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不看好百度电视棒产品:百度影棒

  在谷歌发布了售价35美元的Chromecast电视棒2个月后,百度也推出了类似的硬件播放器“百度影棒”,支持DLNA、Airplay以及百度视频专属协议BDPlay,可以将手机上百度视频的节目投射到电视上播放,百度影棒主频为1.5GHZ双核Cortex-A9处理器、1GB的DDR3内存,4GB的Flash闪存容量。百度影棒定价为198元,在京东商城预售。

  这是百度继推出小度WiFi、小度路由等硬件产品后,再次涉足智能硬件领域。

  据悉,百度影棒上手较为简单,用户只需把它插到电视的HDMI高清接口上,连上WIFI,就能将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在线视频、本地视频无线投射到电视上播放。百度方面介绍,百度影棒使用主频为1.5GHZ的双核Cortex-A9处理器和1GB的DDR3内存,Flash闪存容量4GB,兼容RMVB、WMV、AVI、MPG、MOV等所有主流视频格式。

  不过,我不看好类似“百度影棒”的电视棒播放器,原因是:

  1、在家里使用的话,同样的价钱可以直接购买一个高清播放器,无需手机即可使用。

  2、旅游使用的话,酒店里支持HDMI的电视机并不多,而且能够实现流畅视频播放的WiFi环境更屈指可数;

  3、大部分WiFi需要密码才能使用,对于没有键盘的电视棒来说,将其连入WiFi异常困难;

  4、HDMI不能供电,因此电视棒产品还需要连接电源,实际使用并不见得即插即用。

新浪微博信息流的设计问题

  以前,我们玩新浪微博;之后,我们被新浪微博玩;而现在,大家慢慢逃离新浪微博。究其原因,还是感觉微博太累,信息流太重。在web2.0信息流,别吵一文中,其实已经讲到Feed动态流、私信、关注体系对web2.0信息流的严重干扰。而在新浪微博上,我们面对的是比较严重的三大问题:大爆炸、环流、碎片。

  问题一:大爆炸

  在新浪微博的Feed动态流中,以秒计的信息汹涌而至,倘若你想和它比速度,劝你还是放弃吧。

  面对信息大爆炸,该如何清理?这个话题,之前我在UGC社区类产品系列1:违规内容的处理里面重点谈到了垃圾信息的处理,只代表了对垃圾信息“堵”住的策略。现在我们再说一下两个阶段策略:拦截、分流。

  阶段一:拦截

  内容源头拦截。新浪微博内容源的发布行为和发布内容,需要微博平台过滤机制进行。发布行为,可以表现在发布频率、发布时间、发布地点、发布账号的变化规律,产生过滤机制;发布内容,可以表现在内容关键词、URL链接、图片内容等。

  内容显示拦截。现在各大浏览器应用商店中,微博浏览器过滤插件大受欢迎。比如Chrome Web Store中的“眼不见心不烦”,设置简单屏蔽效果好,干干净净那叫一个畅快。当然,此类关键词过滤插件,需要多调教几次。

  现在腾讯微博也有了类似插件的微博管家,但新浪微博至今还未免费出来,屏蔽设置功能只开放给收费会员。基础功能啊,收费,节操何在。而且,该功能入口太深了,建议放在Feed信息流旁边。

  阶段二:分流

  新浪微博最让人恐慌的莫过于盯着一条信息流去玩“消除”游戏了。此刻为了消除信息压力,只能进行信息分流。最初Google+抛出Circle圈子的概念。将关注的人分为几个圈,然后在信息流进行分组阅读。

  一个信息流模块下的分组阅读。设计方式上,采用Google+的置顶滚动分组设计,而不是新浪微博的左侧分组阅读设计。左侧设计太容易误解为分组功能管理了,而实际上分组阅读功能被忽视。既然上分组阅读,就应该放在正常的阅读视线上,而且分组阅读功能需要被强化显示。

  多个信息流模块下的主次阅读。保留现在的Feed信息流为主要阅读,开辟另一纬度的次级信息流,比如热门话题、热门搜索等等。主信息流,可以是亲密关系的推送;次信息流,可以是全站热点推送或者精选内容让用户发现,也可以是单向关注关系的推送。总之,要突出和区分信息流的主次,为目前单一信息流分流。

  问题二:环流

  或许你会发现某条微博(你自己发的或者别人发的),转发着转了个圈又出现在你的Feed信息流中,如同环形流动一样,总在你眼前重复出现。而造成信息环流的功能,就是转发。

