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腾讯是创新还是垄断

  7.24日,《计算机世界》以“‘狗日的’腾讯”为标题,以鲜明的取向,并以“抄袭”、“山寨”等等极具价值判断的词语,深深地伤了腾讯的心。腾讯昨日发表严正声明,说不仅损害了腾讯的形象,也伤了用户的心。并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如果从商业竞争的角度看,这也正常。司马迁早在2100年前就说过:“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但《计算机世界》这种做法还是深深地伤了我的心。《计算机世界》变了,早不是原来那个《计算机世界》了。15年前,我就看《计算机世界》,在我心中形成了《计算机世界》是那种半学术,半市场性的报刊,厚厚的一摞,市场、产业、技术等栏目,应有尽有。因此我把我在《计算机世界》发的两篇文章作为我职称评定的论文上报。可如今,我变成了《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阿离(殷离),端详着被张无忌咬出疤痕的手臂,守着张无忌的儿童形象而梦想一段美好的童话。《计算机世界》凭着对腾讯的“商业色情”描述而转型为商业娱乐媒体。

  鲁讯先生笔下的“孔乙已”说:“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如果硬要把商业上学习模仿归类于抄袭的话,团购网站是偷美国的Groupon的,开心网也是抄袭Facebook的,博客、微博等都在美国找得到原型,连百度都不免有抄袭之嫌。不明白,某些网站的创始人就大言不惭地自翊自已是创新,腾讯就变成了抄袭,莫非真把自已当成了“孔乙已”,成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读书人了”?

  目前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与十年前的创业环境完全不同,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不仅是腾讯、百度和阿里这样的巨头占到很好的位置,而且由于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行业的监管门槛、营销门槛和运营门槛都大大提高了。这些创业者如果还一厢情愿地期望出现十年前那种到处是机会的创业环境,遇到竞争就骂街的方式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话,他们就永远不能成功。要知道,竞争是商业的魅力所在,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计世》文中说,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总是在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跟随、然后细致地模仿,决绝地超越。真是这样吗?据我所知,腾讯没有做B2B,B2C也做得不好,不可能赶上淘宝,搜索也赶不上百度。看来,从企业基因和体质来说,腾讯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有他的优势覆盖不到的地方。腾讯作为一个经营用户及用户关系链的公司,围绕用户为中心不断添加应用,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商业战略。凭什么你做了,腾讯就不能做呢?腾讯抱着这么好的资源不去做,虽然让某些人高兴,但一定是匪夷所思的。

  互联网由于网络的聚集效应以及超越时空限制的原因,导致强者恒强的奥林匹克现象非常普遍。在每一个语种中,有些子行业基本只有TOP2才能活得滋润一些。对中国来说,即时通信只有腾讯和微软,搜索只有百度和Google,C2C只有淘宝和拍拍,B2B只有阿里巴巴和环球资源。而对于B2C和网游,则是百花齐放,是创业的热点领域。腾讯从用户出发,围绕个人用户的娱乐、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展开,渗透进入一个个相关的细分领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创业者要看到行业本质,预先想到竞争,才能去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择腾讯的弱点来进攻,才有可能成功。骂街是骂不死腾讯的。

  难道腾讯真的没有弱点,其它创业者就无望了吗?未必。这方面,周鸿祎看得很准。他承认腾讯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并尊重对手,并说:“腾讯的业务很多,但是安全可能是要求一个很专业的公司,更专注的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还是相信,在专业安全方面,我们应该会做得比腾讯好。”周总可谓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在用户体验上与腾讯比速度和细节。以周鸿祎的专注、执行力和现有的装机量,在这上面跑赢腾讯,应该问题不大。外界盛传:在腾讯,只要是Pony亲自抓的项目,就一定成功。其它的就不一定了。公司大了、扩张很快,产品线众多,Pony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全面顾及,也没有办法克服因公司太快成功而导致的傲慢、自满、偏见和认知封闭,也很难克服因组织膨胀太快而致的官僚主义、内耗和反应迟钝。(我不是说公司最高管理层,在投资者见面会上,Pony和Martin都很谦虚,耐心解答问题,也不会中途离场。在互联网大会上,见到郑志昊发言也很谦虚,从不攻击对手,还对网易评论的盖楼模式赞不绝口。但我见到的有些腾讯的年轻人,优越感很强,与他们谈活,有两个“凡是”:一、凡是腾讯做的都是对的;二、凡是与他的意见不同的都是错的。有时真是觉得这群年轻人真是命好!)

