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

微软确认Skype明年替换MSN

  对于微软将以Skype替换Windows Live Messenger(以下简称“MSN”)的传言,Skype CEO托尼·贝茨(Tony Bates)在Skype的官方博客予以证实中文翻译),除了中国大陆之外,全球各国都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停用MSN,微软计划将MSN的1亿多用户整合到Skype中。

  MSN在中国的困境

  虽然微软官方确认MSN将会继续在中国大陆运营,但MSN在中国的前景并不乐观,,在中国市场,MSN目前的市场份额还不足5%,相比QQ超过7成的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IM(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激烈,但MSN在产品、开发、运营、推广上都远远落后腾讯QQ,不论是其应用功能,还是其服务水平,都与腾讯QQ差距越来越大,糟糕的用户体验,脆弱的安全机制,大量的垃圾广告信息的泛滥,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得不离开MSN而转向其他IM软件。

  MSN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例如界面上广告太多,界面不太美观,功能少,缺少视频通话,离线发送、断点续传、截图功能、群组等功能,安全性差,帐号容易被盗并发送垃圾和诈骗信息,在服务方面,MSN不提供电话客服服务,用户出现问题后往往不知所措。

  在高速爆发的移动终端上,MSN同样是落伍者和失败者。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在智能终端上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美国,能够支持好友免费短消息的Kik Messenger仅推出两个月就获得了超过300万用户,名声大噪并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和鼓舞。腾讯发现这个市场后,迅速推出了“微信”这样的免费短信应用,并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国内类Kik应用的佼佼者。腾讯QQ也发布了支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视频聊天功能的新版本,让用户直接使用手机即可进行视频交流。

  在腾讯QQ快速发展的同时,MSN产品几乎没有做任何改进和更新,MSN不断失去一个又一个机遇,从电脑端到移动终端,MSN都全面与这个时代脱节,如果MSN依旧保持目前的定位和运营模式的话,未来在中国还是没有什么机会。

  MSN目前的这种困境,与微软自身机制有关系。MSN中国与微软总部之间的管理和交流不畅,导致其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MSN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规划和设计都有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定位,用户体验又非常糟糕,导致其本土化的路线步入歧途,最终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

  微软收购Skype后发展

微软证实Skype明年替换MSN

  去年5月,微软宣布斥资85亿美元收购Skype。目前每月使用这款互联网通话服务的人数增长了26%,总数接近2.5亿。

  事实上,从微软收购Skype以来,MSN将被并入Skype的传闻就已有。Skype是一款网络即时语音通讯工具,它除了具备IM所具有的视频聊天、多人语音会议、多人聊天、传送文件和文字聊天等功能外,还可以免费与其他用户高清晰地语音对话和拨打国内国际电话,并可以实现呼叫转移、发送短信等功能。

  微软内部曾做过相关调查发现,MSN和Skype的重合度已经超过80%,而这也越来越凸显出MSN存在的价值空间并不大。因此微软也没有必要长期让两个IM同时并存,将MSN和Skype进行整合势在必行。

  未来的前景

  在中国,Skype曾在2004年11月授权TOM运营简体中文版Skype。2007年,Skype和TOM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负责为大陆市场研发、运营中文版Skype,双方各持股持股49%和51%。然而,微软去年5月以85亿美元收购Skype,让为Skype在华的运营变得复杂起来。与此同时,MSN中国的运营权属于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美斯恩公司。也就是说,如果微软在中国整合Skype和MSN,将面临复杂的调整,这也可能是这次MSN与Skype的整合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原因之一。

  MSN未来在中国如果想继续发展,应该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彻底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加强本地化的研发,使其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发移动终端版本,使其在手机上能实现文字、语音、视频等交流,总的来看,这些任务都是艰巨而庞大的,MSN在中国的未来依旧不太乐观。

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高效代码审查的十个经验

  代码审查(Code Review)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手段,和QA测试相比,它更容易发现和架构以及时序相关等较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编程技能,统一编程风格等。

  1. 代码审查要求团队有良好的文化

  团队需要认识到代码审查是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能力,而不是针对个体设置的检查“关卡”。

