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微信的公众平台梦

  微信以大用户量为噱头,以腾讯大财团为后盾,高调推出公众平台,试图让微信这个通信工具变成无APP平台,可惜其他人不买账,百度搜狗等官方公众帐号除了推送信息还是推送信息,这让微信团队不禁大呼“微信不是营销工具,不要再用来发广告了!”。姜还是老的辣,你以为人家不知道你微信想做无APP平台么?对不起,人家不买你账。

  众所周知,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席卷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从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9月17日注册用户突破2亿,2013年1月15日注册用户突破3亿,短短四个月增长1亿用户量,增长率高达50%。随后微信公众平台也跟着火热起来,我第一次试用公众平台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那个设置自动回复的功能,就是说我设定了当别人发一个“hello”过来的时候我的帐号会自动回复一个“hi”,如聊天机器人般智能,同时还提供开发者模式,可以接入网站数据,那时我一看,心中一颤,用户只需要关注一个微信帐号即可享受到想要的服务,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无APP概念么?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无APP概念。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各种五花八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APP)也在高速发展着,当我们觉得骚扰电话过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装个来电通或者是安全管家之类的把普遍的骚扰电话拒之门外,当我们拍了照片不满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装个美图秀秀或者是百度魔图之类的美化一下,当我们觉得寂寞难耐无法再忍受悲惨的单身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装个陌陌或者是遇见之类的解决心理以及生理上的问题。APP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因为每个APP在使用之前都要安装一下,而且经常要更新才能享受最新版本带来的服务。

  于是,无APP概念横空出世了。无APP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打开就能用,不用安装不用更新也能用到最新版本。无APP和APP的区别就好比PC软件和PC网页应用的区别。Google Chrome OS就是走这个路线,所以你装了他这个系统,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浏览器,你的程序就安装在你的Google帐号里。

  下面说回微信的公众平台,有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帐号的童鞋应该有体验到公众帐号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性。比如说,如果你关注某个新闻门户的公众帐号,那么这个公众帐号就会定时给你推送一些实时新闻;如果你关注了广州公安的公众帐号,你就可以在这个对话界面办理交管业务、出入境业务、户政业务等等;如果你关注了联合国公众平台,你就可以及时了解到潘基文先生在做什么(貌似现在的联合国公众平台就是潘基文先生个人的公众平台,一打开全部是关于他的新闻)。

  Oh,my god!只需关注一个公众帐号就能获取我想要的服务,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无APP平台么?

  恕我才疏学浅,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浏览器厂商(如UC)在打这个无APP的主意,我没想过微信已经盯上这块市场了,那么,现实确实如此么?微信无APP概念的公众平台梦有实现么?

  微信无APP概念的公众平台梦有实现么?没有,至少现在没有,现在时间是2013年6月。

  现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提供这些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都是线下服务商(或者说非互联网行业的)和一些比较小的网站。有能力和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博弈的软件厂商和服务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使用这个公众平台,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推送信息的平台。

  以百度百科为例,我本来以为百度百科会接入网站数据库,当我发送关键词的时候百度百科的公众帐号会给我返回该关键词的百科名片或者是信息摘要。结果没有,无论你发什么过去百度百科这个公众帐号都只会回你“输入神十开始答题”(在这里祝贺一下神十的成功升天,哈哈)。除了这个令人无语的回复剩下的就是偶尔给你推送一些小知识和小广告。

  再说搜狗网址导航,我本来以为你随便发一个关键词过去搜狗的公众帐号都会回你一些网址或者是相关信息,比如说我发给电影过去会回复我一些适合手机观看的电影网址或者是直接就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的热门电影。结果没有,无论你发什么过去都只会回你“你好,我是搜狗网址导航小秘书,您的消息已收到!”,什么情况这是?你告诉我消息已收到?那怎么没有一个回复?

  经过我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最终统计数据是绝大数公众平台都只是一个帐号,没有任何作用,就像你注册了Fackbook他却只懂得每隔几天给你发一封“Facebook的有趣专页”的邮件一样无聊。(说到这点张小龙应该谢谢我为微信贡献的宝贵时间,你可知道我是分分钟上“百万”的人。)

  这边公众平台的开发者模式无下限堕落,那边公众平台的客服服务却做得风生水起。看看小米过百万的关注量,人家都说了,我们做的是客服服务,不是产品互动。

  事实证明了,做我们(IT)这行的都是充满智慧的(也可以说老奸巨猾),微信一个小小的通信工具就想做无APP平台,你也太低估其他人的智商了。瞧,人家不买你账,注册个帐号就为了推送信息,不做用户互动,更不做产品互动。(哈哈,说到这点特别有意思,微信团队看人家不买账就大呼“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很明显嘛,这是激将法,可惜啊,姜还是老的辣。人家还是不买你账。)