  如果觉得腾讯真的妨碍了竞争,涉嫌垄断,可以告到国家那里,用反垄断法把他肢解折分了就行了。但现实恰恰相反,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想到腾讯的竞争,反而会加倍地创新,否则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另外,现在的竞争是跨越国界的竞争,即使国内活得滋润一些,国际上的巨头,随时会从另外一条路上杀过来。腾讯要是不能时刻关注国内外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也很可能死在沙滩上。

  另外,中国目前很强大了,但企业中称得上中国名片只有华为和联想两家,希望腾讯在国际化上走得更远一些,赚老外的钱,也为国家争光,成为国家的第三张名片。

  媒体本质上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战场。联想至此,想到了毛主席的一首诗词,就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附毛主席诗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扁鹊兄弟,原文链接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腾讯的创新问题与智猪博弈

  最新一期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报道是《“狗日的”腾讯》,看上去很生猛。用Keso的话说,就是起了个极具轰动效应的名字,但“实际上这篇报道也没写出什么新东西,不过是把互联网行业流传已久的‘全民公敌’的说法,给具体化了一下,迎合了一把所谓的‘民意’,属于比较讨巧的报道。”

  不过我的关注点不在报道是否讨巧,而在于腾讯的创新问题,这让我想起了智猪博弈。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例子:猪圈有大猪小猪,任一猪可选耗2份体力踩食槽踏板,放出10份饲料。小猪踩,可食1份,大猪得食9份。大猪踩,可食7份,小猪得食3份。问大猪小猪各应采取何策略?

  答案是: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因为——

  1、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会吃光绝大部分食物,除减去劳动耗费,小猪净亏损1个单位,大猪净得9个单位;

  2、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半数以上的残羹,小猪净得3个单位,大猪净得5个单位。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大猪忙不迭地踩了踏板后,赶忙跑回抢食物,而小猪则静候在食槽边“坐船”、“捡漏儿”。如此往复。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谁踩谁吃不到。

  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谁踩都有足够的吃。

  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微软中国的刘润对智猪博弈增加了一个注解:小公司如小猪。的确,在游戏的最开始,一定会有敏感的小猪发现会带来食物的踏板机关,于是第一轮是小猪去踩踏板,或者大猪小猪一起踩。等到聪明的小猪发现原来博弈的结果注定亏损,于是进入第二轮——“小猪躺着大猪跑”。等到游戏规则改变,不思进取的小猪突然发现“等待者不得食”,这时的破口大骂多半因为失去第三轮资格的愤怒。

  其实创新问题,说到底是创新的成本问题,无关是疼讯还是痒讯。创新也犹如踩踏板,无论腾讯还是其他大小公司都在计算成本。踩了踏板却没抢到多少食物的小猪,如果大骂大猪抢食,明显是智慧不足导致的恼羞成怒。大连做电子商务的Leon liu说了一句话很实在:“你知道腾讯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吗?有人说是模仿,有人说是创新,腾讯人自己的回答是:耐心。”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耐心,懂得在合适的时间推出合适的产品。

  我们总在崇拜国外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比较好,那是因为他们的游戏规则已经更接近方案二或方案三了。事实上,《“狗日的”腾讯》并非谩骂,尾声的一句话说到了关键:“腾讯庞大的身躯,依然潜伏着诸多暗流”。腾讯本身被很多东西裹挟,鸭梨很大,而且也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是啊,有智慧的猪都知道:当踏板与投食口间距较远,小猪策略的收益比最高。

  可是,但凡是有别的办法,谁又愿意做大猪呢?

  来源:读者LazyLorna投稿,原文链接

腾讯——中国创新的扼杀者?