  “A的代码有个bug被B发现,所以A能力不行,B能力更好”,这一类的陷阱很容易被扩散从而影响团队内部的协作,因此需要避免。

  另外,代码审查本身可以提高开发者的能力,让其从自身犯过的错误中学习,从他人的思路中学习。如果开发者对这个流程有抵触或者反感,这个目的就达不到。

  2. 谨慎的使用审查中问题的发现率作为考评标准

高效代码审查的十个经验

  在代码审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对于问题的发现者来说这是好事,应该予以鼓励。但对于被发现者,我们不主张使用这个方式予以惩罚。软件开发中bug在所难免,过度苛求本身有悖常理。更糟的是,如果造成参与者怕承担责任,不愿意在审查中指出问题,代码审查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

  3. 控制每次审查的代码数量

  根据smartbear在思科所作的调查,每次审查200行-400行的代码效果最好。每次试图审查的代码过多,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具体的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效代码审查的十个经验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随着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的不同,最优的代码审查量有所不同。但是限制每次审查的数量确实非常必要,因为这个过程是高强度的脑力密集型活动。时间一长,代码在审查者眼里只是字母,无任何逻辑联系,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产出。

  4. 带着问题去进行审查

  我们在每次代码审查中,要求审查者利用自身的经验先思考可能会碰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审查工作验证这些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一个窍门是,从用户可见的功能出发,假设一个比较复杂的使用场景,在代码阅读中验证这个使用场景是否能够正确工作。

  使用这个技巧,可以让审查者有代入感,真正的沉浸入代码中,提高效率。大家都知道看武侠小说不容易瞌睡,而看专业书容易瞌睡,原因就是武侠小说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有的研究建议每次树立目标,控制单位时间内审核的代码数量。这个方法在我们的实践中显得很机械和流程化,不如上面的方法效果好。

  5. 所有的问题和修改,必须由原作者进行确认

  如果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务必由原作者进行确认。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1)确认问题确实存在,保证问题被解决

  (2)让原作者了解问题和不足,帮助其成长

  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效率,有经验的审查者更倾向于直接修改代码乃至重构所有代码,但这样不利于提高团队效率,并且会增加因为重构引入新bug的几率,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予鼓励。

  6.利用代码审查激活个体“能动性"

  即使项目进度比较紧张,无法完全的进行代码审查,至少也要进行部分代码的审查,此时随即抽取一些关键部分是个不错的办法。

  背后的逻辑是,软件开发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开发者都有强烈的自我驱动性和自我实现的要求。让开发者知道他写的任何代码都可能被其他人阅读和审察,可以促使开发者集中注意力,尤其是避免将质量糟糕,乃至有低级错误的代码提交给同伴审查。开源软件也很好的利用了这种心态来提高代码质量。

  7.在非正式,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代码审查

  如前所述,代码审查是一个脑力密集型的工作。参与者需要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该工作。因此,我们认为像某些实践中建议的那样,以会议的形式进行代码审查效果并不好,不仅因为长时间的会议容易让效率低下,更因为会议上可能出现的争议和思考不利于进行如此复杂的工作。

  8.提交代码前自我审查,添加对代码的说明

  所有团队成员在提交代码给其他成员审查前,必须先进行一次审查。这次自我修正形式的审查除了检查代码的正确性以外,还可以完成如下的工作:

  (1)对代码添加注释,说明本次修改背后的原因,方便其他人进行审查。

  (2)修正编码风格,尤其是一些关键数据结构和方法的命名,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3)从全局审视设计,是否完整的考虑了所有情景。在实现之前做的设计如果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这个阶段可以很好的进行补救。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即使只有原作者进行代码审查,仍然可以很好的提高代码质量。

  9.实现中记录笔记可以很好的提高问题发现率

  成员在编码的时候应做随手记录,包括在代码中用注释的方式表示,或者记录简单的个人文档,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避免遗漏。在编码时将考虑到的任何问题都记录下来,在审查阶段再次检查这些问题都确认解决。