  来源:投稿;作者,多梦,原文链接。以上所有想法纯属多梦个人观点。但“现在公众平台帐号除了少数用于客服服务,其余皆是推送广告或信息”这是铁铮铮的事实。其实简单挺好,希望微信不要操之过急,用心打造出真正的无APP平台。

2013年6月21日星期五

棱镜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美国国安局通过“棱镜”计划大范围收集并监控网络和电话用户信息,包括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存储数据、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涉及九大互联网公司,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都在其中。

  这方面的报道非常多,各个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发布声明来否认,然而,对于棱镜系统实际是如何运作的细节情况,却现有披露,月光博客就通过现在公布的一些报道来分析和推测一下棱镜系统到底是什么运作的。

  涉事公司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涉事的这几家公司,其中,微软2007年9月开始与政府合作,雅虎是2008年3月,谷歌2009年1月,Facebook是2009年6月,PalTalk公司2009年 12月,YouTube是2010年9月,Skype是2011年2月,AOL是2011年3月,苹果则是2012年10月。

  这些公司的互联网产品则多种多样,其中,客户端操作系统有微软和苹果,电子邮件有微软、雅虎、谷歌,社交网络有Facebook、谷歌、YouTube;即时通讯有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Skype、AOL;网络接入服务ISP有AOL。这些公司提供的服务涉及到大部分网民的常用服务。

棱镜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思科的作用

  除了上述9家企业,更有媒体将矛头指向思科。此前有消息显示,斯诺登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思科路由器监控中国网络和电脑。

  思科面对这些指控否认称,“棱镜”项目不是思科项目,思科网络没有参与此项目。此外,思科没有在中国或世界任何地方监控普通公民或政府部门的通讯。

  思科虽然否认参与棱镜项目,但是没有否认这样的事实:思科产品有网络侦听功能,而且存在后门。其实,无论参与还是不参与,思科都能有能力和条件监控互联网。有没有枪是一回事,参没参与杀人是另外一回事。思科否认了自己杀人,但是没有否认自己有枪。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CALEA《执法通信辅助法》,该法通过之后,执法机关可以根据法院监听令状直接接入电信网络启动电信运营商交换机中的监听功能。这意味着美国法律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提供监听服务,思科产品自然不能例外。

  实际上,思科在自家网络产品中预留大量存在的后门,已经是业界的常识了。但要证明这些后门的使用是为了恶意监控还有很大难度。同样,华为和中兴始终无法打开美国市场主要因为网络安全问题的隐忧。去年,在对华为、中兴两家企业长达11个月的调查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美国电信运营商不应和华为、中兴两家公司进行合作,因为这两家公司“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对比来看,中国市场对于思科这样的外资企业似乎没有任何防备。有资料显示,过去十几年间,思科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重要行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建设思科也参与其中,在承载着中国互联网80%以上流量的中国电信163和中国联通169两个骨干网中,思科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并占据着所有超级核心节点。

  思科公司是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路由器、骨干网络设备制造商,在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那么思科公司完全有可能在美国政府的反恐要求下,在其设备上对各类网络活动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数据提交给美国政府。

  据悉,美国国安局旗下设有一个部门,名为“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TAO)。该部门过去近15年中一直从事侵入中国境内电脑和通讯系统的网络攻击,借此获取有关中国的有价值情报。巧合的是,根据方校长回忆,15年前,也就是1998年,正好是中国某个大型网络工程建立的时刻,而此工程用的核心设备由美国思科提供的。

  因此我认为,思科在“棱镜”项目里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所有参与公司的流量数据都通过各种路由器才能传给用户,而思科提供的路由器等设备具有监控窃听这些数据的功能,这样,微软、谷歌和苹果的确没有让中情局“直接”访问他们的数据,但中情局却通过思科获得了他们的数据。

  这也就是美国这么害怕华为中兴(思科的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的原因。

  如何在通讯层进行大规模监控

  我们知道,互联网上的用户和发布的信息都是海量的,不同的网络公司提供的数据又都不同,如何用一种低成本而简单的方法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监控,显然,各个互联网公司给美国政府开后门的方法并不太合适,因为各家公司的数据结构各不相同,在这些海量数据中寻找信息也有难度,难以用统一的方法进行监控。

  那么,在通讯层面进行监控就是最为简单有效的监控方法了,我们知道,常见的网络传输协议就几种,例如http、ftp、smtp、pop3、telnet等等,最关键的是,这里面大部分网络传输协议都是明文传输数据,这样,监控着只需要在路由器的关键节点部署一些网络监听设备,就可以截取到所有明文传输的信息。

  当然,为了传输安全,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是明文传输,很多系统为保证传输安全,都采用SSL加密策略。SSL(Secure Socket Layer)是目前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工业标准,它在底层为上层协议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的数据以加密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即使中间路由被黑客窃听也不可能破译出数据的真实内容。对于https的访问过程中,网站服务器生成的WEB页面经过加密之后才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上,再经过浏览器解密,显示在用户面前。这样,就完全防止了通讯内容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的可能。

  遇到这种https加密的情况,也并不是绝对安全,也有一些攻击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发假证书进行中间人攻击,从而破解https传输的内容。详见月光博客《破解Google Gmail的https新思路》。

  棱镜是如何工作的?