  转发功能的最大特点:

   1、你发的微博,你的所有粉丝可见:

   2、你的粉丝转发你的微博,他的所有粉丝也可见;

   3、你的粉丝的粉丝转发你的微博,他的所有也粉丝可见;

  在新浪微博现行的转发功能规则定义中,这条微博可以经历一层一层关系无休止的往下转发传播开去。这就如同一传十,十传百的次方传播,很惊人也很吓人。

  按照正常的生活现象,每个人说的话都有一个传播目的,我们把信息传播达到目的定义为达到传播效果。如果我们将这条微博传播经历过N层关系后达到传播效果,继续传播下去则理解为信息泛滥。那在新浪微博信息传播体系里面,N层关系传播才是新浪微博需要的,而后的继续传播则是需要抑制的。

  社交网络中有个经典理论-六度空间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这里提到的六个人,也就是六层关系。而新浪微博,我们可以理解为:你发了一条微博,最多经历了6层关系传播,就可以传播到任何一个微博用户。

  借助生活中信息传播和学术理论支持,我们大致确定了对转发功能的优化方向。而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同学只需要分析一下转发数据,即可以确定N层关系的有效传播中的“N”,到底为数字多少合适,切勿拍大腿决定。

  对信息环流问题,优化“转发”功能方案:

   1、分析新浪微博转发功能中信息传播效果与层级关系数的关系;

   2、根据线下传播效果与层级关系数,确定N层关系产波达到有效传播效果的N的具体数字;

   3、根据N具体的数字,确定“转发功能”转发规则,定义每条微博发布后,可经历的传播层级关系数;

   4、确定超过N层关系后该微博转发功能的交互文案,告知微博用户为何不能继续转发了;

  说明:新浪微博即将推出的个人信用体系,用户传谣将会扣分,限制转发,但后续可以做任务提升信用分数。对此,Gauin认为此信用体系设计对转发功能的影响甚微,并不能改善信息环流现象。

  问题三:碎片

  微博碎片表现在微博内容属性的碎片,而需要解决微博碎片化的问题,就需要对微博进行重新组织。

  新浪微博信息碎片

  新浪微博有的组织功能:

  微博赞,使用最便捷,最轻便级别的功能;

  微博标签,需要手动给微博贴标签,使用太麻烦,用户思考成本太高;

  微博收藏,目前新浪微博暂未对用户收藏的微博进行数据挖掘;

  企业微博分类,在企业微博主页上作阅读导航作用;

  我要提到的组织形式为:

  关系微博,即互相关注用户之间的微博,两人之间强关系才产生互相关注行为。

  兴趣微博,即单向关注用户之间的微博,两人之间强兴趣才发生单向关注行为。

  即便新浪微博是靠纯兴趣建立了现在的互相关注,或者是单纯的亲朋好友建立了互相关注,但无论是何种互相关注,都可以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关系微博阅读级别高于兴趣微博。

  而这个结论也将是新浪微博新的组织体系设计原则,而下方给出的设计方案,不作为对此原则的代表,仅作为一个参考方案。按照现在新浪微博的Page发展战略,以个人用户作为单元互动中心,以上的关系微博阅读级别高于兴趣微博的结论,将更加重要。

  Feed信息流中碎片组织设计方案:

   1、在Feed信息流顶部设计“关系微博”模块,显示互相关注用户的微博;

   2、在“关系微博”中增加轻级别互动方式和预览效果,制定该模块自动更新规则;

   3、在“关系模块”下方的自然时间流微博,同一时间更新的微博,排名靠前展示关系微博;

  扩展问题:如何看待新浪微博Timeline设计相比QQ空间的优劣势?

