏园艺了,长得高的树木很多,但长得怪的树木却是极为难得。

  一棵歪脖子树

  有些人一听这个全字满腔怒火,凭啥你的职业中带一个全字,你是要前端后端通吃吗,还要吃掉移动端,你是不是要抢我的饭碗。你凭什么啊,做技术就应该专精,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吗?

  记得三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两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中有谈到前端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的重要性,结果有一大波后端工程师批评我,他们认为前端就是一个低端的职位,切切图写写JS就完事了,重要个屁啊。现在你来看,到处都在招前端,而且工资不比后端低,甚至略高,还不一定能请到人。

  全端工程师不是什么高大上,它只是一种职业,和DBA运维产品工程师一样,只是职业的细分。全端工程师不是要吃掉前端更不是要吃掉后端,它是环境发 生到一情况况所催生的一种新的职业,它恰恰是市场更细分的结果。我能理解某些工程师的那种紧张与孤傲,早些年出现前端吞掉我们的一部分工作,现在又要炒全 端吃掉我们的一部分工作,你让我们这些垂直发展的人怎么活,连茴字有几种写法你都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拿着和我们一样的工资?

  与新技术的任何方面打交道的人,他们确信自己是在做天生的高科技业务……在我们两人看来,他们一般都不是。在这些领域中, 那些有根本性突破的研究人员是在做高科技业务。我们所有其他局外人只是他们工作成果的应用者。我们用计算机和其它新技术组件来开发我们的产品或者组织我们 的事务——《人件》

  很抱歉,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技术的使用者,除了极少数的牛人之外,我们都在为产品服务。我们的客户并不想知道你有多么牛逼的算法,也不想知道你用了多少种设计模式,他们要的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能不能让我用得爽用得值。

  一幢房子

  我很喜欢把软件工程与建筑业相比,我很抱歉又把大家和农民工相提并论了,其实我们与他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在搬砖,而我们在搬bit,他们 晒着太阳累一点活得长一点,咱们吹着空调死得早一点。做得好一点的工程师,无非就是一个代码工匠,我们都是手艺人,手熟而已,无它。

  垂直发展是钢筋,而横向发展可能就是水泥。没有钢筋的房子建不高,没有水泥的房子也是有的,不过水泥+钢筋还是多数了吧。无需你自己是钢筋就指责水 泥,就象Node.js刚出来的时候,被人指责是一班臭前端搞出来玩的的东西。任何技术都有它的适用场景,离开某个场景可能一文不值,人也一样。

  不要因为自己用Java就批评ASP.net,也无需自己开发Android就骂果粉,我知道,PHP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如果我们能在各自喜欢的领域有更好的发展,不是更好么。你觉得横向发展不好,你不跟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为什么会需要全端工程师

  我们需要有全局视野的人

  老板们都说,开发人员要有产品意识,要有用户意识,如果你只做后端,恐怕你是不能理解前端对用户的重要性。其实说来惭愧,很多人误以为我是个臭前 端,其实我从来没有专职做过前端,我很抱歉我站错了队。这么多年,我一直是在写点前端并厚着脸皮混在后端,作为一个低水平的臭后端,我只是更喜欢和用户接 近一点而已。

  IT行业的鄙视链是很严重的,大家之间相互鄙视,或者,你换个岗去做对方的工作,我相信你就能了解到他们的工作价值了。前端说用户体验重要,后端说没有后端你前端屁都不是,彼此对调一下,你能感受更多。

  一种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需要从多种技术中权衡,到底是用Hybrid还是用Native,这是要根据你的业务场景和人员配置情况来判断的,不是说看别人写的几篇教程或者指南就能决定的。

  创业公司越来越多

  IT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除了少数真正玩技术的公司,恐怕还是要玩产品的。既然是玩产品,就免不了各种设备各种平台各种兼容。新公司的资源总是有限 的,单个工种的工作量又没那么饱和。所以有一个多面手在创业初期是很有帮助的,不可能为了一个iOS的客户端去专门请一个月薪上万的人来做iOS应用,再 花上万的月薪找人来做Android客户端,省钱是创业公司的主流,但又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全面铺开,所以全端工程师是不二之选。

