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iMessage,Skype,Google Voice和电话号码之死

  笔者讨厌电话号码。他们是一个过时系统的遗迹,无线和运营商仍旧使用,让人们深陷于他们的服务之中—就像一个技术“监狱”,这个“监狱”本身毫无意义,只能显示运营商对用户的懒惰和敌意。

  事实上,笔者完全不能想象现在所有的电信服务,还都局限于电话号码:现在所有设备都可以接入电子邮件,所有的系统都支持Skype软件,人人都有IM聊天工具,甚至还有基于网络的跨平台短信解决方案—等等等等。现代电信服务是普遍的,便宜的,易于获取,非如此,其注定失败。找时间问问思科Umi是怎么工作的吧。

  消费者已经开始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放到“云”上,而电话号码却仍顽固地与单个设备和单个运营商死死地绑在一起。而且笔者越去想它,它似乎更可笑:为什么我无法打开桌面应用程序和使用套餐去打VoIP电话?为什么我不能在网上查看和回复我的短信呢?为什么我无法拿起任何运营商的任何电话,像我输入email,IM或者Skype那样,输入电话信息?为什么我们还假装电话服务和其他任何数据类型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运营商的锁定——你的电话号码就是一副手铐,防止你轻易转移,他们故意这么做的。

  令人高兴的是,手机产业开始进行反击。没有一个平台供应商的希望被那些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古怪愚蠢的东西所束缚。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苹果,Google,以及微软已分别开始采取实质行动来消除电话号码的影响。有趣的是,每个公司采取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让我们一一审视。

iMessage,Skype,Google Voice和电话号码之死

  Google的路径无疑是最诡异的——Google Voice像是脱胎于传统电话系统,它依然紧紧地和这个复杂的电话系统绑在一起,直到现在。(主要按要求指定一个区号,注册一个帐户就可以解决一切事物。)然而,建立在电话系统上也让谷歌迅速形成对电话号码暴政的挑战:你的联系人无需使用其他服务就可以找到你,你只要在任何一台Android手机安装Google Voice,无须通过运营商就可以无缝使用了,你还不需太多的麻烦将固定电话和非Android手机集成到系统中。

  谷歌现在已经开始采取下一个步骤:你可以使用桌面的Google Talk拨打和接收来自Google语音号码的VoIP电话,基于Android 2.3.4的Google Talk提供了语音和视频电话,且该公司刚刚实现了与Sprint紧密整合,用Google的服务取代运营商提供的语音服务。两者相加,都是不小的进步:无须使用到套餐,Google Voice的用户就可以在电脑桌面拨打和接受来自使用Sprint电话号码的电话,这的确是整个行业的重要第一步。但是,所有这些进步仍然紧密维系于电话系统和电话号码——而且当google将电话号码从基于现有系统制造的设备抽离出来,它的服务都完全不能工作,除非你购买了运营商的服务套餐。google很可能最终能够从套餐的要求中解放出来,但微软和苹果都在尝试完全不同的战术。

  微软战略看起来最容易懂:微软刚刚花了85亿美元收购Skype,它是VoIP的最大品牌。 Skype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你可以多种方式使用:纯文字聊天,桌面语音通话,使用SkypeOut替代标准电话,还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各种Skype应用程序。从许多方面说,Skype给微软提供了到达最终目标的捷径:你已经可以打开几乎任何设备,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相当数量的智能电视,只要输入你的Skype认证,并立即可用。拥有Skype帐号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当庞大——介于5.6至7亿之间——这意味着说“请打电话给我的Skype”可能不会觉得太疯狂了,尤其是如果你活跃在年轻或技术圈里。而微软也很有可能将Skype直接整合到Xbox360和Kinect里面——说到Windows Phone7,这正缺乏一个类似Skype应用程序。只要管理得当,微软有机会将Skype一个变成无可比拟和统一的信息平台,一举颠覆电话系统,短信,视频聊天以及IM.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纯粹的猜测——微软甚至尚未完全阐明Skype的战略呢,而当谈到发挥一个平台的全部潜力时,微软以往也并没有一个出色的记录。而且我们不要忘记,Skype是一个专有的解决方案 ——电话号码可能有些混沌和限制,但你至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电话服务。Microsoft是否会允许Skype互通与其他VoIP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Skype能否成功的关键。

  苹果的战略就是多管齐下。该公司刚刚在WWDC为iOS发布了一个新的免费邮件系统——iMessage,该系统有超过SMS的诸多优势。该邮件系统将安装在所有的iOS 5设备里,提供传送和已读回执,当一个联系人输入回复,你可以在聊天窗口看到键入指示。最有趣的是,该系统是无形地内置在iOS 5的消息应用程序:给用Android手机的朋友发信息,你使用是SMS系统,而给另一个的iOS 5的朋友发信息,则会无缝切换到的iMessage,会有一个新的蓝色文字泡沫显示传输模式切换。这个超级智能——如果你所有的联系人都是iOS用户,,你可以关闭您的SMS而完全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节拍。而iMessage同样也可以在iPod touch和iPad上使用,这意味着你能够摆脱你的电话号码完全,仍然使用该服务。很不错!——但语音怎么办?