  关于新浪微博信息流问题,本文重在阐述解决的思路和原则,希望能给各位碰触了火花。至于具体实施方案,请慎重使用,同时请按照思路进行数据求证和挖掘。欢迎和Gauin深入沟通信息流产品设计。

  来源:投稿,作者Gauin  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   原文链接

Windows 8开始菜单中的商机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微软已经正式发布 Windows 8 了(欢迎阅读我们的“Windows 8 完全手册”)。那么说起 Windows 8 ,很多已经用过、见过或听说过 Windows 8 的大多数用户可能都知道在 Windows 8 中微软取消了传统的“开始菜单/按钮”(StartMeun/Button),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屏幕”(StartScreen)。这一改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站在各自立场上无论是用户还是微软都各有其说。

  微软认为传统开始菜单展示区域太小、展示图标太小,不利于触控操作,并且现在用户使用任务栏的频率已经远远大于开始菜单所以没有保留它。而很多用户则认为这不科学,取消了开始菜单/按钮,连如何关机都无所适从。

  关于这一变动到底是好是坏还无从定论,因为毕竟 Windows 8 还没有正式上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于 Windows 8 任务栏最左面也是原来开始按钮的位置已经出现了“争夺战”。从最初的用户通过注册表找回传统的开始菜单到微软随后禁止了部分注册表改动后,ViStart,Start 8, Power8, Classic Shell, StartMenu8, Start Menu X 等众多第三方软件工具开始加入到这场“争夺战”(作为硬件厂商的三星也推出了 S Launcher 凑了一脚,但表示并不会内置,需要用户去商店下载)。虽然微软又撩出话来说将采取措施彻底“切除”Windows 8 中的开始按钮和开始菜单,杜绝用技术手段找回的可能,但这个威胁传言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点不了了之了。

  有“争夺”的地方就会出现商机,Windows 8 的开始菜单/按钮当然不例外,那么它的商机在哪里呢?

  一、功能付费

  功能付费相信大家都清楚,用户直接按需付费,没什么好说的。当然要想把握这个商机,能够让用户乖乖掏钱的前提是用户体验做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复刻 Windows 传统开始按钮就可以的。在这方面 Start 8 是一个例子。

  Start 8 在开始的时候是是有免费版本的,现已全部收费

  另外 IObit 的 StartMenu XP for Windows7 是有 Pro 版本的,而针对 Windows 8 的Start Menu X , StartMenu8 和 Start Button 8 目前为免费版,相信距离推出对应的 Pro 版本不会太远。

  二、入口推广

  自首次亮相于 1992 年的 Windows 95以来,延续了整整 20 年的开始菜单/按钮一直是用户点击并使用最频繁的地方,同时也是应用程序和系统功能一致统一的门户、入口,它的价值不可谓不大。如果说在之前 Windows 本身已经有一个几乎所有人使用习惯了的开始菜单的时候,再使用一个第三方的 Launcher 意义不大的话,那么随着现在微软取消开始菜单/按钮倒是给诸如 Pokki、小Q书桌、360软件小助手这类产品新的机会。

  1. 进行第三方推广

  与当下 Andriod 手机上第三方 ROM 一样,如果谁掌握了开始菜单这个入口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类似付费预装精品应用的方式来推广第三方应用软件。如果把第三方换成自家的就是下面的构造自己的一套生态体系。

  2. 集成服务构建生态系统

  与自己旗下应用软件协同作用,打造一套自己的生态体系。这是 Pokki 与腾讯的小Q书桌正在在做的事情,前者直接在开始菜单里另外构建了一个 Web 应用商店和消息通知中心,后者目前已集成了 3366 游戏页面、集成了 QQ 音乐、QQ电脑管家工具箱等。而 360 的软件小助手目前仍属于 360 安全卫士的一个插件功能,并且表示暂时不会考单独独立出来运行。

  另外: Pokki 的通知中心是面向其自家应用的,而并非 Windows 8 Metro/Modern 应用通知中心。其实这一点也是大有可为的,因为 Windows 8 Metro/Modern 应用提示都是数字形式表现在磁贴上并在锁屏界面进行数目提示的,但是因为磁贴众多,二是提示过于简单(仅数字)。或许在手机上可以很简单的点击过去查看,但在屏幕尺寸大了很多的 PC 上就有点不科学了,如果有一个集成的信息中心可以直接查看消息提示预览并可以直接管理并清除(类似 Mac 下的消息中心)或许会受用户欢迎。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产品的国内版和国际版背后的思考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巴甫洛夫的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也是适用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基于完全自由的互联网产品本身是不分国界的,但用户却有国界,因此也造就了很多产品有国内版和国际版这一说。