  最新一期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报道则是极具标题党的文章《“狗日的”腾讯 搅局者还是终结者》,文中一再细数了腾讯涉足的众多领域,以及如何扼杀掉竞争对手。最后还给腾讯灌上扼杀创新的“卑劣的模仿者”的帽子。那么腾讯就真的是中国创新的“扼杀者”吗?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创新?笔者认为有三点:

  第一个方面:创新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

  第二个方面:存在完全颠覆式的创新,但比较少见;

  第三个方面: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创新,可以认为是渐进式的创新,是基于某个小方面的改进。

  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所谓的创新大多是第一和第三个方面。至今也尚未看到中国互联网中出现过任何具有完全颠覆式的创新,这种细小的创新根本不能为处于创业初期的小企业带来任何防止被模仿的技术壁垒。往往一些新事物出现,在中国都会冒出非常多的模仿者。而作为创新者的企业,往往并没有可以申请的专利等来阻止其他资本的进入。这时候,许多大公司就往往依靠着雄厚的资本和实力,从模仿逐渐到超越,再到扼杀。

  第二,中国所谓的创新本就是对国外的模仿

  在《“狗日的”腾讯 搅局者还是终结者》一文中所举的被模仿的企业,美团、新浪微博等,无一不是模仿国外企业的“中国式山寨”。就拿团购站来说,就曾出现过“百团大战”这样精彩的场面。那么,既然别人都能模仿,为什么腾讯就不能呢?文中只是提到了美团网对于腾讯进入团购行业的恐惧,但并没有提起美团网自身发展的缺点和缺陷。

  笔者举个例子,腾讯最近推出了3366网站,但是你有看到有说4399也在恐惧的新闻么?就比如蔡文胜在微博中所说,腾讯进入小游戏行业,正是说明了这个行业所具有的潜力。另外,竞争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佳途径。

  无数的示例告诉我们,只有最好的公司才能活到最后。弱者总是想依靠垄断或者寡头来获利壮大,而不是通过竞争。

  第三,模仿是腾讯自身发展的需求

  从浏览器、输入法、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的逐渐建立,我们可以看到腾讯是想最大限度的发挥QQ庞大用户群体的作用。依靠各种新兴的网络应用来不断增加用户的粘性,巩固自身用户群。而浏览器、输入法这些就可以让腾讯更加的了解用户的需求。为什么腾讯总能跟上互联网的每一次热潮?正式由于极高的用户粘性以及对用户需求的了解,让腾讯可以跟上每一次的互联网热潮,并且稳稳当当的打败众多竞争对手。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的发展就是未来的大趋势,PC的功能可能会逐渐被移动终端所取代。那么,到时候的QQ是否就会让步于新式的通讯或社交工具呢?笔者想腾讯不会不知道这个问题,所以目前的腾讯才会四处出击,不断的围绕这用户来推出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或应用。而其目的无非就是,尽量扑抓住用户未来的需求,从而可以预先的调整自身的核心业务去实行下一个新的技术热潮——移动互联。

  最后,模仿是由于我国的体制原因

  为什么中国出不来谷歌、facebook、twitter这些?反而是出现开心网、新浪微博等这些模仿者。中国式的互联网创新困局并不是由某一企业造成的,而是由于中国的大环境所造成的。“中国的土壤不适合互联网创新”,这是一句我们经常听到的话。然而事实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中国最好的几个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也都只是地头蛇而已,他们从未在国外证明过自己。这些中国互联网巨头尚且如此,我们又能如何要求创业中的小企业能带领中国去创新呢?

  没有足够的技术壁垒,任何创新都会被迅速模仿,资本总是最迅速的流向最具潜力的行业。所以,腾讯的模仿也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资本逐利的需求罢了。而国内创业者们自身的顽固思想才是阻碍创新的重大障碍,人人都想依靠创新来获得垄断性地位,比如国内的移动、水电、中石油这些公司,无非都是依靠着垄断地位才能获得如今的地位,而其本身的经营能力在世界上也就是二三流而已。而创新往往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你不能在初期抵抗住资本的进攻,那么你的失败也只能归咎与自身的原因。

  对于腾讯来说,他已经获得了400多项专利,推出的产品比以往的产品有很大的改进,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在许多产品设计细节方面都颇具创新,也给用户带了不少的惊喜。所以,创新的扼杀者这个帽子盖在腾讯头上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不是单一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问题。

  来源:读者彼岸投稿,原文链接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腾讯的创新之争

  最近,关于腾讯是否具有创新型再次引起了人们的讨论。早有网友将腾讯一贯发展之路总结为“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诸如“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样的评论亦常被用于对腾讯的评论。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报告(点击此处下载),将腾讯列为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之一,注意在摩根士丹利的这份报告中,腾讯上榜的理由是其在虚拟物品销售与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几乎与此同时,一篇名为《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在网络上流传,随后该博文作者发表了第二篇关于腾讯创新的博文——《上文“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的几点补充》。当然,肯定会有人持相反意见的——《创新之争:什么是创新?腾讯的创新你了解多少?》,这篇博文表达了对腾讯创新不同的看法。最新一期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报道则是极具标题党的文章《“狗日的”腾讯 搅局者还是终结者》。

  那么,腾讯到底是不是、有没有在创新呢?

