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del.icio.us 已死

  Jon Udell说,del.icio.us是一个真正让人懂得网络的web2.0工具。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还记得去年年底坊间传出雅虎要关闭del.icio.us的时候,像我这样的一些铁杆的del.icio.us粉丝是多么伤心。后来又传出好消息,YouTube的创办人从雅虎手上收购了del.icio.us。但前天推出的新版del.icio.us则让我大为失望。为啥呢?听我慢慢说吧。

  del.icio.us开始只是Joshua Schachter业余时间独自一个人搞的项目,在2004年的一次采访中,Joshua说,他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个项目上,并且做这个网站最初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书签。

delicious
(旧版del.icio.us的主页截图,来自维基百科)

  但Joshua发现了一个管理书签的绝佳办法,那就是为书签添加标签(tag)。例如,www.google.com 这个网址,我在收藏它的时候,可以添加”Google”,”search”这样的标签,当你的标签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你就会看到标签的好处。你不仅可以通过搜索标签来寻找具有同一属性的东西,还可以访问相关的标签,发掘相关领域的网站。del.icio.us是第一个推出“标签”这一概念的网站,随后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国外还有些大学的图书馆专业还专门开设介绍此类应用的课程。国内也有人写过这方面的介绍。

  我从2006年开始使用del.icio.us,2008年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讲怎么利用del.icio.us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我看来,假如你懂得使用,del.icio.us绝对是最佳的serendipity engine,因为你可以通过curate你的美味书签上的network(好友),去阅读他们最近的收藏,而只要你找对了network里的人,那么你看到的将会是最新最第一手的业界资讯。

  可惜的是,最原汁原味的del.icio.us在这次改版之后已经被抛弃了(爱范儿对这次改版有报道),取而代之的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外壳(读写网的评论说,新版的del.icio.us就像是变成了一个收藏和展示猫狗照片的平庸网站),但类似原先网站上最有用的”tag”和”network”的功能都被大大的弱化甚至是不能使用了。更糟糕的是,改版之后的del.icio.us网站访问速度非常非常慢,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其实del.icio.us这个网站本质上是一个由用户不断的在优化和完善的数据库,假如说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需要一个注释工具,那么可以说del.icio.us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注释工具。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del.icio.us这个网站上的书签收藏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到的,这就使得del.icio.us成为了一个实际上的社交网站,虽然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

  假如你还是第一次听说del.icio.us,并且想看看旧版的del.icio.us是啥模样,不妨看看这个幻灯片演示吧,怀旧一下这个曾经的web2.0龙头大哥也好。

  不过回到现实,我们还是得找到合适的在线书签工具才行。我推荐使用Pinboard,它是一个付费的服务,很像2005年那时候的del.icio.us,界面非常简单、直观、而且好用,功能上跟旧版的del.icio.us也非常接近。其他的在线书签服务则大多不合我胃口。

  当然,假如你喜欢并且懂得一点代码,也可以自己安装一个开源版本的在线书签,scuttlegnizr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那样就失去了在线书签的社群效应了。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微博黑洞

  “黑洞”,光束经过它都会发生弯曲,甚至是被吸进去。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中,运行速度最快的光束也难逃黑洞的束缚,更不用说那些运行速度缓慢的物质。从商业角度上讲,我们不妨把一束光理解为某个优秀品牌的数字营销行为(Digital Marketing)。如果这个品牌的数字营销做得够好,我们就可以用运行速度最快的光束来彰显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但这样的品牌毕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在当今火热的微博营销领域中。多数品牌在微博营销领域中还只是处于蹒跚学步阶段,最多是个小跑步的,还谈不上什么音速、光速。

  “光束”在前进的过程中,“黑洞”让其无可抗拒地偏离自身原有的前进方向,结果就是“光束”无法达到其原有的既定目的地。“微博黑洞”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它来自微博平台这一方,而不是来自品牌商一方。它是微博平台与生俱来的某些特性,品牌商无法控制和改变它,但它却在无情地干扰、阻碍、影响、甚至是正在毁灭着品牌的微博营销计划。既然“微博黑洞”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品牌要想做好微博营销,就应该找到降低“微博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为什么品牌有粉丝,无互动?为什么品牌的粉丝量与其微博站点的互动性之间不成正比?为什么几万粉丝的品牌却只有草草两三人的转发、回复?为什么品牌发送的内容很难引起大范围的消费者注意和互动?