  棱镜的具体工作原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觉得棱镜系统很可能是这样工作的:在互联网的骨干网路由器上,思科提供的设备默默地监听着来往的流量,包括邮件、聊天记录、文件传输、社交网络资料等所有明文传输的东西,用户在谷歌、雅虎、微软等搜索引擎上的搜索关键字也会被监控,这些信息是海量的,棱镜系统,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将海量信息中一些“特殊信息”集中、过滤并记录下来,这样,正如谷歌、苹果、微软所声明的那样,微软、谷歌和苹果的确没有让中情局“直接”访问他们的数据,但中情局却通过思科的设备间接获得了他们的数据。

  如果通讯的信息是经过加密的,而中情局又认为这些信息十分重要,那么再联系美国的外国情报调查法院,当局依据《外国情报调查法》向企业提出的秘密要求,让这些公司来提供指定帐号的数据信息。自2010年起,谷歌公司每半年会发表一份透明度报告,披露各个国家和地方当局要求谷歌提供相关数据的情况。

  举例来说,一个从伊朗IP地址登录的用户,使用Google搜索一些信息,或MSN发送一条信息,里面提到了“真主”、“阿拉”、“爆炸”这样的词,思科的设备就会把通讯信息记录下来,如果是明文信息,则可直接分析通讯内容,如果信息加密了,则向谷歌或微软等公司提出请求,要求其提供该用户的邮件信息和资料。

  泄漏用户隐私的数量

  从谷歌提供的《透明度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去年下半年共向谷歌提出了8438次数据要求,涉及账户14791个,88%的要求被执行了。

  Facebook公布 2012 年下半年政府索求信息情况,Facebook 在 2012 年下半年共收到 9000 到 10000 次政府信息索求,涉及 1.8 万到 1.9 万用户。

  微软也发表声明,2012 年下半年,微软共收到 6000 次到 7000 次政府信息索求,涉及 3.2 万个用户。

  雅虎则发表声明,在 2012 年下半年,雅虎共收到政府信息索求 1.2 万到 1.3万次。

  被指控“即将加入”棱镜计划的Dropbox也发布了一项“透明度报告”,对外显示了Dropbox向美国政府提供的个人用户信息数量,根据报告,Dropbox去年收到政府87次请求,涉及帐号164个,82%的要求被执行了。

  由于美国政府要求不得透露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信息索求,因此上述透明度报告只涉及美国法庭指令相关的信息索求。

  这难道不违法吗?

  的确,上述这种监控方法令人触目惊心,所以美国政府一直在避免“监控本国国民”的说法,因为这违法了宪法第四修正案,他们声称所有的监控都是针对外国人实施的,尽管这在技术实现上会存在偏差。

  这也就是说,外国人的隐私不受美国法律保护,这种解释固然可以缓解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但这也令世界人民感到不满,谷歌、微软、苹果等这九大企业的服务都是全球性的,几乎每个网民都会接触到这些公司的服务,而在这些公司的“隐私条款”中也明确表示会保护用户的隐私,而“棱镜系统”的曝光则让这些公司的隐私政策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互联网企业将用户资料提交给政府,我对于某几种信息是零容忍的:1、电子邮件(如Gmail);2、网络笔记(如Evernote);3、云存储(如Dropbox)。如果美国政府索要用户的Gmail邮件,Google就真把用户邮件交出去了,那么这和当年雅虎邮箱交出用户邮件导致其入狱有什么区别?当年雅虎因为此事受到美国舆论的猛烈抨击,雅虎总裁杨致远也曾因此向当事人的妈妈道歉。

  “棱镜计划”的对比

  其实通过上述分析来看,“棱镜计划”其实技术实现并不麻烦,类似的计划其他国家也能做,美国人说的多,做的少,其他国家则是做的多,说的少,“棱镜计划”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反响,是因为美国是全球互联网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互联网服务的全球用户数量庞大,有些服务甚至垄断了不少国家的网络市场,这样的服务一旦爆出监控个人信息的内幕,无疑让这些企业大幅丧失全球用户的口碑,而让另一些没有参与的企业获利。例如,在其他科技公司忙不迭地与政府撇清干系时,棱镜计划反而成为了Twitter保密政策最好的广告。如果美国政府要搜集用户个人数据的话,Twitter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与数据来源。据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也曾经联系Twitter,但后者拒绝加入棱镜计划。而且,Twitter对政府不仅有着不配合的历史,还经常表现出抵抗态度,Twitter拒绝向美国政府屈服的态度就得到了广告用户的赞赏。