  每一个产品都需要考虑本土市场的特色的服务,我们做互联网的产品的时候,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地区甚至领域我们应该如何优化改进甚至重新设计产品以更大程度上的迎合用户需求呢? echo design 就此回答了以什么样的产品会适合国内本土化市场以及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于国内本土化的用户,并总结了国内用户的一些特色:国内的消费者对功能有一种狂热的态度,大多数总是认为产品的功能越多越好;国内用户喜欢个性化定制,如各式各样的手机壳,各种产品的更换皮肤功能等。并表示因为国内语言的特殊性,一些产品应当在字体设计上下点功夫,更多请移步演讲视频。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来盘点一下近两年比较主流的互联网产品以及移动互联网产品中都有哪些产品有国内版、国际版,它们各自之间的主要不同点都在哪里,看看能不能从中总结出一些参考。

  国际产品国内化

  1. Skype 与 Skype 简体中文版(Tom-Skype)

  2004 年当时还没被收购的 Skype 与 TOM 推出专为中国大陆地区用户“量身定做”的 Skype 简体中文版(Tom-Skype),一年后两者成立合资公司,TOM 负责研发、运营中文版 Skype 并扩展中国市场。至于它俩之间的区别相信很多都知道,产品上前者界面干净简洁,且用户通话数据是加密的很安全,而后者不仅栏目多,广告也是漫天飘,此外功能上 Tom 版有国内标配的截图发图功能,在文本通信上也多了一个审查过滤功能,因此其安全性和隐私性也一直被质疑。在运营上“英文原版有更多的优惠功能,例如交费后没有时效问题,而 Tom-Skype 会强行定时消费,愚弄百姓,广大用户深恶痛绝之。”

  整体来说 Skype 在中国无论是形象还是名声都不是很好,谁让它摊上了像 Tom 这种对用户来说有点流氓的队友了呢。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最近被讨论得较多的微软将在 2013 年全球范围内停用 Live Messenger(MSN)(将其整合到新版 Skype ),但独独留下了 MSN 中国。当然背后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因为在我们国内 Skype 和 Messenger 这两个独立产品中前者是与 Tom 公司合资运营的,微软并没有运营牌照(在中国市场从 PC 到电话终端的语音传输服务需要专门的运营牌照),因此目前是无法整合的。不知道日后接过 Skype 盘子的微软能不能重新改变用户对这个产品的印象。

  2. Evernote 与印象笔记

  Evernote 与印象笔记相信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在今年的 5 月份 Evernote 宣布在中国推出本土化产品印象笔记并在中国北京成立办公室。关于印象笔记这个本土化的产品,相信大多数人在开始对它的中文名字是比较认同的,谷艾米曾提到了这一名字的由来以及解释,“首先里面有“象”(图标里代表记忆的大象),其次“印象”在中文里的意思是“记忆”,刚好符合帮助用户记录点点滴滴的 Slogan 。”可以说 Evernote 启用“印象笔记”这个好名字就成功了一大半。

  其次虽然在部分功能上有很大缩水,如分享、ifttt 功能、不支持 Evernote International 百宝箱的应用,还将数据存储在国内造成了部分用户的“恐慌”。但 Evernote 并没有强制用户迁移,而是让用户自己选择,并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来解释说明数据安全问题,并逐渐恢复部分在国内阉割的功能,如建立共享笔记本、继续增加旗下应用的中文版本。

  此外印象笔记的官方博客、官方微博运营得也很好,也会很适应国情地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在前几天双十一活动中购买高级帐户后再送一年,还经常邀请粉丝参观办公室并赠送包括贴纸、T恤等在内的纪念品。相信印象笔记如果保持现在的心态,它在国内的路会比其他国际化产品走得更加顺畅。自 5 月份以来 Evernote 与印象笔记新增用户比例数 5:1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3. Filpboard 与 Filpboard 中文版

  Filpboard 是当下主流的社会化推荐阅读应用的代表,被誉为 iPad 上最为革命性的新闻应用。大概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 Filpboard 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区定制的 Flipboard 中文版(也是 Filpboard 目前唯一一个针对特定国家的版本)。

  与国际版相比,和 Evernote 移动分享功能类似,它去除了诸如 Facebook, Twitter 等“不合适”的信息源,选择了与国内的新浪微博及人人网合作深度植入以做到完全的本土化。在其中新浪微博的内容比重过大,几乎全部的推荐内容都是新浪各频道的内容,甚至被戏称为新浪控制的“新浪微博精简版”。与此同时,新浪还自己推出了同类型的新浪视野…… 一定程度上说有点被这个合作伙伴小坑了一把。