  硬件设备的发展

  有人一定会说,硬件设备和全端工程师有半毛钱关系,还真有那么一些关系。软件最初的时候是单机版,要求的只是软件工程师,后来因为网速的提升与网络 的普及,B/S取代了C和C/S,所以就演变成了后端工程师占主流地位。到现在,客户的硬件设备越来越强大,网速也越来越快,所以Web前端会占主流,而 所谓的后端会越来越萎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认为,未来的后端,会发展到只提供Web API的数据,只需要少数工程师就能搞定。大部工作会由所谓的前端和各种客户端来完成,这就是我讲的后端已死。

  移动设备的发展和云的概念以及第三方平台,肯定对这种需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企业需要一个能掌握多种技术的人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个有全局视野的人来参与,他需要对产品中用到的多种技术都熟悉,所以,全端工程有时候会是一个胶水的作用。

  结语

  全端工程师不会替代后端工程师,也不会替代替代前端工程师,这个职业不是要替代谁,它只是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只是一种新的职业而已。胶水有胶水的价值,催化剂有催化剂用处。积极地拥抱变化吧,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本身,你我都无法阻止。

  专精是一个方向,横向也是一个方向,没有谁比谁厉害。不用担心别人呼吸你就没有氧气了,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你总会有价值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 必因为彼此的发展方向不一就大动干戈,有这力气,还是多搬个砖吧,多动一下,总是要活得长一点的。我知道Master Wugui是不会同意我这个看法的。

  全端工程师,就是掌握多种技能,并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涂雅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阿里巴巴或全面收购新浪的4大理由

  自从去年阿里巴巴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以来,双方展开了一系列后续的合作。包括微博淘宝版上线、 阿里对手京东封杀新浪微博账户、新浪员工餐补涨了100元、 新浪网从首页到内页到处展现的淘宝广告等等。

  近日以来,在新浪科技频道的滚动新闻里阿里系的相关新闻和软文占据了大块的版面,甚至在1月2日当天阿里系的新闻数量甚至超过百度和腾讯等巨头的总和,面对最近阿里和新浪持续的眉来眼去的动作,我们不禁要问:这是阿里要全面收购新浪的节奏吗?

  新浪未来被阿里全面收购或是业内人士的一句玩笑话,但玩笑话背后却有其现实的可能性。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下新浪入赘到阿里旗下的几大原因,当然以下几大理由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第一:新浪自身的发展遇到天花板

  先说营收的天花板,2008年新浪网实现3.7亿美元的营收,是新浪网的最后一年高速增长,此后新浪网营收增长一路走低,在2012年的营收为5.3亿美元,2013年的全年财报虽然还没有发布,但最多也就在6.5亿美元左右。在2008年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1:7左右,而现在的比例大概为1:6,我们知道新浪网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的人民币客户,08年的3.7亿美元购买力比现在的6.5亿美元还多,也就是说新浪网5年来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换句话说:新浪网最近5年来的收入居然没有翻番,甚至低于中国GDP的增长水平。 一家中国TOP10的互联网企业的收入增幅如果低于这个国家的GDP,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再来说说新浪网的移动端流量瓶颈。包括新浪在内的四大门户一直有个自欺欺人的说法:我们PC端流量降低咋啦,我们移动端流量快速增长不就行了?新浪网曾经是PC时代是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到了移动时代,用户获取信息有了更多的选择,新浪网(当然其他三个门户也是如此)价值大大降低。

  新浪如果不卖,或许会烂在自己手里。如果卖给阿里,要么被阿里做起来(天弘基金如果不卖给阿里,自己做能做起来吗?),要么烂在阿里手里(当然,是N年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曹国伟等高管团队对新浪没有无法割舍的感情

  如果现在有人要买搜狐或者网易,我相信给张朝阳和丁磊远超现在企业市值的钱他们都不会卖,因为这些创始人对自己创造的企业有深厚的感情。而现在假如有人要以高于新浪网的市值购买新浪的话,新浪的管理团队很有可能就会答应,因为现在打理新浪的这批人基本没有新浪的创始人,扮演的都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职业经理人的意思就是:反正企业不是我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从去年以来,新浪微博和阿里合作,内置大量淘宝网的硬广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新浪一切向“钱”看。