  政府通过互联网企业监控网民信息,美国做的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效率并不高,而且相对比较公开,容易被人抓把柄,比起其他国家差远了,美国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好好向其他国家“取经”,美国“棱镜计划”的主要失败之处:1、相对比较公开透明,连次数都可以统计,容易被人抓把柄,正确做法是不能有物证,所有控制都通过电话实施。2、需要联系企业获得用户隐私,效率不高,正确做法是让企业开后门直接查询用户信息。3、对电话的跟踪不全面,正确做法是根据关键字或重点人物来窃听通话内容。4、攘外必先安内,自己的国民都不听话,还去监视外国人,先搞定自己的国民再说。

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互联网的结构性机会bong

  bong(结构性机会)... 强烈的冲击波破坏着旧有的一切,伟大的公司在废墟上成就自己。互联网的下一个bong会在哪里爆发,怎样的公司有机会参与其中呢?

  历史

  面对历史的好处是,你可以任意打扮小姑娘一样,随性解读。我们希望能在故纸堆里找到bong的DNA。

  计算机走出实验室到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机构,到家庭用户购买个人PC,到现在的个人智能终端,互联网从局域网发展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中间出现的伟大的公司有很多,IBM 英特尔 微软 思科 网景 惠普 戴尔 联想 雅虎 谷歌 FB 推特苹果等等,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可以说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又是怎样的需求能催生这么庞大的市场?

  作一个假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个人计算机化,芯片化的过程,是个体掌握高速运算能力的过程(这个假设将是讨论的起点)。我们知道消费者不会为技术买单,只会为技术带来的好处买单,而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有众多的答案,但有一条是不会错的,就是效率的提升,不管你工作、生活、娱乐,技术的进步让一切变的更便利,更精彩。这样前面问题的答案变为,伟大公司都提升了我们的效率,通过让我们拥有和运用计算机。英特尔与微软影响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进程,网景雅虎 谷歌则帮助我们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苹果将计算机的运算功能模块化为app,降低计算机的使用门槛,FB 推特帮助我们生产与组织信息。他们在个体芯片化的进程中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人的芯片化是将计算机作为我们的一个工具存在,运用其高速运算能力为我们服务,我们人是主导和核心。但发展过程不是如此,iphone产生之前,计算机太过复杂,即使有了微软的图形界面,会计算机,会上网仍然成为区分普通人技能的一个考量。人机关系中,我们依据计算机技术特性被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人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在互联网的表现我们跟随信息迁移,信息在BBS,门户网站,我们就聚集在BBS,门户网站。信息作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是工具使用的结果,人若占据主导的话,信息应该跟随人走,而不是反之。我们每个具体的上网者还被抽象为网民,没有独立的身份识别,此时互联网更偏向于机器与机器间的互联,机器网络。

互联网的结构性机会<wbr>bong

  ipod iphone的出现相当于微软的图形界面诞生,app将计算机进一步功能化工具化,让每个人都能更傻瓜的用上计算机,现在三岁小孩都会使用ipad,计算机回归到工具属性,人机关系得以转变,人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站在机器背后的是一个个大活人,互联网从机器网络演变为人与人的网络。(这样的进程同时也在软件领域产生,不赘述了)

  经过这样粗线条的讨论,可以看到提升人们的效率是bong产生的必要条件,其次所影响的范围不同,bong的级别也不同,核弹和催泪弹不可同语。photoshop和windows受益的数量不同,影响力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我们希望找到这样一个bong,能够帮助参与到互联网的大多数人提升效率,我们将从人的芯片化这条捷径去寻找。

  bong

  从硬件方面来说,我们正置身于一个bong之中。当下,个体芯片化仍在范围扩大阶段,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将计算机工具化相对彻底,那么谁能做好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在这个bong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苹果当仁不让。也很容易演绎出,能将计算机工具化的不仅仅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同样可以达成,或者始终让人处于芯片化的环境,家庭、办公、车载、wifi环境等;如何让人们更好的使用工具,对交互方式的创新,人性化的操作系统等。这些创新方向只要能帮助人的芯片化,让人更容易运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就能参与到当下的bong之中。硬件间的竞争更受限于技术进化路径,在智能终端扩散过程,更有可能重复PC扩散的竞争过程。