  谈到语音问题,FaceTime感觉就像一个无声的杀手。它就在那里,人们可以用它,但因为它只支持WiFi和视频而已,这让人感觉在雷达之下。但想一想:苹果内置了点对点网络呼叫系统,使您可以只需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就可以呼叫多个设备,毫无中央服务或帐户管理可言。所有的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更新服务,使之支持语音呼叫和对3G和4G网络,这样百万iPhone 4用户呼叫彼此的时候,就不必使用他们的电话套餐。更绝的是,FaceTime是建立在开放的XMPP协议和SIP协议之上,而且苹果已经承诺最终将开放其标准,这意味着更多应用程序和设备某天可以支持FaceTime呼叫系统。所有你须做的就是在一个新设备上输入你的电子邮件地址,说你愿意接受FaceTime呼叫,你就在一切就绪了。如果苹果经营适当,iOS 5用户明年就能只使用数据业务就可以实现语音通话和短信交流了,根本不用理会电话号码。只要在桌面加入iChat,那么,你的??梦想即将成真。

  遗憾的是,苹果承诺开放FaceTime已经过了一年,自打那时这个承诺的实施依然毫无踪影。更离谱的是,iMessage也似乎只打算架设在XMPP协议架构之上,而在WWDC上,苹果对FaceTime也只字未提,更让人伤心的是苹果只想要BBM式的信息平台锁定——这无疑让这个小小的梦想变成恶梦。我们希望苹果方面在这里看到更大的格局,做正确的事情。

  现在的状况是:Google在狙击现有的电话系统,微软投注于专用网络新贵,而苹果似乎想悄悄地人从电话号码里拉出来。但很显然,所有这三个都致力于使语音呼叫和短信和其他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一样,不难想象他们肯定会成功并且拉动整个行业沿着他们的轨迹发展。有趣的是,运营商们自己内部也在尝试将拥挤的语音通信转向IP——Verizon希望2010年就开始在LTE上从事语音业务——但到那时,也可能为时已晚:电话号码很可能像插卡电话以及轮拨电话那样作古。这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Alex.Chow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为什么移动通讯还停留在号码时代?

  无线运营商是移动产业的“沙袋”,在阻碍创新上他们是臭名昭著的,他们从不管理,只维持现有的利润。他们常常惹人讨厌,纵使它们现在突然作出改变,它们也不会引发另一个变革。这里再也不会瞬间出现另一个由10个数字组成的语音导向的世界组织,也不会出现由ID和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数据导向的世界组织。

  在过去一周,移动通讯的未来出现了几个引人注目的发展。Apple展示了它的iMessage产品,这款产品允许iPhone用户无需透过短信或者电子邮件实现互相通讯。

  证据显示,老式的短信或正在锐减,这将导致无线产业的巨大利润来源产生问题。

  Nilay Patel透露其在“This Is My Next”网站的撰稿,他指出,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使用转盘电话,我们在40年代创建了一份数字公约,而基于这份数字公约构建的移动识别码系统,在21世纪涉及多设备的互联网服务中显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老式电话机

  毫无疑问,这是愚蠢的,纵使号码具备很好的便携性,对于现今的移动电话设备而言,号码的作用其实并不大。除了一点,电话号码依然是一项国际(朝鲜除外)认可的标准,它允许在旧金山和中国,阿根廷和挪威的用户通过一些简单的编码进行通话和发送短信。

  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显露了世界缺乏联系,而这显然不是因为互联网本身所造成的,或许它更有可能是那些我们所发明的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通讯技术所造成。当人们在考虑他们落后的无线载波为他们又赚来另一笔大钱时,相同的利润动机让他们变得疯狂。

  以Apple的iMessage为例,它仅仅为Apple的设备服务,对于果粉而言这真的让人欢呼雀跃,但对于那些没有苹果设备的用户而言,这一点意义都没有。同样地,最广为人知的电信杀手Skype,也仅仅只为那些注册用户和SkypeOut国际卡的用户提供服务。你能猜到,巨量的电话号码(截至2010年12月,已注册电话号码已达到6.63亿,而Skype上个月的在线用户数也仅为1.7亿),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数十亿规模的服务,在通话体系仍能承受的范围内,竟然还饱受折磨。Google Voice带来了许多十分有趣的想法,除了使用电话号码作为它的系统核心这一点外。

  一个可行的下一代通讯系统可能基于某样东西构建,但绝对不会是古老零散的编码系统,新系统的适用性将是广泛全能的。它必须能满足包括紧急呼叫等特殊服务的需求。它不能由某一个单一公司所掌控,就算这所公司是一间慈善大公司,由单一公司掌控将引来诸如90年代的微软和现在的Google相类似的不休争论。

  在互联网里,其实也确实存在着唯一一个有着类似功能的非营利的物件 —— Email地址。你可以随你喜欢选择操作方式和服务提供商,你会知道这封邮件是从哪个公司的邮件账户发出,以及它发往哪里。就算是facebook这个封闭的系统也会向外部用户提供facebook.com的邮件服务。

  但Email地址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已接受身份认证的物件,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你的Email地址,密码是唯一保证你的Email邮件内容安全的保障,如果你不经常修改密码,那么你的Email账户也不一定安全。就连手机号码也不是安全的,因为别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拨打这个号码或者向这个号码发送短信,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别人最终都能找到你。

  电话号码背后存在的挑战类似于各大社交网络和互联网服务公司(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的竞争,他们都一直尝试构建更好的系统以在互联网创建自己的独立标识。互联网公司一直在争取让它们的服务产品或技术成为行业标准,这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拥有近7亿用户和大批投资者的Facebook也期望成为成为行业标准,它希望成为集通讯中心和广告网络于一体的行业标准。

  过去十年,部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观察员怀疑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无线运营商从传统的语音商务应用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商业服务。运营商们都很清楚,遭遇业界大量反对呼声的AT&T对T-Mobile的并购,原因是两者的合并所带来的宽带数据服务将接近整个美国的人口数。

  然而,“解放”手机号码需要多个产业部门的协同努力,设计一个安全的非营利性的移动行业标准,让设备能在几毫秒内连接全球的任意一部设备,但一部行业标准的讨论常常是乏味、不稳定和弊端泛滥。

  所以,你不用过分地焦急。这里还有很多比无线产业更为复杂的因素存在了。

  来源:Norris Lin投稿,原文链接

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杀死知乎

  知乎是什么,这是个问题。答案A:问答网站B:Quora中国版。于是,两个常见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1.知乎跟百度知道的区别?2.抄袭的辩论,或者说相比Quora,知乎做了哪些创新?

  一、知乎是什么?