计算机世界 

  毫无疑问,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以及覆盖全面的产品布局,腾讯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世界里数一数二的巨头了。对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比如在学校里,对于那些取得不错成绩的同学,我们似乎会不由自主的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希望他们能够带动班里总体成绩的进步,或者希望他们能够在其他领域亦能够有更多建树。因此,对于腾讯这样一个国内互联网巨头公司,我想,这样的心理仍然是存在的。我们似乎不会简单的满足它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希望它能够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尽管腾讯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却并没有赢得足够的尊重。特别是,当人们发现它开发的各个产品,走得几乎都是“抄袭”路线时,自然对腾讯的所作所为抱以强烈的质疑。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关于腾讯创新的话题总能够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原因。

  那么,对于腾讯创新争论的焦点到底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对腾讯创新之争,本质上是对“什么是创新”的争论。无论国家还是在单位、企业中,乃至个人,我们对创新似乎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国家总是在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一个单位或企业中也总是要求具有创新的产品或工作思路,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更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既然,人们如此强调创新,那么创新是什么呢?事实上,在我研究生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导师就给我说明了这个问题。我的导师强调:的确,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论文写作对创新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假如我们写论文只是为创新而创新的话,就会陷入制造学术垃圾的怪圈,这对自己和学术发展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而几乎任何创新性的成功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或是研究方法的改进,如前人研究从广州到北京的方法都是步行、骑车,而你提出通过乘坐飞机这种方法也能从广州到达北京,那么这也可看作一种创新,除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外,还有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说研究一个新的领域,当然前面已提到,大多数这个新的领域仍然是跟过去的研究有一定联系的,完全颠覆式的创新,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非常少见的。因此,我对创新的认识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创新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

  第二个方面:存在完全颠覆式的创新,但比较少见;

  第三个方面: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创新,可以认为是渐进式的创新,是基于某个小方面的改进。

  如果对比上面三条,可以看到,《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一文中认为的是腾讯没有一款具有腾讯特色的颠覆意义产品,其以往推出的产品走得都是抄袭模仿的道路,这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创新之争:什么是创新?腾讯的创新你了解多少?》一文则认为腾讯获得了400多项专利,推出的产品比以往的产品有很大的改进,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因此作者认为这就是创新。

  由此可见,二者对于腾讯是否是一家创新性公司的判断是基于对创新的不同认识,这是造成二者分歧的根本原因。

  那么,到底要怎么看待腾讯创新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应该把辩证的去认识这个问题,即综合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的观点:一方面既要看到,腾讯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在许多产品设计细节方面都颇具创新,给用户带了不少的惊喜。如我个人觉得QQ里的签名功能就设计的独具匠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为一家如此规模的公司,只是走简单的模仿路线永远也不可能赢得足够的尊重。如果腾讯只满足于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始终走在别人的背后,那么它将无法走出国门,只能沦为地头蛇,如此,又怎能称之为伟大呢?

  事实上,放开了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巨头,我个人认为它的确是需要在其它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如培育和完善产业链、甚至是在国家发展方面(这是个沉重的话题),我觉得它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更出色,当然,这并非易事,需要决策层以更开放的思维去思考与认识腾讯未来的发展战略——而这需要时间,希望腾讯不会让我失望。

  来源:木屋投稿,原文链接

从微博到招聘有多远?