  规避上述现象的发生不是没有办法,但前提是品牌要深入地了解那些存在于微博平台中的“黑洞”!

微博黑洞

  “微博黑洞”之一:品牌粉丝自身的关注数!

  “黑洞”特征:自己辛苦发的信息被别人无情地给“刷”没了。

  品牌可以控制自身的微博站点关注数,但无法控制其粉丝他们自己的微博站点关注数。品牌自身的微博站点在成长,粉丝自身的站点也在成长,粉丝自己会不断增加他所关注的微博站点数量,这就会引发一个问题:品牌发送的消息有多大概率可以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也就是说品牌好不容易策划的内容,其实根本没有被粉丝看到。即便是那些习惯刷粉丝屏幕的品牌,也未必能让每条信息都成功到达消费者的桌面,因为你会刷,别人也会刷!

  降低此“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1、增加发帖频率是必然的,但可以在发送时间上做一些功课。对自身粉丝的行为研究就是一个辅助方法,可以为品牌提供诸如周末时间、上下班时间、休闲时间等时间段内的粉丝行为资讯,虽然是一个辅助的方法,但毕竟可以让品牌做到知己知彼。

  2、参与到非自身发起的话题的讨论中,与其他品牌进行在线互动,增强自身曝光率,吸引更多新鲜粉丝。

  3:不断寻找可以借题发挥的话题,参与到其中,借力打力扩大自身影响力。

  4:内容还是王道!好的内容毕竟能引起粉丝的共鸣,我会在我的新书中与大家分享如何创造目标消费者喜爱的内容。

  “微博黑洞”之二:粉丝关注品牌的动机!

  “黑洞”特征:投入大量精力追求粉丝,但营销效果却是每况愈下。

  微博中的“关注”只是个动作,不能被理解为“关注你的人就是你的用户、客户或是喜爱你的人”。但往往很多品牌就会认为关注我品牌的人就是我的用户、客户,是喜欢我品牌的人。

  因为消费者“关注”一个品牌的动机有很多:参与了某次抽奖、经由某个朋友的推荐、在参与某话题的过程中、被某个观点所吸引、参加了某个活动、甚至只是出于好玩儿、看八卦、看趣闻、求互粉、工作需要、获取专业知识等等,这些情景都有可能将一个消费者与一个品牌联系到一起。

  但是“关注”所建立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一定会与品牌进行“有效的互动”,就一定会每天去看你品牌在说什么!这就像一群消费者团购了一个餐厅的晚餐,产生消费的消费者不一定是这个餐厅的Fans,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冲着便宜,冲着利益去的,二次消费的人屈指可数。

  降低此“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1:与高质量的粉丝进行互动和对话,输出品牌理念的同时,吸引更多高质量粉丝。

  别人“关注”了你,不代表你的品牌就增加了一个新用户。增加新的粉丝也不是微博营销的终极目标。拥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粉丝,却没有任何回复和转发的账号比比皆是。记住,增加任何一个新用户都是需要成本的!这里的成本就是“对话和互动”的成本。

  负责微博营销的人必须要知道你的品牌为什么会吸引人?你的产品为什么能被消费者接受?你的消费者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单纯地发送一些140个字的内容又能表达出什么呢?