  这种热点似乎并不值得探讨,问题应该回归源问题:知乎是什么?就笔者个人的感知,还有答案C:

  知乎是一个加重了原微博输出权重的变种微博。

  跟微博一样,信息传递同样基于关注体系+关键字搜索,并且信息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一样有转发,评论,@,#话题#,还有私信。只不过这里所谓的“信息”及功能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其中最最最大的区别是,信息被明确拆分成了问与答两种类型,并且在传递过程中地位不对等。

  简简单单一句词:“知乎是什么?”在知乎,它是个问题,如果它出现在另一个问题的下面,它也算个答案,而在新浪它就是条微博。问,还是答,本质跟微博没有区别,你觉得不同,仅仅只是因为官方是这么暗示的。如果世上先有知乎后有微博,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微博是一个模糊了问答界限的变种知乎,一条微博的本质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

  但是在这个变种里,问与答确实还是从形变延伸到了质变的,在微博的模式里,虽然有转发和原微薄的形式区别,但实际上,转发的地位等同微博,最后在搜索框里搜索关键字,两者的地位一样,完全根据时间来排序。在知乎,答案并不能被搜索。把“问题”、“答案”当成两类略有不同的微博形态,说加重了原微博输出权重,指是加重了问题的中心地位,或者说降低了答案的搜索地位。

  研究这个看起来可能没什么用,但也许有用。确定一个准确的参照系,利于分析。首先这是个二八结构,不利于普通用户,在百度知道,小孩子也能提问,但在知乎,门槛很高,加之由于用户基数低,没有稀释作用,相互吹捧这类圈子影响更突出,俺也提不了问。微博以2为引擎,牵引长尾8,知乎的影响力来源同样得益于此,相似的,装逼装高端的运营胜过一切,得让人觉得没在新浪混那叫幼稚,没进知乎就不算高端。

  毫无疑问的是,正因为信息结构由简单的一被拆分成了提问和回答两部分,门槛被提得更高了,与专业性定位双生而来的是,其包容性也大大降低了,局限性大大增强了。《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微博海纳百川式的定位、同样的核心影响力来源,同样的信息传播结构,意味着知乎未来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微博的态度,笔者一直怀疑,在知乎足够强大到成为一个生态之前,只要微博插足,知乎就会是历史,相反,百度的威胁不大。

  用户需要的不是知乎,而是知乎背后的东西

  之前看到过两个基于用户立场的需求疑问:

  1.有问题,为什么不上微博问,而上知乎?

  2.你为什么要去知乎回答问题而不是其他?

  原因如下:

  A.定位明确。人力资源的长尾之所以一直不能开发,因为信息过载,学习成本过高。“明确”这个词汇的价值在于通过指定范围来降低信息过滤的成本,从而提升效率,在不乏高质量的问答里,确实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没广告营销,这跟从出生就被视为营销圣地的微博那是天壤地别,今天的微博真的,拉黑掉了一大堆星座啊冷笑话啊经典啊之类的,信息还是没法看啊。

  B.解除了评论限制。微博固有的140字,为信息容量和流转速度牺牲了发挥空间,当观点简洁极致时,说者成本低,听者理解匹配的成本却大。

  C.至于为什么要去知乎而不是去其他地方比如“者也”回答问题。这是个运营问题。知乎稀少的邀请码和关注度塑造了某种情景,就像很多人去了新浪不愿意去腾讯一样,跟预期的自我实现有关,也跟自我表现时希望输出的那部分对象的浓度有关。

  在用户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更多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在给与答案的过程中,更多只是增加一个更有效表现自我获得认同的秀场而已,在门槛奇高的情况下,你回答正不正确一点都不重要,你有机会回答本身已经产生优越感了。这些用户需求视角映射到微博上,至少存在两个重要推论:

  A.用户需要更多有门槛的秀场来反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他们的作用就跟有没有被加V一样蛊惑人心,它提示新浪,未来围绕微博诞生的所有新产品,千万不要因人愤慨,而“顺应”民心开放给所有人,从一开始你就要无情的让用户死心:它将永不开放!

  B.所有变种类产品一定要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来做,不能直接导入已有的关系链,对用户时间分配形成实质性竞争关系,但对于特定的用户,微博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入口,以此来加重微博帐号的核心地位,这跟QQ把空间养大是一个道理。

  从这上面,英明如你想必也看出来了,新浪微博整个一模一样的场地,只面向V和永远的邀请码,强化话题领域的声望,知乎就离over不远了。

杀死知乎

  二、知乎应该是什么?

  武侠里有一种无上心法叫九阴真经,至阴至柔,练之可纵横天下,在过去的日子里,单向关注这一神功可谓至阴至柔,独步天下,挑动整个武林,威胁着盟主腾讯的地位。为了应对这一江湖后起之秀,稳固宝座,盟主唯一的选择便是跟着修炼九阴真经,不至于与神功无缘。只是,传说世间还有另一种至刚至阳的心法名叫九阳真经,明教教主张无忌曾因缘修炼成功,天下无敌,可惜后来失传了。

  但是,武林却流传有一种说法,据说修炼该无上心法的关键要诀是气血逆行。

  1、问答和微博的本质相反

  思维的惯性,让后来者沿着quora的基本框架大同小异的发散下去,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最大的问题并不出在细节差异上,而是出在原始基础上。

  “我”认识马化腾,但他却不需要认识“我”,这种规则的本质是由内而外的辐射逻辑,马化腾存在了,才有了被关注、被交互的结果,“我”才有了去关注、转发、评论的行为,值得关注的人的存在是核心驱动力。

  如前篇所述,知乎继承了微博的关注体系,但问答的本质并非如此,而是一种钓鱼逻辑,问题存在了,才有了答案的寻求,有了答案的诞生,才有了人与人交互这个结果。这个过程中,关注人并非原始目标,解决问题才是,“我”首先需要的是答案,只要答案正确,而谁的答案并不重要。

  在前篇里,由于作者基于同样的影响力来源,基于同样的信息传播路径,得出了一个结论“微博是一个变种知乎”,并在这个结论基础上发散。只是该文立场本末倒置,知乎是什么其实毫无意义,知乎应该是什么,才有指引意义。

  此前周鸿祎“愤慨”鄙视知乎圈一帮子所谓的高端用户自产自销,看似没理解知乎的苦衷,但某夜梦里意外惊觉这种批评是对的,因为真的背离了问答的初衷,真正的问答网站应该是现有问答平台的颠覆者才对,而不是微博的变种,它存在的必要性是可以解决提问者的需求,而不是回答者。

  2、百度知道的流量比贴吧大

  现在,是时候为前篇致歉并纠正的时候了,百度知道的流量比贴吧大,所以有理由怀疑,社交问答平台的前景不下于微博。杀死知乎,重新塑造一个神奇的问答新世界,未来,一定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平台诞生……

  下面是一个气血逆行的知乎版本,主要表现在:

  A:只有问题信息流(提的问题+关注的问题)。

  必须基于问题立场,而不是相反!