  这是一个跟微博开放平台有关的话题。连续四篇都相关微博,不论观点对错,多少会令人令己审美疲劳,如无特别意外,这将会是越石最后一篇关于微博的文章。

  请先看三道笔试题:

  1.我是男人,我理想中嫖娼应该合法,有病吗?为什么

  2.依你看,养育之恩与生育之恩相比,孰重?为什么

  3.中华英才网邮件提醒你:“为了确保你早日找到工作,你应该平均每天至少投递20份简历。”请问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世界观差别,我坦率在此给出我个人的世界观(140字以内):

  1.支持嫖娼合法,无关道德,无关立场,尽管我过去未曾嫖娼,将来也不会嫖娼。

  2.五六年前有一则热点新闻:一个被收养的女孩考上了大学,开始苦苦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其煽情之深赚足了不少人的同情,我却没良心反思了这种舍近求远的追求,苦苦的寻找一个跟你二十年有血脉却不曾相连的陌生人,而无视养育你二十年对你仁至义尽的养父母的感受,那真的会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女儿吗?

  3.请见于下文中。

  言归正传,招聘对于微博有何意义可言?

  我们知道,微博是不对称的社交平台,不可否认在这个平台里,对话更多仍然集中在地位或者知识、兴趣这类相对差距不大的人群之间,而高层面的人有轻视情绪,通常并不太愿意跟低层面的人平等交流,这倒并不是什么道德层面的问题,尚需要用户心态上看淡。何为心态看淡?名人、成功人士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也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别人听,而无名氏自然会较少被人关注,也没有多少值得别人关注的理由,这是天道,符合自然规律。所以,玩微博的普通人最好首先抱着听的目的而去,其次是参与,最后才是自己写,这叫顺天应命,不逆天强求。但反过来站在平台的角度来看,这种居高临下的轻视会从心理上逐步伤及普通用户的热情,还真的有必要去审视这一问题,为这类交互提供契合用户心理的理由。而招聘就是一类很好的交互模式,招聘的本质便是不对等的相互需要,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招聘和求职的需求被激发,这对于平台的整体环境是有利的呢?

  当然,逻辑永远只适合于缺陷分析和宏观预测,如何把猜想进一步细化到具备可操行性,问题会更复杂难测。这里,针对可能的关键问题,给出个人的几点并不成熟的简单设想,抛砖引玉,以供参考,可能对于依托微博开放平台创业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基于问答驱动。

  至少输出几项数据:用户发布的所有笔试题;每道题的所有回答;用户的所有答题以及其他用户的评价(类似于QQ好友印象之类)及相关指数的排序,并且遵循微博基本规则,无论笔试题还是答题,都控制在140字以内。

  2.随机控制。

  为了避免只有问题没有答案的输入输出不平衡损伤系统的生机,必要在基本规则上采用条件控制,一个最简单的条件控制,只有在答题总数>发布笔试题总数时,发布新笔试题功能才能激活。但是,以上控制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名不见经传的我来发笔试题,跟李开复来发笔试题,收到的回应是绝对差距悬殊,问答必然会向少数人集中,规则仍然必要修正,或许可以将答题性质拆分,一个是主动回答,比如你想回答李开复的笔试还是其他人的笔试那是你的自由,另一个是贡献性质的随机回复,没当发布一道题,必须答一道由系统随机抽取的笔试题,这么拆分的理由是无论发布笔试题还是回答笔试题,都是享受权利性质的用户需要,而为了确保整体环境,需要付出相应的义务,由于回复限制在140字以内,这无论对于何等高贵的人来说,都不算多么难以接受的困难。并且随机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概念,其本质是为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变化,可以解决很多正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3.作为一个有明确定位的辅助性应用,隐私策略也应该考虑,这是一个关系公平性的基本问题,如果纯当微博对话完全开放,则不同的人在答同一题时会参照别人的答案,那么答案除发题者之外不应该是可以查看的(当然,如果考虑以这个做为增值服务,是否可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作为别人了解你的另一扇窗,用户所答的题是应该看得到的。从这点上说,实际上是要开辟一种全新的不完全开放的微博模式分支。

  之所以思维会突然被引导到招聘上,完全是受一位朋友的提问启发,他问:twitter 是否真的会如此强大,难道它不是天生缺乏一种凝聚性,必须依附于某种话题吗?而我所见也正是大家所见,微博对于低端用户来说,的确天生会缺乏点凝聚性。事实上,微博并不是每个人都敢用,就我个人的生活圈子,目前为止听说微博大名的同学很多,但试用过的,并且坚持的,很少,只有几个人,我自问至少在知识层面上不算低端,但是仍然会逐步对微博失去了最初的浓厚热情,“一直在关注,从未有粉丝”,何其郁闷!这其实并非用户的原因,得归咎于运营这个平台的设计师们的高傲所致,他们自己拥有名望,地位,却忘记了大多数无名之辈的感觉,关键是,真正成就微博的正是那些没几个人关注却依旧默默无闻在坚持的普通用户,他们的数量占绝大部分,是真正的主力军!