  一年过去了,虽然 Filpboard 在中国加大了本地资讯资源,在内容方面的合作比过去多了很多,但比起同类型的还是有点相形见绌。此外 Flipboard 中文版的服务器不在中国,因此 Flipboard 中文版在网络速度上也有待提高。因此在国内它几乎处于被 Zaker、鲜果、网易以及新浪视野等联合围剿的状态中。

  最后,与上面刚刚提到的 Evernote、印象笔记可以同用一个客户端相比, Flipboard 国际版与国内版还给用户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升级问题,坚持使用国际版的用户要想升级必须越狱,不然会被直接升级为中文版。(或用美国区 Apple ID 重新下载)

  4. Opera 与欧朋

  其实这个标题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应该是 Opera Mini 与欧朋浏览器& Opera Mobile 与欧朋浏览器 HD, 这两组分别对应,第一组与第二组的区别就是为了省流量网页会被压缩。

  欧朋是 Opera 与国内天音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并推出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品牌,主要有欧朋浏览器和欧朋浏览器 HD两个产品(不包含欧朋HD 比价版),又一个国外产品本土化的实例。与 Opera Mini、Opera Mobile 最大区别为默认搜索引擎由 Google 改为百度,并集成了只有国内版独有的特色功能-欧朋服务,它包括网址导航、新鲜事(算法抓取到的微博上的热点微博)、微博(内置的新浪微博组件 ,对低端手机来说体验极好)、 应用下载(应用商店)、看小说、够实惠(电商导购)。

  此外欧朋还与国内其他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如与阿里巴巴旗下一淘网合作集成如意淘功能的欧朋 HD 比价版,与斯凯合作推广,因此你可以在很多刷机包里看到欧朋的身影……另外如果你身在帝都的话应该会在电梯里、地铁里看到欧朋的“凶残”的推广广告,但至于效果嘛,至少我知道不止我一个人都以为这四个广告一个是卖单反的广告,一个完全看不懂的广告,一个是练瑜伽广告,另外一个是酒店开放广告 XD

  调侃归调侃,至少截至到目前今年第三季度手机浏览器的数据统计显示,欧朋浏览器妥妥地占据着市场份额除 UC、QQ手机浏览器之后第三的地位(具体份额数字各家出入有点大,这里不再赘述原因,你懂得的),还算不错的一个成绩?

  5. Battlefield 与战地风云OL

  搜狐畅游代理 EA 的战地风云OL在历时一年多的本土化研发后近日终于亮相了,不出所料的在 EA 携手 Neowiz 悉心研究中国 FPS 玩家喜好后的全新元素后新增了包括僵尸生化在内的多种模式,还推出越南战争地图、南海保卫战地图,嗯,里面还加入了国内用户“期盼”的歼十战机。

  不知道动视暴雪明年代理给腾讯的《使命召唤OL》会变成怎么样,会出现钓鱼岛保卫战不?

  国内产品国际化

  1. QQ 与 QQ International

  QQ 国际版与腾讯 TM 一样的简洁,当然是相对于臃肿的 QQ 国内版来说的。对国外用户来说,比起之前的 AIM, Yahoo Messenger, GoogleTalk 等即时通讯软件来说,QQ 国际版还是太“重”了。何况现在国外用户越来越倾向于用 Facebook Messenger/Chat 或 Facetime, Skype 等,对传统的 IM 软件已经兴趣不大。

  QQ 国际版与国内版相比界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零广告体验吧,功能上也把很多默认集成的工具剥离出来放在一个工具箱内,像一个小型的应用商店一样,用户可以选择性的添加移除,而且相比国内版的应用数量“精简”了很多。

  2. UC 浏览器与 UC Browser

  UC 浏览器为了拓展国外市场,专门打造了国际版的 UC Browser, 除了菜单文字由中文变为英文外,无论在界面还是功能上都与国内版的 UC 浏览器有很大的区别,如界面上清爽简单,没有广告。功能上除了延续其特有的云端加速提升网页浏览速度外,主打语音识别、支持多点触控操作,新选项卡上可以聚集世界各地头条新闻等。

  来自网友少数派sspai的评价“UC国际版给人的感觉舒服多了,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算得上是一款纯粹的手机浏览器”。而对于国外的本土化的产品来自 UC 的苏振雄曾表示“将本土化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翻译,还要根据文化语言、使用习惯、网络环境方方面面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然后去来做产品”。

  3. 微信与 Wechat

  “想像一下一个应用程序与 Skype, Whatsapp, iMessage, Instagram, Google+ Circles 最好的特性相结合,嗯,它就是微信。它的国际版本叫做 WeChat,相信最近正在进军国际市场的 WeChat 对外国人来说不会太陌生。

  另外近日 WeChat 正在高调进入台湾,除了有罗志祥、杨丞琳代言电视广告外,李开复也在微博上吐槽称“腾讯微信在台湾广告打疯了,电视、报纸、Facebook、Youtube、赠品到处都是广告。”

  当然 WeChat 相比微信来说唯一的特色就是可以用 Facebook 登录……嗯?Facebook 是什么?