  除非关注问题本身,否则,无论谁给出的答案都不在主页信息流里出现,即答案信息流不存在,但可在问题信息流里显示得到的回答数量+关注者数量(可附加文字)。

  问题分原提问和关注提问,类似一条微博的属性,关注一个问题对应转发的性质,回答数量对应评论性质。

  B:当“你”提交一个问题,你的问题并不是作为个人动态显示给你的粉丝,而是反向提交给你所关注的人,所谓气血逆行,指的就是这个信息流向。这一基本规则逆转,基于一个很现实的极限假设,你关注了马化腾,一个16岁的初中生又关注了你,那么,概率上能解决你困惑的是马化腾这个老江湖而不是那个初中生,除非他是韩寒。如果关注算45°仰视,那么有问题问老师更符合现实,是—45°俯身向学生提问不还是个媒体定位?

  当然,知乎在岔路口走了另一条路,它认为,如果把韩寒们、类韩寒们,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把—45°降成—5°,把整体素质方差降下来,概率上一样能提升问答质量。只是这样以来,注定是一个小众世界,永远不开放把酷耍到头是最优解。

  事实上,知乎始终控制奇高的门槛为人诟病,确实并非装逼,而是被逼。只因quora想当然的错误继承了twitter,知乎又继承了quora的错误,选择了向下传递问题信息,才面临了两难抉择,或者牺牲质量交换数量,否则耐着性子慢慢来。

  佛说因果循环,万事皆果皆有因,果然是,选择什么样的开始注定了什么样的结局。

  3、改革任何时候都不会毁灭人类

  为什么不逆转过来?

  因为气血逆行看似会带来一个毁灭性的后果,走火入魔,金庸说的。由于输出渠道自己设定,不需要对粉丝负责,也许粉丝数无需过千,逆流而上的问题信息流便会湮灭一切,供求严重失衡,于是平衡被拖垮。如果你的百万粉丝都向你提问,那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粉丝是人人喜欢的,但在这种规则下,粉丝越多,毁灭越大。

  但是,如果逻辑走到这里就结束判定循环的话,是不对的。

  如果根基问题A严重,解决A问题必然导致B问题,正确的逻辑不是放弃解决A问题,而是先解决A问题,然后用C方法,解决由此产生的B问题,再不行用D方案来应对解决B问题导致的C问题,除非绝对没有D方案,否则不能判定A问题无法解决。(当然,类似北韩这种国家从头到尾都是前者逻辑,因为要维持C,所以不能用B方案,因为不能用B方案,所以不该解决A.)

杀死知乎

  4、输出的控制

  接下来引入一系列条件控制:

  由于关注变成了选择输出对象,首先解除生化危机。

  A:控制关注上限(不妨设1000人),所有人的原始求助范围合理,至于在哪里画这个圈是你个人选择。这里存在一个自然调节作用,如果你是马化腾,你关注的那1000人有100人关注了你的问题,而他们关注的人里平均又有100人关注了,那么最理想情况下经过第二次扩散这个问题就能达到1万关注,(请注意,关注一个问题等同转发)且不说这一万人参与者是否踊跃回答,就冲这么多人关注,就能激励想要获得认同的人去表现,对于一个寻求答案而不是发布新闻的人来说,能得到的答案仔细看够N天了,1000人的原始输出,对名家看似输出空间很小,但其实是个错觉,因为影响力天然摆在那里,隐性不平衡会自然调解……

  切换视角,从问题输出转到输入。

  这里存在一个关注极不均衡的问题,随着用户总数飙升,当100万人关注方舟子,提交给他的问题就会淹没他的主页,作为一个高端用户,被80万大学生崇拜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但如果要去浏览这么多低质量、重复、没有新意的提问,只怕是唐骏都会毫不犹豫归隐田园了。但是不要紧,山人自有妙计。

  B:问题信息流的输出端生成基于一种概率输出规则。判定条件如下:if相互关注,than 100%输出,else,输出概率=期待指数E*调节系数K,「期待指数E=(提问者的粉丝数/回答者的粉丝数)*(提问者的设定输出人数/关注上限)」。如此,在K值=1的情况下,当一个只有50个粉丝的的用户提问题,他关注了有50万粉丝的马化腾,该问题马化腾能看到的概率只有0.01%,看到后搭理他的概率大概也只1%,有效概率几乎是百万分之一,除非你直接去评论他的问题或者@,否则骚扰不到他。

  在这个控制规则下,人们很快会逐步回归现实,相互都瞧得上才是王道,而明白盲目追星是无意义的,解决不了问题,名星们也会随之逆转过来,明白这首先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明白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跟付出和热情有关,而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虚名。

  但是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个好的问答平台不是一个二八平台,否则,就像微博上80%的长尾用户更愿意用QQ沟通那样,80%的用户有问题只会向百度知道提问。下面继续切换视角,解决一个粉丝为0的用户的提问需求。