  一个伟大的设计者应该超越自己所站的位置逆向思考。你不能像唐骏之流的教育家们那么苦口婆心的教育:人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你,诸如此类。如果说可以把微博看成是虚拟社会的话,那么首先,不管他们知识层面如何,他们都是正常人,一个正常人却不能适应社会,这说明平台所塑造的社会性出了问题,而缺陷之所在,正应该是变革的机会之所在,而不该人云亦云野蛮反问:别人怎么能适应,就你不行?

  是的,缺陷之所在,即变革的机会之所在。

  进一步讨论以上提到的问题,既然说微博对于低端用户而言天生缺乏凝聚性,必须依附于某种话题,那么什么样的话题会增强这种凝聚性,从而有利于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呢?显然必须满足两种特点:其一是话题本身就契合了沟通的不对等性,对话题双方天生没什么平等性要求,其二,可能对低端用户有利。而招聘似乎恰恰符合这两种特点。

  一年前注册中华英才网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对方的善意提点,大意是,为了确保你早日找到工作,你应该平均每天至少投递20份简历,我愣住了,当时心里立刻跳出一个词汇:饮鸩止渴,这句台词的潜台词是这个网站的招聘效率一定极其低下,于是之后我也没有用中华英才投递过简历,其实在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的体验也一个鸟样,无论在招聘会还是网络招聘,细心的话你都会发现,你一年前去时,一个月前去时,一个星期前去时,那家企业都在,招聘同样的岗位,实际上从时间上对方已经告诉你了,一个星期后他们还会在那里招聘,那么说明了什么,这个招聘是无效的。

  这种模式导致了无数人去参加了无数次的无效招聘,你能想象一下你花几个小时辛辛苦苦跑到那里准备了N久,却发现对方是无所谓的海选,甚至是家保险公司骗你去的时候,那种感觉吗?你不爽吧,不爽你回去,这种无效招聘问题明显出在企业身上,却是由求职者来承担相应的成本,最后消磨掉了求职者的初衷,恶性循环之后,进一步也让企业在寻找合适人才时更加困难。

  这样一来,招聘企业本身也是受害者,我们知道,只有合适的人对应合适的工作,才是正确的结果,所以如何实质性提高招聘效率,提高匹配的精度,应该是招聘变革的方向,而效率的提升,匹配的精度,归根到底是信息的对称性问题和信用问题,一般而言,对对方信息的了解越多越全面做判断时系统误差就越小,同时信息越透明,欺骗的成本越高代价越大,这也是对双方的无形约束,所有的这些,都是招聘平台所决定的。

  人人都可以发笔试,随时可以发笔试,也许今天我不需要招聘别人,但你又怎知他日我没有这种机会呢?纵然我没有这种机会,也不代表我对这个世界没有理解,或许我的笔试题相比你所设计的笔试题更有趣味。所以,笔试题不但可以是严肃了解别人的途径,更可以是相对轻松而有趣的交流和分享,更重要的是,这本身是一种交互和个人精髓的沉淀,其意义超出了招聘本身的意义。当然,单就招聘本身而言,这种以问答驱动的模式更容易反映人与人之间世界观价值观的差距,却并不是招聘需要了解信息的全部,包括一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尤其是技能等等,这些数据都应该慢慢的推动用户去提交,作为一个尝试性的变革方向,这种基于笔试题的开放性交流或许不失为一个上佳的服务入口。

  最后的困惑是,新浪会自己做呢还是留给第三方平台呢?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

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苹果iPad全解析

  苹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可以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在iPad发布之初,我曾经对这款产品的用途产生了一些怀疑,甚至搞不清楚iPad的明确定位,随着实际使用iPad的这段时间,我渐渐明白了这款产品的实际定位和用途,下面就是我对苹果iPad功用的全面解析。

  iPad的参数细节:厚度为1.27厘米,重量为0.681千克。采用9.7英寸IPS显示屏,支持802.11n WIFI、2.1+EDR的蓝牙协议。机身使用1GHz CPU,有16GB、32GB、64GB的存储容量可选择。最长10小时的待机时间,并且电池是可以更换的。