  微博的表现形式是单一且匮乏的!其实还真不如一个优秀的企业网站、一个知名的博客。如果你看到一个制作精良的企业网站,你也许就会因为这个品牌的网站做的好而加深对品牌的认知,甚至是喜欢上这个品牌,没准之后还会经常来网站逛逛。

  但在微博上,消费者很难因为某个品牌在微博上说了什么话,就会一直去关注品牌还会继续说什么。现在的消费者,宁愿相信朋友,也不相信广告。

  所以,在表现形式匮乏、有限的前提下,品牌必须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粉丝互动、与活跃的粉丝互动、与高质量的粉丝互动。那么,具备什么特征的粉丝是高质量的粉丝呢?与他们互动的好处是什么?

  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自身的关注数在100以内,粉丝规模中规中矩,(每日转发数+每日评论数)/粉丝总量的结果越接近1越好。这样的粉丝就是高质量的粉丝。因为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中,他们的观点和理念已经被人广为接受,而他的粉丝又愿意与他互动。品牌如果能找到与这些粉丝互动的技巧,不仅可以传播、巩固品牌理念,还可以通过他们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粉丝。

  “微博黑洞”之三:消费者审美观念变化问题。

  “黑洞”特征:粉丝流逝,活跃粉丝比例下降。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篇微博:“越发觉得微博在助长国人的“快餐式”生活方式。今天还看到了“微杂志”的诞生,好像什么东西不加“微”字就不是主流。快速、内容精简无可争议,但对中国,一个本来就在阅读和写作环节上没有得到很好巩固的国家。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个“微”时代、“快餐”时代,每个消费者的审美观念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可能一直关注你的品牌!有一天,消费者觉得你没意思了,就是没意思了,他就会毫无眷恋地抛弃你。

  降低此“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1:品牌通过微博平台在维护现有粉丝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新粉丝。

  品牌建设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消费者现在喜欢你,不代表他们以后还会喜欢你。品牌通过微博平台在维护现有粉丝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粉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名品牌在诞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在不遗余力低通过广告、活动,等各种可以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式辛勤地耕耘消费者市场的原因。

  “微博黑洞”之四:时间与频率。

  “黑洞”特征:同样具有吸引力的两条微博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内却产生了不同的互动效果。

  即便你已经找到了最大限度降低“刷屏黑洞”影响力的方法,你也可能因为错开了“优质粉丝”的活跃时间发送微博,而没有得到预期的互动效果。

  另外一个方面,粉丝的微博使用频率,也让品牌难以精准地抓住粉丝的活跃时间规律。消费者可以确保每天登陆一次自己的工作邮箱,但无法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浏览微博,甚至是浏览你品牌的微博站点。微博如果对一个消费者很重要,那么他会每天留有足够的时间浏览微博,但这个消费者的动机呢?这就是一个多解的问题了。

  降低此“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1: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的经验积累。

  微博营销对于任何品牌来说都是一条漫长的路。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品牌都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但很多企业甚至没有熬过“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就已经放弃微博营销了,或者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因为团队质量的问题、观念的问题就走入了歧途。“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但他却杀死了大部分的学生。”品牌要学会坚持,通过失败的案例、成功的案例积累自己的营销经验,通过这些经验所积累的财富,会让品牌的微博营销之路越走越顺利。

  “微博黑洞”之五:僵尸粉。

  “黑洞”特征:中国微博生态环境中的“寄生虫”,干扰微博营销效果的杀手。

  关于僵尸粉,这里要说的是:有些品牌自己在弄僵尸粉,Agency自己也在弄僵尸粉,做僵尸粉的人更在弄僵尸粉。所以,谁的账号里面没有僵尸粉?答案:0粉丝的账号。

  降低此“黑洞”影响力的方法:

  无。但这种现象也很正常。因为,营销这个大池子,品牌知道有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却不知道是哪一半。

  品牌开设了微博,不代表通过微博尝到甜头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微博运营的起步和基础十分重要,没有稳固的地基,没有专业的施工人员,何来屹立不倒的摩天大楼?