  (2)根据研究,每个人都习惯犯一些重复性的错误。这类问题在编码是记录下来,可以在审查的时候用作检查的依据。

  (3)在反复记录笔记并在审查中发现类似的问题后,该类问题出现率会显著下降

  10. 使用好的工具进行轻量级的代码审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使用的是bitbucket提供的代码托管服务。

  每个团队成员独立开发功能,然后利用Pull Request的形式将代码提交给审查者。复审者可以很方便在网页上阅读代码,添加评论等,然后原作者会自动收到邮件提醒,对审阅的意见进行讨论。

  即使团队成员分布在天南海北,利用bitbucket提供的工具也能很好的进行代码审查。

  来源:坚果云投稿。

深圳首家Apple Store开业

  据深圳商报报道,2012年11月3日9时,苹果在中国大陆的第七家,也是华南第一家零售店在深圳益田假日广场正式开业,对于深圳以及华南市场来说,这一举非同小可。预计苹果零售店的落成会对华强北水货市场、授权经销商以及香港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第一位提前24小时排队

  第一位到益田苹果店排队的是一位马来西亚年轻人陈太鑫,他是深圳大学大四学生。11月2日早晨不到9时,陈太鑫看到深圳益田苹果店将于周六早晨开业的消息后,就赶往世界之窗的益田假日广场。当日10时30分,他与苹果店的员工取得联系,作为第一号“果粉”排队。从周五早晨9时动身起,到周六早晨9时苹果店开门迎客,陈太鑫排队正好24小时。

  第二位来排队的刘嘉荣,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一学生。他在广州的学校看到深圳益田苹果店开业的新闻后,立即从广州向深圳赶,2日下午1时30分赶到现场排队。此后陆续有“果粉”赶到。2日晚上9时多,益田苹果店已经有100多人排队。昨日凌晨三四时赶来排队的人已经有200多人。

  全天约有万名“果粉”光顾

  11月3日早晨9时,益田苹果店正式开门营业后,一批苹果员工在门口不停地拍着手跳跃欢迎消费者进门。最早进店的消费者会领到一件苹果公司特制的纪念T恤。第一批进门的约有1000人,工作人员会将在外排队的消费者分批放入,每3到5分钟放进30至50人。

  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以往的经验,晚上的人会更多。根据粗略估算,最多时每小时进店的人数会在1500人左右,到当晚10时关门,深圳益田苹果店第一天开业,进店的消费者不会少于1万人。

  华南首家苹果店

深圳首家Apple Store开业

  深圳的苹果店位于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地下一层。虽然深圳苹果店内的设计和装饰风格与其他苹果店大致相同,但也不乏“地方”特色:与其他苹果店选址高档商业中心有所不同,深圳店的选址位于高档住宅社区旁,苹果方面称此举是为了让顾客感受更贴近生活的购物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店面外设计成一个带喷泉的下沉式广场,优雅环境。据工作人员介绍,店内有150多个互动机位供消费者体验。

  对苹果公司而言,中国市场日趋重要。苹果CEO库克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中国市场对苹果很关键,甚至认为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

  除了此次开业的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店外,中国大陆共开设有6家苹果零售店,分别位于北京三里屯、西单大悦城、王府井店,以及上海的浦东、香港广场、南京东路等。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

Chrome下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方法

  使用Google的https搜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搜索结果虽然可以显示,但是有时候结果的链接却无法打开。这里的原因是因为Google的https的搜索结果链接往往使用的是http的方式打开,因此有时候会无法访问,本文将介绍在Chrome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使用的是Chrome浏览器,只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强制Google的https搜索结果链接也使用https的方式打开。

  打开Chrom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chrome://net-internals/

  之后,在HSTS选项卡下的Domain中输入 www.google.com ,然后点击Add按钮。

Chrome下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方法

  现在你再使用Google的Https搜索,就会发现搜索结果的链接可以打开了。

  这个设置主要用于解决10月下旬开始的Google搜索不畅的问题,如果用户切换到https的Google,那一定会遇到本文所说的问题。

  对于其他网站的域名,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

设计思维与出稿方法

  笔者初入交互设计行业,在工作的各种锻炼中发现设计的 sense 是初级设计师最需要提高的方面。从前只是在书本或文章里接受理论教育,而在实操时才正在体会到交互设计师的职责与处境。在这里想跟各位分享下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求大神指点。