  软件方面比较麻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同意多少各自斟酌吧。软件方面的bong也是同样的评判标准,依此标准,个人信息处理中心,将是bong的重要候选项目。个人信息处理中心,指的是依据我们的需求情境对信息进行汇集和组织,并将我们的信息分发给潜在需求者的信息处理系统。

  有了个人信息处理中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组织各类信息。当你处在大街上,你想逛街,手机给你显示的特色商店,商品介绍,口碑,行走路径等,你想就餐,显示餐馆、优惠折扣、口碑、预订;要回家,显示交通状况,的士信息,你在办公室,要做报告,显示主题资料,最新的报告模板,达人的技巧,你可以发布有见地的意见。根据不同的情境需求,你可以接受到不同层次的信息,并有效处理。每个芯片人都能借助计算机,汇集并处理互联网上的庞大信息,让决策更为效率。这样的信息处理中心看起来简单,不过难点在于信息的甑别体系,不让信息”过载“,”过载“是信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你汇集和发送的信息都是对你而言有价值的而不是”垃圾“信息,你发送有见地的意见会被接收人看见,而不会被淹没在水贴之中。

  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如何解决“过载”这个难题,很多创新试图解决,知乎的专家或达人制度,微信通过社交关系的朋友圈,大数据的资讯推介等,这些试错都没有触及核心,这个问题是在人与人网络上产生的,需要回到社会化平台(微博平台)上解决。

  个人信息处理中心是当下信息碎片繁杂多源化的有效应对措施,之前采用雅虎谷歌搜索引擎解决海量信息的问题,现在则需要个人信息处理中心来应对信息“过载”。

  看下具体理由:

  a.计算机工具化,人占据主导地位,信息会围绕我们的需求进行组织。

  b.当下的各类创新都指向同一目标。各网站间的帐号互联互通,及信息共 享,云存储打通跨平台的信息调用,evernote类产品对信息的归集与整 理,阅读端对多源信息的分类,LBS维度的信息描述,社会化媒体微博 对信息的汇聚与分发,这不都是在为信息围绕我们的需求进行组织做

  的技术储备吗

  c.观念在改变,创新内在阻力在消退。机器网络的惯性思维,在社会化媒 体上强推信息给用户,动辄几十万的粉丝,追求一对多传播效果,自陷 困局,现在部分价值观营销成功,微信的谨小慎微的试错尝试,可以体 会到每个用户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他们是主体,人与人网络与 机器网络有着巨大差异。

  d.多标签信息甑别体系的建立将会实现信息的高效精准分发,远胜于当下 的分发模式,这是个人信息处理中心的关键技术,能将上述创新组建为 一个整体。(系统性的方案,已专文讨论过)

  当互联网有这样系统性的需求存在,bong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而这样的创新由谁实施,何时提出,初始形式会是怎样,则完全是机遇与偶然。

  个人信息处理中心是一个规范的bong,再来说一个不会有错误的bong。

  辨别bong的要素是提升效率及能够影响绝大多数人。计算机能够帮我们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做事效率,同时我们知道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可支配的时间算12小时,那么如何提升这12小时的效率呢?显然用计算机技术帮助我们提升时间的支配效率,将帮助我们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这就是一个bong,能提供这样一个产品,可以提升人们的效率就会被接受,而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那么这个bong的级别就足够大了。当然这不是时间管理这么简单,这和个人信息处理中心一样,难点是思维的转变,我们的焦点不在事情本身上,甚至不在时间上,而是在人上。这个bong的方向不会有错,就在于做的程度如何。

  个人信息处理中心可以独立也可以与时间相结合,什么时候及如何结合这是实践上的问题,不过终归会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对人的关注而在一起。

  个人信息处理中心是芯片人的最后一块拼图,互联网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逻辑。逻辑重构后的互联网通透优雅,重要的是能否领会创新背后的逻辑。

  来源:sbumblebee投稿,原文链接

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微信坚硬的后脚跟

  微信5.0内测版的发布,迎来了众多媒体的云云,分析和预言比比皆是,但未来往往不是预言出来的,而是循序往复地做出来的。笔者就从需求与产品,人性与习惯的视角来打开一些微信发力的真相。

  噱头一直存在,而微信真正的发动机却在舞台的幕后。

  从早期的摇一摇喷出了“约炮神器”、视频聊天又猛袭了电信运营商、还有扫一扫可能迎来地面的“大数据”;但陌陌“约炮”更精准,视频聊天中伤的电信运营商都还是不痛不痒,扫一扫又是全民应用都在操心的事情。可微信自己表达的重心还是是在通讯与内容两方面,比如在3.0就有了“视频聊天”,4.0有了“实时对讲”,而5.0更是在公共平台加强内容的筛选,鼓励价值服务。