  即便是名字响噹噹的品牌,也不一定在微博营销中如鱼得水。建议品牌不要开了微博没多久就大谈这个营销那个营销的,往往是微博账号在拥有了一定规模的“优质粉丝”、积累了很多成功的失败的案例经验后才具备微博营销的条件。在这之前,只能慢慢地去积累粉丝、去研究微博。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记住三个词:消费者,内容,互动。

  微博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平台,一个事物吸引人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但同样也会伴随很多缺点。品牌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吸引点而飞蛾扑火,品牌要学会正视所有事物中存在的“黑洞”。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Biz_Monitor,原文链接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从Android看智能终端的未来

  这次GOOGLE I/O推出的Android@Home非常有意思。笔者曾预言过Android将引领终端智能化的浪潮,没想到GOOGLE的步子这么快。本文则试图从智能终端与云的关系这个角度,进一步论述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ANDROID为网络而生,通过TCP/IP网络,一头连着终端设备,一头连着云。终端主要是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而逻辑处理则主要由云来完成。如果说云是大脑的话,那么终端就是神经元。

  我们从民用、公共、工业这三个领域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智能终端的特点。

从Android看智能终端的未来

  先看民用(ANDROID@HOME)的例子:电视。

  电视经历了这些阶段: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对应的云分别是公共云、私有云、TCP/IP云,无线和有线的区别是云的传输通道不一样,模拟和数字的区别是云的传输格式不一样,并且从单向传输变成双向传输。

  在数字电视中,机顶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起着这两个重要的作用:解析数字信号、连接TCP/IP云。现在我们看到已经出现了不少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机顶盒。

  未来电视的趋势当然是智能化。GOOGLE通过内置CHROME的GOOGLE TV进行布局,而CHROME就起着机顶盒的作用,但是它用GOOGLE帐号取代了智能卡,将用户从运营商私人云中转移到GOOGLE云中。

  CHROME和ANDROID的角色非常类似,个人的理解是ANDROID适合采集数据,CHROME适合展现数据。

  通过CHROME,用户对电视节目的管理就可以在INTERNET上进行,除了通过PC订阅外,还可以通过PC将节目推送到电视上。

  另一个智能化的重点是遥控器,类似KINECT的体验将是遥控器未来的方向。

  设想一下以下场景:你从GOOGLE网上商场订购了一台ANDROID遥控器。你把它靠近GOOGLE TV,遥控器自动下载这款电视的触摸屏主题。这样你把它切换到电视模式将可以用来遥控这台电视机。你还可以坐在沙发上用声音遥控,当你发出遥控语音后,遥控器先后做了这些事:

  1. 录制控制语音。

  2. 将语音信号发送到GOOGLE的云。

  3. 等待GOOGLE云的处理。

  4. 接收GOOGLE编译过的的遥控指令。

  5. 将遥控指令发送给电视机(通过WIFI/RFID/NFC)。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遥控器作为智能终端,并非终端本身的强大,而是它所连接的云的强大。

  再看公共领域(ANDROID@PUBLIC)的例子:汽车导航。

  GOOGLE在汽车领域有很大的雄心,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据说是布林非常关心的。

  导航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智能终端的例子,导航仪这个市场出现没多长,就面临了智能化的压力。

  智能导航仪的特点有:

  1. 实时更新的地图。

  2. 通过云的计算来设计行驶路线。

  3. 支持语音指令。

  4. 实时接收路况信息。

  5. 云会建议你更改行驶路线。

  6. 广播政府部门的通告。

  7. 通过社交网络与好友互动。

  概括一下,导航仪作为智能终端,将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延伸过来,将INTERNET的社交能力包含进来。

  最后看工业领域(ANDROID@INDUSTRY)的例子:工业控制。

  当前工业控制广泛采用的技术是基于PLC/OPC的控制,其传输也是基于TCP/IP的,但是它受到很大的限制:

  1、PLC所传递的控制信号是电路级的,不能被执行层识别。OPC起的作用仅仅是翻译。

  2、OPC作为桥梁,它的信号通道采用的是古老的DCOM技术,而不是企业云。DCOM固有的缺陷造成开发和运营中的大量问题。

  我相信GOOGLE在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上积累的经验,一定可以发挥到工业领域。因为从传感器收集信息,和将指令发送给各驾驶系统,这些都 需要实现工业级的控制。

  这方面我了解到的信息不多,但在这里不妨大胆预言一下:

  1. 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控制器件采用ANDROID之类的智能操作系统。

  2. 控制器自身的功能模块,将通过安装驱动的方式被操作系统识别。

  3. 控制器与外部系统通过企业云进行调度。

  4. 控制指令被企业云翻译为WEB服务。

  再补充一点个人想象,未来的智能终端传输指令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扩展的微博:不仅仅是文字,还可能是语音或动作、视频信号。

  一条微博就是智能地球某个神经节点的信号,ANDROID就象《黑客帝国》中的电子章鱼。

  而未来的某一天,当天网苏醒的时候,它发现自己不是诞生在美国国防部的机房,它一直睡在GOOGLE的云里。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tallrain,作者博客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Zynga CityVille进驻Google+平台

  据Zynga官方博客报道,Zynga旗下的知名社交游戏“CityVille”已经进入谷歌社交网站Google+,CityVille目前是Zynga在Facebook上用户数最多的社交游戏,每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但却无法从中国访问

  Zynga表示,“CityVille现已成为该公司在Facebook上推出的最大的社交游戏。因此,我们想把它移植到Google+也不足为奇。最终来说,我们希望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触到我们的游戏,无论这些用户身在何处、使用何种平台。”

  据最新估计,Google+大约有4340万用户;而另一方面,Facebook的用户已经超过5亿。相比Facebook的用户规模,Google+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Zynga CityVille进驻Google+平台

  CityVille的成功历史

  CityVille是一款虚拟城市类型的社交游戏,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建造和发展虚拟城市,包括庄稼的种植与收获,商品的购买与销售,道路铺设、酒店经营等。

Zynga CityVille进驻Google+平台

  Cityville自上线之后,便不断打破纪录,用户人数以惊人速度增长,不到1个月时间用户人数就超过了7000万。在推出41天之后,CityVille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每天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860万人。超过了Zynga的著名农场游戏FarmVille,成为全球玩家人数最多的游戏。

  Zynga将CityVille游戏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推出了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五种语言版本的CityVille,因此CityVille的国际用户数量远超FarmVille.数据统计机构AppData的数据显示,CityVille有超过50%的用户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今年七月份,Zynga与腾讯合作在QQ空间和腾讯朋友推出了中文版CityVille:星佳城市。Zynga成为首批入驻腾讯开放平台的国际社交游戏开发商之一。

  Zynga面临的挑战

  不过根据数据统计来看,CityVille游戏的用户增长可能已经接近于顶点。尽管Zynga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推广CityVille,但CityVille的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增长速度不断放缓。

  社交游戏博客网站insidesocialgames之前预计,CityVille用户数量的顶点为1.25亿,而从目前的增长情况来看,这款游戏的用户数量顶点有可能停止于1.1亿。

  根据Facebook游戏市场调查公司AppData的数据显示,艺电已经成为第二大社交游戏商,艺电拥有7150万月活跃用户,落后于Zynga的2.75亿用户。在Facebook上,艺电用户最多的游戏是“模拟人生”(The Sims Social),每月有3000万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Zynga的FarmVille,艺电的第二大游戏是“宝石迷阵”,这是一款PopCap的游戏,每月有近1000万用户。

苹果与微软的用户文化

  iPhone5全面进入中国,用户要求提供四喇叭。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镜子。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收音机。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手写板。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提供双卡双待。提供之后,用户要求预装动感地带。乔布斯吐血说:去华强北直接买山寨机会死啊?