  设计思维是核心竞争力

  与视觉设计师、前端开发等职业相比,设计思维可以说是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真正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应该能通过自己的思考,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一个需求,而不只是原型的画图者。

  大多数情况下,是否自然、简洁、好用,可以作为交互方案评判标准。但在设计实践当中,这样的评判标准往往显得比较笼统,以至在拟定方案时难以拿捏当中的轻重。此时,交互设计师要靠自身的设计思维来做判断,从而影响方案的质量。

  设计思维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自己实践时的思考与反思,二是吸收别人的设计思维。即对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大神与菜鸟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笔者这类新手,想进步就需要多做设计、多看别人的设计并认真分析。

  出稿方法论

  经过一路摸爬滚打,小弟渐渐理出一套出稿的方法论。主要从交互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视觉设计师也有相似之处,欢迎拍砖。

  1. 当面沟通需求,确保产品侧与自己的理解一致。

  从而避免中后期的返工与重复劳动。

  2. 对需求要有自己的判断,帮助产品经理理清思路。应该对需求有自己专业的理解,确定角色、场景、任务,梳理信息架构及任务流程。

  3. 区分任务层次,突出主要操作。

  让用户用最短时间明白“我该做什么”。

  4. 遵守交互规范,带着脚链跳舞。

  熟悉交互控件的用法与局限,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整合,灵活应对不同的需求。

  5. 先做六十分,再做九十分。

  为需求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交互方式,然后再增加与众不同的地方,让自己的设计更有亮点。

  6. 提供多个解决方案。

  为产品侧提供多个建议或多个解决方案。向他们说明每个方案的优劣,与他们一起选择出最优的一个。

  7. “用手思考”,草图交付。

  不必急着出图,前期可以先手绘草图让产品侧了解大致效果。一旦有问题就能及早发现,避免无用功。

  8. 设计要有理据,经得起推敲。

  设计稿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出稿前需要仔细斟酌,每个细节都要有道理,才能得到产品侧及自己的上级认可。

  9. “斗争的艺术”,好好 pk.

  设计侧与产品侧对方案有意见分歧时,应该向产品说明自己的考虑因素,也倾听他们的想法。彼此了解之后权衡利弊,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10.情景还原,角色代入。

  最终交付前要以用户的身份体验下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果自己都用着不爽就必须返工。

  新人如何提高?

  许多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同学会问,如何作入行的准备和提高自己。

  个人认为,入行前先要搜集专业经典书目来阅读,如 About face、交互设计之路等,对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适合投身本行;

  然后就要实战锻炼,找公司实习、跟老师或师兄师姐做项目、打比赛,自己做些练习作品,总之要有输出;

  工作后最好能跟一位导师学习,或是加入业界的组织,为自己营造专业的氛围;

  之后的提高需要自己积累与定期的总结,把实战经验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真正的进步。包括小弟在内的新人们还有漫漫长路,需要长期坚持,以修成正果。

  来源:CS Lau投稿,作者微博

2012年11月2日星期五

电商网站购买流程的一些思考

  今天在《UCD火花集2》中看到有一章是对电子商务的讨论,尤其讨论了购买流程的设计,这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共鸣与思考。

  关于流程中是否需要注册与登录

  在购买流程中如果用户必须要注册或登录才可以进行购买,好处主要有:1. 可以增加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2. 有利于数据的收集,对网站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 提高用户粘性,有助于会员制度或社区化的建立与发展; 4. 增加恶意购物(如买东西货到付款但故意填写错误地址)的门槛。  不利的一面则包括: 1. 会导致很多冲动型购物用户放弃本次购物; 2. 流程中登录时机的设置有可能导致不良的用户体验。

