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维基百科:宁愿放弃也不接受审查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维基媒体国际大会第九届会议9日在香港召开,维基百科(Wikipedia)联席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在会议上表示,维基百科宁愿放弃在中国开展业务,也不愿接受中国方面任何形式的互联网审查。维基百科永远不会配合有关限制信息的要求,接受知识和教育是一项人权。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说,6月初以来,中国网民已经无法访问加密版维基百科,而此前中国网民可以自由访问加密版维基百科。现在,中国网民只能访问非加密版维基百科。在非加密版维基百科网站上,政治敏感话题被封锁,关键词经常被过滤。

  维基百科是一个电子百科全书网络,根据Alexa的流量统计,维基百科是全球第六大网站,仅次于Google、Facebook、YouTube、Yahoo和百度。维基百科中文版(其中包括香港和台湾的词条)创建于十多年前,目前已有超过700,000个词条,其数据资源来自网民的贡献。它在中国的道路颇为坎坷。中国政府已多次封锁维基百科,其中有一次封锁从2005年持续到2007年。中国的电子百科全书市场目前被百度旗下的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等本地网站所主导。

维基百科:宁愿放弃也不接受审查

  维基百科支持者观点

  不少网民认为,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性协作的网上百科全书站点,在维基百科上的所有条目都是根据它的用户们所定立的中性立场和指引来编写的。维基百科始终在不断完善中,对于出现偏颇的条目,解决的方法不是封锁或漠视,而是参与编辑,因为维基始终是“中立”并“开放”的。

  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则表示,维基百科对中国政府既不批评亦不支持。维基百科并非为政治异见者亦非为政府支持者所开设的网站。维基百科是中立的。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政策是坚定不移的。维基百科不可能被描述为反中国政府——除非中国政府意欲说明:中立资讯是反中国政府的。

  封锁维基百科,将是对审查者的极大讽刺,因为维基百科不是他们宣称的任何一种审查对象;审查维基百科等于承认,恰恰是中立的事实资料令其担惊受怕。维基百科不是政治宣传机器,维基百科不是网络赌博,维基百科不是色情。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反对者观点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互联网研究专家沈逸对《环球时报》表示,互联网从来都不是没有管制的。维基百科创始人的讲话给人的印象是,维基百科遵循绝对的信息自由流动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内容管理。但这可能只是理想化的表述,或许对来自中国政府的要求,维基百科立场强硬,但对美国国家安全机构,或者欧洲司法系统的要求,无论是删除词条还是透露信息,或者容忍政府删改词条,维基百科的实际行动恐怕就未必如此堂皇。

  沈逸表示,实际上对互联网的管制不是价值问题,而是管理的标准和技术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建设性的讨论,协调与磋商,纯口水的贴标签或许可以掩盖商业市场策略拙劣引起的失败,但对互联网健康发展毫无积极意义。

  网民的对策

  中国网民目前无法直接访问加密版维基百科,通过代理服务器或VPN可以正常访问。根据分析,针对加密版(HTTPS)维基百科的封锁是通过封锁维基百科IP地址的443端口来实现的。因此,解决的方法并不困难,我们只要在HOSTS里设置一个新的zh.wikipedia.org的IP地址,即可继续使用HTTPS的方式访问维基百科。

做移动网站还是移动应用程序?

  移动互联网是一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IT人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虽然众多互联网巨头在进军移动互联网,由于针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营销尚未成熟,所以,个人以为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十年依然处于争夺网民入口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该如何布局移动互联网?很多人选择做移动应用,也有人认为移动网站才是关键入口。

  究竟是做移动应用好还是做移动网站好,我们来看一看google给出的一些数据和分析。

  一、数据(数据统计来源欧美)

  1、在美国,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拥有相同的覆盖率

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拥有相同的覆盖率

  2、数据统计,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的热门内容非常相似

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的热门内容非常相似

  3、移动网站用户数偏多

移动网站用户数偏多

  4、三分之一的移动用户每月下载移动应用程序

三分之一的移动用户每月下载移动应用程序

  5、移动应用程序竞争异常激烈,但参与度也很高

移动应用程序竞争异常激烈,但参与度也很高

  二、原则

一些基本原则对比  

对比 纯移动网站 纯移动应用
访问 浏览访问 安装后访问
用户界面 静态、导航型用户界面 交互型用户界面
浏览 需要网络连接才可浏览 可离线浏览
功能限制 功能会有限制 可使用位置服务、相机等手机功能
速度 非常快
开发成本 合理 昂贵
应用商店 不需要 可利用
核准过程 有时候强制