  4. 手机 QQ 浏览器与 QQ Browser

  与某浏览器一样,QQ 手机浏览器也推出了自己的国际化版本,软件界面和整体功能和国内版保持一致,稍微明显点的区别是多窗口的管理较普通版更加简洁,移除了腾讯自带应用如微博、空间、应用中心等,网页浏览环境更加干净快捷。但产品有国际版并不意味着产品就走向国际了,至今还未听说手机 QQ 浏览器国际版取得了像 UC 那样在印度占 25% 市场份额等能看得到的成绩,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继续与 Evernote 合作发力于印度并推出全新的 One 浏览器。

  5. 海豚浏览器与 Dolphin Browser

  海豚浏览器走的是先国际化再回国内的路线,其本土化产品即国内版的海豚浏览器与主要针对北美市场的国际版相比与欧朋类似,如提升了网址导航、快捷访问、和百度搜索框的权重,账号上也切换为国内的新浪微博、豆瓣、人人帐号登录功能。

  走进来与走出去背后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产品的国内版与国际版之间就像是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对比的缩景,国内的产品总是比国外的功能更多,功能多有的时候或许不是坏事,但如果一些不重要的功能遮盖住了产品原始最主要的核心功能的话就该值得反思了。当用户需要一把刀的时候他要到底是功能齐全的瑞士刀还是一把纯粹的刀?

  因此如果想要你的产品走出去的话就需要重新精简一下应用或软件的功能,当然如果你担心功能减少会引起用户不满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合理呈现功能,即把最主要的功能呈现在最明显的位置,附属的并不重要的功能可以归类隐藏起来。

  当然,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在国内也能早日用上这些“国际版”的产品。

  来源:极客公园投稿,原文链接

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苹果iPhone 5C和5S发布后,消费者如何选择?

  9月11日凌晨苹果新品发布会,笔者的朋友圈居然没有看直播的,真果粉太少了。笔者来阐述一些容易忽略的东西。

  iPhone5C和5S与5有什么不一样?

  新品iPhone 5S 外观与iPhone5 相似度99%,只是Home键多了个金属圈,外形尺寸一样,CPU性能提升30%,增加指纹功能,其他都是小更新,卖5288元,这样一来iPhone5就不能像往年那样退二线降价1000卖4000元出头了,于是苹果公司将iPhone5的金属壳换成塑料(聚碳酸酯材料),厚度增加了一些(从7.6毫米变成8.97毫米)、重了一些(112g变成132g),包装成新品iPhone 5C开卖,卖4488元。

  iPhone5C背后存在很高的利润空间!

  iPhone5C硬件配置看起来和iPhone5一样,价格降低仟元,迷惑了大众消费者,认为是个合适的选择。实际上可以看出此处存在巨大利润。

  1 采用塑料后壳的iPhone5C材料成本低,制程良率高,将更加节省成本。

  2 对于苹果这种对产品要求苛刻的公司,十分看重尺寸,为了变轻、变薄,不惜代价,打造用户感受。但对品质的苛刻不惜代价意味着成本的提高。从尺寸上看,变厚,变重,意味着内部空间相对于iPhone5更大更充足,可以使用相对5更低廉的配件,虽然都是A6处理器,但内部其他元器件可以使用与iPhone5性能类似,但更廉价的电子元器件,这些消费者是感觉不到的。从宏观上看,给用户的感觉,iPhone5C和iPhone5配置相同,只不过换了个塑料外壳,但实际上变厚、变重此iPhone5C并非是去年的iPhone5。

  3 往年苹果的一贯策略是新品大创新,新品上架卖5000元,去年的新品就卖4000元,前年的新品卖3000元。但是要注意,只是价格变化,产品和品质并没有变化。但今天从价格上降低1000元,但是5C的生产制造成本估计至少还要降低仟元。高额利润源于此。

  iPhone 5C在美国市场的裸机手机为54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360元),中国市场为4488元。

历代iPhone售价图表

  上图是一位外媒人士制作的历代iPhone售价图表,从这张图表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虽然截止到目前为止,苹果已经发布了8款iPhone手机,但他们的定价区间却仍非常得狭隘。对于期盼廉价版iPhone的消费者来说,这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为什么iPhone5下架?