  谁都明白只是“约炮”好用的应用不能持久,最多是现象级的产品;只是通讯好用的工具也没有能轻易抹掉QQ的,微信会不会如同本土的开心网和微博,在还未真正盛开之时就走向衰退,就要看在达到用户量级的引爆点后是否能提供零和抢夺之外的价值。比如你把状态从人人网搬家开心网,再转向新浪微博,或者又换在微信,基本就是零和游戏了。但笔者从4.0版本就已确定了微信坚硬的后脚跟之所在,在基础功能和风骚噱头之外,驱动起微信价值的发动机就是信息生产、传播与获取的变革。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如何满足。

  只要不是做唯“快速捞金”是图的产品,我们往往关注的都是持久的需求,我们满足的需求要是十年之后用户依然需要的东西,即使时尚改变,人们的需要不会改变,只是我们需要跟进满足需求的方式和节奏。我们一直需要信息,需要与他人联系,这两项都是解决我们情感诉求、工作效能和兴趣爱好等其他需求的直接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联系和沟通,但不必整天盯在屏幕去了解朋友的动向,塞进口袋的手机能更自如地刷出存在感,也更是随时随地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要Google Glass和iWatch之类还未替代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手机端就是保持联系的最好途径。

  王兴曾在极客公园提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IT(信息技术)的,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在信息时代,Google让沉默的信息有天日可见,Facebook让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可信和有趣,Twitter让信息的生产更加容易:时至今日信息的匮乏早已不再,选择和获取信息本身变成了成本,比如微博关注少了没意思,关注多了又太烦。如何让信息的传播更有效才是现在的问题。

  信息流通方式的颠覆与改变,让内容与服务都跑对路。

  微信对内容和交互的驾驭,促成了让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更有效,而最重要的是已被验证了是真的有效。用一张图来对比微博与微信的信息传播方式。笔者致力社交与信息传播方式的探索已有很久,微信是国内第一个把需求层级分开而且验证有效的社交产品,比如你与“联系对象”和“关注对象”的沟通情境和方式是不同的,但又如何融合在同一平台,而且交互又要符合用户习惯,这就充分表现出“朋友圈”和“公共账号”的能量。(鬼脚七率先在新浪微博开启自媒体旗号,用微博私信的方式效果是好是坏,你试试就了解)

微信坚硬的后脚跟

  坚硬后脚跟重塑媒体和社群,前脚掌两栖线上与线下。

  后脚跟坚硬,是在信息传播和内容领域站住了脚,但不管是传统媒体、门户,还是自媒体,个性化订阅和高效率传达是必然的目标,微信是养育自媒体的土壤,但它还不足以支持自媒体持久地存活,几十万的公共账号都不赚钱,有5家月收20W的账号远不及100家月收1W的有说服力,公共平台的可持续生态还不存在,就连罗振宇的逻辑思维还处在“公共事业”的阶段,程苓峰的云科技即使广告丰厚但还欠缺可复制性,潘越飞兄弟更是转嫁搜狐IT,但传统媒体是能在微信世界发挥与以往不同的效能的。(搜狐IT若做好微信的角色,加之对门户的再设计,是不有能比潘越飞+老板搜狐IT更好的效果呢,拭目以待,甚至完全有可能颠覆门户与社交媒体)

  再讲一处就是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公共账号,笔者不认为他们是构成微信核心竞争力的后脚跟,除非他们利用微信的产品提供了独特的深度服务且用户喜爱,这部分的公共账号在此阶段属微信的基础性服务部分,机构往往是把功能性的服务转移和拓展渠道而已,但效果还是来自腾讯本身的资源和潮流所致,今天的微信用户活跃就栖身微信,跟以往栖身开心网和微博类同,只是越往后附和程度越高而已。比如信用卡提醒,没有比短信好多少;客服基本就是广告+短信回复功能转移在微信而已,除非你把用户扫码扫物的习惯养成,或者干脆把NFC的功能(打卡等)、登机及其他身份验证、支付等功能都做成极致且普及开来,这就是微信前脚掌在做的事情。

  微信的前脚掌,还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产品的化学反应是对用户试出来的,经验、直觉和远见都会起作用,但不会是全部,微信需要体验的极致和用户习惯的顺从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也需要和多方合作,以构成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不管5.0和未来的版本可能触及的电商、本地生活服务还是“大数据”,都是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的,移动端就是迄今线上线下信息流通的最好媒介。

  但不能被使用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不能被用户接受的设计也是徒劳的,这和一项产品、功能和服务最初推向用户的动机和目标有关,但和最初的言辞、早期的形态及评价,关系都不大。