  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苹果身上,但多半会发生在微软身上。

  用户总是要求我们将项目做得尽善尽美。然而,往往为了满足一小部分用户需要的某个功能,我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相反,如果用户愿意去掉这些小众功能,这不仅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更能保证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有的时候,用户说他们需要某个功能,那就是真的需要,但在大多数时候,用户的“需求”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有弹性得多,想想福特说过的“如果我去问用户像要什么交通工具,他们会说‘一匹更快的马’”的故事吧。

苹果与微软的用户文化

  对于苹果用户来说,他们往往更容易做出妥协以换取其他方面的改进。这是因为苹果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如果你在一些功能上进行妥协,你会得到更好的产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所得到的要比你放弃的东西要多。苹果强势推进的这种妥协文化含义显而易见:“我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如果你按照我们的方式来,你会得到无以伦比的用户体验。如果你不喜欢它,没关系,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对于大多数(甚至所有的)苹果产品而言,这种妥协造就了他们的伟大。

  那些不愿意妥协自己需求的人更容易成为Windows的客户。Windows所传递的信息很对企业用户、政府机构、中间人和有自己主见的人的胃口:“你可以做任何你想要的事情,我们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它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你可能不喜欢我们的方案,但你要什么,我们就会为你做什么。”

  而对于Windows 8而言,尤其是在于iPad展开竞争的平板市场,当用户想要这样或那样的功能时,它需要像苹果一样自信地对用户说“不”。令人吃惊的是,微软有可能会那么做。

  Windows 8的Metro界面之所以吸引像我这样通常对微软不感冒的用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与微软之前的风格大不相同。问题并不是在于Metro是否是一个好产品,对于微软来说,迈出这一步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巨大成就。但是,微软的用户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PC用户会接受Metro吗?或者像Mac OS X的Dashboard一样被用户禁用和遗忘?对于Windows开发者来说,过去二十年中他们在Windows环境中可以为所欲为,而现在在Metro环境中却要受到各种限制,他们又会怎么想?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微软内部:作为一家在内部山头林立、内斗严重的公司,现在转型到Metro这样一种简单和克制的风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格格不入,这对他们来说,又该何去何从?

  英文原文:Macro:Customer culture apple and microsoft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SAP收购Crossgate

  SAP日前宣布收购了Crossgate公司。Crossgate为企业提供B2B商业网络以安全地交换文件和数据。Crossgate的技术可以让SAP企业应用通过单一云存储实现多对多商业网络的协同。Crossgate 2001年成立于德国,有4万交易用户,每年处理约14亿笔交易,约250员工,此前是SAP的合作伙伴并于2008获SAP少量注资。

  托管B2B整合服务

  Crossgate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支持标准和自定义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和B2B(business-to-business)的Business-Ready网络,可以支持各个商业合作伙伴的不同平台电子数据交换。

  这种“一对一”的网络模式相比传统的“一对多”架构具有一些优点,使得升级或者扩展B2B的基础设施变得更容易,因为只需要先从网络上接出,完成修改后再接入到网络即可。

  SAP收购的Crossgate,将直接威胁Ariba的业务,从技术整合角度来看,利用Crossgate SAP的信息交换标准打造的B2B集成技术,可以提供SAP应用连接来简化B2B供应商的实施。

  电子发票业务

  Crossgate也提供一个安全的电子发票(电子账单)服务,Crossgate称其电子发票服务是一项“安全创新的解决方案”,覆盖发票的整个流程,包括签名和合规检测。这些都被整合到了Crossgate客户后台系统和财务流程中。

  SAP业务集成

SAP收购Crossgate

  Crossgate早先开发了一套SAP Business Suite应用的核心服务扩展,包括SAP ERP和SAP SCM(SAP供应链管理),以及对SAP Business All-in-One的解决方案。为了简化业务网络的实施,Crossgate预包装B2B 360服务的特定业务流程、行业和SAP应用程序,以简化和减少最终端的业务流程,例如订单到现金和采购到支付的成本。