  三、评估

  如果以上两点仍然不能让你做决定是做移动网站还是移动应用程序,那么可以再综合考虑下各方面的因素,通过评估各个因素来决定。  

考虑因素 移动网站 移动应用程序
一次构建之后可在多种设备上使用
点击一下就可访问品牌内容
最大的市场规模
维护简便、费用低
您可以控制部署 否-需应用程序商店批准
自定义获利策略 否-应用程序商店分享30%收益
使用第三方API
富媒体体验 是,使用HTML5可以
覆盖离线客户 有时是,有些使用HTML5可以,非全部
使用设备的所有功能 一些,非全部
内置付款基础架构 是(在应用程序商店设置价格)

  来源:北漂书生投稿,原文链接

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大V说的话真的可以“仅代表个人观点”吗

  8月10日下午,央视的《对话》节目别开生面的举行了一期“网络名人社会责任”的论坛节目,就当前网络世界中遇到的诸如“网络辟谣”、“大V社会责任”、“政务微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虽然讨论的话题早已经老生常谈,但前来论道的嘉宾团着实豪华,可以说8月10日参加的这场关于“网络责任”的论坛是同类型话题中嘉宾数量最多、分量最重的一次,除去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政府机构的领导以外,还包括了房地产大佬潘石屹、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新浪网总编辑陈彤、优酷网创始人古永锵、奇虎360总裁齐向东、DCCI创始人胡延平、知名教师纪连海、人民网总裁廖�、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等在内的十几位网络意见领袖和IT大佬。

  可以说,微博上除了任志强和刘春外,我关注的几个活跃大嘴悉数到场。在这场录制时间接近3个小时的节目中,虽然台下坐着有关部门的各位领导,虽然有很多话语最终会被裁剪掉,但还是出现了很多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大V的观点真的可以“仅代表个人观点”吗

  上微博的朋友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佬在微博介绍中写着“本微博仅代表个人观点,和供职单位无关”。在8月10日的这场论坛上主持人和嘉宾们抛出了这个观点“你们的微博代表个人还是公司”,包括潘石屹和陈彤在内的几乎所有嘉宾都明确表示微博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观点。不过笔者个人认为虽然你们本意上微博所说的每一句话代表你们个人,但既然都已经实名加V了,公众自然而然会把你们说的话和你们所在的企业进行关联,最终你们的“个人观点”仍然会对企业甚至行业造成影响。

  我个人赞同人民网总裁廖�说的话“虽然我认为我的微博代表我个人观点,但由于个人身份原因,公众必然会相关联到人民网。所以我只在微博上潜水,长时间的潜水但不发表观点”。是啊,大V们既然想代表个人观点,那为什么还要加V呢,学习某网友用“作家崔成浩”这样的笔名不行吗?

  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已经沦为新浪微博专场

  当天的节目,虽然名为“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但主持人和嘉宾开口闭口都在谈新浪微博,活动的主题俨然变成了“新浪微博名人责任论坛”,我本来想在嘉宾观众互动环节问节目主持人“新浪微博是不是赞助了本场活动”。但离奇的是虽然台下美女编导再三提示,但主持人依然把观众嘉宾互动这么重要的环节所“忘记”,而是在下半场的论坛中继续“忘记”,网络因为互动而充满价值,这样一场讲网络的话题缺少了观众的互动,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不可否认,新浪微博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言论平台,这个平台见证了甚至推动了某些大事的进程。但新浪微博只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1%,另外99%的平台我们更应该关心。包括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网络视频、微信等在内的媒介都是传播信息、影响群组舆论走向的重要平台,结果今天全部被忽视。在微博大V们的唾沫横飞之下,视频领域的古永锵以及搜狐论坛的某某某(不好意思,我忘记名字了,只记得是一个比较胖的中年男人)发言时间被大大压缩,虽然视频和论坛对中国网民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网络需要管控还是引导

  记得早在多年前我就参与过多次诸如“网络猛如虎,需要管控还是引导”的讨论,其实这样的讨论非常没有必要,但在这场论坛中依然引起了各位嘉宾的兴趣。大部分的嘉宾认为网络既需要疏导,也需要管控。有嘉宾认为,以新浪微博(哈,又是新浪微博)为例,信息量非常大,上面有很多谣言,但美国的Facebook比新浪微博信息更多,但虚假信息比微博少了很多。原因就在于美国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在推特和Facebook这样的公共平台,网友对自己说的话要负法律责任,因言获罪被捕入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中国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少因为造谣传谣而获罪的。