  C:引入用户标签,比如“产品”、“技术”、“宗教”、“C语言”,诸如此类。如果一个新问题被添加进“宗教”这个分类,系统将随机选择有这个标签的用户的mix(100,1%)名作为输出对象。当用户基数不够的时候取小值,当用户基数大的时候最多100个输出,意思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同时不能猛如虎。为这些“幸运用户”之中的热情者赋予功勋值,另想办法让这个值有金融意义,借鉴知道问问的悬赏得分规则,加分提高问题输出概率是一个消化出口。

  除此之外还是存在严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封闭性造成的话题衰减问题和问题定向需求。

  D:进一步修正关注1000人这个核心控制器。

  1、 允许树形分组,假如你关注了80%的互联网从业者,一个法律问题不需要骚扰所有的关注者,问关注的那10个法律工作者就可以了,这也是B里面期待指数公式后半部分的用意,定向输出对象越少,概率当越大才对。

  2、 控制1000人中相互关注的上限比率,不得高于300人(这个数字大致是一个人现实交际的能力范围,也比较接近于twitter22%相互关注的说法,跟1000一样,可根据你更好的理解调整,理论上是宏观调控器)。如此,既更多的降低天然衰减,也可降低问题信息流规模,毕竟就回答者立场,乐于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个过程中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满足社交需求才是人们更希望的。

  5、重申

  社交问答网站存在的价值必要性, 是可以解决提问者的需求,而不是回答者。尽管用户兼有双重身份,但何者为基何者为楼是千秋大事,把“问答”这个大众概念而不是“高端”这个小众概念做到极致,知乎可以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而往后的格局变迁有1%在下文简解,你也可以把你的答案先写在手心,试试看小人所见是否略同。

  三、无觅灭世篇

  上文中里,你大概看出来了,那模型称之为反微博更贴切,不错,相当正确,仔细去看,反了一堆东西:用户关系反了传播方向反了粉丝处于中心位置了,木V了大牌们走下神坛了文化变了,封闭转开放了小众转大众了,向内衰减变成向外发散了,关键是,重心从答转到问了。

  它完全具备成为一个渗透到互联网基础网页的开放平台的潜质,微博在做能做的事情,它统统都能实现,关键是,它不需要笼罩在微博的阴影下了。

  想象一下,明年这个时候,你在月光博客阅读文章,某段不太明白,然后划一段文字,愤怒点击一个知乎按钮,向本人责难:“你妹的替知乎写得什么软文,是帮还是害呀?”

  既是一个评论,也是一个问题。

  这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事吗?本人会正儿八经回答你:

  “当然是帮呀。当未来的方向清晰,强势的门庭世家确实会毫不犹豫的挥军开拔那个地方,只是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小人们唯一能做的事是测出一条必经之路,判断路上有哪些关隘,提前占领掉。依个人直觉来看,今天的知乎微博也未必杀得死了,因为知乎无V,让凡人成为V光闪闪的神,让神走下神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问答的世界里,你少拿那个V来吓唬我。”

  信息的细分

  需要对一个信息单元仔细分类:

  1. 主体信息<body>。

  2. 附属信息,包括<头信息>或者说父信息,及子信息。

  3. 由外而内的反馈信息。

  一篇博客、一条微博、网页、新闻、图片、视频,有没有标明作者的等等都是主信息,以“我”为中心,辐射给读者。而附属信息分别以标题、#话题#、标签及备注、跳转链接为父类、子类代表。而反馈信息,最显著的代表是评论、回复,其次是评价。

  此外还有种介乎中间态的相关,其代表是编辑推荐、无觅的推荐,本站或外站的相关内容。

  转发功能的诞生算是第一次突破了这个现象,当你执行评论这类增加附属信息的操作时,同时把它转化为另一则信息中心的主信息,那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无觅的困境和变化

  在没有“同时转发”这个选项之前,即使是点评类网站里,评论行为始终是从属地位,换而言之,评论本身这个行为没有给评论者带来一个落地的根,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根,故而很难被沉淀。(到腾讯微博上看一看,无附加转发的比率超级大,这是从属地位和主体地位受欢迎程度天壤地别的证据)

  过去在《微博变种与RSS变种》里提到过无觅。各位读者今天想必也不太陌生了,无觅的插件覆盖了很多独立博客,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遏制,他也许未来无处不在。

  为什么这么多网站加入呢?很简单,因为它的推荐机制有一定的发散作用,直接绕过编辑推荐,把结果交给客观规则而不是人的主观否定。并且突破了稳定甚至有衰减的关注体系,所谓推广,就是打破既有平衡,让优质网站受更多关注,让垃圾站点被更多的替代,有效与否,在内功质量,当然那些低成本的垃圾推广行为要除外。

  但是在当时,个人也提到了一个否定性忧郁,因为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进化是从信息缺失到信息过载发展,突破关注体系降低了确定性,当更多读者来了又走了,自身不能控制一个平衡,无觅对于网站的推广价值前景堪忧,为了维持,会依赖运营带来的外力输入,这个关系里,看似对网站的推广价值是它的卖点,但最终而言读者的需求才是决定趋势的因,对网站的推广价值是结果。

  因为缺乏沉淀读者的足够向心力,无觅成为一个独立平台很难。

  但是当时没有看到其后的变化。

  在这之后,无觅的插件做了一些持续的改进,一开始好像只有“你可能还喜欢”这个本站推荐,后来似乎了多了一排,应该是外站内容推荐,再后来多了一个喜欢按钮,而现在变成了把内站推荐封在一个推荐按钮,与喜欢这个按钮排在上面,下面你可能还喜欢的那个推荐貌似有一部分是外站内容推荐。

  这个设计改动过程虽然简单,但花了很大心思,是针对自身问题的优化方案。最初的时候,站内推荐是个内循环,本身不存在发散价值,跟任何博客系统的推荐没太大不同,对网站而言,接受这么个插件的价值是无觅网站上的推荐,但上面再次提到了,不能自我平衡,留住注册用户是个大问题,所以需要外站内容推荐这个无需用户注册的输出口,有点联盟交换的意思。而无觅的喜欢按钮本身并不带来输入输出,但其简单易用性既可能关联到了推荐算法,同时跟推荐按钮摆一起,加之图标赏心悦目,能产生一定引导,在培养用户习惯上有很大意义,非常的人性,这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改良实则非常一大步。