  假如iPhone5存在,和iPhone5S具有几乎相同的外观,稍逊一点的性能,其他并无大区别,但是一个卖5000元,一个卖4000元,你会买哪个?大多数人肯定买4000元档的iPhone5,这是无疑的。所以iPhone5肯定要砍掉。

  与其说iPhone5和5C一样,更不如说iPhone5和5S一样,上面分析过,iPhone5C属于多彩靓丽小清新的廉价版,iPhone5和5S才是苹果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旗舰版。

  综上原因,iPhone5 一定要砍掉。因为他是一个成本高、利润低的拦路虎。

  现在好了,iPhone5S没什么创新,大部分是去年的技术,还卖5000多,利润高高的。

  如果消费者买iPhone5C,产品内外都是低成本高利润。卖哪个苹果都比卖iPhone5赚得多。

  可怜的是我们这些iPhone5的老用户,iPhone5,苹果有史以来最短命的手机,曾被誉为有苹果史以来最好用的手机,苹果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手机。   

  iPhone5S是否值得购买?

  看来没有乔布斯的时代,苹果创新越来越慢、越来越小。缺乏大刀阔斧、值得期待的创新。乔布斯离开的这两年Apple公司唯一创新就是iPhone5的外观和第七代操作系统iOS7。

  未来一年我们可以买到的正品苹果手机是iPhone4(2588元),4S(3288元),5C(4488元)和5S(5288元)。

  iPhone5C的港行价格是4688港币,折合人民币3700元,再加上销售商的利润,估计低于4000可以拿到,现在iPhone5的港行价格是4000出头。

  若是再买iPhone5,不是库存就是二手,要不就是翻修。

  iPhone5S,人们对他寄予厚望,期待重大改变,比如苹果尺寸,待机时间,新奇的玩意,这次都没有。

  iPhone 5S和iPhone5的待机时间相同,250小时,3G通话10小时,这方面比4S强20%,iPhone4S的待机时间是200小时,3G通话8小时。  

  iPhone5S 官方中文介绍视频:http://www.apple.com/cn/iphone-5s/videos/

  iPhone5S 官方中文介绍视频:http://www.apple.com/cn/iphone-5c/videos/#video-product

  iOS 7官方中文介绍视频:http://www.apple.com/cn/ios/

  从iPhone4 到5S 各机型参数对比:  http://store.apple.com/cn/iphone/family/iphone/compare

  来源:李建投稿,原文链接

苹果iPhone5S/5C想象之中 难提业绩

  北京时间11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在加州总部库比蒂诺举行发布会,推出了业界期待已久的iPhone5C和iPhone5S。

  新一代的苹果手机延续了iPhone的外观设计和对做工的苛求,堪称上佳的艺术品。但根据公布的消息来看,苹果新款手机配置达到了市场二流水平,甚至低于中国盛行的千元智能机,但价格依然昂贵。诚然,苹果有品牌优势和外观美感、苹果有安全的系统和流畅的运行体验,但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日千里,消费者的需求也时刻变化,苹果如果不能变通思路,打破封闭的体系,进行自我革命,最终依然会持续走下坡路,iPhone5S和iPhone5C的发布并不能对提振苹果业绩带来太大的帮助。

  此前,苹果公司公布了2013财年三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第三财季营收为353.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0.23亿美元增长1%;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利润为69.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8.24亿美元下滑22%。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46.4亿美元,同比减少14%,环比更是骤降了43%。可见,中国市场的表现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苹果公司的发展状况,这也是为什么苹果2013年的新品发布会选择在中国北京加开一场,并且宣布中国成为了首批上市的国家。

iPhone 5c

  股市的表现也佐证了市场对苹果新机的发布不太乐观,当日苹果股价表现不振,收盘时下跌2.28%,按此计算苹果市值仅为4493.8亿美元,较最高峰时下跌三成。

  早在大家都在对苹果超过了诺基亚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就认为苹果的繁华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因为苹果违背了当下科技行业最基本的规则---开放。苹果认为它虽然是封闭的系统,但是他创造了一个完善的体系,这个体系的任何环节都有他们的优势,所以它们这个体系是战无不胜的。我还是之前那个观点,谁都无法阻挡开放的趋势,拥抱开放则拥抱未来,拒绝开放则放弃未来,而苹果正在自己把自己一步步带入了绝路。