  使用体验:易用性,触摸屏

  苹果iPad的一大特点就是好看且易用,对电脑不熟悉的用户都可以轻松上手,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这点很利于iPad的普及。长时间的待机性能、触摸屏都加大了iPad的易用性,就使用时间而言,通常iPad可以使用8个小时的时间,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时间都要长,触摸屏的操作非常直观而乐趣横生,使用鼠标和键盘的用户也很容易使用。

  电子阅读器

  苹果iPad支持标准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其中最为常用的阅读器包括苹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阅读界面极佳,支持苹果的网络书店,不过书店目前大多数书籍都是英文的,中文书籍较少,因此只能依靠同步本地电脑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文件到iPad里,同步的方法和同步MP3音乐文件类似,在“编辑”-“偏好设置”中,选择显示“书籍”,然后选“文件”-“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把本地电脑的EPUB文件添加,同步iPad的时候选择同步书籍即可。

iBooks

iBooks

  Stanza是免费的电子书EPUB阅读器,这个阅读器的功能非常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很多在线书库,用户可以直接浏览很多在线书库而无需同步本地文件,比较知名的在线书库包括“书仓”和“掌上书苑”。

Stanza

  用iPad看电子书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iPad太重了,长时间拿在手里会很累,纸质的书籍和Kindle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iPad的重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Pad最为电子阅读器的优势,长时间用iPad看书必须要有个支架才好。

  游戏性

  在iPad的应用商店里,最热门软件中,有大量的游戏应用,可见游戏是除了电子书外iPad的又一个重要功能,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iPad的娱乐取向。

  iPad上的游戏大多以休闲游戏为主,其他类的游戏也有,但操作体验并不高,例如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操作体验最好的应该是PC平台,而动作冒险类游戏则是家用游戏机的天下,以触摸操作为主的休闲游戏则在iPad上有良好的体验。

游戏

  虽然iPad上拥有很多有趣的游戏,但是能够媲美家用游戏机或PC等游戏平台的大作却很少,例如《生化危机》、《最终幻想》这样的游戏大作,而且iPad也没有足够的机能去运行这些游戏,另外,iPad的存储空间也是限制大型游戏的一个软肋,很多用户购买的16G的iPad,最大只有16G的存储空间,这对于目前动辄数G的大型游戏来说实在太小了。

  苹果iPad在最初的时候,就被定位为介于上网本和智能手机之间的娱乐终端,它的确能提供相当不错的娱乐体验,但是目前还不具备挑战家用游戏机和电脑游戏的能力。

  电子相框

  电子相框是一种通过小型液晶显示数码照片的一款电子产品,iPad内置了电子相框的功能,可以显示iPad内部的数码照片,如果只是从显示效果看,iPad显示照片的清晰度远远高于普通的电子相框,但由于iPad不支持SD卡和USB卡,无法播放外部的数码相片,因此在使用的方便性上略显不如。

  视频播放

  由于苹果与Adobe在Flash格式上存在争议,因此当前iPad只支持HTML5格式,导致用户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访问国内网站上的Flash格式视频内容,同时默认的Youtube无法直接访问,目前支持iPad视频格式的国内网站还不多,片子也很少,用户只好将本地电脑的MP4格式的视频传入iPad进行播放。iPad播放的分辨率为1024×768大小。

视频播放

视频播放

  音乐播放

  苹果iPad内置iPod应用,可以用来播放音乐,播放界面类似iTunes,音乐可以将本地的MP3通过iTunes同步到iPad中。但是显然,iPad体积太大了,把其当作MP3播放器显然并不合适,这方面iPhone和iPod以较小的体积而胜出。

音乐播放

  上网

  苹果iPad内置了Safari浏览器,对于通常的网页来说浏览效果比iPhone要好的多,其1024×768的显示分辨率可以在无缩放的情况下浏览大部分网页,不过目前iPad还不支持Firefox和Chrome浏览器,用户的选择就只有Safari,由于其不支持扩展插件,不支持Flash,因此对于某些网页显示会出现异常,由于不支持ActiveX,iPad对于国内的网银或支付宝等网站都无法正常访问。