  2001年,茅道临、汪延、曹国伟等投票取消了王志东的新浪CEO职位,王志东作为新浪创始人被后辈扫地出门从此一蹶不振,后来茅道临、汪延、曹国伟轮流做了新浪网的CEO,直到2006年曹国伟扫平了所有障碍后,坐稳了新浪CEO宝座后,我们才毛骨悚然的发现,曹国伟是一个心机极深、智商极高的政治高手,这种人非常理性,一切以利益为重。当然,如果新浪网不能满足其抱负的施展,很有可能采取办法把新浪网整体卖掉(反正新浪网的其他大股东持有新浪股票也是为了卖一个好价格),然后图谋他业。

  第三:阿里需要继续为上市提升估值

  2013年对于马云来说是风光的一年,也是失意的一年。风光的一年在于阿里系企业继续高歌猛进,支付平台、电子商务、保险、贷款、物流、银行、虚拟运营等几驾马车几乎都飞速狂奔,且几乎都取得中国同类型企业老大的地位,可以说马云在2013年势头上有望超过柳传志成为中国企业家第一人。失意的一年在于马云主导的阿里巴巴整体赴港上市计划失败,阿里巴巴原定在2013年的这次IPO有望创造现代企业有史以来最高的融资和市值的双料纪录,但因为香港交易所坚守原则,拒绝“合伙人制度”而让马云丧失了载入历史的机会。

  过去的2013年阿里巴巴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出手动辄几个亿的美元,马云在用手里的钞票告诉陈家强:看到了吧,如果你港交所拒绝了我,就丧失了全球第一大IPO交易所的桂冠(港交所此前连续多年超过纽交所成为全球第一大IPO交易所,2013年因没有接阿里的这个大单,丧失了第一名的荣誉)。马云现在需要进行几宗大笔的收购交易,提升阿里巴巴的估值,增加他们和交易所博弈的筹码。在马云的种种提升阿里巴巴估值的举措之下,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高管屁颠屁颠的跑来中国,而香港交易所的几个老顽固能否在阿里的超大融资额诱惑下为其放行,我们不得为知。

  如果阿里能够并购新浪,无疑将会助力阿里的整体估值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阿里巴巴需要一个舆论阵地

  业内盛传一个段子“阿里巴巴的公关部几乎把国内一线的资深媒体人都汇聚了,非常强大,如果用来接外部客户单子进行盈利,每年收入3——5亿不是问题,都可以拿来单独上市了”,这绝非虚言。

  说起阿里巴巴入股新浪网,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在讲,阿里巴巴看上新浪的是数据,利用新浪几亿用户的数据,阿里巴巴可以基于大数据做一些事情。但如果了解阿里巴巴的人都会知道,阿里对网络舆论平台的把控到了一种近乎难以让人理解的地步,阿里巴巴如果全面收购新浪网,还有一个原因或许看上的就是新浪网的影响力。

  新浪网虽然势头不如往年,但仍然是中国互联网第一门户网站、第一网络舆论阵地,经过多年的积累,新浪网获取了很多的业务资质和合作伙伴关系(这些资源新浪自己发挥起来有限,但交给阿里呢),这些优势都是阿里所看重的。

  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dingdaoshi

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谷歌研发智能隐形眼镜

  据谷歌官方博客报道,Google正在测试一款智能隐形眼镜,用来检测眼泪中的血糖水平,并研究它对佩戴者的潜在预警作用,Google希望有朝一日它能成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一种新途径。

  Google的博文全文翻译内容如下:

  介绍我们的智能隐形眼镜项目

  发表者:Brian Otis 和 Babak Parviz,项目联合创始人

  您可能听说过,糖尿病是一个日益严峻的大问题,全球每19个人就有一个正在深受其害。但您可能不清楚众多糖尿病患者每天为了将其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不受控制的血糖将使患者陷入危险境地,因为它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有些是短期的有些则是长期的,包括对眼镜、肾脏和心脏所造成的损害。我们的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们,她的母亲曾因低血糖昏迷后将车驶出了马路,这使得她非常忧心。