  微信坚硬的后脚根基本站住了,可能还要等的是传统媒体和门户的归位,现在虎嗅网、36Kr、和爱范儿等媒体君在微信的运营就比自媒体更轻松,比四大门户的科技频道就收效更Wonderful吧。而微信的前脚掌最后栖身在哪儿是不确定的,一定会更加富有挑战和有趣,至少后脚掌的坚硬能争取来更多时间和机会。回顾一眼微博,在支持图片和视频之外,几年来对用户问题的解决完全没有任何的改进和创新(信息的积累和筛选方面),既没有不可或缺的新功能,反复的版本更新也没有任何体验的惊喜。就在微博只专注会员、游戏等方式提现的时候,用户的互联网设备、彼此沟通习惯、以及信息的获取方式都在悄然但迅速地转变。

  来源:原创投稿,作者:张昭轶,作者邮件:closersecret (at) 126 com

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百度杀毒正式版发布

  360做搜索引擎,百度就做杀毒软件,经过两个月的测试,百度杀毒软件今天正式发布。百度杀毒由百度和卡巴斯基联合推出,并做出永久免费、不偷窥用户隐私等承诺。百度也将借此加强在安全领域的布局。

  百度杀毒(shadu.baidu.com)由百度和卡巴斯基联合推出,其中卡巴斯基提供专业的反病毒引擎,而百度方面提供云计算等层面的支持。官方介绍称,百度杀毒可以提供主动防御、实时监控、自主查杀三重安全防护,并强调这款产品“永久免费,零广告,无捆绑”。

  据介绍,百度杀毒正式版新增加对64位操作系统的支持、自定义查杀支持内存扫描、支持记忆上次查杀路径、病毒库自动升级提醒等新功能。

  此外百度杀毒还做出“三不”的承诺,即:不频繁弹窗骚扰用户,不以安全名义胁迫用户,不窃取用户隐私。

百度杀毒正式版发布

  去年搜索市场因360的介入而掀起波澜,并一度与百度剑拔弩张。而百度今年推出杀毒产品,反身切入网络安全市场,很难想像百度不会在安全领域强势进击。目前在百度搜索“杀毒”关键词,排在第一的就是百度杀毒的下载链接。而在谷歌、搜狗和必应搜索“杀毒”,360排名第一。

  微评:杀毒软件太多,病毒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苹果回应“棱镜”监控项目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曝光了美国政府代号为“棱镜”的机密监视项目,称其监控着美国9家主要互联网企业的中央服务器,而苹果是最近才加入到“棱镜”计划的。报道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能够“按时间顺序提取音频、视频、相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联系记录,分析师通过监控上述网络信息来追踪一个人的行踪和通讯往来”。

  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机密监视计划曝光后,苹果很罕见地在其官网上发布客户隐私承诺,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全文翻译如下:

  苹果对客户隐私的承诺

  两周之前,当多家科技企业被指责不分青红皂白地与政府机构共享客户数据,苹果曾做出明确回应:6月6日新闻机构采访我们时,是我们第一次听说“棱镜”项目。我们并不允许任何政府机构直接访问公司的服务器,同时,任何想要获得相关用户信息的政府机构必须取得法院命令。

  正如其他公司一般,我们也向美国政府征求意见,希望其允许我们披露曾接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数据调查请求次数以及我们是如何处理这些请求的。我们按照规定授权共享了部分数据,并将其公诸于众: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31日,苹果累计收到美国执法部门4000-5000次用户数据调查请求,涉及到9000-10000个用户账号。这些数据请求来自于联邦、州和地方当局,涉及到刑事调查和国家安全事务,最常见的数据请求包括警方调查抢劫及其他犯罪活动、寻找失踪儿童、试图定位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或者是为了防止自杀。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的法务团队都会对每个请求进行评估,只有在合规的情况下才会检索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有限信息。事实上,若我们发现请求中存在不一致或者不准确之处,我们将拒绝配合。

  苹果一直十分看重消费者个人数据的保护,我们不会将收集或者存储用户个人数据摆在首位。此外,有若干特定类别的数据我们不会提供给执法部门或者任何其他团队,因为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有保留过上述信息,例如:iMessage和FaceTime的对话受到终端到终端加密保护,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看到或读到它们,苹果也无法解密这些数据;同样,我们也不会以任何可辨认的形式来存储有关于用户定位、地图搜索或Siri语音请求的数据。

  我们将继续为保护客户应得的隐私权以及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努力,致力于保持两者间适当的平衡。