  来源:速途网首席评论员丁道师投稿

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5s和iPhone 5c

  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今天在美国加州总部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iPhone 5c和iPhone 5s,这次两款新的iPhone将于9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首次同步上市,iPhone 5c售价4488元起、iPhone 5s售价5288元起。iPhone 4S 8GB版也相应推出,定位于iPhone 5c之下,iPhone 4s售价3288元。

  五种颜色的iPhone 5c

  iPhone 5c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三围尺寸124.4*59.2*8.97毫米,重132克;有绿、白、蓝、粉、黄五种颜色。官方同时发布与之相配的6种颜色硅胶保护套,售价228元人民币起。

iPhone 5c

  iPhone 5c整体算是iPhone 5的塑料换壳版。它的硬件配置与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 5保持一致,例如屏幕仍是4英寸Retina视网膜屏幕,分辨率保持在1136x640像素(像素密度326ppi);搭载A6处理器;配置800万像素主摄像头,19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使用苹果Lightning(雷电)数据线接口。存储空间有16GB/32GB可选。内置的电池可保证250小时理论待机时间。

  iPhone 5c将于9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市,苹果在线商店9月13日接受预订,苹果零售店9月17日接受预订。16GB/32GB售价分别为4488元和5288元。

  64位处理器、支持指纹识别的iPhone 5s

iPhone 5s

  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5c之后,才揭开了iPhone 5s的面纱。屏幕相比iPhone 5没有变化的iPhone 5s是全球首款使用64位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它的A7处理器使用64位架构,支持OpenGL ES 3.0版本,iOS 7内置的应用程序也针对A7处理器做了优化。

  苹果还为A7处理器增加了个协处理器M7,专门用来测量来自重力加速器、陀螺仪和指南针的数据,健身应用可以直接读取M7处理器的数据,并且M7可以监测你的运动状态,这样走路、跑步和开车时Wi-Fi打开的话就不会提示加入经过的新的无线网络。

  在拍照方面,iPhone 5s的摄像头仍为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但改为1.5微米的大像素,光圈增大到2.2。光线不足时,iPhone 5s可以自动开启全新的图像防抖功能,将瞬间拍摄的四张照片合成一张。新的True Tone闪光灯分为白色和黄色,可以根据iPhone 5s自动测量的色温按照不同的比例闪光来调整成像质量。此外它还支持每秒10张连拍和120fps 720P视频慢镜头拍摄,借助于新的A7处理器内置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Phone 5s的自动对焦速度快了两倍。

  苹果为iPhone 5s新增了指纹识别安全功能“Touch ID”。轻触主屏幕按钮,5s会自动识别用户的指纹进而解锁,此外指纹还可用于购买App Store应用程序等。HOME键本身是块蓝宝石玻璃,按钮本身的不锈钢环可以检测手指接触,进而将用户的指纹透过HOME键传输到感应器。读取指纹的次数越多,指纹识别会越精准,并且Touch ID还支持多个指纹。用户的指纹信息全都加密存储在A7芯片里,不会被传输到苹果或iCloud,并且其它软件也无权访问。

  iPhone 5s有深空灰、白配金、白配银三种颜色,将于9月20日在中国等地开售,苹果在线商店9月13日接受预订,苹果零售店9月17日接受预订。iPhone 5s在内地16GB/32GB/64GB价格分别为5288元、6088元、6888元。苹果还为iPhone 5S推出了六种颜色的皮质保护壳,售价298元。

  在iPhone 5s推出后,iPhone 4S 8GB版也相应推出,取代iPhone 4 8GB版,定位于iPhone 5c之下。iPhone 4s售价3288元。

  微评:苹果发布的iPhone 5c高昂的定价让很多中国用户感到失望,不过从这个定价可以看出,苹果认为目前维持高价可以得到高利润,虽然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损失,但苹果认为这些损失不太大,可以接受,如果降价可能会带来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除非苹果市场份额发生剧烈变化,以至影响其生态圈,让软件开发者停止开发苹果应用,否则苹果不会通过降价的方式增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