  笔者认为几年前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也通用。今年夏天有两个案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是歌手吴虹飞因为微博的泄愤言论被请去喝茶,一个是网友因QQ签名发泄不满被抓,回过头来看着两件事情不免令人啼笑皆非,草木皆兵的管控过头闹出这样的笑话。当然,虽然我赞同引导要管控重要,但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让大家自我净化时,记得绑上一条安全带---法律。

  来源:投稿,本文作者系速途网副总编丁道师,作者微博

2013年8月11日星期日

五个减少EDM邮件退订率的技巧

  EDM是非常有效的维护客户的一把利器,但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真正维护好客户、留住用户是每一个EDMer需要好好学习的,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5个实用小贴士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减少用户退订率。

  1. 降低发送频率(opt-down)

  坦白地讲,不是所有的人真的是想退订你的邮件,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表明,有71%的用户回应是发送频率太频繁才退订邮件的;76%的用户认为邮件内容不相关;只有26%的用户认为他们彻底不要再听到关于这个品牌的任何消息。

  所以,为了维护那71%的用户,使用 “opt-down”(降低发送频率)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通常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对于某个品牌的热情程度是一直在改变的,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只是想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即可,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发送的话,非但成不了单,可能就会造成退订。每个用户都会有那么几天,请理解。:)

  让我们来看一下国外的一个案例,来自 Bed, Bath & Beyond. 因为卖的是日用品,用户的购买周期很短所以自然邮件发送的会比较频繁,但是这个EDM聪敏之处在于,当你选择退订的时候,它会弹出一个选项框让你再次确认是否要退订还是降低发送频率。比如一个月两次,甚至一个月一次或是干脆只发送给你优惠/促销信息。分析清楚用户真正的动机并且给用户一个不离开你的理由,很重要。

  2. 提供订阅分类

  降低邮件发送频率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同时用户退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邮件内容不相关,有些网站很大,内容很多,覆盖的用户面也很广,如果不把他们区分开来,让用户分别去订阅他们想要的内容,即使降低频率也依然会让用户离去,因为用户看不到他们想要的东东。所以,当用户取消订阅之前,想办法提供给用户一个分类订阅目录,给用户重新选择的机会,在退订之前会让用户再次选择具体的订阅类目。

  3. 提供更新Email功能

  第三个减少退订率的方法是提供给用户一个更新Email的功能框,人们需要换Email来继续订阅至少存在三个原因:

  • 他们由于工作原因更换了Email
  • 他们想用工作邮箱来代替私人邮箱接收订阅内容 (或者正好相反).
  • 他们打算暂停之前的Email账户因为垃圾消息过于频繁。

  如果你的订阅者希望更新他们的Email地址,无论如何你也要提供给他们这样的功能哦。

  4. 考虑信息发送格式

  由于移动端盛行,目前大致60%以上的Email是用手机设备打开的,所以信息发送的格式和渲染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点。如果要让用户有更好的参与度,让你的邮件变得更可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邮件内容过于炫丽,由于一些设备或者邮箱排版渲染不当可能会另内容看起来很蛋疼。为了阻止这个事情的发生,我们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选择:纯文本形式 VS HTML,方便用户切换。

  5. 学会玩文字游戏

  有些词语是有魔力的,它能激发人内心的情感,有很强的心理作用。会玩文字游戏的人可以让退订变得艰难,心理层面上。记住一个词,叫“放弃”,毫无疑问这个词语是有魔力的,因为“放弃”和“失败”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每个人都想成功,每个人都在坚持,没有人愿意轻而易举的“放弃”。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我们依然在坚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追小姑娘明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依然在坚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不适合学习却依然在坚持报班;因为,我们都不想放弃,我们相信只要再坚持一下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所以,这个思维如何融入到EDM里面,不要告诉访客“请退订”,取而代之可以写为“我想放弃”或者“我想放弃这次订阅的机会”。语言的魔力瞬间展现。

  好了,关于如何减少EDM邮件退订率Fimen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需要更多的从用户心理层面去留住用户,而非看方法的本身,希望这次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并且可以运用到自己的EDM实战演练中去,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过来交流和探讨。

  作者:Fimen,原文链接

谷歌搜索推出深度文章功能

  谷歌宣布推出搜索引擎的一项新功能,高亮显示与搜索关键词相关的深度分析文章。谷歌表示,搜索结果“基于高质量深度内容的多种信号,并按照算法来排列”,而这些“高质量内容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或探索某一主题”。