  通过上面对信息的细分,朝着尽可能的替换附属信息这个方向,朝着破解从属地位的方向,朝着给自己补一个实心内核的方向,看上去未来无觅还会有一些可能的变化、潜力:

  A. 喜欢这个按钮附在社交网络里,威力巨大(由于目前无觅的网站内核很弱,该潜力完全没出来)。

  B. 下一个可能会被添加的按钮可能是标签按钮。(一个根据时间排序,甚至不需要中心的新闻贴吧)

  C. 下一个可能致力于替代的是评论区域(if无觅给了评论者一个根)。

  如果推荐算法里时效性能更加突出、发散能力更强的话……补上一个中心,无觅可能成为一个开放、终端分散的新闻平台。

  无觅的真正潜力并不局限于独立博客,应该注意到的是,他的插件直接镶入到了网页,那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基本终端形态,基于算法来推荐信息,尤其是基于(标签)关键字的搜索输出,依稀沾了浓缩版搜索平台的特征,还有那个喜欢按钮,跟传说中Google那个+1似有相通的地方。

  唯一遗憾的是,对用户而言,无觅缺根,外强中干。

  问答之战的战略要地

  虽然无觅平台内部漂浮无根,是个制约性短板,但它的插件与大量网站相融,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系统,并且可以变得更加优良。它本身不足以成就一个平台,但其潜力,其所占据的资源,如果加上气血逆行的知乎呢?

  回到信息的传播方向上,气血逆行的知乎,天然有发散的意义,如果像微博一样渗透到网页终端,把评论行为提问化,既破解了反馈信息的从属地位,也为网站方带来发散作用,并且逻辑上,所有的反馈信息都可以被覆盖:

  评论(提问)、评价(赞同、表示感谢、没有意义)、相关推荐(类型、来源、作者)。

  对比无觅,两者惊人相似,把评论当成问题发散,喜欢按钮对应于赞同、表示感谢、没有意义,推荐话题跟推荐文章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其次是知乎基于话题分类,事实上存在一个基于关键字的搜索输出口,跟无觅可以覆盖的关键字输入端恰好成对,最关键的是,知乎是一个社交关系内核,这恰恰是无觅的短板。

  基于以上,可以结论的是,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产品极有可能殊途同归,当两者进化到某种阶段必有一生死战,哪天知乎或者其他问答平台气血逆行成了一个大众网站了,推一相同插件,无觅就要被替代了。

  反过来,在这之前的乱世纷争里,谁先收购、合作或者杀死无觅,会占据非常有利的媒体位置,足以挟广大独立博客的影响力以抗门户。

  一个缺根,一个只有内核,刚好优劣互补,内外循环打通,天下可定1%,至于其他各类贴身近战、强攻固守的99%,实超出了本人所能参详的范围。

  自古破而后立,期间凶险,知乎是选择厮杀一个开放平台潜质的全新世界,还是死守一个高端社区潜质的产品,只在一念之间,将来的历史自有分晓。

  来源:越石父投稿。

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

某些开放平台就是个传销

  计算机平台上宿主和寄生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早接触的平台是微机操作系统。在这个层面,桌面软件商最怕的就是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自家的软件有交集。举例,微软做杀毒软件后,杀毒软件商很不舒服; XP之后很少会有人去用ACDSee。之后跨入智能手机时代,平台文化会不会开放很多?不完全是,最近iPhone IOS5做了什么大家也看到,iOS上的第三方Twitter客户端估计现在都在撞墙。

  回到正题,说说网络应用时代的开放平台。这种平台一般以开放式的API存在于网络,通过API,开发者可以利用有限的被平台公布的数据做再利用再组合再创造。用户,开发者,平台提供者是这个圈子的三大要素。一时间似乎大家都找到了良性生态圈的模板。现在开的互联网公司没有API还真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OPEN API

热闹的开放平台 (via)

  这一切都看上去很美。宿主说,“来吧,我发布好用的接口和数据给你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激情吧!” 开发者,“好棒,有那么多好用的接口,我只要加上我的创意找人做个程序就可以做互联网产品了。” 用户说,“噢,我要用开放平台的产品,以后会有更好的更多的应用出现在平台之上。”

  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宿主想,“我一个人就那么点精力,要快点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接口开放我说的算,留点后路,其他的就让那些Geek玩去吧,顺便看看他们的脑袋里有没有值钱货。当然要树立些正面的英雄形象,给几个先来的一点甜头,增加点曝光率,他们的美要让所有开发者都看得到。” 开发者或者说其他互联网公司,“现在平台上的都是些二货,而且就这些个应用还拉到投资,我的创意好,盈利模式清晰,实际运营又有经验,我不出头谁出头。” 用户想,“反正都是免费的,哪家收钱了我就换家用,开放平台就是好,一个帐后走天下。”

  每个人都有机会,虽然想法各异但相处融洽,但X销就不融洽了么?平台商鼓吹API的免费,而且那么多先走一步成为成功人士的人摆在那里,简直就是零风险的以小博大,不邀请你们来用简直是不把开发者当朋友。不断加入的开发者和互联网公司,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着一曲良性生态圈的赞歌,他们很辛苦,但很充实,逼近都是做事业,平时有空多碰碰头互相鼓励很重要。用户,最实惠,墙头草,随便倒。

  题目我说了,是某些开放平台,或者说是一些开放平台迫于鼓动,风投,业绩,要做些显而易见的拓展时,这里的X销的味道就更浓了。

  笔者喜欢放例子,看看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先看国外的,国外的一般被认为做得比较规范。Twitter。

  “Twitter呼吁开发者不要再进行类似的Twitter第三方客户端”,“Twitter收购Tweetdeck,自己做客户端”,“Twitter表示将引入图片上传分享功能(twitpic之流们。。。哎)”