  英文原文:Apple’s Commitment to Customer Privacy , 中文翻译:凤凰科技

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棱镜计划、大数据和别人的生活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级电子监听项目,该计划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外国用户进行广泛的窃听与监控,许可的监听对象包括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参与项目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国外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该计划日前被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曝光。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9岁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Edward Snowden在香港向世人揭密了美国政府的两大秘密监控项目:针对美国普通公民的电话监控项目和针对外国人的互联网监控项目。前者使得当局能够获取并存储美国电话用户的海量通讯信息:何时、何地与何人进行通讯,通讯频次与时间长度等等。尽管这些普通美国人与恐怖主义也许毫无联系,但有可能被长期、无差别地监控。这些监控是秘密进行的,用户不会收到任何提示,更不会见到法官签署的法律许可文件。而PRISM计划使得NSA有能力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海外用户进行窃听和监控,这些美国互联网公司括Microsoft(含Hotmail)、Google、Yahoo、Facebook、Skype和Apple。而根据根据华盛顿邮报提供的绝密级别的幻灯片,NSA能够获取用户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所有存储的信息,甚至可以扩展到用户的社交网络细节。

棱镜计划、大数据和别人的生活

  这两个秘密监控项目一被公开,就引起了关注者的激烈争辩。NSA的官员们认为这些监控避免了很多恐怖袭击,而Edward的将之公布于众给美国情报工作来带巨大损失,他必须受到审判;奥巴马也表示绝对的隐私与绝对的安全不可兼得,竭力为监控项目进行辩护。而笔者则站在Edward Snowden的一方。你可以说Edward 太年轻、太简单,甚至有些幼稚;但他通过呐喊唤醒世人,放弃了20万美元年薪、选择与美国政府为敌流亡到香港,只为了我们能够免于生活在电幕之下。他是一个英雄!

  笔者认为,PRISM计划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每个个体的行为也许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获取与分析海量数据,我们能够获得人们的行为习惯的有效信息,从而对个体行为习惯进行推测,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广告主和电商们通过分析海量客户的购买行为能够了解客户,进行有针对的营销以提升业务;洛杉矶的警方通过分析几十年的犯罪记录,预测犯罪行为模式与频率,从而有针对地安排警力。盯上大数据的显然不仅仅有这些企业和地方警察局,美国政府也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监控计划中的对普通民众电话和互联网的监控也许并不涉及具体某个电话、某封邮件的监听与解读,但是通过关键词筛选、用户联系频率与地点与恐怖袭击可能存在的联系、不正常现金流向的分析,美国政府也许能从中找出“恐怖袭击”的蛛丝马迹。尽管目前美国政府声称这些秘密监控措施仅用于反恐,但它们极容易被缺乏监管的当局滥用。预算不公开的秘密机构NSA能够获取你的地理位置、通讯记录、社交网络联系、视频、照片等等数据,并且能够未经法院许可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爱国者法案》,政府可以不需要法官监督和许可,即可在任何时间获取任何公民的个人资料、金融交易资料和医疗资料)美国记者华莱士曾经谈笑风生地说:“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叫声像鸭子,那么它可能就是只鸭子。”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这些秘密机构上,NSA看上去像进行互联网监控的机构,建立了大型数据存储与运算中心,也承认自己进行互联网审查。它唯一的挡箭牌就是“为了挫败恐怖袭击,为了你们的安全”。然而,反恐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谁能保证“反恐”不会成为美国式的维稳呢?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产生的海量数据会越来越多的存放在网上:邮件、个人档案、信用卡信息、地理位置、个人日程安排、电子书、照片等等。Apple公司的iCloud服务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同步音乐、邮件、照片和个人文档等等信息。过去,我们相信Google、Amazon和Apple公司能够为我们的隐私提供足够的保护,也乐于享受云技术的便利,并且期待着更加美好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今天,Edward为世人敲响了隐私权的警钟!如果将来的某一天,美国政府认为购买过高压锅、与外国人(尤其是穆斯林)经常联系和阅览过“如何在你祖母的厨房中制造炸弹”的人有进行恐怖袭击的倾向,可以对他们进行重点监控和钓鱼执法的话(笔者非常怀疑NSA有类似的数据挖掘方式),那么小说《1984》中描述的场景终于来临了。这是比菜刀实名制高明得多的方法:悄无声息、成本极低且十分精准。推动大数据发展的背后,也许不仅仅有那些互联网巨人们,更有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使得野心家们能够高效、精准地清除异己、控制思想。奥巴马政府就以“反恐”为名迈出了危险的第一步。

  2006年的一部德国电影《别人的生活》中,有一个场景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阴暗的地下室里坐着无数的拆信员,他们用蒸汽熏信件的封口使得胶水失效,以便对信件内容进行神不知鬼不觉的审查。而现在,电影又变成了现实,NSA的巨型高性能计算机正在高效运行,情报专家们在大数据中正挖掘得不亦乐乎。An ever bigger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来源:投稿,作者:@夜深寂Eason,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