  谷歌表示,尽管许多用户只想要简单明了的答案,但该公司的数据显示,约10%用户的搜索是为了查找深度分析文章。未来几天内,谷歌搜索引擎将上线这一新功能,在搜索结果页面高亮显示这类文章。

  这项功能最初仅通过英文搜索网站google.com提供。谷歌表示,发行商需要确保长篇文章符合谷歌的一般原则,同时制作有吸引力的深度内容。

  据谷歌站长博客报道,网站管理员要想提供符合条件的文章,需要做以下的操作:

  1、使用schema.org的“article”标记。

  2、使用authorship标记。

  3、对于分页文章使用rel=next and rel=prev标记。

  4、提供作者信息和LOGO。

  5、最重要的一点,创造出具有深度的内容。

  目前深度文章仅仅在谷歌英文里提供,其他语言的搜索暂不提供。

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中国Yahoo帐号的迁移

  我自己的Yahoo帐号是在yahoo.com注册的帐号,我以前以为这个帐号不会受到中国雅虎邮箱的搬迁影响,但现在我发现,我可能错了。

  我现在访问自己的Yahoo.COM信箱,也不断出现提示“中国雅虎邮箱将于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务”,根据“中国雅虎邮箱迁移帮助”,看来我的Yahoo.com邮箱也会在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务,里面的邮件、个人资料将会被删除。8月19日之后,这个Yahoo.com信箱有可能会转移到美国Yahoo信箱,也有可能就无法使用了,至今Yahoo未提供将中国区Yahoo.com信箱迁移到美国的服务。

  我自己登录Yahoo的Account Settings界面,开始的菜单还是英文的,但是在Account Info里点击编辑,就又进入雅虎中国的帐号编辑界面,而在中文区雅虎帐号编辑里,根本就无法修改语言为英文,个人帐号设置里也无法修改区域。

Yahoo帐号的迁移

  我记得,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提示可以将Yahoo.com在美国服务器的邮件迁移到中国的服务器,我估计当初是点了同意迁移了,所以目前Yahoo帐号处于中国区管理,所以现在才这下场。

  我现在使用Yahoo帐号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Flickr服务需要使用Yahoo帐号才能登录,但愿8月19日我的Yahoo帐号还能使用,对于Yahoo信箱里的邮件,估计会被清空。

  总而言之,雅虎中国的运营实在太糟糕了。

网友QQ签名要“炸派出所”被行拘5天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因为无证驾驶摩托车被交警查处,出于气愤,在自己的QQ签名上称要“炸派出所”,经“网友举报”后被行政拘留5天,这是台山一名19岁男子在8月2日的遭遇。截至昨晚记者发稿,这名男子仍在台山拘留所。

  无证驾驶摩托车被扣 QQ签名泄愤

  今年19岁的小陈(化名),是台山四九镇人。8月1日下午六点,他骑摩托车下班,因为没有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摩托车被查扣。

  “我当时以为是派出所扣押我的车,所以就对派出所不满。”小陈说。当晚回到四九镇东冠花瓶村后,小陈在自己的QQ签名上一共发了三条签名,第一条是:“扑你街,田旱可炸药去炸啊49派出所先得”(注:49派出所即指台山四九派出所)。第二条是:“明天系使钱可,决定去炸49爬出所,你死好过我死咯。”因为第二条打错了字,所以又发布了第三条:“明天系使钱可,决定去炸49派出所,你死好过我死咯”。

  警方:他“被网友举报了”

  在QQ签名发布约20个小时后,台山公安局四九镇派出所的警察就找到了他。据台山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称,小陈的QQ签名内容“被网友举报了”。警方以涉嫌在互联网上发布恐怖信息为由,将小陈带回派出所协助调查。

  对于事实,小陈都承认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行政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小陈已经构成了‘扬言实施爆炸’的行为,行政拘留五天,已经是按照该规定实施的最轻的处罚。”台山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称。

  律师说法

  这只是句气话拘留5天偏重

  广东凌志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刘存权认为,行政拘留5天处罚偏重。

  刘存权认为,小陈只是在自己的QQ签名上出于气愤写了几条“签名”,也只是几个朋友看到了,一般人如果不去主动查找他的QQ,根本看不到这条“签名”,小陈从主观上没有去散布该信息,更没有“扰乱公共秩序”。

  “这只是一句气话,教育一下也就可以了。”刘存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