  可以说各个电商终究还是都希望用户可以在登陆后的状态下进行购物,这样对电商而言无疑是最有利的,但这样做又可能丢失一次性或冲动型购物的用户。我认为可以在引导用户注册或登录时给予一定积极性的提示。假设目标用户就是冲动型购物的用户或首次准备购物的用户,为了防止用户流失,可以允许用户在未登录的状态下进行购买,但是要给出用户提示,比如注册成为会员后有5%的优惠。电商要做的,就是让用户看到成为会员的好处,要是当下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要说成为会员了有积分以后可以怎样怎样,用户考虑的是我要完成当下这次购物,告诉用户现在注册会员当下就有5%折扣,这个激励与用户目前专注的目标——完成购物相一致。心理学上说人们在做事情时总习惯给自己找理由,给用户这个激励其实就是为了帮用户找到一个注册的理由。如果没有激励,我注册与否都可以买这件商品,为什么我要注册(冲动型人群当时不会太在意远期收益)? 现在我注册一下就能用会员价享受5%折扣,那为什么不注册?帮助用户找到一个注册的理由,也许是5%的会员优惠,也许是这次送您一个品牌袋子,总之让用户看到好处,我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注册率。

  关于“购物车”与“一键购买”

  购物车跟超市中的篮子类似,可以把你想要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再集中支付,但问题就是放在购物车中再去支付,会让整个流程多出一步。如果用户仅仅就是为了购买这一个商品,或者说用户是通过外链直接链接到整个商品页,购物车这一步似乎有些多余。想象一下如果你就像买个口香糖,进了超市你还要拿起个篮子然后把口香糖装进去再出来结账吗?其实“一键购买”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的、独立电商。超市中需要篮子是因为超市中种类繁多,人们进去很可能购买各种东西,有篮子会方便很多。综合电商的购物车也可以让用户购买许多东西而只需支付一次,促进用户购买更多的东西。而对于很多小型、独立的电商,很多用户可能都是偶尔来一下,或看到某个促销信息直接点进来,冲动型购买者的比例还是很大的,网站需要的就是让用户尽快完成购买,那么“一键购买”这个按钮会加速用户的购买流程,防止用户的流失,所以我认为对于很多中小型、独立电商而言,“一键购买”这个按钮是有必要的,不要让“购物车”流程成为唯一的流程。

  关于对会员用户的一些激励

  这个是根据上面注册登录问题的延伸。各家电商对于会员的激励制度不同,我认为比较好的是采用积分换折扣这种模式的激励而非永久性九五折之类的优惠。比如多少会员积分可以换取100元代金券,多少会员积分可以换取一周全场九折优惠这类的优惠,可以激发用户购买活跃度,跟促销的效果类似。还可以增强品牌宣传,比如用户用一万分换了一周全场九折,他可能会让亲戚朋友都知道这个消息,因为他可以帮助朋友们以优惠价格买到东西,他的虚荣心会得到一定的满足,还增强了友谊,这对用户而言让更多朋友知道是最有利的。其实这样也就给我们电商的品牌做了广告同时增加了销量还有了一批潜在用户,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比较永久九五折这类的优惠,更偏向于这种动态优惠措施的原因是:人们的适应性很强,事情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无论是事情的好坏,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欢变化的好事和不变的坏事的原因,因为不变的坏事我们很快就会适应,而变化的好事却时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两个选择,1. 给员工涨薪2000元/月; 2. 给员工发2000元奖金,有时多有时少,有时有有时无,你选哪个? 如果涨薪的话,员工会很开心,但过两个月也就习以为常,期待下次涨薪;而如果奖金的话,每个月不同的数量都会刺激员工继续努力。 当然现实中很多都会是涨薪和奖金结合,并且会充分考虑行业竞争等各个因素,比这个例子复杂得多,我只是想说明,如果是好事,那么最好变化着,不断发生,而不要发生一次让用户适应后觉得习以为常。

  来源:投稿,作者:回首之泪,原文链接

iPhone商务应用盘点

  iPhone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智能手机之一,但是大多数人只注意到了iPhone的游戏和娱乐功能,很少注意其商务应用,实际上,iPhone做为一款优秀的智能手机,也有许多强大的商务应用软件,本文就向大家推荐几款iPhone必备的商务应用软件。