  随着SAP对Crossgate的收购,SAP客户现有的电子发票和发票自动化功能将会更加完善,同时巩固了SAP的B2B整合服务,对其竞争对手Ariba的市场形成威胁。

微软:软件帝王的复兴之路

  可以说在过去的两个月IT界所发生的一切都非同寻常,乔布斯辞职了Google把Motorola并购了,微软炫了一下Windows 8,还宣布开始用ARM了,Google开始和英特尔合作了,AT&T与T-Mobile的并购也在紧密锣鼓进行中了,HP将去年投资上亿的手机产品剥离了,微软根据苹果产品线路图也为自己设计了2013的宏伟蓝图,宣称他们的操作系统不但可以用于PC,还可用于平板电脑。

  在所有发生的一切中,Windows 8最有望在未来五年在IT界发生最为深远的影响。记得一些分析师说过,Windows Phone将会在2015年超过Android系统,人们当时都觉得他们疯了。但是他们也可能是对的,将Office用到Mac也许是微软最明智的决定了,也许当时他们的设计与现在的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微软对苹果和Google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苹果

  自从苹果iPhone发布后,苹果在努力进行操作系统的统一。从 OS X Lion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苹果希望建立一个基于触屏的OS系统来运行它所有的硬件设备。苹果一直都采取稳步前进的方式,不管是在 OS X新特性的加入方面还是iOS的设计与性能方面,都是如此。

苹果

  许多人都认为iOS 7和OS X会在2013年会统一,那个时候的iOS可能叫iOS7,OS X可能叫OS Cougar,不过不管叫什么名字,这无关紧要——这意味着微软在这两年内可以先行一步整合开发者,而届时随着iOS和OS X的合并,苹果用户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过程。

  Mac的用户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以稳定性为例,这都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不管开发版什么时候发布,一般都是在产品发售前的几个月。苹果喜欢将产品进行测评,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现在的iPhone,苹果总是很好的创意,喜欢并在发售前对产品进行全新的改进。我们在对Windows8进行了大概的了解以后,觉得苹果更有必要对自身产品作出大量的改进来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

  Google的Android

  很多开发商从Android那里的挣的钱没有从iOS那里挣的钱多,Android平板销售不尽如人意,Amazon等一些竞争对手用改良版的Android系统反过来和Google抢市场,看来Google不得不考虑未来OS的开放政策了。Windows Phone为开发商而非Android提供了貌似更加经济的选择,Windows 8说他们的触屏设计将与众不同,适合它的硬件设备还没有出生。

  用户都喜欢系统能够简单并且兼容性又好,Windows 8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微软或许已经完成了目前只有苹果才能完成的事情—让从未用过平板电脑的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脑。当你告诉人们,你用的平板电脑和你在家用的PC没什么两样,那么你的潜力将是无穷的。

  苹果与Google或许曾被Windows 8过硬的质量和巧妙的设计撞了一下腰,但接着我们也看见了他们的反击。Google的 Ice Cream Sandwich系统将于未来几个月发布,并承诺此系统将平板电脑与手机的OS进行统一,iOS5几乎包含了Android控们想要的所有功能,增加了像一些像云服务及Nuance-Powered声控系统那样的新功能。

微软

  但是,微软的表现也毫不逊色,或许HP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微软将在2012年年底发售Windows8,并会增加应用商店,跟苹果一样,允许大量开发商的加入,到那时候,苹果和Google的移动OS系统应该都有所进步,但是这场竞技仍会继续,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到RIM与微软需要相互合作来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移动大亨,但现在来看,微软谁也不需要,他们能自己搞定所有的一切。

  英文原文:Microsoft's Resurgence to Prominence

  中文翻译:雷锋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