  和我聊过的很多人都表示,控制自己的糖尿病就像是做一份兼职工作。锻炼、吃饭甚至是出汗等正常的活动都会使血糖水平产生频繁的变化。血糖水平的突然飙升和急剧下降都是危险的,而且经常出现,这需要全天候的观察。有些人随身携带血糖检测仪,将血糖传感器嵌入在皮肤下。大多数人每天会多次刺破手指用指尖末梢血液来检测血糖水平。这种做法具有破坏性并且让人非常痛苦。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通常不会按照需要的次数检查自己的血糖水平。

  多年来,很多科学家研究了各种体液——例如眼泪——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让人们来监控自己的血糖。但是可以想象到,我们很难收集眼泪并对它们进行研究。在Google[X],我们考虑微型电子产品——试想:芯片和传感器小到看起来像是一道道光束,有比人类头发还要纤细的天线——可能是一种探寻眼泪中血糖之谜的方法,它或许能更精准地检测到血糖水平。

  介绍我们的智能隐形眼镜项目目前,我们正在测试一款智能隐形眼镜,利用嵌入两层柔软的隐形眼镜材料之间的微型无线芯片和微型血糖传感器来检测眼泪中的血糖水平。我们正在对模型进行测试,它每秒就能读出一个血糖数。此外,我们也在研究它对佩戴者的潜在预警作用,因此我们正在尝试将微型LED灯集成到里面,在佩戴者的血糖水平超过或低于特定血糖值时可以亮灯示警。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过我们已经完成了多项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改进我们的雏形。我们希望智能隐形眼镜有朝一日能成为患有糖尿病的人控制血糖的一种新途径。

  我们正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进行相关探讨,不过要将这个技术融入到人们可以利用的系统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不会独自进行这一项目:我们计划寻找能够将此类产品推向市场的专家作为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将利用我们的技术来制造智能隐形眼镜并且开发出可以向佩戴者和他们的医师提供测量数据的应用程序。我们总是说,我们要找寻那些看起来值得思索的或比较奇怪的项目,当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宣布世界“无法战胜”糖尿病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将值得一试。

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操作系统COS发布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和上海联彤在北京联合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COS(China Operating System),该操作系统可应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掌上终端、机顶盒、智能家电等领域为解决安全性问题,COS操作系统是一个不开源的系统。

  在用户界面方面,据悉COS拥有原生应用以及HTML5应用,同时也能加载虚拟机运行JAVA应用,目前COS可以运行的应用程序已经超过十万个。

  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移动操作系统是Android,Android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使用开放免费代码许可证,一切代码都是公开免费的。Google将Android的大部分以Apache开源条款2.0发布,剩下的Linux内核部分则继承GPLv2许可,任何厂商都可以不经过Google的授权随意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但不能随意使用Google的标志和Google的应用程序。

  从外界的报道描述看,COS操作系统极有可能和Android一样,基于Linux内核修改而成,但却选择不开源的许可政策,由于Android的大部分应用是通过虚拟机运行的Java程序,因此COS只要也使用个Java虚拟机,也能实现运行Android的十万多应用程序,但是稳定性和兼容性就不得而知了。

  希望这个COS不要是一个Copy Operating System。

全栈工程师到底有什么用

  最近国内外都在流行一个词叫Full Stack,中文翻译过来叫全栈工程师,也叫全端工程师。微博上很多专业人士都在讨论全端工程师,有赞有毁的。我对全端工程师的定义是:掌握多种技能,并 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打外比方,全栈工程师就是一个能独立盖一幢10层小洋楼的人,而普通工程师,则是可以和一群人盖一幢摩天大楼的人。至于 要掌握哪些技能,我觉得这个要跟从事的行业与技术方向有关,做互联网的和做软件的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做互联网的,后端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技术流派。

  8/2定律在哪都适用,全栈工程师就是掌握20%常用技能的人,但这20%的技能会有80%的几率被用到,剩下那80%不常用的,让我们Google吧。

  有人说,全栈工程师在中国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叫站长。这个说话有点靠谱但又不那么靠谱,我自己也做过站长,深知作为一名站长需要掌握很多种技术。不靠谱的是,很多站长其实并没有真正写过多少代码,而是熟练利用一些建站软件来建站。

  全栈工程师的价值

  有人说了,你再牛逼,你懂五种技术,你能干五个人的活吗?全栈工程师并不是说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而是要从多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全局性思维