  通讯录管理

  CamCard

  CamCard名片全能王,是一款专业的名片识别软件,有效帮助名片管理。CamCard能利用手机自带相机进行拍摄名片图像,快速扫描并读取名片图像上的所有联系信息,自动判别联系信息的类型,按照手机标准联系人格式存入电话本与名片中心,识别率很高,对不太复杂背景的名片(图片)中的各类信息基本可以达到全识别。

  CamCard能够识别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语和日语等多国语言。免费版第一周可以保存10张名片,以后每周保存2张名片。注册并登录之后可保存30张名片,以后每周保存3张名片。

CamCard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id349447615?mt=8

  Bump

Bump

  Bump是一款有趣而实用的应用软件,任意两部安装了它的智能终端通过“碰撞”的方式即可实现信息共享。

  最初,Bump只是一个交换名片的应用。他的特点是:只要有网络或者3G信号,两台手机碰一下,信息能实现传递。

  如今,Bump进行了大幅更新,支持共享照片、音乐、联系人、日程表活动;成为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的好友;对比共同的朋友等等功能。

  Bump的使用不仅限于商务,但它是iPhone上最好用的商务名片软件。你所要做的就是打开程序,拿着手机,然后轻轻地在屏幕上触摸,准备“碰撞”就行了。市面上不乏其他虚拟通讯录应用程序,但Bump的操作实在是太酷了。将现实中的信息添加到手机中真是神来之笔,使用Bump也成了一种乐趣。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bump/id305479724?mt=8

  协同办公

  Trello

Trello

  轻量级的协同工作软件,团队工作成员都可以用它生成工作任务,分配给其他同事,并追踪工作完成情况。适合规模较小的团队使用。

  Trello作为一种看板式的管理应用程序,实现了三种主要概念:看板(Board),用来放置项目相关的内容;列表(List),代表内容所处的不同阶段;卡片(Card),代表各种工作任务。

  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系统都是以开发者为中心的,过于复杂,对普通用户缺乏吸引力。Trello则为各种流程设计,既可以当做公司的协作工具,也可以当做个人的列表管理工具。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trello/id461504587?mt=8

  Yammer

Yammer

  Yammer是2008年9月推出的一个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但随着Yammer平台上功能和应用程序的逐渐增多,让Yammer不再仅是一个通信平台。这些新的应用程序包括投票、聊天、活动、链接、主题、问答、想法等等。它提供的Activity Feed(活动源)可以聚合同事们在所有企业应用程序中的活动,而且用户还可以对内容进行关注。

   

  Yammer拥有超过500万已认证的企业用户,其中包括《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85%以上的员工。Yammer的基本版本是免费的,用户可以付费升级其网络以获得高级的管理和安全控制、与企业应用之间的整合、优先客户服务以及指定的客户成功管理人等服务。Yammer已经筹集了约1.42亿美元的风险资本。

  2012年6月,微软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企业社交网络服务商Yammer,意味着微软将向企业用户提供类似于Facebook的社交网络服务。这桩巨额交易通过现金方式完成,交易完成以后,Yammer将成为微软桌面办公软件Office部门的一部分,微软也计划加快Yammer与微软SharePoint、Office 365、Microsoft Dynamics、Skype等服务的功能整合和接纳度,这些产品将相互协作并成为微软云服务产品的重要成员。这项交易是自微软收购Skype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并购交易。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yammer/id289559439?mt=8

  Wunderlist

Wunderlist

  Wunderlist是一款免费的提升效率的应用程序。应用基本上就是一个高性能的待办应用,让用户记录做笔记、建立项目上交日期并在其他平台上同步细节,包括iOS、Windows和Linux.Wunderlist是Mac应用程序商店最有用的一个免费程序。

  Wunderlist是一款计划任务管理应用,能够实现云端同步,将用户的任务清单同步到Windows, Mac, iPhone和iPad上,能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管理或者与他人分享。除此之外,还有发布推送通知,邮件提醒,邮件任务管理,任意添加任务和到期时间,添加备注说明,还可以为特别重要的任务添加星星符号。

  Wunderlist的基本操作很简单,可以新建任务,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必要的分类,还可以用星标加以区分。以iPhone版为例,其界面中就只有列表、加星标的、今日任务、已过期任和更多几个选项,十分容易上手。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wunderlist/id406644151?mt=8