  看完国外看国内,找个相当的对手吧,新浪微博。微博最初的时候有个桌面端是一个个人开发者Wing开发的,由于是第一个,用户激增啊,一时间报道访谈,那叫一个热闹。现在,新浪刚推出了基于wp7手机的客户端,现在从Linux到Wp7所有终端全线制霸。LBS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应用似乎很好卖啊,看看新浪自己做的微领地 (口号是“一切从这里开始”,你确定开始这个词语没用错?)。有人提出自己研究出了辨别真假粉丝的方法求合作,那位同学难道不知道新浪里有个参数叫“有价值粉丝”么。

  最近微博上又有人放出风声

  以下领域,建议第三方微博应用开发商谨慎进入,用 @王煜全 的话就是,“不要挡巨人的路”:微秀、招聘、分类信息、相册、游戏、支付…… ,裁判可能会自己下场踢球,你懂的~

  笔者的观点是,开放平台的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只是一小撮太心急。作为广大第三方要控制好自己体重,不要太肥太壮。鱼缸里学会沉底翻肚皮的鱼才是聪明的鱼。这是个强者通吃的时代,但会做鱼,混口饭吃也不是难事。

  来源:江南投稿,原文链接

写给新手程序员的一封信

  首先,欢迎来到程序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有很多人想创造软件并解决问题。你是一名hacker,属于那些愿意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的人。

  “当你不创造东西时,你只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能力去看待问题。” – WhyTheLuckyStiff

  对于下面的文字你不必完全接受,所有这些来自一个其貌不扬的程序员。我喜欢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不是对原来的东西修修补补。

  仅仅是因为爱好开始做一些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说“我要先学习一下再开始做”那么你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每个人都需要从某个地方开始,所以现在打开你的编辑器开始写代码吧。

  下面是一些很重要的建议,虽然有人并不认同,但我保证你看完我的分析以后会站在我这一边。一开始,先不要管算法和数据结构。大多数简单的程序不需要用到算法和数据结构,所以当你真正需要时再去学习。编程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知道在哪些地方用到他们。这时知道算法的名字并了解它们的功能,然后找一些相关的论文去理解算法并动手编程实践。如果没有现成的函数库(其他程序员提供的可重用代码),你用自己喜欢的编程语言来实现它。

写给新手程序员的一封信

  0. 选择一门好的编程语言,一门你自认为可以用它快速地做出一些有用东西的语言。

  不要选择C语言作为你第一门编程语言。也许选择C语言会给你一种过时的满足感。虽然它比早期的汇编语言提供了更好语法描述,但是今天C(或者C++)不是能够快速编写软件的语言。毫不偏袒的说,我建议你学习一种动态语言。选择一种你觉得语法(文档)让你使用起来更舒服的编程。为此,你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在几种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比较。这么做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感觉更好或者让编程更容易。更快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并且能够看到成果,才是激励你编程的源动力。不要选择一门需要某种重量级的IDE(IDE是一种能够帮助你编写并运行代码的工具)才能轻松编程的语言。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文本编辑器。(注:原文并没有标号,是我们加上的,请大家别忘记了哦,我们是从零开始数数的。:) )

  1. 选择一个好的编辑器。

  编辑器对程序员而言,就是像是弓对弓箭手一样重要。这里有一些推荐的编辑器:

  • SublimeText 2 – 如果你刚开始编程,推荐使用SublimeText 2
  • Emacs – 学习曲线陡峭,快捷键复杂。如果你想定制自己的使用习惯,需要学习Emacs Lisp.
  • Vim – 不仅操作简洁而且它默认包含在linux的发行版中,所以深受大家欢迎。我开始使用了2年Emacs。由于Emacs的快捷键操作过于复杂,我的双手开始经常疼痛,这迫使我转向了Vim阵营。了解Vim的快捷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在远程的服务器上编辑代码时,你唯一不需要安装的编辑器就是Vim。

  注意!Emacs和Vim可能已经成为成为古董了。但是,它们都具备一些现代编辑器多不具备的功能。

  2. 选择一个你可以从中学到东西的操作系统

  Windows不会教会你任何东西。使用Windows你唯一学会的就是打开一个exe(可执行)文件来安装软件和使用它。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酷,但是长远来看,如果你立志成为一个web开发人员,可能还是要具备基本的linux知识,尤其是当你要发布程序的时候。Linux也允许你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定制程序。Macs也很酷,但是我认为你现在经济上还负担不起。

  3. 不要通过复制粘贴来做备份

  一个新手程序员通常会把文件复制粘贴到一个临时目录下面来进行备份。这也许也是他们唯一知道的方法。不要那么做!你需要使用版本控制软件。我强烈推荐使用Git,它是个目前很流行的版本控制工具,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对一个Git新手,有一个良好的社区和很多参考资源来学习。(除了Git之外,还有mercurial, darcs, fossil等等。但是我还是建议从Git开始,我有很多的理由来支持Git,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

  4. 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

  参加一个和你相关的(你使用编程工具相关的)程序员社区。比如StackOverflow就是程序员的Facebook。那里没有消息状态和回复,取而代之的是问题和答案。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使用IRC。IRC是一种老式的聊天室,现在还在被大多数开发人员用来分享技术信息和帮助解决问题。

  5. 培养你的礼仪

  知道什么时候问问题。你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别人碰到过并且在Internet上能够找到解答的。在IRC或者任何论坛里发问之前,先搜索一下google(或者blekko)来看看是不是有现成的答案。在IRC上问问题需要有耐心。永远记住,人们只是处于好心来免费帮助你。有时你发问以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有回复。所以,耐心等待。除此之外,记得问问题的时候要礼貌。世界很小,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

  6. 结交朋友,技术书籍只能教你解决常见的问题(他们说:书是死的)