  现代项目的开发,很少说只用到一两种技术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潮下。随便一个互联网项目中用到的技术,就会需要用到后端开发、前端开发、界面设 计、产品设计、数据库、各种移动客户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设计和OAuth等等,一些比较前卫的项目,可能会用到Single Page Application、Web Socket、HTML5/CSS3这些技术,还有像第三方开发像微信公众号微博应用等等。

  Web前端也远远不是从前的切个图用个jQuery上个AJAX兼容各种浏览器那么简单了。现代的Web前端,你需要用到模块化开发、多屏兼容、MVC,各种复杂的交互与优化,甚至你需要用到Node.js来协助前端的开发。

  所以说一个现代化的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我们需要一个人来掌控全局,他不需要是各种技术的资深专家,但他需要熟悉到各种技术。对于一个团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一个全局性思维的人非常非常重要。

  像如果是我经手的项目,我肯定会注意到网页优化,也会考虑到API来兼容各种客户端,更会考虑到三屏兼容的问题。不会说项目中完全使用AJAX而不顾SEO,也不会为了功能性而忽略访问速度,我会很好的把握这个平衡,因为我知道它们的权重与实现成本。

  沟通成本

  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做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毫不为已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全栈工程师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一不小心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你让一 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 彼此都能听得懂。

  创业公司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全端工程师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 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端工程 师是省钱的一妙招。虽然说全端工程师工资会比一般的工程师会高很多,但综合下来,成本会低很多。

  全栈工程师的困境

  我讲技术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纵向一种是横向的,横向的是瑞士军刀,纵向的是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对与错,发展到一定程序都会相互溶合,就好比中国佛家禅修的南顿北渐,其实到了最后,渐悟与顿悟是一样的,顿由渐中来。

  如果一个公司不太懂全栈工程师的价值,那么全栈工程师的地位将会很尴尬,说得不好听一点,全栈工程师就是什么都会,都么都不会。曾经有一次面试,对 方问我很基础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能做出产品,也知道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我也不会犯那些错误,但我就是答不上概念,要考倒我非常容易。所以在应聘面试的时候,有些时候会吃亏,你可能会不如哪些在某一方面钻得很深的人工资拿得高。

  由于经常在各种技术穿梭,我会经常忘记代码的语法和一些API,所以我经常需要去查API甚至查语法,我觉得没有Google我几乎没法工作。这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技术不够的表现。我记的只是一个Key,一个如何找寻答案的索引,而不是全部,人脑不是电脑,我不可能要求我能记下所有的东西。

  有一次面试官问我一个问题,我说我不知道,但我猜大概是如此这般,对方问我,你为什么这么猜,我说凭直觉,对方笑了笑没说话。面试完后我一查,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没错,我就是凭直觉,但这种直觉和女人的直觉不一样,这种直觉是技术上的直觉,是你过去技术经验累积的一个反射。

  为什么我会成为全栈工程师

  我相信很多全栈型工程师会和我一样,是因为要创业才成为全栈型工程师的。我有一颗创业和做产品的心,而且我又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有些人擅长整合资源,空手套白狼,但我显然不是这种人,所以我只好自己做了。

  在经历过两次孤独的创业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一个适合独立创业的人,所以,我成为了一个全端工程师。我最初是做ASP,后来自己创业写客户端用 Delphi,然后写了三年的ASP.Net,2010年的时候因为公司需要开始做iOS开发。Web前端是一直自己在做,项目中的的 Javascript基本都是我自己在做。

  我热爱写代码,热爱重复发明轮子,热爱新技术,我想这也是我成为一个全栈工程师的重要原因。

  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全端工程师的乐趣要比一般工程师来得多,因为你知道一个产品的形态,你可以去设计一个产品,你是从全局的视野来做事情,你得到的成就感会更多一些。

  来源:投稿,原文链接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一个更加牛逼的科技媒体将如何崛起

  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科技媒体和自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探讨媒体该怎么做,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讨论。讨论的具体话题包括传统媒体是如何走向衰落的?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自媒体到底靠谱不靠谱?科技媒体扯淡不扯淡等等?