上网体验

  商务办公

  iPad应用中,还有很多是针对商务办公的应用,不过客观的讲,针对移动办公业务,iPad对于笔记本电脑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封闭的系统缺少开放的平台和软件,不支持USB、SD外设,没有视频输出接口,外部接口少之又少,但这一些都不如虚拟键盘对办公使用的影响。

  例如我在iPad上安装iSSH连接远程主机,结果发现虚拟键盘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远程终端上的文字只能看到几行,简直和通过手机上SSH一个效果,使用其他桌面终端产品,效果也是类似。

办公

 

  Office用户大多使用苹果自己的办公产品,其导出到电脑有可能会和微软Office产生兼容性问题,在文字录入方面,虚拟键盘显然不如实体键盘录入方便,并且占据了大量屏幕空间。

  对于中文用户来说,输入法也成为iPad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文iPad用户只能使用苹果内置的拼音输入法,而不能像电脑用户那样使用一些好用的第三方输入法(谷歌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等),也无法使用五笔等非拼音输入法,苹果自己的拼音输入法,大多数用过的中文用户可能都不会觉得好用,这使得在iPad上输入大量文字很变成一个异常痛苦的任务。

  对于办公用户来说,iPad键盘是硬伤。

  总结

  苹果iPad并不是平板电脑,总体定位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娱乐和上网终端,iPad拥有不错的用户体验,其定位却令很多人迷惑iPad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游戏,iPad不如Wii和PS3,如果是上网,那么不如上网本(如不支持Flash,不支持Firefox、Chrome、IE),如果是电子书阅读,重量有些重,如果是办公,缺少物理键盘和开放的平台和软件。但是如果同时支持上述功能,价格也只有三千多元,那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综合娱乐终端产品。

苹果iPad营销了世界

  不得不说,iPad这个小东西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当乔布斯拿着这么一个放大版的iPhone Touch上台的时候,很多人一定在心里腹诽乔布斯一定会连内裤都输掉。因为这样一款产品实在是见所未见,所有人都能够指出iPad失败的N个理由。

  在大家期待着它刹羽而归的时候,iPad却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有个说法是iPod重新定义了MP3,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看起来iPad也许真的就要重新定义平板电脑,或者它需要一个足够特殊的名词。

  但是回过头来看,iPad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摘了网上的一个段子:苹果的手机打不了电话,笔记本用不了网线,台式机打不了游戏,mp4看不清视频,mp3音质不行,平板电脑读不了u盘,这些都没什么,没什么。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也道出了我们这些非果粉的困惑。

苹果iPad

  事实上iPad的成功,更多离不开苹果公司公关的熟稔操作。例如不断地爆出最新硬件变动、软件更新和各种花边新闻。所有媒体都志愿帮苹果做营销,每一款苹果产品都能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且媒体对此趋之若鹜。因为苹果粉丝如此之多,以至于媒体跟进不及时就会面临读者的质疑。苹果公关是如此了解媒体和用户的心理,以至于iPad几乎都不需要太多的额外宣传成本。

  我把这种营销方式称为“苹果式营销”,苹果式营销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有乔布斯。他就是整个果粉世界的教父,因为苹果的几乎每一款重量级产品都广受赞誉,所以乔布斯的声望变得越来越有爆棚的趋势。

  乔布斯说iPod不只是一部MP3,世界将信将疑,最后iPod变成最畅销的MP3播放器;乔布斯说iPhone不只是一部手机,世界有一半的人相信了,最后iPhone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移动电话;这一次乔布斯说iPad将会是最成功的平板电脑,世界大部分人都相信了,因为苹果的成功让大家对于乔布斯有了太过偏执的信任和期待,所以iPad的风行速度比iPhone快了太多。

  乔布斯与苹果,这就是苹果式营销的轴心。在苹果越爬越高,大家对于苹果的期待也越来越大,也让苹果式营销越来越奏效。乔布斯与苹果,这已经是被神话的完美组合了。也许在定义论里面,还应该加入“乔布斯与苹果重新定义了营销”。

  来源:XJP投稿,原文链接