  当你在捣鼓一些程序或者从程序的作者那里学习,你能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当你散步的时候,请和遇到的朋友打招呼。你肯定不是唯一的程序员。和其他的程序员一起交朋友一起工作。你会注意到,当一群技术爱好者在一起的时候,不论话题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最后总是以技术话题收尾。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你可以尽情参与。在你的黄金年龄努力编程,我能告诉你的是,我在开始6年前寻找朋友并开始讨论编程,从那时起才学到那些书本和文章不会我的东西。所以我总是说,我的编程经验有6年,因为只有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开始与人交流并开始感觉真正地开始学习编程。

  7. 参加开源项目

  为开源项目编写代码能带来回报。这不仅仅是帮助别人,你留下的代码会被其他人使用或(可能)改进。当别人给你的代码添加功能或者提出修改意见时,也是在提高你的编程水平。开源软件项目不一定要是一个大工程,编写一个下载youtube视频的小程序也是很有用的。更重要的是,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编写的代码会成为与他人有效沟通的桥梁。

  最后,若干年之后如果本文的内容曾经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作为回报请写一封类似的信给希望开始编程并不知如何入手的朋友,有可能的话请纠正本文中过时的内容。

  智者说过,掌握某个东西需要10年或10000个小时,也就是汉语中的“十年磨一剑”,所以不用着急。

  英文原文:An open letter to those who want to start programming

  中文翻译:伯乐在线

2011年6月12日星期日

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踪404页面

  404页面是当访问者输入了错误的地址或者访问了被删除的页面时,服务器返回的错误页面(404 HTTP 状态代码)。这个页面除了告诉访问者页面不存在以外,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访问者可能就此离开网站。

  了解404页面的信息非常有用,可以发现访问者要查找的内容和推介来源,有助于网站补充新的内容并修复有问题的链接。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来追踪并显示404页面的情况?Google Analytics的官方博客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使用Google Analytics可以跟踪网站的404页面错误。

  1. 将网站的Google Analytics追踪代码添加到404 页面里。

  2. 修改404页面的Google Analytics代码,将代码修改为一下形式: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google-analytics.com/urchin.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_uacct = "xxxxx-x";
urchinTracker("/404.html?page=" + _udl.pathname + _udl.search);
</script>

  3. 在热门内容报告中即可查看/404.html页面的报告,里面的信息包括出现错误的URL地址,还会显示访问者上一个访问的页面(推介来源)。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检查相关页面,修改错误链接。

使用Google Analytics跟踪404页面

  英文原文:Tip: Tracking 404 Pages

塞班S60常用Twitter客户端评测

  虽然这是一个Android、iOS漫天飞的年代,虽然塞班已经推出了新的Symbiam^3系统,不可否认的是,S60仍有着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的推友(twitter用户)。都说塞班用户伤不起,想必塞班推友更能体会这句话中的辛酸。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两款塞班系统最常用的twitter客户端。

  一、简单介绍

  Gravity由Jan Ole Suhr(@janole)开发,号称“塞班有史以来最优秀软件”、“twitter全平台最佳客户端”。甚至成为很多发烧友留在塞班平台的唯一理由。

  Dabr由David Carrington(@davidcarrington)开发,是一款著名的twitter网页客户端,即必须通过浏览器(UC或者Opera)登陆。

  二、综合评测

  测试机器:Nokia5630-d(Symbiam S60v3 CPU:600Hz ROM:128MB)

  网络环境:江苏电信2M ADSL

  1、用户界面

Gravity和dabr界面

Gravity、Dabr的界面

  Gravity支持平滑滚动,配色布局都十分精美,甚至每个小图标都能看出来是作者精心制作的结晶,其用户体验在整个塞班平台都是数一数二的。而Dabr的界面则略显简陋,但也不排除一些喜欢简洁风格的朋友对其情有独钟。

  2、流量

Gravity和Dabr流量对比

单次流量数据

  目前绝大多数国内运营商依然采用按流量计费,手机上网还是不得不考虑流量问题。本人先分别清空UC浏览器和Gravity的缓存,并开启UC的压缩中转和Gravity的ZLIB压缩,然后分别刷新Timeline。

  Gravity刷新一次所需流量为460Kb,换算过来就是57.5KB,更新了惊人的196条tweets,平均每条tweet所耗流量0.29KB。

  UC浏览器打开一个Dabr页面所需流量为14.87KB,一个页面显示20条tweets,平均每条tweet所耗流量0.74KB。

  3、效率

  虽说中国已经率先制订了被国际认可的4G标准,但国内3G还并未得到普及。网速太慢,耗时太长也成为阻碍手机互联网发展的障碍。本人在上一步已经顺带记录了刷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Gravity耗时40.65s,更新了196条tweets,平均每条tweet耗时0.21s。

  Dabr耗时5.56s,显示了20条tweets,平均每条tweet耗时0.28s。

  4、扩展功能

Gravity强大的扩展功能

Gravity强大的扩展功能(添加账户、上传图片)

  twitter不仅只有文字tweet,也有用户会上传图片,有用户在Foursquare上Check-in,功能方面也应该能够尽量满足使用需求。

  Gravity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作为twitter客户端,除了正常的发推、回复之外,用户还能在自设定twitter API,设置定时刷新,消息提醒,消息push(仅支持Symbiam^3),翻译tweet内容,开启ZLIB压缩等。Gravity还自带一个浏览器,一个输入键盘(仅支持Symbiam^3),它还是一个图片上传工具,一个优秀的新浪微博客户端,一个FaceBook客户端(需翻墙),S60平台下最优秀的Google Reader阅读器。

  Dabr则没有这么多眼花缭乱的功能,但是它却有Gravity所没有的一个优点,因为Dabr是开源的,用户可以轻松获取它的源代码,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修改Dabr的界面、增添功能,这也是Dabr能吸引Geek们的原因。

  三、总结

  比起Gravity,作者本人其实更青睐Dabr,一来本人有自己动手改造一切的癖好,二来本人更喜欢网页浏览twitter的感觉,就算在电脑上也使用网页客户端。所以本文在评测的过程中,并没有强行判定究竟谁就一定更优秀,不同的用户一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邮箱:zckevinzc[at]gmail.com。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