  同样作为媒体从业者,笔者从这些讨论中获益良多,可是窃以为很多讨论或多或少偏离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而是显得有些抽象化和概念化。或许,他们讨论的出发点都比较高,不屑于去关注一些基本的东西。

  笔者是某手游媒体的主编,由于地处南京,跟本文所提到的这些远在帝都科技媒体和自媒体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本文只是笔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个人意见,如有偏颇,欢迎探讨。这些想法比较杂乱,这里通过三个小标题把它们串起来:

  一、最重要却最被忽视的

  笔者不太能想得通的是,为什么国内的科技媒体都是年轻人当家,而且乐此不疲。据我了解,国外的科技媒体,如连线杂志、TechCrunch以及最近倍受关注的Re/code基本都依赖于一个资深且专业的编辑团队,这些团队都是由一个年龄较长的头儿带领。

  比如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凯文·凯利和克里斯·安德森,TechCrunch创始人兼前主编迈克尔-阿灵顿,Re/code的卡拉·斯韦舍和大名鼎鼎的莫博士,其中莫博士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66岁。据报道,Re/code刚创建没几天,其估值就达2500万至3500万美元。秘诀就是一个资深而专业的编辑团队。

  对于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年轻的团队意味着有活力、有创意、有干劲、有体力,可是对于媒体来说,资深记者或者饱经风霜的业内人士却是多多益善的。这一点我想无需多言。

  问题在于,我们的媒体在主观上似乎并不在乎这一点?例如,虎嗅网招聘编辑的条件是“最好生于1985后”。其他科技媒体的编辑团队也主要是由年轻人组成。笔者认为,编辑团队的年轻化和缺少业内经验是制约国内科技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自媒体”对罗振宇真的那么重要?

  2013年讨论最多的是自媒体,倍受关注的也是自媒体。一些人认为自媒体不靠谱,另一些人认为自媒体代表未来。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横空出世,让很多原本看低自媒体的人闭上了嘴。可是,罗振宇的成功真的因为他是自媒体?罗振宇真的想做自媒体吗?或者说,他真的只想做一个自媒体吗?我表示怀疑。

  对于“罗振宇是否想做自媒体”这个问题,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笔者看过罗振宇在推出罗辑思维前的策划会议录像,罗振宇力主做个人脱口秀,不要谈话类节目,不要搞群演,坚决一个人上。而且罗振宇本人也是自媒体的大力支持者。

  可是单人脱口秀不等于自媒体,周立波也是单人脱口秀,你怎么不说他是自媒体?单人脱口秀在电视行业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很多国内外电视台都有这种节目。

  罗辑思维的特色在于其传播渠道和形式:一是微信公众号的语音功能,二是优酷网的视频。罗振宇自己也认为,罗辑思维的一大成功秘诀在于,通过语音和视频充分地发挥了其人格魅力。

  可是语音和视频有什么了不起?语音就像收音机,视频就像电视机,在中国都已经普及几十年了。

  来自传统电视行业的罗振宇的秘诀在于把收音机、电视机和互联网结合了起来。这也算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吧。是不是很简单?

  可这看似简单,却是浸身互联网的国内众多科技媒体和传统的博客作者所忽视的。

  我们看看国外的科技媒体,就会发现,他们早就开始做视频节目,我本人就会看商业周刊和TechCrunch的视频节目。可是回头看看国内的网络媒体,自制视频却少得可怜。除了凤凰网会借用凤凰电视台的视频,力推“全媒体”战略,其他四大门户很少有自己的视频作品。

  视频作品本身的内容没有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这个形式。就像罗振宇说的,相比文字,语音和视频更具有人格特征。

  如何来理解这一点?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案例。

  经常看科技媒体的都知道有一个叫魏武辉的人,因为他经常到处发表文章,也有自己的独立博客。他的头像就是他本人的照片。说句实话,魏老师不要生气,那张照片有一种欠揍的感觉(这也许和魏老师经常发表批判性文章有一定关系,给人感觉居高临下)。可是当笔者看了魏老师在Ted的演讲视频,那感觉和他的头像完全不一样,还是很平易近人和正常的。看了他的视频演讲,笔者对他的内容更有一种亲近感。这就是视频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起到了作用。

  还有独立博客的作者,你看了他几年的文章,但是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你可以引用钱钟书的话来反驳我:“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你往往就是先看看那只母鸡是什么样,然后才去判断它的蛋的。