  移动办公

  QuickOffice

QuickOffice

  QuickOffice这个付费应用是非常强大的移动办公软件,可以方便的在手机上查看、编辑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及PowerPoint幻灯片。可以作为移动办公的最小载体而随时随地编辑公文,用手机收到的邮件附件为Office文档的,也可以随时打开来查看编辑。

  QuickOffice目前已被Google收购。

  下载地址:https://itunes.apple.com/app/quickoffice-pro/id310723177?mt=8

  CamScanner

CamScanner

  CamScanner扫描全能王将iPhone变成一台随身扫描仪。使用CamScanner,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任何纸质文档电子化,例如发票、合同、笔记、白板讨论等等。CamScanner可以通过智能精准的图像裁剪和图像增强算法,保证扫描的内容清晰可读。

  扫描之后,用户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多次编辑,随心所欲得处理图片,系统还支持多种云端存储服务,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上传和备份处理后的文件。

  版本差异:扫描全能王免费版部分界面有广告,生成的PDF有水印,付费版没有广告和水印。无线打印及搜索图片上的文字等功能在免费版中将不能使用。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camscanner-free/id388627783?mt=8

  商务社交

  LinkedIn

LinkedIn

  LinkedIn是一家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网站的目的是让注册用户维护他们在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这些人被称为“人脉”(Connections)。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人脉。

  LinkedIn的CEO及创始人Reid Hoffman先前为PayPal的执行副总裁,曾经在Intuit软件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在eBay公司售出它之后,与一些大学同学创办了LinkedIn。

  LinkedIn提供“高效”、“安全”并且“有商务价值”的社交服务:LinkedIn足够高效,而且没有什么打扰用户的信息。LinkedIn专注于商务功能,并且提供付费服务,这极大地体现了它的确具备提供高质量商务社交服务的能力,LinkedIn是非常适合白领使用的一款SNS工具,尤其是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员工或者自由职业者。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linkedin/id288429040?mt=8

  笔记本

  Evernote

Evernote

  企业管理者的大脑经常如核反应堆般每时每刻都有灵感闪现。他们在阅读文档或者听演讲的时候也往往能触类旁通。对他们来说,一个随时能记录语音、图片和文本的工具极为重要,Evernote就是个中最佳选择。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evernote/id281796108?mt=8

  业务管理

  Zoho CRM

Zoho CRM

  Zoho CRM提供了一套完整的CRM解决方案,使用了云服务,使得该CRM的实施管理非常简单。

  主要特点:

  自动化:自动化业务活动,从而将用户从繁杂的数据中解脱出来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销售中。

  跟踪业务活动:定义并跟踪业务活动,获取完整的销售过程信息。

  保持与客户的联系:创建与客户的联系,并在CRM帐号中链接客户的LinkedIn页面。

  扩展CRM:将用户的CRM与其它应用集成,获取更适合您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zoho-crm/id444908810?mt=8

  在线进销存

在线进销存

  在线进销存是一款专为老板及业务人员提供的数据分析及信息查询移动客户端。让老板随时掌握企业销售数据,为业务人员随时提供即时库存、销售报价参考等信息。

  在线进销存基于互联网应用模式的进销存管理服务,它集购、销、存和应收应付款管理为一体,帮助企业处理日常的进销存管理业务及成本、毛利核算,协调进销存管理业务流转过程,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这个财务软件应用,企业管理者能够对客户资源、销售情况、采购情况,库存存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业务细节,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库存积压,做到快速的市场反应。

  在线进销存适合人群:关注采购、销售业务、仓库管理、资金往来管理的中小企业。特别适合多分支公司、多仓库管理的中小企业。

  下载地址:http://itunes.apple.com/app/id536075900?mt=8

  总结:

  业内专家指出:“一部好的商务手机,应该帮助用户既能实现快速而顺畅的沟通,又能高效地完成商务活动”。真正的商务手机,应该能够帮助商务人士进行日常办公处理,iPhone的应用商店里有大量优秀的商务应用,使得iPhone有能力成为商务人士首选的一款商务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