  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某个互联网大佬放了个屁,但是我们总还习惯于从中找到正确的成分;相反,某个不知名的作者写了篇好文章,我们总还习惯于鸡蛋里挑骨头。人就是这样。

  所以罗振宇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他是个自媒体,自媒体只是一个噱头,一种奠定个人魅力和品牌的手段。当罗老师有了足够的积累和资源,他召集一帮自媒体做一个网络电视台又何妨?罗振宇的微信号只有100万粉丝,做一个电视台,就可以轻松破千万粉丝,影响力成倍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媒体从业者,相比计较于“自媒体”这种概念,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三、国内这些科技媒体的成功能否复制?

  下面说一些更加具体的,如果你现在要在中国做一个新的科技媒体,你应该怎么做?先让我们看看目前已有的一些科技媒体。这里说三个最典型的:36氪、虎嗅网和Pingwest。

一个更加牛逼的科技媒体将如何崛起

  先说36氪,这是个很奇葩的网站。之所以我们都早已不觉得他奇葩,是因为习惯了。习惯了他整天翻译别人的文章,习惯了其他媒体也纷纷效仿。可是想想,一个媒体单纯靠翻译就能崛起,是不是真的很奇葩?你能想象一个美国媒体靠翻译虎嗅网就能成功吗?

  现在的36氪又做产品库,又提供创业场地,大概也是意识到光靠翻译是做不长的。如今国外出来一篇文章,国内媒体就争相翻译。所以你想复制36氪,那是行不通的。

  再说虎嗅网,最先知道这个媒体,还是通过它在月光博客的投稿,据说它和百度也有合作。总之,它一开始就通过不同渠道弄来很多流量,所以大家都愿意去投稿,因为曝光率高。再者,在传统杂志浸淫多年的创始人李岷深知传统媒体的弊病,于是选稿更灵活更大胆,这也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投稿。

  但虎嗅的成功最终还在于“业内人士”这四个字,李岷知道光靠一帮小屁孩是写不出能让业内人士正眼去看的文章的。于是“以夷制夷”,让业内人写给业内人看,也就是打造一个投稿平台。

  可是很快,这一招也被其他媒体学去了,那些喜欢码字的业内人成为各大媒体争抢的香饽饽。例如钛媒体打出“自媒体平台”的旗号,召集一帮“自媒体”去码字,而且“尺度”比虎嗅更大。最近笔者就经常看到钛媒体发一些有关“网站如何做SEO”的文章,不禁唏嘘。网站如何做SEO,这个话题早已经被SEO博客们写滥了,现在连这些博客都懒得再写,没想到一个科技媒体会接下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您可千万别学《士兵突击》里的李梦说:“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个话题写不长的。

  最后说说Pingwest,这是个很特别的网站。如果你在它刚刚创建时就访问过它,你也会有同样的感觉。那时Pingwest用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Wordpress模板。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以为那是个人博客。也许创始人是想暗示他们要发扬个人独立博客朴素的原创精神。

  Pingwest确实很有原创精神,基本所有的文章都是他们编辑团队自己写的。创始人骆轶航原本是《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的记者,号称7年科技报道经历,这在国内算资深的,但相比国外动辄十几年、二三十年的报道经验还是少了点。目测其团队成员也都只有二三十岁。那为什么这帮“小屁孩”就可以写原创,而不用像虎嗅那样依赖外部投稿呢?笔者观察得出的结论是:除了这个编辑团队本身较有水准外,他们的优势在于常驻硅谷。从他们的报道中也能看出这一点,他们经常亲临硅谷现场,对产品进行报道,对业界名人进行采访。

  这是一种很讨巧而且正确的做法。如果是写评论,别说是不经世事的年轻记者,就连业内人士,稍有不慎也会被骂的狗血喷头。写出新意得出结论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做报道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以上就是这三个科技媒体的三条崛起之路:翻译、投稿和原创。你想复制哪条路?前两条路基本已经不能再复制成功,最后一条原创则需要独特的报道资源,当然也要加上本文第一部分中所说的强大的编辑团队,以及第二部分所说的更好的展现方式。

  下一个牛逼的国内科技媒体,也许就是这样崛起的。

  来源:投稿,作者:牌巴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